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将军喜乐。
女子也弹得一手好琴。
“你又拉着我来这儿作甚!”将军撇着嘴,端坐在暖阁内,脸色难看的紧。
好友懒懒得躺在了贵妃榻上,半大着哈欠,手上端了杯新茶,说不出的惬意;他瞥了将军一眼,摇头叹道:“如此不识趣的呆子,姑娘怎就偏偏看上了你?”
将军嗤了声,素知好友口无遮拦,索性也不去管他,自顾自喝起了酒。
珠帘轻响,女子抱着古琴从内室走出;见着郁闷的将军,浅浅一笑,旋即对两人行了礼,便坐下了。
“贱妾不才,一曲凤求凰还望两位莫见笑。”
指若青葱,行云流水。
曲作罢,将军不禁恍惚。
“姑娘自谦了。”好友首先回过神来,拍手赞道。
女子只是点点头,目光却盯在将军身上。
将军默然,直到好友暗暗拽了拽自己的衣袖,方不情愿地点点头,道:“实不错。”
女子这才扬笑,依旧是倾国倾城之姿。
将军不自觉红了脸,反应过来后蓦得起身,粗声道:“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女子面上诧异,见着将军脚步匆匆,慌忙道:“将军依旧不留下来?”
将军脚下一个趔趄,忙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
好友抿了口茶,见女子淡了脸上颜色,抱起古琴便想往内阁走,也不加阻拦,只是曲起中指,状似无意得扣了扣桌面,道:“姑娘可否与小生对酌几杯?”
女子停了步,扭头看过来,却见好友冲她扬了扬茶杯,笑容里是掩不尽的狡诈:“以茶代酒,叙叙故人旧事。”
酒楼人渐多,多半是要了酒水与小吃,闲闲坐一桌,只等着听书。女子停了话语,不久便看到青年润了喉,拿醒木一拍,提了众人精神后,方款款开口。
讲的什么?
大秦一定六国的旧例。
评的谁?
始皇麾下大将公孙起。
说他受封武安名震天下,论他长平之战尽显英雄霸气;叹其死非其最徒惹万民不忍,惜其一代名将史册流芳。
搏君人评的好,引了一腔热血,又留了满室唏嘘。
青年站起身,整了整衣冠,,笑道:“今个儿便到这儿,明日评的是三国智囊诸葛孔明,若有兴趣的请来捧个场。”说着,对着四面各一行礼后,便拿了物拾,兀自离去了。
两人看看时辰,估摸着白珏也该回来了,便起身向掌柜告了别,去楼外等他了。
果然,才半柱香的时间,就看见笑不见眼的小童手上举了串糖葫芦,跑了回来。
那竹签子上的山植果个个圆润,糖稀晶莹透明,卖相极好。
白珏献宝似的举到白祗面前,眼睛里透着精光:“你猜猜看是什么,若是猜不出来需再给我买一串。”
“但我倘猜出来了呢?”
白珏偏了偏脑袋:“那便是猜出来了。”
白祗笑着摇头:“如此,才不与你来。”
白珏不依的跺了跺脚,嘟嘴道:“无趣,不与你玩了。”说着,眼睛瞄向一边,仰着头笑问:“姐姐可要尝一口?”
女子怔了怔,旋即摸了摸白珏脑袋,勉力笑道:“不了,你吃吧;若还想要,姐姐给你买来。”
白珏刚想答应,白祗嗤鼻:“莫顺着他,前些日子还和我嚷嚷牙疼呢。”
白珏被揭了底,面上一红,翘起了嘴巴,转到轮椅后面不吭声了。
是夜,银河漫天。
白祗伏在院中石桌上,侧脸冰凉。正是愣愣出神时,忽觉身上盖了件披风,忙拢起衣服,直起身,听得身后一声惊呼:“白姑娘没睡?”
白祗揉了揉额:“姑娘也还未歇下?”
女子不语,在白祗身边坐定,取过茶壶倒了杯,凑到鼻前一闻,笑道:“盛的国是佳酿。”
“本就是酒楼,除了酒便再也没有别的口食了。”白祗摸了只空杯,放在手上,拿指不住的摩挲着。
女子盯着白祗良久,迟疑开口问:“无意冒犯,可看姑娘行动自如,是否?”
白祗笑着打断了她:“我是看的见得。”
见白祗不欲说下去,女子也微阖了眼,不再口语,一个劲儿喝着酒。直至酒已半酣,白祗方朗声吟道:“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女子也浅浅一笑,接下去道:“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白祗拍手大笑:“正好,我这儿什么都缺,独独不少酒!”语毕,拿过茶壶来倒满茶杯,抬头饮尽后,复斟上酒,举着茶盏冲女子道:“请随意。”
女子点头,丝毫未推辞。
喝至怔怔,捧着茶盏若有所思;饮至酣时,兴起对月赋诗作词;倏忽一人大喊一声“今朝有酒今朝醉”,倏忽一人低念一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直至晨光熹微,两人方受不住困意,推开茶盏茶壶,径自趴在石桌上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