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红楼一梦(十七) ...

  •   民以食为天,周晟把主意打在吃食上,诸多穿越同仁们都喜欢对吃食进行大改造,他也不例外。

      北方边陲地带,多是种植高粱、玉米、小麦、土豆等作物,周晟琢磨着这个时候土豆应该已经传入中国,他如果要种植土豆,也不算突兀。

      他把土豆的模样画下来,递给一旁跑腿的小厮:“吉祥,你去帮我找找这种作物,有的话,买点种子回来。”

      这个小厮还是别人送的,目前府里没有出色的女子,他把貌美心大的丫鬟都逐出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其貌不扬,面容普通的仆人。

      小厮领着活出去后,他才想起自己不仅仅是要引进土豆和玉米,我大天朝美食众多,怎么着也得多弄一些品种,丰富一下古人的口味。

      番茄、辣椒、包心菜、西葫芦、荷兰豆等外来品种都是在明代传入中国,算算时间,现在中国已经有这些物种,但是肯定不流行,说不定有些还很陌生。

      幸好,他曾经在现代学过一些画画手法,如今用黑墨画出的画,除了不光彩夺目,也算是栩栩如生,就是色彩上次一等。

      上午批改公文的时候,周晟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向旁边的经历打听道:“钱大人,这里可有传教士?”

      经历是从七品的职位,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主要是派发和接收文件。

      钱经历在这里干了许多年,对这里了解深刻,周晟相信对方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人,我们这里有传教士,不过不多,毕竟是边陲地带。”钱经历惊讶的看向周晟,如实回答道。

      “能帮我联络一下他们吗?”周晟满怀期待的看着钱经历。

      “可以。”钱经历又忍不住问道:“大人您找他们是要做什么?”

      周晟如实的解释道:“我想引进海外耐寒耐旱、高产易种的良种。。”

      “大人,这海外有什么良种啊?”钱经历语气有些不屑。

      “黄瓜、葡萄、南瓜都是从外域引进的,你还不明白吗?”周晟懒得解释,他知道古人天朝上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改变。

      钱经历听到黄瓜、葡萄这些物种,才知晓原来那么多物种源于域外,看来域外也是有其利用之处的。

      传教士一时半会没约到,周晟批完公文,就拿出白纸,继续写稿,他的笔名——未名居士可火了,不能浪费这个笔名。

      目前,他在创作一本仙侠小说,是典型的修仙升级流,男主帅气,女主高冷,女配娇俏,既有萌宠,又有法宝,还有随身老爷爷。

      修真界险恶,人心莫测,刀光剑影,恍惚在眼前,男女主角历经千辛万苦方才能飞升,暗证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

      这是一篇长篇小说,凡界、灵界、仙界,地图一个个换,试炼秘境接二连三。

      稿写完一半,周晟就挪开注意力,把心思放在杂交水稻上。

      北方也有水稻,虽纬度高,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但是生长时间长,营养高,品质好。

      然而劣势非常大,一年一熟产量太低,北方人口太多,不可能完全靠南方供养。

      因此周晟琢磨着是否要寻些熟知农事的好手,让他们专门研究杂交高产水稻。

      最终,他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写信给外放湖北当县令的柳湘竹,他在此地人生地不熟,还是把主意告诉好友,让好友做吧。

      古代也有嫁接、传粉之说,他觉得古人的智慧不逊色于现代人,有了大方向,自然能研究出实物。

      这天,刚用完膳,小厮禀报说:“大人,土豆的种子已经找到。”

      周晟接过小厮手上的种子,看了看,发现没什么奇怪之处,于是交还给小厮:“你把这些种子交给庄子里的人,叫他们把种子种下,要好生照顾。”

      语气停顿了一下,他又道:“如果他们做好了,重重有赏。”

      恩威并重才是硬道理,不可太过仁慈宽厚,周晟如此想到。

      “小的这就去办。”小厮吉祥恭敬道。

      农庄是向当地富户买下的,面积不大,靠近深山老林,价格便宜,周晟特地雇佣周边的村民来种植作物,马铃薯、玉米是必不可少的。

      他相信土豆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定能养活许多农民,希望避免小冰河时期的灾难。

      三四十天后,马铃薯成熟,小厮从农庄带回一袋马铃薯,喜极而泣道:“大人,这东西产量甚高,成长期短,实在是珍品啊。”

      “你把这袋土豆拿下去给厨子吧,它可以做成馒头、面条、米粉。”周晟拍拍吉祥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要是当年有这个,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吉祥似喜似悲地感叹道。

      “放心,已经会好的。”周晟感叹完,便离开书房,急忙赶到府衙。。

      “刘大人,我寻得一种高产作物,是否要上报朝廷?”周晟敲完门,进入书房,说起良种的事。

      这个上司为官清廉,不是那种喜欢专营的人,不然早就离开北地,他相信对方的节操。

      “可有证明?”刘祁仔细询问道。

      “有。”语毕,周晟把手里提的马铃薯及马铃薯的做法,一起递给对方。

      刘祁接过东西,低头打开包裹,看了看。

      “大人,您可以去找庄子上的农户询问,我确实没说假话。”周晟其实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免了,毕竟上司还在。

      “如果此事为真,周大人你就立了大功。”刘祁放下马铃薯,撸撸胡须,笑道。

      “我只希望这个良种能推行,使天下人避免饥饿。”周晟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在乎功劳。

      “我查证一下,属实的话,就立即上书给朝廷。”刘祁给出承诺。

      “不过,这东西也有忌讳之处,储存不当会发芽,马铃薯只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发芽的马铃薯不能吃,否则会中毒。”周晟细细的说起马铃薯的病害。

      “这样啊,我会如实上报的。”刘祁皱了皱眉,有些烦躁,怎么会有病害,这样朝廷会不会推广此物,很难说。

      周晟看懂对方的隐忧,有些无奈,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朝廷不推广,他只能采取别的手段。

      “我相信陛下会推广此物,不行的话,我会想办法的。”刘祁理解周晟的想法,他说出自己的承诺。

      “那我继续找寻良种。”周晟听到承诺,放下心来,点点头道。

      两人又说了一些事,直到傍晚,天色昏暗,周晟才离开府衙,回到家里。

      进入家门,小厮禀报说厨子已经用马铃薯做了面条。

      周晟听到,让厨师做一碗热腾腾的面上来。

      面很快就被端上来,他边吃边想,没有辣椒,真是遗憾啊。

      几日后,刘知府查询完,确认一切属实,然后写奏折上报朝廷,顺带把马铃薯献上去了。

      皇帝得知此事后,大喜,朝廷众人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此物易得病害,有人认为此物必定要推广,总之,各有说法。

      最后,皇帝还是无法放弃如此高产的良种,朝廷只能推广马铃薯。

      因为此事,刘知府和周晟都被记了大功,随后朝廷下令各地县令务必教导农民种植马铃薯。

      一开始,只有少数人愿意种植马铃薯,等到收获的时候,人们见马铃薯如此耐旱、耐寒及高产,渐渐地越来越多人愿意种植马铃薯。

      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不待朝廷发放马铃薯的做法,人们自个就开发出许多马铃薯的做法,蒸、煮、炒等等。

      找到传教士后,周晟得到了辣椒、番茄、玉米等种子,他像以前一样,交给农庄的人种植。

      收获后,周晟叫厨师用辣椒、番茄、玉米做了一大桌菜,请了刘祁、钱经历,以及其他同事过来一起聚餐。

      刘祁是蜀地的人,吃起辣来令人惊叹,钱经历等南方人吃了几口辣菜,就转而吃起番茄炒鸡蛋、清炒荷兰豆、手撕包菜、冬瓜玉米汤这些不辣的菜。

      聚完餐,刘祁把辣椒、番茄、荷兰豆、包心菜等献上去,同样,皇帝给两人赏赐了一些金银珠宝,同时给两人升官。

      刘祁本是从四品的知府,现调往江南,成为从三品江南都运使,而周晟越级飞升,本是从六品的通判,现为从四品的知府,刚好补了刘祁的缺。

      听到刘祁调往江南,周晟在心里为对方默哀,刘祁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官,希望他别在江南成为太上皇和新帝的炮灰。

      三年任期还没到,周晟就升了官,他知道自己有点打眼,开始低调了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