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麒麟 ...
-
尚郭二人入得堂内,四壁粉白,只正当中墙上一副丈余的泼墨熙皇骑麟图——这个倒是地
缘一系里信奉的神话,依据地缘一系认为麒麟虽是上古神兽,却也并非竟只是传说而已,如果
遵循造化之德也能感得神兽出为坐骑——如图上所绘,麒麟眉笑眼开地驮着传说中的明君熙
皇,长胡子皇帝绘得跟个神仙似的在云雾间衣袂逡巡风神飘渺。
及此不得不言及为迟墨国秉承的经世国术,相传已有数千年历史,分为天、地、人三大元
系。虽然他们对世界有共同的认识基础,但对三者关系的理解与侧重又有所不同。
如今的迟墨国监国寺下有一辛、二及、三轻三院,它们所代表的国术理论乃至政治思想都
分别由这三大理论派系发展而来。
一辛院院主称天知,为帝结天缘,由闻名于世的宿鸣家族世袭,宿鸣家自古多有结天缘
者,相传天知精通星相义理之术能预知天命通国运——结天缘者相信世间万物看似无常又皆在
天命之中,不论生者死物朝暮旦夕浮生立世盖遵于天意,万般皆从一理,决无异数可逃其外。
强调遵从自然协理修身。
二及院院主称地祀,结地缘,由神授,通识世间万物之数,历代地祀亡化后七七四十九天
之内,由当世三位最为德高望重的结地缘者依据神兆求新任院主于海内——结地缘者则认为天
地造化之工决非常人以己之力可为,尊奉神意。但自然水土风雷之属乃至世间花藻草木虫鱼兽
鸟无不与人休戚相关,其间各各皆有微妙的联系,而若能够体察万物之踪循万事之理,就能够
很好地平衡此间的关系,以达到和谐的目的。
三轻院首称国师,结众缘,不拘姓氏以师徒相传学识相承。只要能够通过三轻院会试选
拔,贤者不论贫贱皆有可能成为院首。三轻院则以人为上,信奉天地万物需为人所知由人所
用,人力之为主宰。世者,非人不可。造化之中虽有人力之不可及,然者生生不息,世人当以
普世极乐之境界造福于世,以化天地人合之乐土。
事实上,三院院主、院首原是古时皇家祭祀,后来因为各有所长能够在各个方面为君主治理国家提供良好建议趋福避祸,渐渐成为帝王治理天下的辅佐之臣,转而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
三院原本地位平等,只是在各朝因为帝王有所偏侧而有高低之势。不过到近朝,由于三轻院本重人,信奉众者易天,鼓励不同阶层的百姓通过学习以提高自身能力为国所用,刺激民众学习创造之力,通过会试帮助皇家选拔各类术业专精的饱学之士成为国家栋梁引导百姓生活安乐国家富足,辅佐帝王为政的百官也多由此产生而使得其学众得以开支散叶,各流派也得以蓬勃发展。所以地位日益高于二院为帝王所尊崇。
三大派系所见分歧,以这种传说中的上古神兽麒麟现世为例。原本在民间传说麒麟为祥瑞之物,是吉祥仁兽,只在国家太平盛世祥瑞时方现于世。
知天者说:“这是盛世祥和时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只不过以天现麒麟的方式表达而已,其实也可以理解成国泰民安、百夷来服这样的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所以麒麟不为神兽,也没有善恶——就和人没有善恶一样。其作用充其量不过是个信使罢了——表示这个世界刚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所以他们不会供奉麒麟像。
国师则问:“麒者何物?吾未尝见也。书言其:鹿身鱼鳞牛尾马蹄…。若以民之盛世太平之思固幸甚,吾以为未因其鳞其角为考,不足信也。”(言下之意,大白话告诉您说:“麒麟是什么东西?没有见过,书上说它是如此这般难道它就是这般如此?——理想固然是好滴~~~,但事实比较重要,等我们抓住麒麟确定它的存在然后详细研究判断了它的性状最好和人比对一下DNA再决定是不是要供奉它吧。”--!)
地祀们则说:“麒麟是圣兽,如果贤者能够以平和万物的态度治国就能以适当的方式引出麒麟。甚至以其为坐骑也是可能的。正确的态度比如需要仁者时以仁治国,需要达观者以达观治国等等。总之,麒麟与人一样活在世间是平等的,只不过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但如果用适当的方式,麒麟也是可以与人亲近的。”——他们供麒麟像其实是宣扬一种治世的境界。
没想到,在这样地祀一系不复盛时的年代,这位木先生倒是守旧。难怪园子里那样繁丽的景象这边近主院了待客的却是一副草堂模样——郭仲横忽然觉得有趣起来——一旁尚锦却是十分好奇地向外打量着刚才走过的园子,也不知那片浅草究竟有什么趣处。尚锦感到郭仲横的目光注视,也不回头,托起盖碗轻轻拂开青叶浮沫,淡淡呷了一口……嫣然颔首,真是清气宁神袅缭可人。
——<麒麟·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