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黎州水灾3 ...
-
京城。
张公摊开手中刚取到的密报,只见寥寥几字:“水灾又发。”略一思索,便交代学生柏沐:“你去将这个消息传给二皇子,要让他明白使我们传出的。”
“学生不理解,难道二皇子会不知这个消息?何况我们不是已向大皇子示好,在圣上面前夸奖又举荐他一个治水的能才?”
“这些天,皇上都不曾去椒房殿了。”张公捋了下胡子,淡淡的说。
柏沐心中疑惑老师突然转了话题,但还是老是回答道:“圣上生性好色,淑妃娘娘也不可能一直留得下圣上。”
“话虽如此,但皇上去延禧宫就说明了贵妃得势,免不了吹点枕边风帮帮二皇子。”
“顺势而为。”
“不错。若他知道这消息,此番我们这么做向二皇子表明了态度,并未投靠大皇子,若他不知,便算是我们的一个人情,不然以他的性子,下一个遭祸的就是你我。”
“学生这就去做。”柏沐行了一个礼后便告辞了,吩咐小厮前去二皇子的府邸。
二皇子心情愉悦的坐在自家庭院里品着茶欣赏着面前这滂沱大雨,宽大的袍子衬着这位少年白嫩的如女子般的肌肤,一派悠闲的姿态像是偷了鱼儿吃了的馋猫,真是好些年没认真欣赏过这样令人畅快的雨了。竹青走到二皇子身边耳语几句,简单说明了黎州的情况。二皇子将那颠倒众生的面容转向竹青,“好戏要来了。”
“二皇子,柏大人求见。”小厮前来禀告。
“哦?越来越有意思了。”说着站起来走向会客的大厅。
见人来了,柏沐行礼,“臣柏沐拜见二皇子。”
“柏大人请坐。”主客落座后,婢女前来添了茶水便退了下去。
“柏大人什么风将您吹来了,平日可不曾见啊。”
“东南风。”柏大人严肃的回答说。
二皇子拿着茶碗的手一顿,身旁的竹青嘴角一抽,险些控制不住面部表情破坏了高冷形象。怕柏大人再次语出惊人,二皇子喝了茶后,才慢慢开口说:“柏大人好生幽默。”
“二皇子过奖。”说完,十分有耐性的拿起茶杯慢慢品着。
“柏大人今日来所为何事啊?”二皇子问道。
“臣是来恭喜二皇子借得东南风的。”
“这又是怎么说?我可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东南风助雨,黎州水灾又发,二皇子为民效劳的时候到了。”
“呵,柏大人这话不太合适吧,黎州水灾事态严重,百姓受苦,又怎能恭贺呢?”
“臣失言。”偷瞥了一眼二皇子的表情,继续说:“臣只是为二皇子鸣不平,一时心情有些激动,有能者才可担当治水的重任,拯救黎民苍生啊!”二皇子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说:“本皇子明白你的意思。”一时静默。柏沐自知虽然过程出了些差错,但任务也算达成,再呆下去也是无趣,说了句:“臣且告退。”便行礼离开。竹青前去相送,回来后便看见二皇子幽深的眸子。
“主子,柏大人意外前来示好,我们如今该如何?”
“张公倒是很出息,这墙头草做的好,只是终究要被埋没了。”呵,可惜我素来心狠手辣,并没有尊老的品质,也不想饶了你,二皇子摇了摇头。新皇登基了,官员还不要大洗牌吗?
“找位言官呈份奏折上去。”
“是。”
而此时在阴雨笼罩下的黎州,灾情进一步扩大,天气不见转好,官兵也都忙着逃命,无人愿前去救灾,眼看情势越来越紧张。赵大人早已逃到邻县,安顿好住所,不时去扮演扮演同情灾民的父母官,陈大人见官兵不理民情,只顾奔命,四散逃离,气急病倒,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治水无望,大皇子此时也只能忙着安抚人心,并担心着消息万一走漏,皇宫又会掀起如何一场腥风血雨。
一日后,皇宫之内依然平静,各宫之人各行其职,早朝如往常般无聊,听了无事启奏后狠开心的皇帝继续去陪着后宫的贵妃娘娘,那封奏折仿佛一只翩翩的蝶,盘旋了一圈后又轻飘飘的飞走了,没留下一丝动静。
二皇子守着如此安静的诡异的皇宫,从中隐隐感觉出一丝丝不安,心中却越发生出一股摧毁一切的恨意,竟如此护着自己的大儿子,置你的黎民百姓于不顾了吗?
“竹青,去做最后一步吧。”阴狠的眼睛中透出一股寒意。“是。”竹青掩面离开二皇子府,走到城中破败的庙宇中找到早已安排好的几个乞丐头目,每人发了一锭银子,然后迅速离开了。
张公府。
“老师,昨日拜访二皇子向他示好,言语甚是激烈。”语气顿了一顿,说“似是不领情啊。”“依二皇子的心性,这一趟算是白走。”
“无碍,既然是早已料到的事,自然不是让你白去受辱,有了这一步的铺垫,日后再做事才不算突兀。”张公眼光向远,“如今,就静静待其发展吧。”
“景佑近来怎样?”
“心情已然好多了,在老将军那学到不少东西,不日便可为一位良才啊。”“老师,准备让他以何种身份继续下去?”
“不急。”张公心中一阵哀叹,愿你下一次也能如此坚强的走下去。
“老爷,李公公来请,皇上召见。”
“还是太年轻。”说着,便去了内室更衣前去朝见。
“老臣拜见皇上。”
“平身吧,爱卿。”
皇帝一副头疼的样子,“爱卿,相公禀告说近几日京城四周出现了不少黎州逃荒的灾民,阴雨不断,水灾又发,可是有奏折递上来过?”
“并未收到。”张公心中明了,本以为是太耐不住性子,做事太过激进,原来这是递了奏折后被扣下了,这才招了皇帝来问,二皇子是以为皇帝私心被仇恨蒙蔽了,可这奏折去了哪,真是个问题。
“皇上,贵妃娘娘求见。”李公公前来禀报。
“嗯,让贵妃进来吧。”
“那老臣……”
“无妨”皇上挥挥手。
贵妃娘娘从丫鬟手中接过篮子,吩咐其在外等候,然后独自走了进来。
“臣妾拜见皇上”又向张公行了一礼,“张大人。”
“爱妃快平身。”
贵妃缓缓走到桌前,从篮子中拿出精致的糕点,摆在桌前,又走到皇上身后,轻轻的替他揉肩。
“爱卿以为如今该怎么办?”
张公看了一眼贵妃,说道:“大皇子既未传回消息,必定是遇到了些许麻烦,老臣以为不如再派一位皇子前去查看情况吧。”
“皇上,洛儿从知晓黎州水灾之事,便心中焦急不安,想替皇上分忧呢。”感受着肩上轻软似无骨一般的手,心中感觉很是舒服。开口便道:“就听贵妃的吧。”
“皇上,那大皇子……”张公问道。 “皇上,前几日臣妾去慈宁宫请安,太后说起想谨儿了,”皇上听着耳前软软的柔弱的话语,便觉儿子还是不如美人开心,自己舒心重要,“召他回来吧。”
“是。”见皇上和贵妃情意正浓,识相的行礼告退了。
二皇子府。
跪接圣旨,送走李公公后,二皇子吩咐道:“竹青,将前些日子得的那颗夜明珠包起来,再准备些金银玉器。我进宫一趟,待我回府后便去拜访袁大人。”
延禧宫。
“洛儿来了。”
“给母妃请安。”
“你父皇已答应由你代替大皇子前去治水,恩准是求得了,只是你可有几成把握?”
“一成。”
“此事可不容玩笑。”贵妃娘娘沉下脸来。
“儿臣还缺一位至关重要的人,尚需母妃帮助。”
“什么人还不能直接去你父皇那里要,反倒需要我帮助?”
“袁崇袁将军。”
“好好的去治水你需要个贪官去作甚?”贵妃心中不解,有些愤怒的说。即使自己是个后宫中人,但袁崇这人还是晓得的,沐国军力并不很是强大,尤其缺乏优秀的将领。而不算年事已高的宇文将军,这袁崇是沐国唯一的将军了,所以在能打胜仗的基础上,贪些军饷皇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余人更不会说什么。
“母妃略有不知,此人家乡为黎州临县,也是个频发水灾之地。且他的恩师曾与治水的李太尉交情甚笃,袁将军自小熟悉水性,自是治水的不二人选。” 二皇子自知母妃虽然与自己同一心思,会全力帮助自己,但也不会轻易同意让袁崇这位作风不好,品行不正的将军前去,因此,黎州之行,最关键的就是这一关了。
“可他却不曾接触过治水这等事情。”贵妃反驳道。一年到头在边疆征战的人看得最多的怕是风沙而不是水吧。
“这个儿臣心中有数,母妃放心。”二皇子作为难装,“只是,母妃都有如此疑议,枉论朝堂众位大臣了。”
“现今之状,已不是陈大人能控制的了,需要一位熟悉黎州地理形式之人。儿臣敢保证只要此人能去助我治水,黎州之难可解。” 二皇子从必然之处出发,但愿能说服母妃。
“现今一切只是你自己无凭据的判断。你可否想过,万一失败会如何?”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我也无法解黎州之难,可大哥不是也没能做到吗?最多是回到起点罢了。”二皇子说的轻松玩味。
“需要我怎么帮你?”终究还是拗不过,贵妃娘娘软下口气。
二皇子一听这是妥协了,心中雀跃,“母妃只需跟父皇提一句我带了一位大臣前去协助,治水归来之日,袁将军的功绩自会让众人都服气。”
“你可千万注意别出差错。”还是不放心的叮嘱一句。
“儿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