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漫步人生路 ...
-
方夏第一次看见白朗的时候,他穿着淡蓝色的V领羊毛衫,月白色衬衫,轮廓分明的脸上带着一种孩子般的笑容,站在那里玉树临风,手里是一杯有“孔雀蓝”风雅名称的酒。
方夏说:“对不起,我不喝酒的。”
白朗笑着说:“是吗?那能否麻烦你帮我举着杯子,轮到我来唱歌给你听了,现在是观众互动时间。”
不知是他的笑颜太真诚还是别的原因,方夏不觉接过那杯酒,把演唱席让给他。
音乐声奏起来,方夏的面上霍然苍白,这旋律太熟悉,歌词也萦绕她的脑海百千次,想不到在这里被一个陌生人触及,就像埋藏的秘密被翻掘起来,生生地疼痛。
白朗瞥的见方夏的变化,他依然在唱:“寂寞的影子,风里呼喊的名字,忧伤的旋律,诉说陈年的往事。所谓山盟海誓,只是年少无知,告別的昨天,远去的欢顏,究竟是怎么样?……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既然会结束,又何必开始,那曾经疯狂痴情的我和你,坐爱情的两岸,看青春的流逝。”
方夏重重跌坐在椅子上,注视白朗的眼逐渐模糊,她仰头喝下手里液体,甘甜中略带酸涩。
白朗走过来在她对面说:“你还是赏脸喝酒了,我很荣幸。”
“你为什么会唱这首歌?”方夏问。
白朗回答:“《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啊,我个人比较欣赏周治平的作品,特别是词写得好,他的《一天一点爱恋》也不错的。”
方夏呼气说:“原来是这样,你唱得也不错。还有,谢谢你的酒。”
说完她站起来向别处走去,白朗的身形却挡住没有移动。他说:“不好意思,还得麻烦你一件事。”
方夏不耐地说:“我很忙。”
“不会耽误你太久,其实只用一分钟。”白朗依然笑着:“我刚才找不到手机,不知道是丢了还是落在办公室,能用你的电话拨打一下么?我一个人来的,现在只认识你。”
方夏没好气地输入号码,片刻就听见不是很远的地方传来微弱的铃声。白朗循声寻找,在他座位下方的地毯间隙里摸出手机。
他的嘴角露出好看的弧线,扬扬手机没有再多说,然后走向吧台结账离开。
方夏看他挺拔的背影,有一丝眩惑。
下班走到荷花市场的大门口,方夏对着依然熙攘的京城街道,感到疲倦。夜已深,还有无数亢奋的中外男女向里涌入。
“要回去了?”齐建军站到她身边,斜挎着公文包。
“小齐?你怎么在这里。”方夏意外地问:“你……是在等我?”
齐建军说:“听苏文说你在这里兼职,但我们不知道是哪家酒吧。这么晚了,你自己走,我不太放心,就过来看看。”
方夏小声说:“我最终还得自己走的,谁也陪不了多远,你就别那么费心了。”
“很多事情我无能为力,也没有人能帮上忙。”齐建军说:“只能做目前可以做到的。”
方夏说:“慢慢就好了,真的。我现在已经停止写日记了,听见电话响也不会心跳了,看到骑摩托的人也不再定住不动了,记忆也越来越在消失,很多东西想不起来啦。”
“那也好。”齐建军继续说:“丰富多彩地生活着,不去怨恨,不要自欺欺人。一年过去了,你好像成熟了不少。”
方夏笑着说:“爱的代价嘛,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她抬头看向天空,今夜的月亮又很明亮,甚至连上面的阴影都变得浅淡。
方夏收到白朗的短信,是在一个月之后,她已经不太去PUB唱歌了,因为毕业论文开题正在进行。
白朗问:“偶尔看电视里演一部港片,有周润发和钟楚红,讲述两个青年男女生活背景和条件差异很大,但在异国他乡互相扶持产生感情的故事,请问影片叫什么名字?”
方夏说:“《秋天的童话》,发哥和红姑除了《纵横四海》以外另一部经典的合作,尤其是后面两人互赠礼物却失之交臂的情节最好看。”
白朗说:“哦,没有看完,得去找这张碟片认真研究一下。”
方夏从宿舍书架上找出VCD盒,里面有周润发全集,《秋天的童话》赫然正在第一页。为了神似发哥的程宜风,她买过很多碟片。
她犹豫了半晌,发信息给白朗:“你怎么有我的号码?”
“上回我用过你的电话啊,就私自记下了号,直觉告诉我,你应该是位文艺青年,所以才斗胆咨询。”白朗不到几秒钟就回应。
方夏说:“老实说,我倒正好有这张碟,有机会再借给你看吧,省得你再找。”
白朗说:“机会当然是一定有了,请你现在拿着碟下楼就行。”
方夏推开窗户向下看,白朗灿烂的笑脸恰好仰望。
傍晚时分,他们走在校园的路上,夕阳把身影斜斜拉长。方夏说:“是珍姐告诉你的吗,我的学校?”
白朗说:“你可别怪她,是我自己好奇。我刚见你就觉得不是混社会的歌手,气质不一样。原来是高材生,难怪显得特别。”
“你呢?已经工作了么?”方夏问:“似乎也有异常人啊。”
白朗笑着说:“我可以把这话当成恭维听吗?我家在北京,R大金融系毕业的,刚到银行上班第一年。”
“挺好的。”方夏说完这话,把碟片交给白朗:“给你,我得去自习了,什么时候研究完再还我吧。”
白朗摸摸脸说:“我以为你会邀请一个帅哥共进晚餐,毕竟有朋自远方来。”
方夏往前走几步说:“我真的很忙,门口有家常菜饭馆,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你请自便。”
与白朗的会面并没留下太多痕迹,方夏隐隐知道他的意图。实际上,在她身边不乏追求的男孩,只是她刻意不让人来接近。
转眼已到研三,毕业前的日子很容易过去,方夏和苏文都在忙着一边答辩一边参加各类招聘会。
冬天的寒风顺着衣领灌入,方夏怀抱简历穿梭在拥堵的找工作大军之中,一天赶场似的参加几个单位的笔试,或者穿笔挺职业装端坐着接受人力资源部人员的盘问考察。
很多期望都在慢慢湮灭,用人单位往往音讯杳然,网络上公布的录用名单也被搜索了一遍遍,方夏看不见自己的名字。
苏文在春节来临之前接到了一家大型保险集团的通知,并顺利进入精算部,与专业极为对口。
方夏在为她庆幸的同时,依然坚持不懈地奔波,因为除了在北京留下来她好像没有更好的选择。扬州肯定是不能回去了,她不愿出现路遇程宜风的场景,更不想见到他身边伴着什么人。
永信事务所让方夏去参加体检是个及时的好消息,这意味着她不用再劳心费神,可以踏实下来。
事务所在国内颇有些知名度,是中外合资企业,方夏他们这批共招了大约30人。距离校还有几个月,单位已要求方夏他们进入见习阶段。
大家被分成六个小组,分别派驻到各家正在接受审计的公司里,跟随资历深的同事一起工作,从熟悉报表、掌握审计方法和提供财务服务等方面逐步着手,积累实践经验。
方夏被分到要进行股改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案例很有现实意义,而且确实能学到不少知识。
负责接待的是公司业务部处长,他带着方夏一行三人走进办公室,向部门人员交待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任务,要求积极配合。
“白朗。”处长向靠窗坐的一个人招呼:“这几位就直接跟你联系了,你把行里具体情况向他们好好谈谈吧。”
“好的。”白朗起身点头,仍是笑容满面。
方夏面对白朗是有些畏缩的,她羡慕他永远开朗乐观和积极自信的态度,跟他共同探讨工作时,他表现出的激情和能力也让人敬佩。
在他身上,方夏看得见几年前的那个自我,胸怀着热忱笑对世间,豪情四溢,做事干脆利落。
但她无法正视那含有深意的一双眼,即使是有意无意的对接。幸而和方夏来银行的还有两个年轻人,大家一起商量和交流,混得熟悉起来,一切还算自然。
这天,方夏没有着急回学校,开着电脑继续计算相关数据比率,其他同事都相继告别。
噼叭的键盘敲击声衬出房间里的宁静,方夏直起腰舒展手脚,再过一周就要毕业典礼了,不知年级安排的散伙饭在哪里进行?还会出现酒醉高歌和抱头痛哭的场面么?齐建军还说要回来帮她照穿着硕士服的相片。
“看来你还是不打算去吃饭啊。”白朗的声音悠悠传来:“经常胃疼还不注意点儿。”
方夏回头看他:“怎么你没走呢?都快七点了。”
白朗走过来说:“你也知道七点了吗,废寝忘食表现给谁看呢,这只是实习的地方,你正经进了单位还得怎么拚命工作啊?这不是向我们示威嘛?”
方夏笑着合上桌面资料说:“这么大意见,是怕我抢你饭碗还是记恨以前没请你吃饭?”
白朗说:“虽然我心胸狭窄,但还愿意给人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走吧,前方500米就是鲍鱼先生,一样的童叟无欺。”
方夏惊得吐舌头:“不是吧,鲍鱼!”
最终白朗带方夏去的是个老北京涮肉坊,结账的时候他说:“我和女孩吃饭的宗旨是如果餐费不到30元,由对方来付,否则就别跟我抢。”
方夏好笑地说:“30元啊,那下次只能让你吃牛肉拉面了。你这么善解人意,应该很受女孩欢迎的。”
白朗略显严肃地说:“我觉得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许历尽波折也许擦肩而过,可欲而不可求,上天早注定。”
“不像你的作风啊。”方夏说:“这样有些唯心色彩,幸福是要靠追寻和把握的。”
白朗说:“谁能保证拼力追逐的就是正确,我们经常盲目地误入歧途,不是万劫不复也难免遍体鳞伤。”
他们走在宽阔的马路边,四月的天柔和温暖,杨柳枝绿意盎然,抚弄在发梢之上。
白朗问方夏:“为何要去酒吧唱歌?你有不开心的事?”
“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方夏说:“几乎像几世纪以前发生的了,即使有伤口也该愈合。”
白朗说:“有时你以为伤已麻木结疤,不经意地开裂还会让你痛到心似刀绞。还不如把这刀再砍深些,完全斩断念想,置之死地而后生。”
方夏说:“明知都成虚空,背叛和放弃清晰可见,只是摆脱不了曾经挚情相守的幻像,宁愿困在其中,埋头做逃避的鸵鸟。”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作茧自缚吧。”白朗在她右侧说:“我也挫败过、失望过,不过理想没有破灭,相信最好的仍在前方,才有向上的动力。”
方夏就和白朗这样一直漫步着,不去管要走怎样的路线,不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她从没有将心事完全诉诸于人的这般冲动。
与白朗的交谈渐渐增多起来,虽然在工作时间能够近距离见面,他仍通过内部网络和方夏聊天,天马行空,话题众多。
有时他把喜欢的音乐和图片尽数传输给方夏,让她欣赏品评,还要求提出意见。如果两人思维一致就欢腾雀跃,如果产生分歧则竭力争论试图说服。
有时他又把工作里的事项拿来探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钻研,比较各类方案的优劣。
方夏沉寂的状态被他屡屡打乱,好胜天性再次显露出来,为某个问题辩论不止,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那点儿蛰伏的直爽和骄傲又回来了,连每周和她聚会的齐建军苏文都有所察觉,他们也希望方夏恢复不识愁滋味的洒脱。
每晚大约在九点半左右,白朗的短信会不期而至,可能是继续日间的讨论,也可能是回忆过往岁月,方夏只觉得很投契,聊到混沌入睡也没有收尾。
早上上班时间是八点半,方夏从学校毕业后就在距银行和事务所都不算太远的地段租了房子,需要每天七点前起床,再坐小区门口的公车,大概经过半小时到单位。
白朗的家到银行只用一刻钟路程,他其实八点出门都来得及。但他会准时在七点打电话给方夏,做叫醒提示,以免她睡过迟到。
方夏听见白朗在电话里还没有完全醒来的困倦声音,心里就没来由地涌出柔软,这个男孩骨子里的执拗是她没料到的。
她对白朗说过:“不要向一潭死水里投石问路,是没有意义的。”
白朗却说:“你见过石头投进任何水里不激起波纹的吗?我可以远离,但你瞒不过的是自己。”
公司业务部从分行借调的一个同事工作期满,就要离开北京回去,部门里为他举行了欢送晚宴。
方夏等见习生也参加了聚餐,白朗和她的座位挨在一起。席间大家频频敬酒互相说着祝福的话,白朗也喝了不少。
要走的分行同事来到方夏他们这桌,诚恳地让大家都共同干杯,言辞间颇有不舍。
方夏把酒喝了一半就觉得胃部阵阵痉挛,估计是冰镇的啤酒对肠胃有刺激,她想停下来,但看到大家都痛快喝干,又有些犹豫。
白朗注意到她的为难,悄悄把自己的杯子放在桌布下,夺过方夏的酒倒了进去。
方夏向他摇头反对,伸手要去抢回来,却被白朗的手握住动弹不了。白朗将酒一饮而尽,把空杯向同事们展示。
大家在喧闹中都没发现之间的变化,继续坐下用餐,白朗拉着方夏的手始终不再放开。
方夏很惶恐地一边观察周围人的神色一边和白朗较力,可藏在桌布里的秘密没有被发现,白朗用另一只手镇定自若地夹菜,还和人们谈笑风生。
方夏也只能把戏演到底,尽力贴近饭桌保持着笑容。她感觉的到白朗修长的手指和她的交缠,还在轻轻摩挲掌心,一种张慌和安定的心情交替呈现。
白朗低声问:“胃又不舒服了吧,一会儿带你去买药。”
方夏说:“不用了,我现在全身都很不舒服。”
“那更得护送你回家了。”白朗眼神对着大家嘴角有止不住的得意:“不许反对,否则我就举手发言。”
大家从酒店出来三五成群地合伙搭车,住在同一区域的白朗和方夏又挤进一辆车里。他的手终于松开了,因为身边还有其他两人。
方夏计算着下车的顺序,知道自己是最后一站的,而白朗是倒数第二站,为避开两人单独乘车的尴尬,她提前随同事跳下车,说还要去办点儿事情。
夜色如墨,看不清前路迢迢。方夏独自走在回家的小路,汲取春风沉醉。她摊开左手,上面似乎还残留着白朗的温暖。要逃到何时,她没有答案。
小区楼上各家各户的灯光仍在亮。每个灯下都是和睦美满或同床异梦的故事,无论如何,总是一个家。哪一盏灯又是专为方夏而照耀?
方夏缓步攀爬着阶梯,到达顶层小屋时,白朗正坐在台阶上看着她。
“你,来我家干吗呢?”方夏的口齿都开始不清楚,她担心这场战役即将溃不成军。
白朗起身拍拍尘土说:“在等你安全回来啊,我就那么可怕吗?你没事就好,不愿意见我,我可以走。”
方夏用力抓紧铁门的栏柱,下了很大决心叫他的名字:“小白。”
这时,楼道里声控的灯在沉默中熄灭,黑暗中方夏被拥入怀中,白朗灼热的唇瞬间贴上她的额头,又放开她奔下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