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听大家都在这么说,说得那真心、那么自然,没有任何对他们所说的这种现象的反思、质疑等等,好像谁都完全相信“中国”的事情它就是这样的事情,想都不会想到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不应该成为这种事情的参与者、附合者、帮凶,这实在是我作为一个人的天职啊,似乎存在就是合理,让晓宇想到的是他走到哪里遇到的都是一样的人啊!人生真的是多么孤独啊!他就因为总是感觉到遇到都是这样的人,周围的人尽是这样的人,大环境、大世界、大气氛它就是这样的,他才童年像那样生活,成年后过那种日子,几十年时光被人们普遍认为虚度了。但是,现如今,他自己又怎样呢?他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吗?他比起他们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吗?他相信自己这是在他们面前将真实的自己掩藏起来了,但他还能够显示出他真实的自己吗?那无法显现出来的真实的自己、不显示出来的真实的自己,它还是真实的自己吗?
公司有几个国家机构对他们产品的检测报告,证明他们产品的强度的,证明他们产品的防水性能的,等等,但是,锦竹公司也有这类东西。一定要有一个锦竹公司没有的。国家对煤矿井下用的非电子类产品,如木材、竹材之类的阻燃性能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这可能是锦竹公司什么检测报告都弄了就没有弄这样一个检测报告的原因,但是,毕竟是煤矿井底下用的东西,不管对它有没有这类要求和规定,也完全可以强调这个东西,把这个东西当个理由、当个事、当个焦点。公司同意了大家的要求。公司在做这个事情的期间,他在矿上推销,给客户和“领导”们说的是,我们的产品的阻燃性能的检测报告正在做,很快就能拿到手了。半年后,公司拿到了这个东西。这个检测报告来自国家建筑材料防火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上有一大堆只有专业人士才看得懂的煞有介事的检测数据,晓宇并不明白它们是什么意思,至于建筑材料和煤矿用产品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是十分明白,但有这个就够了。这个东西让晓宇如虎添翼。晓宇和“领导”们是开诚布公的,“领导”们和晓宇是心灵相通的。“领导”们强调必须是“高强度阻燃竹胶板矿用风门”,风门门板表面必须有一层厚度不小于一毫米特制的、粘贴上去的、非油漆的阻燃层,当他们有了这个检测报告后,“领导”们在采购单中白纸黑字地写明了所采购的这个产品必须有国家建筑材料防火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这个产品的检测报告。这样,锦竹公司就被彻底排除在外了,晓宇的竞争对手没了。锦竹公司被排除在外了,生意就只有和晓宇他们公司做了。
除此之外,晓宇还找到了一个打败锦竹公司的杀手锏。锦竹公司发给客户的样品都做得很好,比晓宇他们公司做得还要好,但是晓宇不满足于这个东西,几次以这样那样的借口到郭某某的加工坊去偷拿了几块锦竹公司的竹胶板的下脚料回去研究,又在煤矿上看到了已经废弃的锦竹公司的风门,和矿上的相关人员沟通,用小手锯在门板上锯了几块拿回去研究,他发现了锦竹公司的竹胶板不是百分之百的竹子做的,里面加有木材。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这几块东西他随时带在身边的,在各煤矿推销时都要拿出来给客户们和领导们看这几块东西,要他们小心别用这种产品。在各煤矿揭露了锦竹公司这个秘密后,锦竹公司的辩解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减轻材质的重量,晓宇则对客户们说锦竹公司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成本,在材质中掺杂质,偷工减料,难怪锦竹公司产品的价格那么低,后来他又说制作矿用风门的竹胶板所用胶水必须是特制的,这种胶水只有他们公司才能生产出来,锦竹公司自己不能生产出这样的胶水,在市场也买不到这样的胶水,所以只好在竹胶板里面掺杂木材,不然,做出来的板子就不合格,很容易开裂。他这个说法歪打正着,锦竹公司的人后来对他承认说还就是他们的胶水不过关才没办法不掺杂些木材,至于成本,实际比完全用竹子还高。晓宇不知道锦竹公司的坦白的真假,但是,锦竹公司在材质里掺杂质,这使锦竹公司被排除在外又多了一条理由。整个事情给人的感觉就是,所有的煤矿,或者说所有的煤矿上那些只有靠他们才能做成生意的“领导”,对锦竹公司又“恨”又“轻蔑”,老早就想着不是用锦竹公司的产品而是把锦竹公司赶出这片市场,晓宇的到来正是时候。虽然不是这些领导对锦竹公司真的又恨又轻蔑,但是,事实却是锦竹公司不是被晓宇打败的,而是晓宇和这些领导们一起合谋将锦竹公司打败的,晓宇和这些领导们团结一致、沆瀣一气地将锦竹公司打败的。晓宇在一开始就在暗笑锦竹公司,想通过降低价格来和他竞争,不是自寻死路吗?我不但不会和你比降价,还要我的价比你的最高价都要至少高出一倍多。为了保证自己的价格不要降下来,有一个大单子,他主动放弃了,何总亲自打电话来要他不能这么做他都没有听。过了老久,何总都还在为这事怪他。在把这么大个单子放弃的事情上他可能是有点“迂了”,但最后整体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他来这边之前,锦竹公司在神北集团之外的煤矿上的推销已经做了一两年了,但收效甚微,所有这些矿上都有他们产品的资料和样品,但是,只有两三个矿才在用他们的产品。这也是晓宇他们公司不看好这片市场的一个原因。但是,晓宇到这边来了,虽然在开始似乎不是很顺利,但还不到两年,晓宇就做了近十个大矿和大煤炭公司,连锦竹公司做的那几个矿他都把它们变成了他的囊中之物,锦竹公司只剩下了神北集团一块阵地了。晓宇把这片市场打开了,使之成了他们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他个人也挣了近百万元,还清了他的全部欠账,那本是一笔足以压垮任何像他当初那样穷的人的巨款,买了厚礼去登门拜访了那些他必须登门道谢、还似乎有必要把和他们的关系永远维持下去的人,在他们的县城里买了房,付的是全款,一下子就彻底改变了他的经济状况,更有他在那种“社会价值排序”中的位置,家乡人,还有阿明、阿东、阿程他们,无不对他刮目相看了。一生不顺的他,这一回是如此之顺利,简直就像在变魔术一样。这时候,锦竹公司才有样学样,也去弄了个他们的产品的阻燃检测报告,还是煤科院的,但一切为时已晚,晓宇公司的产品已经得到大面积使用,而且使用效果有口皆碑,在这片市场的名声如雷贯耳。
把神北集团之外的矿的市场打开后,晓宇又回过头来攻神北集团。他找到了那家和神北集团有极深厚关系的贸易公司,这家贸易公司和神北集团每年的成交量达两个亿。他手里有一份锦竹公司没有的检测报告,还有和神北集团之外的大煤矿、大煤炭公司合作的那么多份合同、协议,这家贸易公司拿着这些东西就可以说服神北集团的领导了。通过这家贸易公司,神北集团有三四个矿用上了晓宇他们公司生产的矿用风门,而且价格比晓宇卖给神北集团之外的那些煤矿的都还要高。第二年,神北集团全权收回了各煤矿对风门指定用哪家产品的权力,由公司统一招标。这家贸易公司声称,这就是他们运作的结果。参标的只有三家,锦竹公司,代理晓宇他们公司产品的这家贸易公司,还有用晓宇他们公司生产的板材做风门的孟老板的加工坊。郭某某因为资质不达标而失去了参标的资格。晓宇他们公司以比锦竹公司和孟老板报价低而顺利地在评标会上通过了,只等最高层领导签字就生效了。价格报得低是这家贸易公司和晓宇的一个“计谋”。这家贸易公司说,神北集团的很多招标表面上看是很正规的,没问题,都是按招标原则低价进入,但你中标后运作得当,实际做下来,完全可以是另外一回事,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大家都在这么做。晓宇他们公司的这种产品,都是以每平米多少钱计价。矿用风门和一般的民用门不同,风门大小的规格在各矿都是不一样的,各矿用在井下各个地方的风门大小规格也不一定,所以不能把门生产好了等客户来买,而是得按客户的具体要求定做。所以,单价按每平米多少计价是最方便的。他们的这个意思是,一道门长乘以宽多少平方米,这道门就是多少钱。不过,门框的厚度和门板的厚度是不一样的,门板是一层三厘米厚的竹胶板,门框则是三层三厘米厚的竹胶板,门过大的,门框还得用四层三厘米厚的竹胶板。和晓宇合作的这家贸易公司果然精明,没什么他们想不到,也没什么他们做不到和不敢做,他们发现了这个后就说,为什么不可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将门“拆开来”算。他们的意思是,在晓宇他们公司那个计算中,门框虽然用的是三层或四层三厘米厚的板子,但计价时只计了一层,而既然单价是按每平米计算,也就可以是多少层就算多少层,是三层就算三层,是四层就算四层。这样算当然不合理,晓宇他们公司说按面积大小计算价格,面积是指门的面积大小,如这家贸易公司所说的这样计算就成了按所用板材的总共面积是多少计算价格了,成了把板材当门的价格在卖了,把原材料当成成品的价在卖了。这样下来,小门会比他们公司那种算法的价格高出一倍,大门也要高出三分之一。不过,也不用说,和国营企业、国家单位合作,只要“关系”做得到位,完全可以这样“偷换概念”,把豆腐卖成肉价钱。和晓宇合作的这家贸易公司说,他们去运作,使神北集团招标要求的报价只是一个每平米多少钱就完了,其余的就不要说得太详细了,使得到时候如果他们中了标可以按“拆开来”的算法算,这样他们的报价就可以不用那么高,锦竹公司和孟老板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报价一定会高,他们就能够以低价合理合法地中标,中标后卖给神北集团的东西表面上是低价实际上是高价。这真是个好办法。这家贸易公司还不只是有这类好办法。他们还和晓宇公司签了一份特殊的补充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开了票结了账但没有送货的那部分他们两家怎么分成。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家贸易公司说神北集团上上下下的关系他们都是打通了的,像晓宇公司供的这种产品,他们完全可以做到有相当一部分货开了票、挂了账、结了账,但是实际不用送货,对这部分“货”,晓宇他们公司只需承担百分之十七的增殖税,剩下的百分之八十三就是净利润了,几家人来“按劳分配”。这应该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吧?但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也不是只有这家贸易公司才这么做。这种事情在晓宇公司正式的说法是“多开的部分”,这个“多开的部分”是写进了相关条文的,晓宇一进公司就知道这个了,这也是常在大会小会上摆出来大家公开讨论的重要内容,他们公司对这方面有专门的政策和规定,对这部分业绩业务员得多少、公司得多少有专门的规定和办法,还有业务员和公司都签字画押的专门协议。可别小看这个东西,它每年可让公司有几百万元的纯收入。他们公司有一片市场,也是中国最大煤炭集团的一个子公司,神安公司,这片市场他们公司是花了大力气的,也是晓宇进公司时公司做得最成熟的一块市场,由何总的一位直系亲戚,也就是晓宇的师傅“何哥”在管理,“何哥”每年仅“多开的部分”就可挣上百万元,房子好几套,开的车是奥迪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