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古镜记(一) ...

  •   长安城内寺庙林立,其中大兴善寺为皇家寺院,占据了靖善坊一坊之地。寺中香火鼎盛,里面的僧人从来没有为此发过愁。他们见的大多为皇亲贵族,是以面上的神态都要比其他寺院的僧人更为高深一些。而他们之中最为高深的,无疑是常年在翻经院中译经的不空法师。

      这日既不是观音诞辰,也不是初一十五,红线却被人群挤得半天才跨进门槛。她走的是寺院的北天门,直通向后院。原本朱雀大街旁的里坊是不开南北门的,不过这是皇家寺院,你可以让老百姓绕道,但皇家人眼里没有绕道这一说。所以专门在靖善坊北面开道门,来往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

      官家人的队伍,一来就是浩浩荡荡的一片,从者侍女前呼后拥。红线不与他们计较,原本打算翻墙进去的,柳绡儿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佛门乃清静之地,不可妄为。

      既然佛门是清静之地,那这么多人进去上香岂不聒噪?可见不管多清静,该赚钱的地方还是要赚的。这样一来不让她翻墙就显得很没有道理,就好像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导致交通拥堵的根源,不合理的规矩就是让她现在心情不好的罪魁祸首。

      只不过她懒得与柳绡儿争辩,通常来看,柳绡儿的歪理比她还多。

      “寺院里也时兴赶集了?”后院是一处园林,中间池塘蜿蜒而过,近看如小湖。她放眼望去,池边站了不少贵妇,倒有些像那天的曲江宴。

      柳绡儿跟她走在人群中,倒是怡然自得:“今日阿目佉跋折罗上师在大殿讲经,所以来的人比往常多些。”

      “……什么师?”她正在感慨皇家寺院园林设计的精妙,没留神就听漏了这个名字。

      柳绡儿幽幽地看了她一眼:“你称不空法师就好。法师出生在狮子国,师从金刚智大师,精研密宗佛法。早年周游各地,从狮子国带回贝叶佛经,深受皇室礼遇,为皇室灌顶译经。密宗中盛行陀罗尼咒,法师修为高深,你可要小心。”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红线自问是个社会主义好青年,不理这些虚的。“你不好好研究道家的东西,还推崇外国人,要是那个年代就该被拉出去批斗。”

      她听柳绡儿卖弄,就故意说些她听不懂的话。柳绡儿眯了眯眼睛,嘴角含笑:“你以为龙族就只修炼道法吗?万法归宗,佛家二十诸天中十九为娑竭龙王,其女听文殊菩萨讲法华经,也顿悟佛法。龙族依水而居,可不分什么外国不外国。”

      跟她一起还多什么嘴,红线掏了掏耳朵,加快步伐。透过那片松林,大殿的檐角露了出来。上面坠着个铜铃,随风而动,配合前院的钟鼓声,整个寺院一派肃穆。从殿顶上望过去,还能见殿前的两座高塔,一左一右,前朝时修建,里面供奉着舍利。

      大兴善寺百亩中庭,其中大殿就铺基十亩,与洛阳的乾元殿同等规格。放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后世,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一定会被打成阶级敌人。红线站在刻满莲花的须弥座前,觉得唐朝政府真是下了血本来蛊惑人心。

      她不敬神佛不拜神佛,但是不代表她不信神佛。只不过她一直觉得,人世间的事,很多时候都该靠自己来实现。

      来到殿前的时候,不空法师已经在殿中开讲了。殿内坐满了僧人和贵胄,殿外则是城内的普通百姓。望过去人山人海,别说不空法师了,连那上百个光头都被淹没在人群里,只能依稀见着。

      寺中静默无声,只有钟鼓铃铛的声响,和殿中传来的平和庄严的讲经声。他所讲的《大日经》正是密宗经典之一,下面的人听得专心,红线十分怀疑究竟有多少人听懂了。至少对她来说,这声音录下来是非常有助于睡眠的。

      不空法师大概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专挑了里面第七卷的供养法门来讲。他的弟子们暂且不论,普通听众是很乐意听这些的。

      红线转头看去,柳绡儿也听得很认真,不得不说,她认真的时候比平时好看得多。她的侧脸完美无瑕,红线看得愣了一会,忽然觉得她其实也是个学霸型的人物,跟自己当年有些相似。自从她换了个时空和身体,以前那种热爱学习的精神就消失无踪,现在想起来颇为痛心。

      闲来无事,她向人群中随意张望了一阵,却瞥见个身着道袍的老头。他随身带着一个布囊,道髻挽得松散,看起来就不像什么正经道士。红线越看越觉得眼熟,扯了扯旁边的柳绡儿:“那老头是谁?”

      倒不是她把柳绡儿当成了人型数据库,而是那老头实在太过扎眼,穿着道袍来着里听人家讲佛经,还一点不含蓄,硬生生挤到了人群前方,就差跨进大殿了。这样的人一定不是个喜欢低调的。

      “嗯?”柳绡儿百忙之中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脸上少有的浮起一丝惊异,所以也没看见红线此时的神情,“仙师也来了。”

      “仙师?”

      “对,就是帮我们搭红线那个。”柳绡儿本来想戏弄她一把,却见她面色发冷,“怎么了,阿阮?”

      “没事,就是觉得有些面熟。他是什么人?”确实是面熟,她只见过他一回,那是出现在红线年幼时的记忆里。那时红线还没有被妙空带上山,这老头在月夜里找到她,传授了她一套修炼功法。那段记忆很模糊,不知道是红线本身记不清,还是那人故意不让别人知道。

      妙空确实没有传授红线修炼法门,但是她却一直修炼着那个老头教她的功法,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而且她的修为也被封住,连她自己也没有用过。

      柳绡儿蹙了蹙眉,她这样哪里像是没事的样子,只不过还是不肯信任她罢了。“他是清虚大帝,也就是俗称的地官,掌管五岳八方和幽冥地界。所谓地官赦罪,便是祈求他赦免阴灵生前所犯的罪孽。”

      可以说这是一份油水很足的工作了,不过清虚大帝却有不少业余爱好,比如在掌管幽冥事务之余,喜欢给那些转世投胎的人安排姻缘。他的职位全称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气派非常,但是他本人却不喜欢这么没有人情味的名号。月老这个称呼亲切一些,他十分满意。

      掌管幽冥的地官,红线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但还没来得及抓住,就消失无踪了。她又思忖片刻,红线的那段记忆剪不断理还乱,她头疼不已,决定以后有机会再细想。

      “那些人整天烧香拜佛,却没想到神仙就挤在他们中间。”不过片刻,红线再转头看去,那个老头已经消失无踪,却没有一点动静。

      “对啊,他们心中只看得到自己,自然留意不到周围的事物。昔日世尊说法之时,诸天神魔皆来俯身听法。不空法师是大德高僧,他讲经时自然也有从异界而来的。我们周围便有许多。”

      听她说得煞有介事,红线忽然起了兴趣,“那你还能见到些其他东西?”

      “你想看看吗?”柳绡儿朝她眨了眨眼,“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如果你带我来就是让我陪你听人念经的,”红线难得对她扯出一个笑容,“别说答应你一个条件了,我没有把你扔出去,你就该感谢他讲的还有那么一点水平。”

      “……”

      忽然起了一阵东风,大殿上的铃铛声骤然急促起来。快到午时,不空法师的讲经到了尾声,殿外的百姓陆续离开,红线总算觉得这百十亩地空旷了些。殿前的大香炉里,源源不断地升起青烟,整个中庭都似乎笼罩在烟雾中。

      “这就跟你之前带着的那个三凤涡纹玉环有关了。你可知道师父是从哪里得来的?”

      红线自然是不知道的,妙空神尼时不时带回山上的东西多了,如果她都要刨根问底,大概就没有时间省下来去思考其他事了。更何况,她也看出来那个玉环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你说。”

      “三凤涡纹玉环本来是南越古国之物,后来流落出来,辗转成为风月散人的三宝之一。其余的一是昆仑奴摩勒的祖父,最后就是古剑承影。这三宝在行至西塞山的时候,折在龙溪龙王手中。不空法师回国时度化了龙王,龙王就将承影和玉环赠给法师,后来才被你师父要去。”

      承影与含光、宵练并称为商天子三剑,上品含光无影无形。中品承影,旦暮可见其影,不见其形。下品宵练,有影无形。只是以道为剑,伤不了人性命。如果要伤人,还得靠自己的剑气,不过虽然不伤人,但砍起其他东西来,却是削铁如泥,一点也不含糊。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是个什么原理,总的来说红线对它还是满意的。

      这三柄剑被妙空神尼搜罗回来分给了三个徒弟,承影剑就在聂隐娘手中。

      “那老尼姑这么有面子?”再是不看重身外之物,承影剑已经算得上神物了,红线就不信不空能随便送人。

      能把剑搜罗回来,可见妙空是有些手段的,只不过长期以来红线对她的印象都不怎么符合那种高深的形象。柳绡儿不了解她们师徒的相处模式,觉得她这问题问的十分没有水准:“师父是不空法师的师妹,自然是要得到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