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相知之情 ...


  •   一早,周娥皇便辞了肖嫂,与赵匡胤一块往今天要看诊的阮溪村而去。一路上周娥皇都心事重重,她仍旧为王村之事而悬心,因此也无心观赏道路两边的农忙之景。
      而此季稻禾青浪正随风起伏,点点繁星似的野花开得如同滚滚浪潮中来去自如的小鱼。
      赵匡胤的脸上已丝毫不见昨日的郁气,他沿途赏景,似乎十分高兴的样子,一路上都在主动与娥皇交谈。令周娥皇好不奇怪。
      田里农耕繁忙,不时见农人挑着犁耙,牵着耕牛往地里赶。赵匡胤偶尔会下到田地中央,与农夫交谈几句,每到这时候周娥皇也不催他,只是坐下听他们谈话。待他说完再一起上路。
      几次下来,赵匡胤也不由感到奇怪,便向她询问原因。
      周娥皇只是解释,“我也一直对农忙之事十分好奇,既然赵大哥你要询问,我自然乐得在边上旁听,还替水葫芦省了不少水呢。”
      赵匡胤听了不觉大笑出声,“周姑娘性情爽朗,赵某周游各国,还是头一次见到像你这样不拘小节的女子。”
      周娥皇心有所感,她极少见过像赵匡胤这样的人:虽落拓漂泊其神情之中却不带一丝寂寥跟忧郁,怀才不遇的境遇倒越发令他的一双剑眉星目充斥着浩然之气,让人望而顿生豪气万千。
      她佩服此人心胸之广阔,因此道,“赵大哥英豪大气,小妹也十分钦佩。”
      她的话诚心诚意,赵匡胤也听得出她并不是在与自己客套。低头看向她的眼睛,却忽然发现那是一双淡如秋水的美目,清澈地仿佛能倒印出他的身影。
      天地之间,有雀声蝉鸣,风拂过她的鬓发,好似拂过的其实是他的心。

      此时路旁边一个大嫂却不小心打翻了携带的食盒,周娥皇闻声前去帮忙,赵匡胤也上前捡起那些掉进草堆里的馒头。
      赵匡胤将手中的食物递还给大嫂,后者连连道谢,就在她抬起手腕之际,周娥皇眼尖地发现她袖内似乎有一块肿胀的脓包。
      她下意识问道,“大嫂,你的手受伤了吗?”
      那位大嫂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是啊,刚刚我经过金门山的时候被一只蜂蛰了一下。”
      周娥皇闻言对她说道,“大嫂,若是不介意麻烦让我看看你的伤口,我是大夫。”
      大嫂半信半疑地挽起袖子,一边对她说道,“姑娘似乎年岁不大,没想到居然是大夫。”
      周娥皇也不介意,她细心查看了妇人的手肘,伤口已经灌脓,按一下便疼痛难忍。从金门山到这儿不过一两里路程,这么短的时间内伤口就成了这样,显然是被毒蜂所蛰。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长针和刮板,对妇人道,“大嫂,这蜂针留在身体里并不会溶于□□,反而会让你的手肿的更厉害。这脓包里有毒,因此必须要除掉,否则严重起来,一只手都可能会废掉的。”
      妇人吓得面容失色,“姑娘,那怎么办啊,是不是要把脓包刮破?”
      周娥皇点点头,她温言道,“会有点疼,大嫂,您忍着点。”
      她将长针与刮板用随身带着的黄酒浸过,然后素手一翻、一落,长针划开了脓疮,拔出来那根蜂针,妇女瞬间痛苦的叫喊了起来。周娥皇虽然镇定,但因妇人手抖得十分厉害,她施起诊来颇为困难。
      赵匡胤眼见周娥皇吃力,便忍不住出手,他一把抓牢妇人受伤的那只手,将其稳定住,周娥皇舒了一口气,朝他笑了笑。
      见妇人实在吃痛,周娥皇便弃了刮板,垂下头将已破的脓疮吸了出来。
      妇人愣怔着望着周娥皇将她的脓液吸干净,一时间竟也忘记了喊痛。
      周娥皇将嘴里的毒液悉数吐出,她已被汗水氲湿的额角在秋阳下泛着淡金色的光,赵匡胤不禁心下一动:这女子似乎总能让他刮目相看。
      周娥皇从水葫芦中倒了一些水给妇人清洗伤口,又从药箱中拿出药粉与纱布,为她包扎好。
      妇人之后都十分配合,也再没有嚷过痛。
      末了,周娥皇拍拍手,道,“全好了,大嫂,你记住以后七天伤口都不能碰水,每天换一次纱布,等到结痂后纱布就可以取下来了。”
      妇人闻言心下很是感动,她拉住娥皇的手,诚恳地对她说道 “多谢你啊,大夫,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不用客气”,周娥皇温言道,“我也该走了。大嫂你要记得,不能沾水。”
      “是是,我都记住了。”妇人笑容满面地答应,她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提醒周娥皇他们,“大夫您若是要去金门山,可千万别经过军营,那儿今天可吓人了。”
      周娥皇不明所以,“如何吓人?”
      “今天有好几个士兵被砍了脑袋,就挂在营门口,哎哟,我看了一眼差点没吓晕过去。”
      妇人抚着心口,显然仍心有余悸。
      赵匡胤在一旁若有所思。
      周娥皇笑了笑道,“我们正是要往金门山去,多谢你提醒。”
      “客气什么,我夫家姓沈,家就住在金门山上,你若有空就去我那儿,大嫂一定烧一桌菜来答谢你。”

      告别了沈家嫂子,周娥皇与赵匡胤不到一个时辰便来到了金门山。只见山下不远处一大片营地整齐森严,大军门前现有两队甲兵站岗,排列严整,而山头正围着一圈人对着一处地方在指指点点。
      赵匡胤有心想挡住周娥皇的视线,但为时已晚,她已看到那八、九个士兵的头颅,僵硬泛青的脸,底下仍有鲜血不断流出,地上早已染红了一片。
      虽然只看了一眼便因为害怕不敢再看,但周娥皇目力好,她垂下头后隐隐觉得不对,似乎有一个像是昨天遇见的秦九。她大着胆子抬起头来,忍着惧意仔细打量。
      没错,是那个人,左手边第三个!
      周娥皇一把扯过身边一位大婶问道“请问,这些人是犯了什么错才被枭首的?”
      “他们啊”,大婶随口答道,“听说是昨天夜里私自灌多了黄汤,在军营里闹酒。早上便被陈将军给砍了。”
      “听说都是一个标队的。呵,这一下子丙队就没人了,造孽哟。”旁边有人感叹道。
      一个标队,吴有为,秦九,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但显然都曾是去过王村的士兵,一夜之间,他们的头就悬于军营门外。
      是偶然,还是有人设计?
      若是有心设计,那这个人会是谁?
      赵匡胤见周娥皇的脸愈来愈白,忍不住用身体挡在她前面,他以为她在害怕,“周姑娘,走吧,这些没什么可看的。”
      周娥皇闻声打了一个激灵,电光火石之间她已经知道了答案。
      “是他。”周娥皇的内心有一个声音肯定地说道
      “可是,他是如何下手的呢?他是如何潜入军营,又是如何将那些人灌醉的呢?”
      周娥皇看着身旁一言不发、匆匆赶路的赵匡胤,内心有无数的问题想要问他,但当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她又忍不住疑惑,“他会告诉我实话吗?”
      没有答案。
      于是一路上,两人都只是各怀心事地闷头赶路。

      他们午时初刻到达阮溪村,下脚在一户相熟的农户家中。周娥皇整个下午都在村中看诊,忙得水也喝不上几口,但心里却一直记挂着这件事。
      夜幕四合,贫寒之家心疼烛火钱,都是月亮一出便睡觉。周娥皇心里有事,在床上辗转了半天都难以入眠,便索性披衣走出屋子。
      深秋的傍晚寒冷不逊早冬,甫一出门周娥皇便觉得身冷体寒,却见院中有人席地点起了篝火正取暖。
      赵匡胤已看见了她,他站起来笑道,“赵某见今日满月,思念家乡父母,所以出来独自烤烤火。周姑娘也睡不着吗?”
      周娥皇也不避他,大方笑道,“娥皇心里有惑,想来院中散散步,没想到正好碰见了赵大哥,想来也是上天安排。”
      赵匡胤笑道,“赵某书读的有限,恐怕无能解答周姑娘的疑惑啊。”
      “赵大哥,此事还只有你能解。”周娥皇笑得别有深意,令赵匡胤心里生出一些莫名来。
      “愿闻其详。”
      “赵大哥平素可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周娥皇问得认真
      赵匡胤不明就里,但也诚实回道,“这是自然。赵某平生最重有情有义之人,最恨背信弃义之辈。若见到前者,在下必引为至交;遇到后者,则欲除之而后快。”
      “那赵大哥昨夜可有做替天行道之事?”周娥皇沉静如秋水的眸子正一瞬不瞬地盯着赵匡胤。
      赵匡胤闻言不禁愣住了,刹那间心里像是卷起了滔天骇浪:“原来她什么都知道……”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瞒她?”他心底有一个声音对他说道。
      赵匡胤听从了自己的心声,他剑眉清展,目光澄清亦如她般,道,“赵某昨日确实做了件大事。”
      便听娥皇的笑声转瞬响起,“做得好,赵大哥,这件事你做得英雄豪义,大快人心啊!”
      “此时若有酒,当效法李太白敬你一壶!”
      赵匡胤看着笑意吟吟的周娥皇,心内深受触动,她居然是这样一个英宏大气的女子!可敬,可佩。
      他仰头笑道,手指天上一轮玉盘,“虽无李白之酒,却有李白之月,岂不足够?”
      周娥皇也随之目视明月,笑容更深,“言之有理,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之月亦是今日之月,倒不必拘泥了。”
      “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赵匡胤负手诵道
      周娥皇不假思索地接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 赵匡胤声音低沉,此时眼中才露出一丝秋意,“实不相瞒,赵某亦有心报效家国,但南北漂泊了四年,却依旧无人赏识。”
      周娥皇却轻笑道,“卫青在龙城大捷之前也仅是一名骑奴罢了,但其一生却在与匈奴的战役中七战七胜,缔造了汉朝的无上荣光。如今燕云十六州尽在辽国夷狄之手,华夏正需像赵大哥这样一位英雄来挽狂澜于既倒。”
      赵匡胤转过头来,他的目光有隐隐的激动,“真的,你真的觉得我是英雄?”
      “当然”,娥皇真心诚意地点头,“赵大哥你有一身本事,又胸怀大志、满腹韬略,是国家难得的栋梁之才啊。”
      赵匡胤闻言胸中震荡,他忘记了男女之别激动地握住了娥皇的手,“我是的,难得姑娘慧眼,我赵匡胤感激不尽。”
      赵匡胤已经好久没有像今日这样畅快过了,就像是拎着酒坛子连喝了一天一夜,那种痛快久久萦绕在心海之中,他看着眼前的姑娘,心头涌上感激、钦佩,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柔情,那是平生头一次,他那总是充满了凌云壮志的心,此刻却柔肠百结。
      娥皇看着被他紧握住的双手,旋即愣住了,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这种感觉极其陌生。但不知为何却没想到要提醒他放开。
      山风从西北方而来,漫过他的眉目,她的粉颊,漫过了这一夜初次悸动的两颗心。

      幸落魄岁月,有你笑颜相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