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3章 ...
-
京城的皇宫内,此时正临近除夕,宫女们都在为了新帝登基的第一年喜迎新年而忙碌着。这刚一退朝,萧景琰便从宣室殿走了出来,身边的太监和侍女都一路跟着这位皇帝,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位主儿心里正烦得慌,只一个劲地跟在他身后寸步不离,带到皇上停下了脚步,他们才意识到他急急忙忙来到这庭院里的原因。
身边的小太监忍不住好奇,抬头偷偷瞧了一眼,才发现,此时天上正飘着鹅毛般的大雪,满院子的梅花都被这大雪给覆盖住了,虽说这梅花开的娇艳,此时被这白雪所覆盖却又有另一番美景。还没等小太监看遍这雪中的美景,他们的主子就摆了摆手,让他们都退下了。
自从梅长苏走了之后,这季节也变得越发寒冷了,眼看就要到年关了,可是却没有收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这让萧景琰的心一直都悬在了半空,心中的焦躁不安甚至有时候会不经意的显露在脸上,可是他却无法控制内心让自己不去想他。
他走的时候曾经说过“您现在已经不是靖王了,而是当今的圣上,万事都应该以国为本,以百姓为题”——是啊,我的确有我该做的事情,因为我是个皇帝,朝堂就是我的战场,为了大梁国,我必须要放弃一切,这才是一个英明的帝王应该做的事情,这一切我都知晓,可是你现在所做的决定,却是要让我把对你的思念和记挂都统统抛弃,梅长苏,我做不到。
“我并么有你想的那么坚强,我也有需要你的时候啊……这些你都明白么?”
静静的站在雪中,雪花渐渐的在他的披风上积累了起来,形成了一层厚实的雪棉,看着被积雪压弯的枝头上那小小的艳红色的梅花,不禁眼前出现了梅长苏的影子,萧景琰缓缓的吐出一口白气。
“雪覆梅枝花残笑,孤者长思北关人……倘若君能知我心……”
忍不住伸出手,刚想要碰触,梅枝却经不住积雪的重量,轻轻一颤,大块的积雪便从枝头落下,花瓣变得七零八落,梅长苏的影子也随之散去,萧景琰有些寂寥的轻笑一声。
“即便君知我心,又能如何?”
梅花开的再美,还不是依旧在雪中香消陨散,即便是那个人知道了我的心意,又能如何?这份情谊,也许会跟这散落的梅花一样,被那个人埋在雪中……
“皇上……”
不觉身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萧景琰没有回身,只是收敛了所有的思绪,身后之人微微俯首,上前一步,来到了他的身边,此人正是蒙挚。
“边关发来捷报……”
景琰猛然回首,这原本是个好消息,可是他却看不到蒙挚脸上的喜悦之情,而眉间的那股阴霾却让他有着不好的预感。
“说。”
“此次敌军突袭北方驻地,我军利用寒冬风雪的优势,将前线的敌军统统剿灭,还派了精卫军队夜袭了敌方的军营,烧了他们的粮仓。现如今敌方已经陷入了苦战阶段,在他们缺少衣食的情况之下,也很难再次对我国边境进行侵扰,至少这个冬季是能够平安度过了。”
景琰等了片刻,却不见蒙挚继续说下去,便急了起来。
“他呢?”
蒙挚低下了头,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朕问你梅长苏呢?”
“信上并未提及……”
“把信拿来……”
接过蒙挚递来的书信,景琰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好几遍,正如蒙挚所说,信上关于梅长苏的事情,一字未提。
狠狠的攥着那封信,景琰此时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失望和悲伤。
“梅长苏,你还真是无情啊……”
你是真的想要做到跟我断绝一切的消息才心满意足么……如果当初知道你会做到如此地步,我绝对不会让你离开我……现如今你什么都不告诉我,你说要让我全心全意当好一个皇帝,可是你这么做只会让我更加放心不下,难道这一点你都不懂么……
“皇上……我,我知道你在担心梅长苏,虽然这信上并未提及他,但我想那也许是因为他不想让您担心,所以才什么都没说。”
“哼,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那个人从以前开始,就一直是这样,十二年前一声不吭的走了,之后便杳无音讯,现如今又是这样,虽然知道他身在北境,可还是得不到他的任何消息,哪怕是一个字都没有。”
“如今他身在北方,本就疾病交加,北方天寒地冻,边关地区难以生活,你让朕如何放的下心。”
紧紧的握着手中的信,萧景琰有些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越想就越觉得这心里堵得慌。
这一切都看在了蒙挚的眼中,眼下最了解这位皇上心事的人,也就只有他了,可是他又能怎么办……退朝之后,他就寻着皇上的身影,一路跟来,却在回廊的深处默默的看着他在雪中孤独的身影,却迟迟没有上前通报,因为他知道这封信只会让皇上更加烦忧。
在刚接到这封信的时候,蒙挚心里是喜悦的,因为边关的战事总算是平息下来了,而且几乎是在没有过多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就解决的战斗,可算是皇上登基以来,唯一的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是正如这信上的内容,一件关于梅长苏的事都没有提及,这对于那个正在记挂他的人来说,却像是一封绝情的信,这让蒙挚的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担心。
眼下,果真如他所想,皇上看到信之后的反应,几乎是失望至极,说起这梅长苏,蒙挚心里也是知道的,他始终都是一个忘我的人,他可以为了皇上的皇位绞尽脑汁铲平敌对势力,也可以为了皇上坐稳江山而奋不顾身的冲锋陷阵,但是他却不会因为皇上的思念而在信上提及己身,这就是梅长苏的选择。他放弃了所有感情,只选择对皇上来说,更加有意义的决定,他的心里怎么会没有他,可是这一切,皇上他真的明白么?他的苦心,谁又能懂……这些话他不敢讲,也不敢说,因为他知道说出来的后果会如何。
“现如今边关的战事已经暂时平息,此事也算是让人卸下了一块心中巨石,皇上,如今朝中的官员都在等着这一好消息,您应该多为朝中的形势着想……”
景琰没有说话,只是无奈的点了点头,但是他仍在心里惦念着梅长苏。
“再发一封疾书,务必要问出梅长苏的情况,跟他说,如果再不给朕任何消息,那朕就亲自去边关……”
“……遵旨。”
听到后面这句话的时候,蒙挚只觉得心里一颤,“亲自去边关”——这恐怕是他目前最害怕皇上所说的一句话了吧,结果他还是在做着这样的打算,他之所以什么都不说,就是害怕皇上的一时冲动,可眼下,这不管是他了解梅长苏也好,不了解梅长苏也罢,他心里头似乎都已经有了这样的决定……这要如何是好……
蒙挚不禁为皇上的这个决定而感到焦虑。
这时,掌事太监从回廊里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毕恭毕敬的给两位行了礼。
“启禀皇上,太后传话,让您去一趟。”
“知道了。”
萧景琰转身看了一眼蒙挚,蒙挚便心领神会。待皇上离去之后,只留下蒙挚一人在雪中独自思索着心中之事。
翌日朝堂之上,北境战乱暂时平息的消息宣布之后,满朝文武都在为了这一场胜利而恭喜皇上,可是此时景琰的心里却让另外的一件心事缠绕着。
前日去了太后行宫,只以为是因自己忙于朝政,多日未见母亲,因而惹得太后记挂担心,却没想到把他叫去的原因,乃是为了选妃封后之事。原本就因为梅长苏杳无音讯的事情而烦心,此时却又在心头增加了一件难事,这让他更加高兴不起来。
“皇上,此时边关战乱以平息,如今朝廷之上旧党残余也已扫清,虽说还没有达到国强民富的地步,但也无需过多操心,皇上年轻体壮,臣相信将来必定会国泰民安……只是眼下这临近太平盛世,而皇上您却依旧孤身寡人,这让在朝的众位大臣也记挂于心,所以恕微臣斗胆请奏,皇上是否该考虑选妃封后之事了。”
听到此处,大臣们便开始议论了起来,随即有人便开始赞同这一观点,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们的热忱看在了景琰的心里,可是大殿之下,却没有一人能看出皇上此时的心情。
一旁的蒙挚心里真是捏了一把汗,一事未平,一事又起,这些大臣们还真是爱多管闲事……眼看着皇上的脸色越来越沉,蒙挚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诸位大人,虽然此时战乱确实平息,但是国家想要富足,就必须要从百姓的生活开始,如今皇上登基不久,先帝遗留下来的诸多事情都还没有解决,连着几年的战乱不停,现在各省的百兴都处在贫乏的阶段,而如今寒冬腊月,各地雪灾连连,甚至有些地区大雪封门,连饭都吃不上,皇上日日为此劳心费神,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选妃封后之事,依臣之见,不如此时稍作考虑,不用急于一时。”
此话一出,之前还积极发表建议的大臣们便都没了声音,皇上没有说话,只默默的朝蒙挚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可是随即表情又变得凝重了起来。因为支持皇上选妃封后的大臣并不在少数,于是这朝堂之上,便分成了两派,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够了……你们这些大臣不多为了百姓着想,整天就空想着所谓的江山社稷,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你们却在这里议论起朕的婚姻,朕要你们有何用处……”
一声怒吼之下,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跪了下来,看着满朝的文武,景琰也知道自己不该这么乱发脾气,无奈的叹了口气。
“此事就按照蒙将军的建议,暂且搁置,眼下先以各地灾情为首要事宜,朝廷的拨款和粮食的运送,就交给户部和工部,三日内务必准备好一切……”
“遵旨。”
于是此事便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