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15章 ...
-
玄难来势凶猛,掌掌带风,速度奇快。
袖里乾坤,顾名思义,招式变化皆在衣袖之内。武功对决,讲求的是一个快字。出手迅如疾风,是快;抢得先手也是快。只是这一招一式皆隐在袖中,既不知他出的是拳、是掌、是指,也不知他用的是哪一路变化,哪一手绝招。这样的对手,如何抵挡?怎能取胜?
即便是乔峰,遇到达摩院的首座,也无法岿然不动,他接下最初的几招,手臂隐隐酸麻 ,脚下瓦片已碎成数片。乔峰来少林,从未想过要与这些高僧拳脚相见,算起来玄慈玄难玄寂都算是他的师叔伯。
乔峰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授业恩师玄苦大师。他曾想如果兄弟、朋友全部没有,那么只要有亲人,有恩师,便也足够了。但是,父母惨死,恩师遭难。他亲手掩埋父母尸身,独自吞下恩师临终与他断绝师徒之情的苦。茫茫世界,他便如断线纸鹞,再寻不到自己的根基和归处。
明晃晃的火,烧得他眼睛赤红,乔峰瞧着火把之下一张张欲将他除之后快的脸,想到杏子林里的众口铄金,大笑起来。那笑,合着风,如困兽长吟,在山谷中层层叠叠地回荡。乔峰道:“想我乔峰半生,虽不是什么善人,却也问心无愧,没想到要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好!你们说什么便是什么!要打,你们就一起来罢!”
玄难双手合十,长眉为火染红,长叹道:“我佛慈悲。”声毕便向乔峰连续击出一十八掌,这一十八掌连环击出,左掌尚未收转,右掌已然击出,快速无比。乔峰却掌掌对上,全然不顾是否会伤及自身。等他挡下这一十八掌,玄难双腿鸳鸯连环,又迅捷无比踢出三十六腿,腿影飘飘,分不清他是左腿还是右腿。乔峰毫无动摇躲闪之意,他从这三十六腿中步步逼近,竟一把抓住玄难胸口“膻中穴”,将玄难举起甩出。
乔峰对招之间毫不留退路,已到生死不顾的地步。慕容复在一旁暗暗心惊,他在玄难被摔出之际,挥出手中打狗棒。是的,打狗棒!
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他将打狗棒带出来。此刻慕容复感到庆幸,他朝乔峰大喊道:“乔峰,看我打狗棒法!”众僧虽觉古怪,不过姑苏慕容在江湖上立足,靠的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慕容复使出丐帮绝学打狗棒又有何稀奇?
慕容复此刻赌的就是乔峰对丐帮尚未恩断义绝。若乔峰全力以赴,这绿玉杖必然要粉身碎骨。慕容复使出这一招“狗眼看人”,乃是先发制人的绝招,精要之道便是以快制快,然而他此刻用的也是虚劲。如果乔峰回击之时毫不留情,慕容复必然也要因此重伤。慕容复不是赌徒,但他却不怕豪赌,并且这次他赌对了。
乔峰终于没有出手还击,闪身避开。打狗棒法、打狗棒皆是丐帮只传帮主的圣物。乔峰做了十几年丐帮弟子,八年丐帮帮主,纵然愿意一死,却不愿抛却一切前尘往事,人所经历之事乃是他生而为人的全部,更何况登极俯瞰时的潇洒气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轻易能够放弃的快乐回忆。
慕容复并未乘胜追击,立时变招为“群狗争食”。这一招原本意在引对方内力为己所用,此时乔峰既未用内力,慕容复使这一招又要从何处凭借?
乔峰见他这两招,虽是架子扎实,却不是打狗棒法惯常打法,只当他不曾见过打狗棒法,尚有未能通贯之处。思忖间,乔峰又见慕容复第三招“狗急跳墙”击来,这一招却不似前两招,在他躲闪之时,绿玉杖已经半路截来,乔峰避之不及,运气欲硬挡下来。然而打狗棒近身一刻,乔峰并未如预料般感觉到劲力。他心中不解,又见近处慕容复眼光闪烁,乔峰似抓住一线灵光,心中豁然。
慕容复这三招正是指明他此刻境地,又给他指出出路。“狗急跳墙”便是要他在围困中杀出一条生路,从少林寺逃走。
这一点隐藏在打狗棒法中的暗语,似是点醒乔峰。正是如此!为何要把性命轻易抛在此处?纵然众叛亲离,仍然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这便足够了。
然而,少林寺玄字辈三位高僧皆在,即便击败玄难,要逃走又谈何容易。
乔峰改挡为抓,一手制住绿玉杖,好似在碧海中捉住一条游龙。慕容复右手趁机将打狗棒推出,左手成掌向乔峰袭去,这仍是虚招。乔峰便如约定般,撤掉内力。两人一个击掌便各自退回,只有乔峰听到慕容复在击掌瞬间留下的一句话:”乔兄,看我招式。”
招式自然就是打狗棒法。慕容复已然出招,绿玉杖在慕容复手上犹如一条灵蛇。乔峰一见便知是“拨狗朝天”,打狗棒法哪一招乔峰不是烂熟于心。这一招是要以连环勾盘,绊住对手。
慕容复用的是大开大合的打法,运棒如长河入海,连绵不绝,就连一旁观战的众僧,也不由纷纷避开。乔峰几个燕子翻身,一一避过横扫而来的玉杖,跃到另一处屋檐之上。等他站定,慕容复又有一招“引狗入寨”击来,一引一入,往何处引?入什么寨?
乔峰此时随慕容复招式躲闪,也不去管他出路在何处。旁人见慕容复入战局,自然不敢擅自打断,见两人施展轻功一追一逃,竟无人敢插手。两人身影已离得火光远了,众僧只见影影绰绰,慕容复身形灵动飘逸,棒法越打越快,乔峰一路躲闪似是毫无还手之力,情势似乎尽在慕容复掌控之中。乔峰却知道慕容复这一招乃是“穷巷赶狗”,这是要赶去哪里?
慕容复进逼乔峰,乔峰也不恋战,从屋檐翻落,乔峰这才发现不知不觉竟已逃出少林寺众僧层层包围。原来,慕容复有意在两人过招时冲散人群,又将乔峰往山门方向引。乔峰这一突围,转身就朝山门而去。慕容复施展轻功在后追赶。众僧见状,纷纷举着火把追赶上去。
乔峰慕容复二人仗着轻功自然比众人走得更快。他二人一前一后来到山门外,不知是谁先收手,又或者两人恰巧默契。
乔峰静静看着慕容复,远处是明火执仗人间喧哗,身后是空山孤月一径斜。
慕容复在这分秒必争的时刻道:“乔兄,有些东西丢了,还有机会再寻回来,唯有人的性命,失去便不能复得。人死了便是死了,少不得还要受那些活着的人摆布,他们成全了一己之私,又有谁来管死人是生不由己,委曲求全,还是含冤待雪?这样的死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一腔热血,尽付沟渠。
“乔兄,你还有冤屈要洗,有血仇要报,再不能轻易赴死。”
这一番话让乔峰心中烧起一团火来。山风嗖嗖,却再不是一片冰凉。这团火比他曾经饮过的最烈的酒更炽热更凶猛,连月来横亘在胸中的忿懑、失意、偃蹇尽数涣然冰释,这股暖流遍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久不消。纵然前头有多少乱石幽壑、荒山古道,乔峰此刻也觉得能够熬过去。
这些感念纷纷扬扬汇聚成两个字,乔峰感觉喉头颤动,“慕容”二字到底没有说出口,却隐在了心里。他终于对慕容复道了声:“后会有期。”便转身融入黑夜。
慕容复看他身影转眼就在山崖间走远,转身对感到的玄慈道:“方丈,在下武艺不精,没有留住乔峰。”
玄慈道:“我佛慈悲。慕容施主不必自责。但愿乔施主感念,毋再伤人。”
慕容复只当放走乔峰少不得要被少林寺盘问,玄慈却只轻巧地说了这一句便不再言语,慕容复心中疑惑,却见他面色且忧且悲。苍烟笼罩群峰,松柏依傍在黑黝黝的山岗上,慕容复冷眼看着幽邃磅礴的山,也随之默然。
乔峰怀着一腔热血,一路下山,他虽不知道要去何处,此时却似有了牵绊。石径曲折,石壁竦峭,再也挡不住他的脚步。乔峰行了一路,思量了一路,往后诸事之中,最要紧的就是查明到底是谁杀了他父母和恩师,又到底是谁杀了马大元,这三件事又是否有联系。
下定决心,乔峰不再踟蹰。他加快脚步,半个时辰就到山脚下,行了一段路,听到赤黑的夜中,有个女子的声音道:“别打了,快别打了!”
那声音很熟,乔峰认出是燕子坞所见的那位王姓少女,慕容复的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