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礼物 ...
-
崤山以南地势开阔,汇聚四方车马,是以自古便是个物流便利的货物集散之地。而我的封地——虞地便是在这占据了天时地利的崤南,通南北,贯东西。将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赐予我们初氏家族,可见当年的先帝对我的祖父有多器重。
回到家中已然天黑,大门梁上高高挂着两盏明灯,因是还在父亲和哥哥的服丧期,灯上依旧围着白纱,上面大书着小篆的“初”字,在风中摇摇摆摆,无端端让我想起前世最后几年家族的风雨飘摇,一如眼前的红灯。自从重新醒来,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境地。一面害怕重蹈前世的覆辙,想离皇室远一点儿,一面又不能离得太远,以防失了帝王对家族的眷顾。
微微叹了口气,还是顾着眼下的事吧。
“阿音回来了,刚刚还说呢,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嫂嫂迎我入外厅,微微笑道,“先坐会儿,饭菜我让后厨去热了,一会儿就能吃”。
“嫂嫂费心了,在太后那儿多坐了会儿。这会子下雪了,外头路滑,马车想是行得慢了些”。我脱下披风,细小的雪霰立马被屋内的热气蒸成水珠,泛着盈盈光泽,煞是可爱。
嫂嫂接过侍者递来的手炉给我,道:“母亲先去休息了,你一会儿用过晚饭不必过去请安了”,又道,“你一个下午不在,几位皇子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挨个儿派人来送东西”。说着,便让侍者去取下午收到的赠礼。
我不禁莞尔:“可不就是商量好的,一下午我都待在宫里,连他们几个影子都没见着,敢情是搁这儿等着我呢”。
正说着,只见一从侍者鱼贯而入,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只锦盒。
嫂嫂起身,走过去打开那些锦盒,道:“三皇子送的红珊瑚手钏儿,五皇子送的......倒好像是个腰牌”。
我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宗室的出关腰牌。五皇子周秉钧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守信用,不枉我前日的嘱托。心中欢喜:“这是我前日托他寻的小物件,没想到还真被他搞到手了”。将腰牌收好,复又看其他锦盒。
“竟是暖玉打造的一副棋子”,嫂嫂不免惊讶,“这暖玉已是世间难得,更遑论这色泽分明的黑白二色”,随即又释然:“这六皇子果然是雅士风度,是个雅到极致的人物”。我笑道:“周秉业若是知道有人这么夸他,准能脸红到脖子根”。
嫂嫂继续开下一个盒子,兀自说道:“我看六皇子就比别的皇子都好,人长得斯斯文文的”,缓缓转过头来看我一眼,又接着说:“比某些人心里念着的那个好了不知多少”。
诚然,我自幼在宫里长大,与诸位皇子都混得很熟。但因着与周秉业年岁相仿,又是难得的棋友,故而在外人眼中会比和别的皇子更为亲厚些。而嫂嫂所说的“某些人心里念着的那个”却是我在重新醒来之前心中所爱慕的四皇子周秉和。然而,从爱生怖畏,如今我只是想着怎样避开那些纠葛,将来家族不承外戚之宠,也不用背负罪臣之过。
“幸好那四皇子不在京城,不然你还哪有心思细细看这些个东西”。嫂嫂一贯喜欢打趣我,这话听起来竟是有一丝怪怪的,颇像是在为谁打抱不平的意思?
我赌气不理她,径直走到下一个锦盒前,盒子里放着一把精巧的匕首,花纹古朴不失典雅,掂在手里重量恰到好处,“八皇子有心了”,嫂嫂叹道。
防身的武器......这确实是一份有心的礼物。八皇子周秉昌还是那样善于为别人的安危考量,我在心里默默地道谢。
“噗嗤”,只听嫂嫂一声轻笑,我看向她手中的盒子,“刚还说八皇子有心,这九皇子更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了”。只见那盒子里整整齐齐摆满了白瓷药瓶,并附上一张黄绢,仔仔细细写了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功效和使用方法......这俩人,是商量好送的么,一个送匕首,一个送伤药。我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这一对活宝。
十二皇子周秉恪送来的则是上好的安息香,调理心神,滋身养体,我将它给了嫂嫂。自家中变故之后,母亲便染了重病,我又忙于国公府外的事物交接,幼妹初韵才十三岁,家中的担子一下了便落到了嫂嫂一人身上。而虞国公府的长媳,也果然没有让外人看了笑话,几天之内便把府内治理得妥妥帖帖,也让我争夺父亲的爵位继承没有了后顾之忧。
可是大家似乎都忘了,我的这位嫂嫂再怎么能干,也不过才双十年华,刚刚为我的兄长诞下孩子。压抑着心中的悲痛料理着舅氏和丈夫的后事,甚至都不能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现得进退得宜,不失王侯冢妇的风范。可家里人都知道,嫂嫂再也不复以前的外向活络性子。在外人面前虽也是逢人自带三分笑,那笑却不达眼底,是淬着哀伤的笑容,若是在家里,则还会好一些。
这样的嫂嫂,把什么都闷在心里,性子沉静得让人心疼。我想起嫂嫂的陪嫁丫鬟绿桃常过来说:“少夫人昨天晚上又没怎么睡着”,或是“少夫人昨天晚上又悄悄哭了”......这安息香给了嫂嫂,总是希望她能一点一点地走出来。毕竟,她还有初明——她和她爱的人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
正看着其他皇子送来的礼物,只听院子里咚咚的脚步声,“姐姐,我不要回封地”!
是我的妹妹,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