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红楼一梦(十五)捉虫 ...
-
会试的时间是三天,周晟在考场艰难的度过了三场考试,为什么说是艰难呢?因为会试在天气寒冷的二月,寒风透过墙壁,吹得他硬生生的打了个寒颤。
答题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手指被冻得发僵,环视一圈,发现其他人也是这般模样,顿时心里舒畅了,他低头咬着牙答完题,硬撑着度过了考试。
三天后,考试完毕,离开考场,他没有出去打探情况,而是好好的补眠。
睡了一觉后,他整个人神清气爽。
考完试,又还没到放榜的时候,于是他又开始了写本子的生活。
这次写的是种田流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家道中落,被剥夺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主角出身于繁华的世家大族,因为站错队,被新皇算账,全家有人被流放,有人被罢官。
当主角长大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差不多都死光了,只剩下主角和一个庶弟。
为了生计,主角带着家人回到偏远的老家,开始蛰伏。
主角虽然功名被剥夺,但是学识依旧在,他把家里仅有一块田租给农民耕种,自己找了些关系进入书院开始做夫子挣钱。
书院的钱不多,闲着的时候,他会给戏班、书店写本子或者给人代写书信,来赚取足够的家用。
晚上,他则是在家给弟弟启蒙,虽然三代不能出仕,但是到他的孙子那一代就可以科举,因此他认为依旧要保持读书的风气。
弟弟长大后,他用多年的积蓄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把房子给弟弟,两人就顺势分家了。
主角花费一生的时间,用心教导子女,提倡清廉之风,奉行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希望能重塑不良的家风。
中年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各自成家,智商高的走上名士的道路,情商高的走上商人的道路,晚年时,四个孙子开始科举,两个成功当上翰林官,其他考不上的则进入书院谋生。
临死前,主角修整家谱,著家书。
周晟把这本中篇小说命名为《重启之路》,写这本书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嘲讽那些家道中落,却到处抱怨的人,明明是自己不努力振兴家族,怎么能怨天怨地呢?
其实他也是在讽刺贾宝玉,贾宝玉自己顺心如意了,丢下孤儿寡母,没有做到一点作为男人的责任。
作为贾府最受看重的公子哥,他既没有振兴贾府,也没有为贾府好好打算,实在对不起贾府曾经给他的各种宠爱。
周晟现在都不怎么想写中短篇小说,鉴于他目前的名气,盗版越来越多,写了都很亏。
所以他这次就随便写写,等考完殿试之后,他打算写长篇,长篇的稿费比较多,而且可以写很久,写完一代,写二代。
四月十五号,天气晴朗,杏花绽放,是放榜的日子。
周晟以第十二名的成绩成为“贡士”,柳湘竹第二十五名,李彧第十八名。
会试过后,柳湘竹带他出去参加聚会,都是一些贡士之间的聚会,出资人都是一些著名的豪商。
聚会嘛,也就是那样,喝喝酒,对对子,外加叫些歌姬助兴。
周晟一直都很沉默,他其实不喜欢这种聚会,不过古代娱乐场所极其少,他无聊,也就没有拒绝柳湘竹的好意。
虽然他自己不说话,但是他知道有许多人在观察自己,因为他才十八岁,在一堆中年的贡士里显得非常年轻。
年轻就代表未来可期,所以周晟知道肯定很多人想接触自己,但是他依旧不为所动。
结束宴会的时候,几个人明里暗里的打探他有没有成婚,周晟直接说自己没有成婚的意愿。
被那么明显的拒绝,那几个人面色尴尬,柳湘竹见此情况,只好努力帮周晟解释。
柳湘竹这么热心,周晟也没有打断他,他又不是傻,那么粗暴的拒绝,当然是为了打掉人们联姻的想法。
那几人离开的时候,一旁的柳湘竹好奇问道:“你不成婚是因为心里有人吗?”
“我心里没有人,就是单纯不想成家。”周晟看了柳湘竹一眼,以为他也是要为自己做媒。
柳湘竹读懂周晟眼里的意思,忙着解释道:“你别这么看我,我家中没人了,怎么可能给你做媒。”
“你也没成婚啊?怎么没人来找你。”周晟奇怪的看着柳湘竹。
“我没成婚,可是我有婚约啊。”柳湘竹笑着说:“你迟早是要成婚的,你还是好好打算吧。”
“有什么方法让我可以不成婚?”周晟纠结问道。
前几个世界,原身都有孩子,他也不必纠结于子嗣问题,结果到这个世界,子嗣成为大难题。
柳湘竹见周围空无一人,靠近周晟耳边问道:“你是不是有隐疾?”
“我心里抵触跟外人有那方面接触,不管是男女。”周晟小声解释道。
“这样啊,你干脆过继你大哥的孩子好了。”柳湘竹出了个主意。
周晟连忙拒绝了这个主意,在古代过继是非常严格的一件事,他不能这么害周昱。
过继被否定了,柳湘竹也没什么好主意,只能沉默。
周晟坚决不想成婚,可是他怕皇帝万一兴致来了,会不会给他赐婚啊?虽然现在皇帝连他是谁都不知道,但是他就是怕。
晚上,因为这个原因,他辗转反侧,不知道如何是好。
很快,这个原因就解决了。
四月底,他抱回一个孩子,对外称是自己遗失在外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原主,没错,就是被他送到现代的原主。
原主在现代幸福美满,然而有一天出意外,不幸身亡。
在系统的帮忙下,他把那个孩子的魂魄塞入一个濒死的幼儿身体里,鉴于那个幼儿是孤儿,所以周晟名正言顺的收养了孩子,他为其取名周璟。
收养了这个孩子以后,周晟既解决了后代的问题,又让原主重新回到周家,一举两得。
为了不出意外,周晟让系统先把原主的记忆封住,等十五岁后再解除封印。
反正周晟十五年内必定消失,他不想让原主尴尬,毕竟他抢了对方的身体,所以只好这样做。
身边多了个孩子,周晟只能搬离柳家,他用稿酬在京城买了一户简单素净的房子,还在人牙子那里买了一对吃苦耐劳的夫妻,用以照顾孩子。
他毕竟不方便照顾孩子,再说他也懒得照顾小孩子,委实没那个耐心。
四月底,复试的时候,周晟看到了一个同乡,王谦。
王谦感受到周晟的注目,两人相视而笑,周晟是开心竟然有个私塾同窗考上了贡士,他相信王谦也是一样的原因。
五月殿试,周晟十八的年纪引人瞩目,一些人来寒暄,他随便应付了一下。
答题的时候,他中规中矩的作答,没有特别的表现自己。
幸运的是,放榜的时候,周晟以二甲十名的成绩考上进士。
状元、榜样、探花都是他不认识的才子,在红楼里也没有提起这些人,周晟因此没有认真关注他们。
游行的时候,俊美的进士都被围观的人群丢了许多帕子、香囊,周晟和探花都面容俊秀,被扔了许多鲜花。
六月份,他开始了翰林院的生活。
因为年轻,他被放到翰林院做了个八品的典薄,其实大多人都是被放到翰林院,只有少数人外放做了县令。
周晟安安稳稳的做个翰林院小官,一年后,升为七品。
期间,周晟到贾府把周姨娘的卖身契拿了回来,虽然周晟目前只是个小官,但是从没有官员家人被卖做贱妾,理所应当的,他拿回了卖身契。
没了卖身契,周姨娘成了良妾,在贾府的日子好过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