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远离穷人 ...
-
这两天朋友圈被“富豪捐别墅”这件事之后的热议刷屏了。于是一大波被辜负了的好人:olive cooke ,尚炳辉以及人气小花赵丽颖,当然还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人,都被大家重新审视。有人问:这个世界怎么了?有人说:为什么人性这么恶?而后大家一番分析后得出,那些“坏”的人,都是被“惯”出来的——他们把你的“善良”当作理所当然,把自己的无能与贫困展示地理直气壮,说白了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我穷你就该帮我”的“巨婴婊”思维罢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之前从小五姑娘那里听到的一件事:学校组织老师家访,之后还要填一张记录表。记录表上有一项叫“家长建议”,需要家长或口述或手写。然后她从不止一个家长的口中听到了“家里穷啊,希望学校多资助些”这类的话。
小五姑娘纳闷了:这里不应该说一些与老师的教学、学校的教育有关的事情吗?为什么这么多家长要向老师哭穷呢?
我问她:这些家长的孩子学习都怎么样?
小五略一思考,惊讶地得出结论:这些孩子都是调皮捣蛋、不写作业的。
我又问:那他们违反了纪律的话,你批评他们,他们会认错吗?
小五摇了摇头,“他们总是有理由,做错的永远是别人。就像上次班上一个学生打架,把另一个学生打得鼻血直流。她打电话叫了家长,没想到打人的孩子的家长在问清了事由后说了一句‘那谁让他把我家孩子的课文撞到地上没道歉呢’。你说这让我怎么教育学生?”
我说这就对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都不能独立、自强,整天寄希望于别人,遇事推卸责任,孩子很有可能有样学样。
我一个校友,不是同系的,曾经跟我八卦过他们系的一个姑娘:她每天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问她在哪儿买的,她回答地点之后必定再加上一句“才多少多少钱,一点都不贵。”而她说的那个数,或三百多,或两百多,对于我们这些每月生活费只有八百左右的人来说还是挺多的,所以我们觉得她家的条件应该挺好的。可是后来学校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她当着全班人的面站起来说:“我们家很穷,我爸爸还生着病,每月的药费都好多,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挣钱,我很心疼妈妈,所以我想申请补助,希望大家可以帮帮我。”
我们坐在那里面面相觑,最后大家都没选她。主要是那个时候我们也还单纯,觉得国家的这些补助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如果换到现在,面对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我们或许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那天之后她就不和我们说话了,不仅不参加班里的聚会活动,甚至连毕业照都没和我们一起照。
校友说:“后来辅导员告诉我们,她家里确实很困难。但因为我们都没选她,所以她没能拿到补助。哎你说,我就想不明白了,既然她家里困难,那她为什么要那样挥霍呢?还有啊,之前学校有勤工俭学的工作,也就扫扫校园的落叶什么的,这些她从来不屑干,我们班很多女生兼职做家教,也没见她做过。要不是辅导员亲口说,我真不信她家困难。”
听完她的话,我说出了我的猜测:第一种可能,她或许自尊心极强,不想别人看不起她,所以打肿脸充胖子。第二种可能,她根本没有她说的那样心疼她的父母,说不定她才是一直压榨吸取父母血汗的那个吸血鬼。
校友没有说话。我知道,她一直不喜欢我把人想得这么坏。
有一次几个朋友约着吃饭,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就说:“你们见过电视里演的那些难民吗?为了一个馒头争得你死我活,因为资源对于他们来说太贫乏了。凡是僧多粥少的地方,都会发生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
我说我一定不要做那些争馒头的人其中的一分子,因为我一没有蛮力二下不了狠心,肯定争不过他们。
朋友笑着说那你岂不是只能坐着等死。
我说不,我要做那个发馒头的人,要向上,有更多资源的地方走。如果我有很多馒头,我就可以不用担心饿死,还可以分他们一些。
然后其中一个朋友说:在分馒头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不会互相争斗,而是会联合起来对付你。
我当时听的心惊肉跳,现在想想果真如此。
我要远离穷人,既不做抢馒头的那个,也万万做不得分馒头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