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楚汉传奇(六) ...

  •   周家人离开茶摊,前往王宫的路途中又被刷新了三观,他们感觉自己像个土包子一样。

      脚下的道路宽阔笔直,两边种着郁郁葱葱的大树以及漂亮的鲜花,远处一排排石头做的屋子,整整齐齐,错漏有致,看的很顺眼。

      周家人探着脑袋,左看看,右看看,新奇的不行。

      “这里好干净啊!”周父兴奋的说,“完全不像我们那,整一个脏乱差。”

      “这里一开始也是脏乱差,后来大王让工部雇佣了一批人天天打扫,这才变得干净整洁。”仆人没有敷衍,他细细解释,“那些人好像被称为清洁工。”

      “爹爹,以后我们可以住在这里吗?”周勃的长子周胜开心的问道,“这里漂亮,我想住在这里。”

      “当然可以。”周勃的次子周亚夫插嘴道,“叔叔都把我们接过来了,这已经很明显了。”

      “我不要和哥哥一起住。”周勃的幼子周坚撇撇嘴,“我要自己一个人住。”

      “臭小子,你要自己住可以。”周勃猛拍了周坚的肩膀一掌,“你长大了自然就可以一个人住了。”

      三个小孩叽叽喳喳,周勃不想搭理他们,自个快步往前走,边走边观察四周的景象。

      其中一个仆人见他走得那么快,也加快速度,跟上他的脚步。

      “这是什么?”他低下头,看着地上铺的东西,有些疑惑,“能给我们说说吗?”

      “这是工部研究出的水泥。”仆人一一解释道,“因为量不多,所以只用在城墙、水利工程,以及王宫附近。”

      “这是好东西。”一旁的周父摸摸下巴,笑道,“铺在地上很坚固,踩着平稳,方便马车运输。”

      周勃比周父想的还要广,这个水泥的作用可不限于交通建筑,还可以用于战争。

      如果每条路都铺上水泥,那么粮草、器械的运输可以很便利,这对战争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行人聊着天,很快就到了王宫。

      众人抬头,只见一座精巧华丽的宫殿摆在眼前,王宫墙壁上的浮雕和屋顶栏杆上的雕像弥漫着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气息。

      王宫全是以大理石为原料修建的,成本颇高,当时的朝臣们百般劝说周晟,让他不要用石头建房,最好用木头,被周晟严肃的拒绝了。

      开玩笑,用木材建的王宫一把火就可以烧毁,实在是太亏了。

      木头不易保存,还是用石头好,保质期长。

      周晟坚决要用石头,朝臣们也只好同意,上行下效,他们都跟着周晟一起用石头建房。

      于是,石头建的房子成了王城的一处奇观。

      王宫的风格偏向精致小巧,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政治活动,一部分用于生活起居,占地七万多平方米,共有三层。

      主轴由南向北,第一个座宫殿是给朝臣们用来议事的,属于政治活动场所。

      宫殿里头有着外交接待大厅、图书馆、服装珠宝室等。

      宫殿外边种满了全年盛开,花色淡雅,风格独异的兰花,整个庭院看起来如梦似幻。

      第二座宫殿是生活起居的场所,主殿是周晟自个住的地方,偏殿是王后住的地方。

      后边连接着一系列小的宫殿群,侧殿是妃子们与王子、公主们住的地方,其他是仆人们住的地方。

      周家人一路走进来,觉得这座金碧辉煌的王宫有些怪怪的,虽然很漂亮,但是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如果周晟知道人们的想法,只会呵呵一笑,这就是中西结合的感觉。

      这座王宫并非全部是中式的,有些地方很西式,毕竟这是周晟仿造美国白宫建造而成的王宫。

      明清的紫禁城太辽阔,隋唐的大明宫太繁华,周晟现在财政不宽松,大理石那么贵,还是建一座小巧的王宫比较合适。

      幸好他只建了两座宫殿群,不然大臣们要抗议了,分分钟财政赤字。

      周家人被仆人们带到接待室,一路穿过几个宫殿,来来往往的宫人,到处巡视的将士,看的他们心生感慨。

      周家人赶到的时候,周晟正在批改文件,他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以及科举取士制,这两个制度既吸引了不少中原学子,也惹怒了不少士人。

      三省六部制尚且不说先,光是科举一件事,就吸引了不少看点。

      儒家抨击科举取士太过注重才华,而忽视了本身的道德修养,万一提拔的都是有才无德的人,那朝廷不就完蛋了。

      法家支持周晟的这项决定,认为科举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应该强制的全国推行,如果出问题,那么立重典。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对周晟的政令,他们顺其自然。

      墨家对科举取士最为赞同,因为周晟的科举不仅仅有文举,还有武举,甚至还有医举、工举等等,墨家子弟很多都希望考工举。

      对于科举的问题,周晟没有办法,历史上秦桧、严嵩都是科举取士弄出来的大奸臣,这充分说明科举的弊病。

      每一个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这点弊病无所谓了。

      他为了选拔人才,还特地出了一份试卷,能做到八十分的都可以进入大学进修。

      这还真让他选到了一些人才,张释之就是其中之一。

      张释之被他送到大学进修去了,等他出来,估计可以直接当官了。

      周晟其实挺期待大才子贾谊,可是想想,这时候贾谊估计还没出生呢,只能作罢。

      “大王,您的家人已经在外面等候了。”就在他神游的时候,旁边的宦官提醒道。

      周晟反应过来,连忙说:“快让他们进来。”

      宦官快步走出宫殿,把周家人请进来。

      “草民拜见大王。”周家人进来后,异口同声行礼道。

      “请起。”

      “你们下去吧。”怕周家人感到不适,周晟特意挥散身边的侍从。

      待侍从离开,他愧疚的说:“爹娘,儿子不孝,现在才与你们见面。”

      “不必如此,你只要好好的,我们就开心了。”周母垂泪道。

      周晟见周母面露愁容,便转移话题道:“这是大哥的孩子吗?”

      “是的,这是你大哥的三个孩子。”周父把几个孩子叫过来,依次介绍道:“长子叫周胜,次子叫周亚父,幼子叫周坚。”

      “初次见面,我这个做叔叔的给你们一些见面礼吧。”周晟从桌子上拿出一些越人进贡的玉器,找出几个小孩能用的,递给侄子们。

      “你们就收下吧。”周晟见几个孩子不敢收,笑了笑,直接把东西塞到他们手里。

      “谢谢大王。”小孩们扑闪着大眼睛,异口同声的说。

      周晟一下子就被这些侄子给萌到了,他挥手示意,让下人带他们出去玩。

      小孩子们都离开了,周晟说起正经事,“大哥,你对打仗可有兴趣?”

      “你是要攻打赵佗吗?”周勃不答反问道,“我怕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才学。”

      “大哥,你放心吧,我相信你有这方面的才华。”见周勃没有自信心,周晟大加鼓励道,“哥,你要是不放心,那就去图书馆多看些兵书吧。”

      图书馆的书虽然是人人都可以免费观看,但是有些书是需要申请才可以观看的,比如兵书、毛概马列、共产主义。

      不是他小气,而是毛概与马列确实不适合古代人观看,太超前的政治思想还是藏起来比较好。

      至于兵书,他倒是想开放兵书的权限,但是满朝文武都不同意。

      最后,众人妥协,给兵书施加权限,只有特殊的部分人群才可以观看。

      果然,周勃在周晟的鼓励下,天天去图书馆看书,知识量大大的增加。

      晚上,周晟留周家人在王宫吃了一顿宵夜,然后送给他们一套大房子,供他们居住。

      接下来的日子,周晟依旧在开发经济,他打算多赚点钱,争取多准备一些军费。

      打仗可是需要很多钱的,他深深的明白这点。

      没想到的是,赵佗还没攻打,匈奴就来了。

      冒顿眼见中原诸侯割据,处于分裂状态,好像很好欺负,于是他大举用兵,南下进攻中原。

      冒顿南下,首先被威胁的是处于秦国地带的诸侯王。

      在张良、萧何的统筹下,汉王刘盈发兵抵挡冒顿,然而抵挡失败,冒顿差点打到咸阳附近。

      在刘盈的恳求下,彭越与英布同时发兵,挽救了差点被灭国的汉,拯救了刘盈。

      冒顿第一次南下失败,随后匈奴偷袭燕国与赵国,在燕赵人民的强烈抵抗下,偷袭失败。

      韩信倒是想出兵,但是韩国被几个国家包围,远离匈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