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红楼一梦(十六)小修 ...
-
琼林宴后,进士们参加了一场考试,成绩好前十名成为庶吉士,成绩不好的外放。
最终结果出来了,跟以往一样。
一甲的状元出任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相当于现代的副市长,榜样与探花出任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相当于七品的小县令。
其余的进士,优秀的留在翰林院,次一等的外放成地方官。
周晟二甲出身,属于中间派,被留在翰林院,其实他自己是希望外放的,因为目前朝堂动荡不安,各个皇子之间快斗成狗了。
势力最大的是甄贵妃所生的三皇子和先皇后所生的太子,不过周晟知道这两人一个变成忠顺亲王,一个变成义忠亲王,显而易见,两人都没登上皇位。
周晟也不知道是哪个皇子登上皇位,因为书中没有说出来,他觉得有点像是四皇子,又有点像八皇子,不过其他默默无闻的皇子也有可能。
这两年,太子的位置越来越不稳,朝廷局势如潮水般动荡不平。
不过再怎么动荡,也波及不到他身上,毕竟他只是个芝麻大的小官,人家要拉拢也是拉拢那些三四品的大官。
至于一二品,那些都是皇帝心腹,皇子们是拉拢不到的。
他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帮太子,毕竟太子是四大家族一派的,帮太子就等于帮四王八公,他还没那个闲心去帮那些人。
除非太子变成他的直属上司,否则他绝对不会去给太子当手下。
升到七品翰林院编修后,周晟就更加注意隐藏自己,他每天老老实实的修书,应酬什么的都一概拒绝。
不用想了,他都知道那些应酬九成是皇子们为拉拢人而办的宴会,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周晟可不想留下把柄。
他知道自己这副模样引得很多人不满,不过那样怎样,没有人会闲着没事干去对付一个七品芝麻官。
就算有人要对付自己,他大不了就申请外放,实在不行就干脆辞官。
周晟看到翰林院的许多人都静不下来,被卷入夺嫡的人接二连三的死去,渐渐的,大家反而安静了下来。
状元出身晋中世家,被太子拉拢;榜样出身寒门,已经外放到山东,目前不知道被谁拉拢;探花出身江南豪族,被三皇子拉拢。
最后能出头的那个肯定是榜样,周晟如是猜测到,毕竟自古以来,能臣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的,从龙之功没那么好得的,一不小心就祸及家族,老老实实干活才是真理。
看来朝廷还是有不少明白人,他心道。
贾府会败落,最大的原因不是欺男霸女,不是逼死人命,不是包揽诉讼、不是放高利贷,而是站错队。
果然,一年后,太子被废,幽禁于东宫,闲杂人等一律不得探望。
意气风发的太子受不住打击,病重而死,被追封为义忠亲王。
听到太子死去的消息,周晟恍惚想起一件事,多年前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收养了一个女儿,对外宣称是自己所生,名为可卿。
所以,秦可卿到底是谁的女儿啊?真的是废太子的女儿吗?周晟不太相信这个说法。
他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秦可卿出身不凡,但是具体的真相,他就不了解了。
******
太子的死去给皇帝带来巨大打击,毕竟皇帝曾经深深宠爱过太子。
两年后,皇帝身体抱恙,无法打理朝政,于是禅位给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六皇子,新皇与太上皇的斗争开始了。
新皇上任,废太子一系的状元被外放到偏远地区当官,没有意外,估计一辈子也就那样。
忠顺亲王仗着太上皇的宠爱,没有被幽禁,而是好生的待在王府,天天吃喝玩乐,玩弄戏子,一派风流王爷的模样。
有时候周晟觉得秦可卿不像是废太子的女儿,看行事举动,明摆着她更像忠顺亲王的女儿。
一样风流,一样多情,一样放荡。
距离太上皇离世还有几年,周晟估计贾家的好日子也就剩下几年了。
新皇登基后,开始选秀,填充后宫,贾元春进入宫中,成为皇后宫里的女官。
最初的时候,贾元春一直没有动静,周晟也不知道她几时被封的贤德妃,所以后面就没注意她。
太上皇常年花钱如流水,外加厚待四王八公,导致新皇上任后国库空虚。
国库没钱,那自然是要去弄钱啊?哪里钱最多,世人皆知江南钱最多。
于是,新皇盯上了江南,但是江南长期被甄家把持,想要下手很难。
太上皇知道皇帝看上江南后,连忙使用手段,把江南牢牢的控制住。
林如海作为太上皇的人,被新皇看上,打算挖墙脚,周晟也不知道新皇到底挖到人才没,不过他估计是没有,毕竟左右两边倒,下场最惨烈。
如果新皇真的挖到林如海,那么林黛玉作为功臣之后,下场不可能那么可怜,所以只能说明林如海一直是太上皇的人。
江南势力复杂,区区林如海,怎么可能斗过江南本土雄厚的顽固势力。
所以,林如海的幼子夭折,其妻贾氏忧伤过度,重病而死,没多久,林如海本人也操劳而死,林如海之女林黛玉孤身上京投奔贾府。
了解到这里以后,周晟知道红楼梦的大戏正式开场了。
这几年里,他因为干活勤快,外加之前不掺和夺嫡的破事,被新帝提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听闻他升官,柳湘竹和李彧在酒楼为他庆祝,冯青逸并没有出席,一年前,他就前往边疆,成为了一名军人。
柳湘竹喝了口酒,笑着说:“在那年的进士里,你升官升的挺快的嘛,已经从六品了。”
“我这不算快,你看那榜样,他现在已经是四品知府了。”周晟摇摇头,表示不认同柳湘竹的话。
“如果你去外放,现在也是四品知府。”李彧感叹道。
物是人非,那年的进士一个个升官,就他止步不前,还是一个从八品小官。
“我要成亲了,女方是我姑母多年前订下的大家闺秀。”柳湘竹忽然说出一个重大消息。
“现在才成亲啊?我还以为你那未婚妻要毁约了呢?”李彧惊讶问道,他考完进士就成亲了,没想到柳湘竹现在才成亲。
“女方觉得我家道中落,官职很低,所以我成亲后要申请外放到地方。”柳湘竹垂下眸,声音低沉道。
“那我和李兄只能先祝你好运了。”周晟斟了一杯酒,敬柳湘竹。
李彧见状,也跟着敬了一杯酒。
“其实外放是个好选择,你们也明白现在二日同台,大臣难做啊。”柳湘竹皱眉感叹。
听到这话,周晟开始考虑自己要不要也外放,留下来准没好事。
******
随着他出任翰林院修撰,越来越多人来给他做媒,真是苦不堪言。
算了算积蓄,发现勉强够用,于是他拿出一笔钱贿赂吏部的官员,很快,他就被外放到地方,当了一名正六品通判。
他能顺利被外放估计很大部分原因不是贿赂的问题,而是新皇在背后帮忙,他知道自己肯定被视为新皇党的人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可以顺利的离京,而且算是变相升官。
通判大概等于现代的政法委书记,辅佐知府,掌管粮运、盐田、都捕等,最主要的责任是监察。
周晟对这个职位很满意,不仅不累,而且官也不小,不会被人轻视。
他掌管的地方在北方边陲的某个州府,不算富裕,也不算贫穷,属于中下阶层。
上任的第一天,当地的知府和几个望族给他好生庆祝了一番,知府没做什么,但几个望族却送了金银、美酒、美女、仆人,周晟全都收下了。
第二天,他就把美酒送给知府和底下的幕僚,金银和仆人自己留着,美女则是送给没有成婚的幕僚,总之一一好生利用,既做了人情,又解决了礼品的问题。
收完礼,周晟开始认真工作,首先是了解当地情况。
这个州府因为地处交界地带,所以与北方异族通商密切,很容易出现勾结异族的现象,周晟知道自己该好生注意这个问题,他可不希望在自己眼皮底下出现汉奸。
边陲地带,肉类、马匹、茶叶、皮毛、盐铁等生意盛行,每天有数不清的商人来往于这里,完全看不出苦寒地带的感觉。
这里大概位于现代的东北,异族大概就是茜香国和一个陌生的草原民族,哦,差点忘了,海那边还有一个东瀛,周晟粗略地判断。
目前有三个问题待解决,首先是北方异族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南下,其次是当地生活水平低下,人们困苦不堪,最后是苦寒之地,冬天经常冻死一大批人。
异族南下的问题,周晟一时半会无法解决,毕竟这是中国几千年都无法解决这个大难题,他又不是万能的神。
冬天冻死人的问题,周晟知道这和当地生活水平有关,有钱了,自然就不会冻死,多穿些衣服就没事。
没钱的话,就算待在温暖如春的云南,一样会死,总之就是金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