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深深的雷峰塔,白蛇腹痛如绞,此时的她是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随着一道晶亮的星光入内,婴儿呱呱坠地。白蛇咬断了脐带,撕破裙摆做成了襁褓包起孩儿,忍不住痛哭失声。
白眉的土地老儿出现在塔内,“白素贞莫要哭泣,你的善德修来文曲星君转世,上天总算待你不薄,交与我罢。”
白蛇止了泪,施礼言道:“素贞见过土地,可怜这孩儿刚出娘胎便要与我分开,这心里怎能不难受。”
“唉,——”土地老儿长叹一声,“你愿将这孩子托孤何人?”
白蛇想了想,说:“杭州城的张家心地良善,素贞当年曾救过他们的命。”
“好吧。”土地老儿转身欲走。“等等——”白蛇咬破手指,在襁褓写下四行血字:断桥深处情相逢,夫妻恩爱遭人妒。金榜高中感帝心,雷峰塔倒见娘亲。
杭州张府,张宝堂夫妻二人呆呆地看着彼此,不言不语。月已偏西,张宝堂开言,“夫人不要难过,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当心自己的身体,——想那白娘子吉人自在天相。”
不听此言尤可,张夫人的泪再也无法止住,竟自呜呜咽咽哭了起来。“好了,夫人——嘘,”张宝堂做了个止声的手势,“好像有孩子的哭声。”
二人疑疑惑惑开了房门,月光下,小小的婴儿使劲蹬着两条白白的腿,挣开了包裹,小手挥舞着,哭声响亮。
夫人张氏心中不忍,抱起了孩子,谁知那孩子看着张氏,小脸挂笑,小手直往她的胸捧去,竟是要探奶吃。张宝堂则怔怔地看着孩子敞开的包裹
一个白眉的老者出现了,他说:这个孩子非同寻常,一定要好好抚养……到了十岁,可将这血书交与他,让其自行参透身世,等待机缘。
张宝堂深深地为老者鞠躬,“白娘子的儿子,宝堂自当尽力抚养,请转告恩人,还恩儿我收下了。”
与雷峰塔遥相对应的金山寺,有个叫法海的老和尚不停地敲着木鱼,一寺一塔金光愈浓。
凤凰山,青竹林,玉兔在深山里觅得一个隐蔽的洞穴作为修炼之所,并收了一个叫秋月的小兔妖做了随从。她们白天在山间游玩;夜里一起对月吐出内丹,释放浊气,吸取月光最洁净的精华。有时,玉兔也会偕同秋月幻成一片云彩飘荡在竹林上空。
安定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已经连续两个月了,天空的明月始终只露出半边脸。“月剩半,山河碎。”玉兔的脑海中回旋着西王母的预言,不由打了个冷战。
她飞到外面的世界,果然是一片混乱,官道上,到处可见逃难的人,个个神情疲惫。在人群中有两顶软轿,一个骑着白马的玄衣青年随轿同行,只见他剑眉星目,英姿勃发,正是路游公子。
此刻他看着人群,紧皱双眉,一个中年的汉子站在路边,面前摆着两个竹篓,路游走到他面前问道:“请问这位老哥,你这卖的是什么?”
汉子面呈菜色,叹息道:“这位小兄弟,这哪里是什么东西,而是我自己的一双儿女。”
路游脸色微红,言道:“既是老哥的儿女,为何在这摆摊卖?”
“北方的胡人不断追来,家让烧了,田地也被他们的马蹄践踏,我们总在不停地逃难,哪里是人过得日子?将就着过一天算一天,至于这两孩子,有了合适的人家就卖了吧,对他们总是条活路……”
路游闻言,忍不住仰天长啸:“吾当亮剑击狂胡,鞑子欺我中原无人么?”
软轿内的少夫人唐婉儿一直在掀帘看着,她想了想,拿出一包碎银子和几个馒头,招呼着轿旁随侍的丫头:“春花,把这个给少爷送去。”
春花依言,来到了路公子的身边,“少爷,这是少夫人的意思。”
路游接过来,朝轿子看去,轿子软帘已经放下,但他能想到那张如花的脸,此时正低首微笑。
中年汉子满眼的泪水,“好人哪,天上的神也会保佑你们的。”
另一顶软轿内坐着两位端庄的夫人。其中一个身穿紫衣的夫人面色凝重,微闭着眼帘,透着几分威严,她就是路夫人。另一个穿着绿衣,面容和气的夫人是路夫人的嫂嫂,唐婉儿的母亲。此刻她掀帘看着路上的情景,连连摇头叹气。
“国家此时正需要安邦治国的人材,游儿定然不负我心。”路夫人道:“婉儿是个好孩子,我希望她可以帮着游儿督促学业,早日金榜题名。”绿衣妇人点头微笑。
突然之间,人群混乱起来,几名武士策马狂奔,扬鞭呐喊:“胡骑来了,大家快跑,胡骑来了……”
报信的武士们调转马头,为首的是个红脸膛的汉子,他冲着人群大声喊话,“众位莫慌,我等是韩将军帐下,奉命前来,定然不让大伙遭此涂炭。我们几位断后杀敌,有哪位义士带领大伙速速转道?”
路游迎声而出,“各位大人放心,在下愿带领大伙前往清平之地。”
“多谢义士,我等告辞。”
双方别过之后,路游带领大伙一路前行,只听身后传来隐约的嘶杀声,这时,传来一个女子清脆的声音:“公子,前行三十里,往东南方向,走进一片竹林,可避刀兵。”
云里的玉兔看见路公子迷惑地四处张望,不由掩嘴而笑。
路游来不及思索,带着人群拐入东南的密林深处,只见郁郁葱葱一片竹林。再往里走,波光洌洌的湖泊出现在人们面前,岸边野花遍开,说不出的美丽祥和。
“大伙坐下来歇会儿,已经没有危险了。”路游下马招呼大家。挽着母亲和舅母下了轿。
唐婉儿打量着四周的环境,“真是个好去处。”她在心里暗自喜悦,“如果我与他一辈子在此长相厮守……”想到这儿,竟然绯红了双颊。为了掩饰心情,唐婉儿在草地上跑起来,桃红的罗裙与这青翠的竹林相互衬托着看起来很美。
路游含笑跟了上去,草地上翩翩的身影恰似双飞的彩蝶。
“你快看。”唐婉儿的手指向了前方,翠竹下,一只浑身血迹的白兔躺在地上,红红的眼睛看着唐婉儿。细心的她发现兔儿的背上有个洞,血正从那里慢慢涌出。
“可怜的兔儿。”路游从怀中取出了小瓶的金创药敷在了它的伤口,之后扯下衣角细细地包扎。
玉兔偎在他的怀里,一如当年。
夜深沉,众人熟睡之时,玉兔静静地卧在唐婉儿的身边。婉儿和嫦娥姐姐不同,嫦娥是孤傲而又清冷的,远远地看着她,你的心也会莫明的忧愁;婉儿是快乐的女子,像清晨的阳光,清洌之中心底却是温暖的感觉。
路游常对婉儿说:“现值国家多事之秋,好男儿当志在四方,投笔从戎也是早晚的事。”唐婉儿虽有不舍,但脸上仍是支持的表情,路游月下练剑更加勤奋了。
早上,唐婉儿抱着玉兔到路夫人居住的石洞请安,“婉儿,昨夜游儿又是舞了一夜剑?”路夫人问道。
唐婉儿回道:“是的,母亲。”
路夫人看着她,沉吟半晌方说:“婉儿,游儿任性,你该劝着才是……过门也有三年了吧,我和你爹头发也白了,一心盼着抱孙子……”
唐婉儿红着脸欲言又止。路老爷掩嘴咳嗽了几声,“婉儿,我朝自开国以来,都是以学问为第一要事,明年秋天就要大考了,你要是懂事的孩子,就应该劝他用功读书,只待他日金榜题名,出入朝堂之上,才能真正成为安邦济世之人才。”
“回父亲母亲,婉儿记下了。”唐婉儿微微屈膝告退。
年底,朝庭与金达签定了绍兴和议,送去了白银四百万两,黄金若干,绢二十万匹,河山一片,金人辙退。
避难的人走了,玉兔重新回到了从前清修的日子。真是山中无岁月,落叶独萧萧,不知不觉又是几度春秋,玉兔的内丹日益光润透明,有如珍珠的光泽。
可是近来玉兔的心绪总是不安宁,总在梦里出现一个儒雅书生的影子,面容不是很清,就像水中的倒影,待要细看,一圈涟漪散开,愈加模糊了。
玉兔问秋云:“我们在此修练多久了?”
“回姐姐,想来是十八个寒暑。”
“哦,十八年了”玉兔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秋云,咱们走吧——”
玉兔来到越州山阴城的上空,希望可以见到关乎宿命的唐婉儿,接连三日,不见芳踪。想了想,心里直笑自己傻:那个英雄的男子,小小的越州岂是展翅的天空?玉兔自认为心思还算明白,也就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