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评点 ...

  •   评点
      寿姐儿也见过不少人了,却从未有一个男子在一出现之时就牢牢抓住了自己的眼光。一袭青衫,一把折扇,一卷书册,掩不住的是那人如芝如兰,清隽无双的面容,寿姐儿一时竟看呆了去。
      见有人盯着自己看,庄严咳了两声,才叫寿姐儿回过神来。寿姐儿有些尴尬,自己居然看着一个男子出神了,好在赤冰给她脸上涂了东西,倒也看不出什么来。回过神来寿姐儿的表现可就正常多了,跟着一众学子一道与这位先生行礼。听得旁的学子唤这位为“庄先生”寿姐儿才想到这莫不是就是母后说的平国公庄严?
      虽然心中有些许疑问,寿姐儿还是渐渐为“庄先生”讲授的内容所吸引。只听他援引例题,就如何审题,破题,如何作文缓缓道来,他讲得清楚明白,一丝废话也无,下面的学子听得认真仔细,全然没有了上一堂课中的弥漫的浮躁感。就是寿姐儿也觉得这堂课有颇多可取之处。
      这位庄先生上完课就离开了,寿姐儿与旁边一同窗道,“这位庄先生的课讲得可真是不错。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位庄先生倒真能做到这一点。”
      “林晗,”这位同窗道,“你可不知道,这位庄先生可不只是先生这么简单。人家可不仅出身一甲状元,还是现任平国公呢。这样的出身地位却甘心在官学做个博士实在是令人钦佩。你就没注意到,刚刚庄先生讲课的时候就是安知言安公子都不发一言吗?”
      听到他言语中的崇拜,寿姐儿点点头,原来他就是平国公庄严啊。“既然庄先生榜眼出身,为何不入仕以效国家呢?”
      与寿姐儿说话的这位同窗尚未回答,旁边另一个人就发话了,“这你都不知道,听说庄先生身体不是很好,所以才谋了官学博士之职。要不是这样,先生堂堂平国公哪能来教我们啊。”
      寿姐儿循声看去,说话之人年纪不小了,都已经蓄上了胡须,这人比庄严大了十好几岁都如此崇拜庄严,寿姐儿心里不知为何,突然想知道他到底有多优秀,让国朝最优秀的学子们如此推崇。
      紫玉看寿姐儿用完晚膳就一直伏案写文章,便道“都已经亥时了,殿下不若早些歇息明日再写吧。”
      寿姐儿做事时春朵几人是不敢劝的,惟有紫玉敢打断寿姐儿劝她去歇息,若是平常,寿姐儿多是会听的,可今日寿姐儿头也没抬只回了一句,“姑姑先回去歇着吧,我这里就快写完了。”
      寿姐儿伏案所写的正是庄严今日所出的题目,论民贵与君贵。寿姐儿初初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些诧异,更多的却是对庄严胆大的认识,居然敢让众人公然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寿姐儿更好奇的却是明日甲班的这些人会交出些什么样的文章。寿姐儿在心里问道:庄严,君与民,你,又会站在哪一边呢?
      翌日,寿姐儿到官学头一件事便是如其他学子一般将昨日写的文章交给庄严身边的书童。待到庄严走进教室,看着满室的举子,当先便是一句话,“昨日文章,只有安知言,林晗,周阡三人做得不错,其余之人皆不及格。”
      有一人不服气说道,“庄先生,学生薛临平,私以为昨日做的文章尚可,不知先生是依何判定学生的文章不及格的?”
      庄严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薛临平,单看文采,你的文章的确算得上是妙笔生花了,可为国取仕,取的可不仅仅是文采,更是治国之能。昨日的文章,我之所以说只有三人及格,是因为只有他三人写了民贵于君,其余的人无一例外地写了君贵民轻。”
      庄严此话一出,寿姐儿就见先前还一脸不服气的薛临平低下了头。寿姐儿其实挺能理解他们的,没有家族势力,不能窥见上意,为着仕途,自然要选择稳妥的,让君上满意的立意来写文章。
      寿姐儿正想着事情,就听庄严接着正色道,“你们心中未必真觉得君贵民轻,却还是因为怕陛下生气而这么写了。你们却没想过,只要不是亡国之君,又怎会不重民生。若是你们连真话都不愿意说,又有什么资格立于朝堂?陛下一代明君,又怎会重用一群只顾自身富贵荣华,却弃百姓于不顾之人?秋闱近在眼前,这便是我为你们上的最后一课。”
      寿姐儿看着坐在黑色几案后的人,心知他说的俱是事实。在寿姐儿看来,庄严给这群举子上的可不仅仅是最后一课罢了,更重要的是,他将朝中取仕的关键告诉了这群举子,想来以这些人的文才,若是能将庄严说的话理解透彻,今科秋闱应当都有所斩获才是。
      庄严说完命书童将文章发还给众人,只除了寿姐儿,安知言,周阡三人的文章没有发还。寿姐儿他们正不解其意,就听庄严道,“你们三人跟我来。”
      寿姐儿三人跟着庄严到了官学里的一处小院。寿姐儿看这院子小则小已,一应陈设虽不贵重但也十分古朴大气,小院的右侧一株百年的桂树极符合官学的氛围,带着些蟾宫折桂的意味。进了房舍,寿姐儿看到满屋子的书,随手拿起一本翻开,满满都是注解。原本寿姐儿觉得自己看书就够多了,此时看了庄严的藏书才觉得自己以前还是太过自大了。
      小童端了茶来,寿姐儿几人便同庄严一起坐在一张天然而成的青石桌旁。安知言拱手道,“庄先生让学生们过来不知是为了何事?”
      “你们三人文章我都已经看过,让你们过来是想让你们也读一读对方的文章,看一看自己可有哪些地方不足。”
      几人先谢过庄严,然后就开始看另外两人的文章了。寿姐儿仔细看了两人的文章,虽然立意都是民贵君轻,安知言和周阡写的东西却是大不相同。
      安知言的文章突出了臣子在君与民中间的协调作用,而周阡重视的却是民生疾苦以及主君之责。想到安知言出自官宦世家,而周阡却是寒门出身,两人论点的不同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以寿姐儿看来,安知言的这篇文章若是自己的父皇看了必然会十分赞赏,可若是如寿姐儿这般在中宁待了好几年,深知百姓不易的人看来,周阡却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寿姐儿脑子里在想着这两篇文章,却不知安知言和周阡看了她的文章后内心的震惊。不同于他们在两者之间小心翼翼地找平衡,林晗直接撕开民贵君轻的外衣,直接言及民贵君贵取的不过是君主一念之间。若是君主有德重民生,则民贵;若是君主无德施暴政,则民轻。说到底,民虽贵,却为鱼肉;君便轻,也是刀俎。
      寿姐儿几人一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只有庄严,一派云淡风轻,端起茶来细细品尝。不多时,安知言先道,“林公子的言论似乎不太适合秋闱吧?”
      周阡虽未出言,但眼中也透露出这么个意思。
      寿姐儿道,“安公子说得对,重要的是我还未想过要参加此次秋闱。”
      寿姐儿此言一出,连庄严都看了过来,林晗不是在秋闱甲班吗,怎么说不打算参加今科秋闱?
      见他们眼中有疑,寿姐儿不好意思的笑道,“让几位见笑了,我还未考取举人功名,所以这秋闱是参加不了的。能进到甲班,也是托了家中长辈的恩荫。”
      安知言道,“以林兄的能力,若是参加秋闱必定能有一番作为。就算没有举人功名,若是有人举荐,还是能破格参加秋闱的。”安知言一边说,一边看向正听他们几人说话的庄严。
      寿姐儿心知安知言是想让庄严这位前科状元举荐自己,但是寿姐儿根本就不想也用不着去参加秋闱,便道,“多谢安兄提醒,只是举荐一事,若是有所斩获还罢,若是名落孙山,还会堕了举荐之人的名声。”
      周阡忍不住道,“林兄太过谦了,以林兄对时事的见解,秋闱必定能有所得。”
      寿姐儿很想问安知言和周阡二难道不怕自己跟他们竞争吗,转念一想,他二人纵出身不同,但因自己才学而生的那种自信与骄傲倒是十分相似,这样的人又怎会怕有人与自己相争呢?
      正待出言,就听庄严道,“我不怕人堕了我的名声。”
      寿姐儿几乎是一瞬间就听出了庄严的言外之意,他也想让自己去参加秋闱吗,还打算亲自举荐。
      寿姐儿的一愣神,让安知言和周阡以为她同意了这个提议,安知言道,“如此一来,我们三人此次还能成为同年。”
      周阡也看着寿姐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安知言的话。
      寿姐儿无奈之下只得道,“那就麻烦庄先生了。”
      庄严嘴角带着一丝颔首道,“你等着消息便是。”
      坐在这里的几人都不知道,此次秋闱对他们以后的人生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