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大变 ...
-
整个大一那一年是我认知变化最大的一年,虽然在很多年后回想起来,我每年每月每日都在遇见新的事物,都在对我所身处的世界产生新的认识。
那一年除了我身边的种种,我相信我的周围人,我的周围世界都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各种奇闻异事层出不穷,不知道他人会怎么想,但我很痛苦。
至今我相信还会有人跟我一样在刚入校园时充满了对自己爱好和理想的期待,觉得社团就像高中时传说的那样神秘,舍友也会欢迎你,热情的对待,所有的梦想在想时轻而易举,去付诸实践的时候也是相同。
我在遇见姜旻的时候是对我的想法的一个大的冲击,但我幼稚的想这总会过去的。我曾经无数次的对其他男生产生爱慕之情,归根到底是我从未得到过正常的爱,因为缺失所以急切需要。我在想姜旻于我也不过是无数分母之一,炽热感情转瞬即逝,不过如此。
更何况姜旻带给我变化的一切成了蝴蝶效应,让我对周边的其他一切也异常敏感,让我去因为他主动接触一个新的、真实的世界。我在学校的象牙塔中待了太久,如今刚刚睁眼,就觉得三观尽毁,不知所措。
在我加入的一个社团里,我能感觉到一个男生仿佛对我有些意思,但是又对其他女生也是如此。我想是了,现在的我总算不用因为一个男生稍微表现出对我感兴趣的样子就忙不迭的扑上去,要与他天长地老。
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还是在希望未来考研,还是因为在受姜旻的影响。我不知不觉中希望他可以成为我努力的模板,成为我的未来。
在最后期末考试复习的阶段,赵颂对我说:“你可真热爱学习。”
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她具体的行为如何如今我已回忆不太清楚了,但是有一件事倒是真真让我记忆犹深。
那是一天下午,我吃完午饭后坐在桌子边准备复习,赵颂坐在我的背后,突然异常的急躁,唉声叹气起来。我觉得尴尬,最后实在受不了了,默默爬上宿舍的床上拉上床帘,不多时,下边传来翻书的声音,哗啦啦的。
然后等到我再下床的时候,就看见她拿着手机在那看。
赵颂这样的行为整整持续了四年,这是最让我佩服她的一点,而且她的成绩确实名列前茅。但在当时,却也是一直让我思考且到最后也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老实说,她长的很好看,可在跟她相处之后,我觉得她丑极了。
不知道舍友关系是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焦虑的问题,就我观察而言,绝对不是每个人。但在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能与自己真心换真心的室友,让我在大一那一年异常挫败,甚至在有一段时间要远甚于我对姜旻的感觉。
我要极力的远离宿舍,在图书馆扎根,大概也正因于此。
大一的那年暑假好像没什么好说的。大抵是躺在床上玩玩手机的生活。我又在一天时与我此刻已经复读结束的那个男性朋友出去吃饭,他说道:“我是绝对不会对你有谈恋爱方面的任何想法的。”
实话说我听到之后是松了一口气。
他跟我说了很多,甚至是一些隐私方面的问题。他说:“我在复读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在上高中的女生约出来开房,你知道最后是因为什么才没成的吗?”
我问是因为什么。
他说:“因为那个女生作业太多。”
我和他一起笑起来。
他讲啊讲,还讲到自己的家庭,和最近父母之间的战争。我在听着,心不在焉的点头。
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总是让我觉得有些微妙。我与那位朋友虽然嘴上说是“好友”,但其实在网络上基本从未联系,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从你这儿好像得不到什么,所以没兴趣联系”,但是半年一次的见面,倒是从未生疏,他反而会将自己或许不会示于人前的想法说给我听。
这样矛盾的关系我在那个暑假还感受到了很多遍。我不知道你们的父母是不是会这样,但是我看见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这样说。那就是每当我离家许久未回的时候我的父母对我态度就格外亲厚,甚至还要驱车远赴我的大学来见我,可一等我活生生的出现在家里时,他们就百般嫌弃,什么难听的话都要说出口。如果我实在不耐烦了,也反讽一句,他们就像是被惊住了一样瞪大眼睛,一句话都不说,但几天之内态度总会有所收敛。
让我搞不明白的就是这个。我在想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不断的生气吗?就像在与人交往的很多时候,你对他态度温和,他反而就趾高气昂起来。你对他桀骜不驯,他就懂得忌惮,行为举止收敛不少。
我思考良久,也不能懂得这样的反应是为何。难道一个人对你态度友善不是件好事吗?非要等到他盛气凌人起来,你才懂得害怕。
我在那个时候是对人际交往有些失望的。我没有交到一个真心朋友,喜欢我的人好像也不是真的喜欢我,总之这很值得在深夜时不睡觉然后长叹“人间不值得”了。
姜旻在那时已经被我远远的扔到脑后,我想,这太好了,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真的很好。
这是唯一值得我高兴的一点。在暑假我好像也不看书了,只是在无止境的翻阅微博,翻阅任何有他人评论的地方。我对他人的评论感到好奇,因为我对他们的想法感到好奇。
事实上我就是个薄情寡性的人,你们好像也能感觉到。迄今为止,我连喜欢的明星时间都没有超过五个月的。谈的恋爱从来都只在三个月之内,一发现对方其实没有他口头上说的那么喜欢我,或者他并不符合我对爱情幻想的样子,我都要立刻分手。
我不知道姜旻在这方面是个怎样的人,毕竟我只能接触到他学术性严肃的一面。可假如我是因为他与我的相似和熟悉才被吸引,那么谁能保证他在人际关系方面不是像我一样这么想的呢?
或许我真的是离他太远了,所以将所有自己想象的一切都赋予于他,但在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实际上是最有可能成为一摊烂泥的。
大概是对比出来的原因。
我对爱情灰心丧气,对友情灰心丧气,在那段时间里,对一切都灰心丧气。
朋友,当你读到这儿的时候,请告诉你是怎么想的好吗?我有的时候认为读书其实也是在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只是可惜的是那个人不会回应我的激动而已。或许今天我把这些我想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写出来,也不过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活的难过了,就要写出来,开心的时候是绝对不动笔杆子的。
好吧,让我们在回到我这个名义上的悲催暗恋故事。我们讲到哪儿了?
你要是期待我讲述的这个故事会像小说里那样有各种巧合的相遇的话我会说也许吧。因为在某些时候,我可能真的在没有上课的时候遇见了姜旻遇见次数之多,甚至让我有些觉得自己仿佛也是个女主人公了。
比如在要过马路的时候遇见他骑着自行车,又比如在坐地铁去高铁站的时候远远的看见他。
我从来没有加过他的微信,也从来没有主动跟他说过一句话。在我还对他神魂颠倒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巧合,我见什么都有他的影子,见什么都是他。
后来就没有了。就再也没有遇见过他了。就是这样,至少在大一之后过去的好几年里,我真的好像活在一个没有姜旻的世界里,周围的人从来没有提起过他,我也没有见过他。偶尔在难过的时候回想起他来,恍惚若梦境,觉得他大概代表了我还仅存的真心实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