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元宵 ...

  •   初五,贺君就得到了圣旨,被贺君被封为从五品游骑将军,年后,将前往夜光城,驻守边疆。

      华朝有一条不成文的习俗,入仕的文官武官会择一日,骑马绕长安城一周,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一日,便定在了元夕。
      元宵没有宵禁,成全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热闹繁华。
      元宵灯节,火树银花,一路熙熙攘攘,有宝马雕车,有华服彩衣。树梢上的灯有琉璃彩灯,也有纸糊的灯笼,满月的光辉都被这一长安的灯衬托得黯淡无光。

      贺君酉时就进宫去,穿戴好巡游的官服,戴上白玉冠,冠上斜插一朵鹤望兰,骑着大内饲养的骏马,等着戌时去灯市一转。

      玄黄早在繁华灯市逛着,等待着与贺君相遇。玄黄一身白衣,背着一把盈蓝的剑,很是出尘,有谪仙一般的气质。不时有小姑娘红着脸将手绢丢向他,她却神色淡淡,也无回应,并不对红粉佳人的爱恋表现出欣喜或是局促,他看着她们仿佛看着一堆红粉骷髅,甚是薄凉。
      他沿着灯市一路前行,不知如何就远离了人群,流光溢彩的花灯也被抛在身后。
      可是,于灯火阑珊处,他却看见了一盏精致的兰花琉璃彩灯,不同于其他华灯流光溢彩的绚烂,它只是发出温润安宁的微光。他轻轻碰一下兰花灯,只觉得冰凉。
      这时,一个背影佝偻的老人出现在面前,他沙哑着声音说:“公子喜欢这盏灯?”
      玄黄微微颔首,老者长叹一口气:“现在喜欢素雅君子兰的人屈指可数,各个都去追逐那雍容华贵的牡丹或是妖娆多姿的芍药。”
      玄黄说:“老伯,不知这盏花灯,你可否割爱与我?”
      老者点点头说:“自是可以的,若是公子猜对了老夫的灯谜,便可将这花灯带走。”
      玄黄从灯下挂着的锦囊里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玄黄呢喃道:“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老伯,谜底可是纸鸢?”
      老人点点头,颤巍着手,将兰花灯解下来,递于玄黄手上。

      玄黄走出小巷,见前面人头攒动,遂略施轻功,跃到房檐之上。
      他提着兰花灯,在房梁上如履平地的前行,终是在一片人海中见到了贺君。贺君依然戴着那具轻铁面具,被簇拥着的他,不见悲喜。

      一行人盛装打扮出行,就是那张铁也多出了一份笔挺的刚毅。大姑娘小媳妇的都将手中的鲜花手绢往他们身上掷去。贺君熟视无睹,张铁茫然,程煜倒是笑盈盈地接了不少绢帕,而几个书生,没见过这阵势,倒是羞红了一张俊脸,更惹得少女的垂怜。
      玄黄提着灯,站在夜风中静静地看着脚下与他相关又与他无关的热闹。

      就在这时,突然一匹架着雕车的马失控了,马悲鸣一声,就朝人群冲去,人们惊恐地纷纷闪避,有崴到脚的有扭到腰的,但都无性命之忧。
      但是有一个扎着小辫的小童一手拿着滴着糖浆的糖葫芦,一手提着金鸡彩灯征愣愣地看着马车疯狂地向他驶来。
      人群里,一个年轻的妇人,惊呼一声,想去保护她的孩子,却挤不过拥挤的人群。
      眼见那马要踏上小童,小童不知躲闪,只闭着眼,那妇人在人群中发出一声呜咽,脸色青白,似乎随时要晕厥过去。

      却见贺君一踩马蹬,从白马上一跃而起,在空中抽出了怨念,他右手执剑砍向马的脑袋,左手揽过小童,掠至一边。马由于惯性,向前冲了两步就砰然倒地,而贺君的身上不带一丝血珠。
      “这次多年未办的武举真是选出了高手,身手那么好。”人群这样呢喃道。
      贺君将小童递于那妇人手里,那女子泪眼涟涟,一边接过孩子,一边连声说着:“谢谢官老爷,谢谢官老爷!”
      那小童却皮得很,他丢掉了手中的糖葫芦,伸手去拽贺君脸上的轻铁面具,猝不及防中,竟然被他拽下来一半。贺君饱满的额头,秀而长的眉,满是秋水的桃花眼和俊挺的鼻梁展露在人前。
      贺君立即将面具往上推,重新系好,但见到他容颜的姑娘在回过神之后,纷纷将手中还有的锦囊绢花发簪手帕,娇羞地塞在了贺君的手里,贺君来不及推脱,又不好意思将这些姑娘的心意直接吱于地上,只好无奈地捧着小玩意,哭笑不得。
      此时人群里有一人阴阳怪气地说:“现如今朝廷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啊,昔日玉楼里的乐无涯竟然摇身一变,也能游长安啦。当真是戏子弄权,娼......”还未说完,他感觉脖颈之中一阵酥麻,却发出声来。一道白色的身影落在他的眼前,他神情冷淡,却目光带煞,毫无感情地说:“若你狗嘴吐不出象牙,那便闭嘴吧。”
      虽然此人闭了嘴,但人群中已经有人认出了乐无涯,纷纷交头接耳。那些表达爱意的姑娘,有一部分也面露懊恼之色。
      贺君对这些闲言细语充耳不闻,翻身上了马,继续前行。路上的人群的眼神已经不在仰慕,而是充斥着质疑,还有自己都不曾发觉的带着恶意的质疑。
      贺君波澜无惊,玄黄却气得全身发抖,那软腿的纨绔还洋洋得意挑衅地看着他。
      玄黄拔剑而出,那人看着无锋的浩然,不屑地嗤笑出声。玄黄举起浩然,就要向那人砍去。背后却传来贺君的声音:“黄玄,住手!”玄黄的浩然停在那人天灵盖一寸的地方。那人,更是洋洋得意,颇有点你有种打死我的无赖相。
      玄黄气得抱剑拂袖而去,走了一盏茶的功夫,终是不放心,又在屋檐上偷偷地跟着贺君。
      贺君的背影在人群之中显得单薄,疏离,玄黄的心就刺痛了一下,曾经贺家芝兰玉树的大公子可是众星捧月的存在,居精舍,美婢侍之,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贺君一行人在长安城游于一周,终是又绕回了宫中。有几个文举入仕的,甩袖而去,似乎不愿与之为伍,程煜面露同情之色,这同情其实比轻蔑更为伤人。唯有张铁目光澄澈,似一路上什么都未闻见。
      一行人拜别皇帝而去,皇帝单单留下了贺君。

      皇帝坐在明晃晃的龙座上,贺君目不斜视地看着足前三尺的大理石砖。
      皇帝说:“贺爱卿,可是与株连三族的贺家有所渊源。”
      贺君沉默不语。
      皇帝说:“你不必顾忌,贺家一门皆为品性清廉,忠君爱国之人,寡人觉得此中必有冤屈。我听闻现苏丞与贺廉素有嫌隙,不知其间是否有所隐情。”
      贺君答道:“臣不知。”
      皇帝走下龙椅,轻拍贺君的肩膀,说:“苏丞相像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已经盘根错节,长势太好了些。”
      贺君沉默了一阵说:“陛下,苏丞像一棵大树,不也为陛下遮阳避雨么?”
      皇帝笑着说:“树是一棵好树,可惜我怕引雷暴。”
      皇帝叹了口气说:“我还一直想为十年前大厦轰然倾倒的镇边大将军和贺家平反,只是苦无证据。”
      皇帝瞅了瞅贺君,说:“朕乏了,贺爱卿退下吧。”

      贺君走出宫门,一坛酒就向他砸来,玄黄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贺君将酒扔回给了玄黄,说:“借酒消愁愁更愁。”
      “喏,这盏花灯给你。”玄黄将手中的兰花灯递给了贺君。
      贺君惆怅地说:“贺家式样的兰花灯已经好久没见了啊,不知你是从哪处得到的这盏花灯。”
      玄黄带着贺君绕到小巷,小巷内的花灯早已经被主人撤下,小巷里一片昏暗,那佝偻老翁也不知归往何处。

      深夜,一身红衣的林善走进了一处花楼,那当街揭穿贺君身份的男子正卧倒在妓女白嫩的大腿上,林善毫不怜香,将那女子踹到在一边,拔起大刀,就向那男子砍去。鲜血喷涌,那女子尖叫了一声,竟是吓得大小便失了禁,毫无仪态可言。
      那男子面目狰狞,在地上抽搐着,说:“为何?”
      林善冷笑一声:“你可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叫戏子当道?”
      男子气绝,睁着一双懊悔的大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元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