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景陵孤影,沛济离人 ...

  •   我是风景沛,景陵孤影,沛济离人。
      我是风景沛,风国绪帝的第二子,离帝朝的辅政沛王,兰帝朝的皇陵布衣。
      我的外祖母乃是白帝胞姐宣平大长公主,外祖父既是飞虎大将军也是丞文大学士,讳名陆九棠。我的母妃在入宫前,便是荣福翁主,风都最耀眼的陆家大小姐,闺名沉玉。入宫后,初封荣嫔,以救驾之功晋为荣妃,以生皇次子晋为荣贵妃,却在我出世未足三日时,血崩而亡,终年双十芳华,谥追荣玉皇贵妃。
      虽然,我与大皇兄年岁只差了不足一岁,名分上也相去无多。但外祖母曾经叹息过,母妃救驾有功,却因伤难产而亡,让我的生辰太过不巧。我既然不能更进一步,不如退一步,永为贤王。有宣平公主府与飞虎将军府立于我身后,便是贤王也能得一份自在。
      我与景离皇兄同于绪帝元年入皇子明德府,以灵绰皇叔为师,学的是为臣子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绪帝三年,七月之朔,灵绰皇叔离开朝堂,隐退民间。景离皇兄离开明德府,入主东宫,获准朝堂参政。而我在明德府中,待到了绪帝七年。那四年间,看着三皇弟四皇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也在思考我该做什么。那高高在上的帝位,太过寒凉,我无缘也不愿去坐。
      绪帝八年,五皇弟受命为质沐国。他可是风国唯二的嫡子之一,父皇当真薄凉。罢了,罢了,我风景沛到底不是胆大之人,外祖母外祖父最殷切的希望,只不过是我这个外孙儿能好好的罢了。风氏祖庙大祭,我对父皇和大皇兄许下绝心誓,永为贤王,只求沛王次子能为陆家宗子。
      绪帝九年,我带着新生的次子风持愿,来到了陆家宗族之地,伏州禹郡。陆氏宗祠,一个青衣女子执扇相候。
      “臣女参见沛王殿下。”女子躬身福礼。
      “相知表姐快快请起。”
      陆相知,是陆家长房的独脉,也是如今陆家的宗女。自幼养在飞虎将军府,还蒙我母妃教导一二。唤句表姐,也是应当的。
      相知表姐至今云英未嫁,一身孑然,陆家七房又子息单薄。所以作为陆家二房之主的外祖父和我探讨之后,让我借公务机变,带着愿儿来禹郡。若是相知表姐愿意,愿儿便销去风家族谱入陆氏一脉,不再是沛王府的二公子风持愿而是陆家女族长的嗣子,陆愿。若是表姐不愿,那么愿儿会以风姓成为飞虎将军府,也是陆家二房的继承人。
      “九棠叔祖父好打算。相知又怎能拒绝。陆家能得一丝帝皇血脉庇佑,自是大幸。而相知此生又不能续陆氏血脉,如此机遇怎会不允。”陆相知苦笑一声,“沛王之求,陆家应允。只是相知有一不情之请,还望沛王打算。”
      “何事?”
      “若是愿公子有一母同胞的姐妹,还请沛王割爱,一同入继我陆家族谱。以免他日,生出风波。”相知表姐颇有远见。
      不过,持愿是没有同胞姐妹的,他本就是嫡次子,上头只有嫡长兄风持河与庶长姐风雅。我也没有和那个无趣正妃继续相处的打算,相敬如宾的结果就是,我不会再有嫡出的子嗣。
      是了。相知表姐如今际遇,便是分离多年亲兄妹间意外相爱酿成的苦果。无怪有此一问。
      四十年前,外祖父初为宣平驸马,用的并不是世家陆氏子弟身份,而是边关起家的寒门士子。只因,五十五年前开平五王之乱,飞虎军侯陆家满门遭难,成年男丁举族斩首午门,老幼妇孺流放尧山关。
      外祖父本是陆家二房第九子,那年,方才五岁,幸留一命,长于苦寒之地,却风华天成,无愧军中海棠,陆家血脉。陆家二房当家夫人,我的外曾祖母韩氏,是个刚强女子,丧去夫君与八个儿子,她都不曾落泪,叩谢了帝恩,拒绝了韩家援手,带着被夫家休弃的女儿陆续之和幼子陆玖之,踏上流放之途,还能在尧山关挣下一份不小的家业。在韩氏表率之下,陆家三房至七房,虽在流放途中各遭摧折,至今子息不济,却未有轻言放弃之说。
      而陆家长房却没那么幸运,帝旨下达之日,陆大夫人林氏与陆大少夫人谭氏便在陆家府邸悬梁自尽,身后忠仆将孙少爷陆抗救出,送往林家寄养,却遭林家拒绝,只能南下寄生禹郡陆家残存的祭田。奶娘雪氏用自己夭折的女儿段瑶儿换出了孙小姐陆芬,北上投亲。
      十余年后,陆玖之易名陆九棠以文武双状元之身,为陆家金殿平反。后得白帝看重,尚宣平公主为驸马,以学士身份领飞虎军令。陆九棠重开将军府,却辞不受陆家族长之位,便派人去寻陆家嫡长一脉子弟。陆抗在禹郡躬耕多年,被寻回时已是个地道的贫苦农人,一身孑然。外祖父思量再三,提出禹郡陆家从此二房五房在朝,长房六房七房在野,三房四房在商,不再将全族之力聚在一处的计划。
      陆抗作为族长,不能无嗣承继,陆家便开始为族长相看夫人。三房新妇出自北商豪门的兰氏,便给族老推荐了一个好人选,北商盟族中,雪氏如今有位出色的表亲姑娘,闺名段雪瑶。行事凌厉,手段出色,后台又不算深厚,若为陆家宗妇必会为陆家处处打算。
      段氏十里红妆嫁入禹郡陆家,结两姓之好。初时,夫妇二人相处举案齐眉,段氏行宗妇之职也从无错漏,颇得族中崇敬。次年段氏有喜,长房有嗣,本是举族的好事。段氏贤德,便想抬举自己的两个陪嫁丫鬟侍奉夫君,却被陆抗拒绝,言明,抗乃布衣草民,虽有幸为陆氏族长,却远不如九叔出色,乃求一世一人罢了。
      然,天有不测风云,段氏所生的子嗣多遭劫伤。长子陆沉思早产三月,周岁即夭。次子陆沉念天姿聪颖,却在四岁那年,花灯时节,意外遇火惊亡。三子陆沉默亦是早产,天生哑儿,五岁时落水而亡。长女陆沉兰体弱多病,堪堪养到十二岁,遭夫家退亲一病去了。次女陆沉知出生之日,珞珈寺高僧上门,断言陆家二女唯有改沉为相不养于禹郡陆家,方能逃脱夭亡命数,故而,陆沉知易名陆相知,满月即被姑姑荣福翁主抱回都中宣平公主府。
      段氏思念幺女,时常往来于都中。意外遇见没落谭家的老仆婢,谭氏的老奶娘母女。老妪一见段氏便失声痛哭,大小姐啊!老奴对不起您啊。段氏竟然与谭氏有七成相象。慌乱之中,去信雪氏,亦从养母遗物中,找到了刻有芬字的长命锁,与至今未绝仍点在积福寺中的瑶印长明灯。
      段氏方知,自己竟然是陆抗胞妹陆芬。也知道了,明明夫妇二人身体俱是康健,所生子嗣却几近夭亡,唯余一女相知的原因。哀怒之下,一病不起。未过一年,便撒手人寰。陆抗不明缘由,鸳鸯失伴,不久亦亡。外祖父与雪氏族长参与草原会盟时,交换消息,方知这段姻缘美满之下的荒唐和悲哀。一双兄妹,地分南北逃出性命,却阴差阳错成了夫妻。陆相知便成了陆家长房唯一的后人,子嗣却是艰难了。
      将愿儿送给了相知表姐,给风雅丫头寻了夫家。我带着持河,给景离皇兄做贤王。那七年,我过的很快乐,为君者的信任,便是为臣之乐。五皇弟也回来了,让嫡母妃也能常露笑颜。
      离帝七年的变故,然我感到了寒凉,我的承诺只许给了大皇兄,我只做离帝朝的贤王,何况我不爱征伐。兰帝要的是钊皇弟那样的利刃,不需要我了。离皇兄被他最疼爱的皇妃算计背叛,身后皇陵寂寥,我应该去陪陪他。持河也已成人,该继承我的位子了。
      “二皇兄,离帝陵寝寂寥,朕允了陆家族长陆愿常去探望皇兄。”
      “多谢,陛下成全。”
      “二弟,你,不该来陪我啊。”
      “长兄知遇,景沛不负。”
      景陵孤影,沛济离人。一愿相知,半生不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景陵孤影,沛济离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