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楚汉传奇(七) ...

  •   很快,韩信的烦恼就没了,因为项羽在彭城召集各诸侯,准备攻打匈奴。

      项羽此次的倡议都是为了挽回颜面,作为最强的诸侯王,大敌来袭,总要做些什么,不然还要不要脸面。

      除此之外,此次攻打匈奴如果大捷,那么他的名声会好很多。

      毕竟一个肯为民族出生入死的诸侯比一个只会内讧的诸侯要好,民心可不是说着玩的。

      民心这种东西,说重要,其实没那么重要,但有好过没有!

      韩信带着许多士兵,亲自出马,而项羽也一样,亲自挂帅上阵,因此主帅之位很悬。

      毕竟韩信用兵的能力天下皆知,但是项羽作为最强诸侯王,也要面子,所以其他诸侯王不知该支持谁。

      从民族大义与现实考虑上,周晟支持韩信,范增、刘盈一样如此。

      从自身所得利益出发,彭越、英布、龙且、项庄、陈平等人支持项羽。

      少数服从多数,最终项羽夺得主帅的位置,韩信成为副帅。

      浩浩荡荡的大军前往边境,惹人侧目,路上的百姓都欢呼雀跃,毕竟攻打匈奴的大军自秦帝国倒了,就没再见到。

      周晟并没有跟着大军前往边境,他让周勃带着部分兵马跟着项羽去了,副将是冯唐。

      冯唐是他偶然认识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冯唐意气风发,周晟不会像汉文帝那样怠慢一个有才之人。

      如果他有贾谊、李广,绝对要重点栽培,人才是有限的,不是那种割一波就长一波的韭菜。

      天下诸侯割据,像春秋战国那般,人才流动性很大,有的去投奔项羽,有的去投奔韩信,极少人来南越。

      为此,周晟简直操碎了心。

      因此,周晟破格提拔冯唐,不然副将怎么都轮不到冯唐,此次出兵也是对冯唐的一种训练。

      南越地广人稀,缺少人才,如果冯唐成才了,那么下一代的军队领头羊就是他。

      眼见战争没那么快结束,周晟回到南越王城,做自己的事去了。

      朝议的时候,御史们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又到了弹劾大臣的时候。

      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官员的都被周晟砍了,省的浪费粮食。

      在对付贪官污吏上,他极为推崇老朱同志,反正要当官的人一抓一大把,犯了事就砍,管你那么多。

      对付人渣,绝对不能手软,因为一旦手软,那么苦的就是百姓。

      朝廷的有识之士大多都经历过秦始皇时代,对于周晟的手段,他们没说什么。

      毕竟秦朝也是如此,严刑峻法,新来的官员百般哭诉,他们才不管呢。

      御史们的时间一过,大家说起正事。

      兵部尚书启奏:“大王,不久前,赵佗率领大军逃往交趾,是否要追击?”

      “不必。”周晟摇摇头,否定了追击的提议,“我等目前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不要本末倒置。”

      他现在也没那个精力去对付赵佗,北边的匈奴还没倒呢!

      兵部尚书退下,工部尚书又出列,“大王,到桂林郡、象山郡、闽中郡、南海郡的水泥路已经铺好。”

      路铺好了,那么很多事可以做了,周晟提出一个问题:“众爱卿可知道西域?

      “臣等略知一二。”各部尚书相互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答道。

      “听说西域有美酒、宝马、良种,我等离西域太远,可惜。”周晟面带惋惜。

      如果他的封地没那么偏僻的话,完全可以与西域通商。

      其实如果封地在川蜀云贵也行,茶马古道是一个选择。

      现实却是,他的封地在鸟不拉屎的百越之地,除了野人,就是动物,要什么没什么。

      “臣听说交趾那里还有许多国家,不如我等与他们通商?”尚书令最懂周晟的心思,于是他出列提议道。

      “可是朝廷没有线路,如何通商。”中书令与尚书令一向不和,忍不住发言发驳道。

      “我等可以在南海郡或闽中郡设立船厂,南下与交趾等地的国家,进行通商贸易。”一向做和事佬的门下侍中提出解决方案。

      “那好,那么此事交于李侍中,记得写个详细的折子上来。”周晟从善如流道。

      他刚刚一直在观察朝臣,以为他们会对通商贸易反感,没想到并没有。

      看来,他的洗脑是有用的。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心,打造富强文明和谐的国家。”

      这些口号可不是白喊的,周晟每次上朝前都让臣子背诵这些话,让他们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使命。

      现在起到一些效果,他心里甚是安慰,不容易啊。

      讨论完通商的事情,户部尚书拉着个老脸,哭诉道:“大王,第一个五年计划花费了大量钱财,国库快空了。”

      造桥、修路、建房、兵马粮草,这些工程哪个不用花钱啊,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要精打细算。

      “大王,要不先停下一部分工程?”户部尚书再次恳求道,“像公园这种娱乐场所,可否先放着?”

      其他尚书看着户部尚书快崩溃的表情,忍不住同情了起来,当今是个好君王,不追求享受,不贪恋美色,无欲无求似的。

      然而,大王总提出奇奇怪怪的建议,每一个提议都要花上一笔不菲的开支,虽然后面都赚回来了。

      户部尚书不好做,幸好我不管钱财,各位大臣心道。

      周晟犹豫了起来,既然都跟百姓说了要建公园,就不能半途而废,如果现在不继续建,那么这些大臣后边肯定会想尽办法拖延。

      这些大臣根本不明白他建公园的目的,提高精神文化建设,如此明显,怎么就没有聪明人呢?

      碍于时代限制,这些大臣不明白民心的重要性,他可不会任由他们乱来。

      “少府何在?”周晟往下边的朝臣看了看,问道,“孤的内库还有钱吗?”

      少府出列,恭谨道:“大王您之前建的美食街早已盈利,目前尚有余钱。”

      美食街是周晟兴建住宅区时,所投资的一项产业,不算入国家财政,走的是私人渠道。

      他把三分之二的商铺租给百姓,一楼让百姓做生意,二楼租给百姓居住,到时候等着收税就行。

      其他三分之一的商铺开了客栈、酒楼、小吃店,有炸酱面、热干面等面点,还有东坡肉、烤鸭、羊肉串等肉食,还有臭豆腐、生煎馒头、藕粉丸子等特色食品。

      “客流量如何?”一直正经的坐着,太累了,周晟懒懒的靠在座椅上,好奇的问。

      他弄出来的这些小吃符合后世人民的口味,古代人民喜不喜欢很难说。

      少府没想到周晟会特意问起这些事,不免有些惊讶,但是他早已做好功课,仔细解释道:“羊肉串的调料孜然粉数量不多,卖的少,但是好评最多。”

      “您之前栽种的小麦不多,面点卖的也少,销量最高的是烤肉。”少府说出了问题。

      “那你就加大小麦的种植量,农庄里的地应该够的。”周晟琢磨道,“至于孜然粉的问题,我目前只能派人前往西域,争取多买点孜然的种子回来。”

      孜然在南疆称之为茴香,证明它是可以在两广种植的,多买点种子,应该就行。

      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小麦,目前手里的小麦种子是他在上一个世界留下的,他借口说是从西域商人手中得到的。

      看到户部尚书眼里的期盼,周晟暗自叹了口气,这个户部尚书虽然能力一般,但是为人清廉,做事认真,是个好官。

      “少府,既然你那还留有余钱,那就支出一部分给户部吧。”注意到户部尚书脸上的兴奋,他忍不住泼了冷水,“记得要还的。”

      他不是小气,而是公私要分明,不然朝廷一没钱就想着国王的内库,这样哪行。

      没那个道理,一码归一码。

      听到要还钱,户部尚书立刻冷静了下来。

      见此场面,其他尚书暗自偷笑。

      每次要经费的时候,户部尚书都唠唠叨叨,磨磨蹭蹭,看来一物降一物。

      “还有人要上奏吗?”周晟环视一圈,问道,“没有就退朝。”

      “臣有事要奏。”刑部尚书上前禀报,“今年的科考快开始了,城里涌入许多外地人,引发一系列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周晟有点愁,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住房、治安、交通、就业都是问题。

      看来要启动第二个五年计划,再次修建住宅区,扩大城市面积。

      但是没钱啊,等下户部尚书又要哭穷了,这个计划只能搁置。

      下朝后,回到办公的地方,坐下没多久,宦官端来一份食物。

      这是一份百合莲子粥,香软清甜,味道鲜美,适合养胃、补肾。

      看来,御膳房挺细心的,他这一世的身体并不好,大病小病不间断,但是依旧顽强的活着。

      周晟喝着粥,心里琢磨着等下要干什么?至于公文,关他什么事?

      中书、门下、尚书省的存在就是给长官分忧的,不然让他们吃白饭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