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见面 ...

  •   当时梁王进宫觐见,我只是隔着帘子心怀警惕地打量过他,算不上了解这个男人。
      今日一见,不得不承认窦太后偏爱小儿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来人一身玄色深衣,身材高大,腰间配有一枚红玉回龙珏,随着他一步步走近殿来如同一枚凶煞血魂,惊骇地我身边的这些个小宫女们连连后退。
      我以为他是故意来向我示威的,带着如此杀伐果决的气魄。

      等到看清楚他的长相,我就不这样认为了。我忽然反应过来,那些个小宫女后退也许不是被刘武的气势惊吓的,而是害羞。因为我还没见过哪个被吓住的人不是脸色煞白,而是粉面含春,眼波潋滟呢。她们虽然状似惊骇,然而个个脸颊绯红,在我眼皮子底下还忍不住的偷偷瞟一眼这个刘武。
      霞若流云映旭日,皎如玉树临风前。文质彬彬不输窦王孙,器宇轩昂不弱周亚夫。眉目深长既有文人之雅致兼有将军之威仪。神色却是带着一抹谦和,不似新皇刘德的得意张扬之色。观其年岁恍若领家少年郎,看着比刘德还要年轻,这是一个天生讨女子欢心的相貌。

      难怪馆陶公主从支持刘彻到站到刘武这边,变卦得这样快。要知道馆陶公主迷恋一个叫董偃的美少年可是闻名长安。

      刘武站定到水渍前一步,双手作揖道:“臣弟刘武给太后请安,恭祝太后长了无极。”

      薄太后端坐榻上,伸手示意道:“梁王免礼。”

      我没有给他赐座,这个梁王我看不透深浅,来的时机又令我措手不及没有一点准备,所以我巴不得他快走。不论他是有什么目的,我都不打算接招。

      堂堂梁王在长乐宫里被冷遇,他倒是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道:“臣弟刚才见到皇帝从长乐宫离开,想来不单是为太后你请安的吧?”

      薄太后道:“梁王何须明知故问,这皇帝来哀家的长乐宫是为什么,难道没有梁王你的暗示?”

      梁王一笑,甚是无辜道:“皇嫂可是冤枉臣弟了,臣弟只是提醒皇帝该尽孝道。可是新皇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登基至今也不知道该来长乐宫拜见太后。
      臣弟大小也算是新皇的皇叔,想引导他知道人伦孝义,勿要成了一个无德失道的皇帝,重蹈东胶王刘彻的覆辙。想到皇嫂以一深宫妇人之身,北平匈奴南下入侵,东退诸侯犯上作乱,其见识广博手腕高明,相必能教导新皇成为明君。所以才提醒新皇来给皇嫂请安。”

      这倒是奇怪了,先有刘德指控我这个嫡母太后不慈,现在刘武又指摘新皇不孝失德。要知道新君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最忌讳的就是失德的罪名。汉朝重孝,如果刘德不孝的罪名成立,刘武可以以此罪名废帝。
      东胶王刘彻被废就有不孝这一条罪名。原因呢,就是刘彻想要追封生母王氏为太后。王氏的死是馆陶公主的一条丑事,也是先皇的丑事。但是刘彻想要追封王氏为太后并非是出于对生母的感怀,而是想要借此摆脱馆陶公主和陈家在政治上的制约。

      说来先皇遗诏封我为监国太后就是为了帮助刘彻制衡馆陶公主和陈家。可惜那个时候刘彻刚刚登基,志大才疏没有看到馆陶公主的威胁,一味的不爽我这个名义上的监国太后的存在。他觉得自己才是一国之君,而且已经加冠了,大刀阔斧想要总览朝政。根本不需要我这个嫡母指手划脚。
      可是我为什么要冒着被刘彻怨恨的危险给他挡住馆陶公主的外戚势力?我又不是窦婴。

      薄太后道:“梁王此言差矣,哀家虽然是先皇钦定的监国太后。但是不敢说在政事上有什么建树,只是想为先皇保住这大汉基业而已。如今新皇勤奋政事繁忙一时忘记来请安,哀家欣慰也是可以理解的。”

      “太后深明大义,臣弟佩服。”梁王见挑拨太后对新皇不满没有成功就见风使舵恭维讨好薄太后。

      “可是臣弟还听说皇帝刘德想要追封生母栗姬,不知皇嫂意下如何?”
      梁王是个心性坚韧的人,向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喔?哀家倒是听说新皇在朝政上对梁王言听计从。可为何刘德登基的时日还不够一掌之数,就让梁王你如此心生不满,找尽借口挑拨想要废除新皇?”薄太后反戈问道。

      栗姬是刘德的生母,也是废太子荣的生母。更是薄太后在未央宫里的敌人,如果刘德要追封栗姬势必会惹怒薄太后。所以在新皇还没有从薄太后手中收回兵权之前是不敢提这件事的,现在梁王将刘德的打算捅出来,其意就是为了使薄太后对刘德心生不满。
      自古以来,能废皇帝的只有皇太后,其他人都是大逆不道。
      只是梁王太小瞧薄太后能忍的心性了。反而被薄太后挑破了算计。

      “皇嫂冤枉臣弟了,臣弟万万不敢生出此等大逆不道的心思。只是想到新皇尚且年幼,资历不足以稳定如今的天下局势,所以臣弟的意思是希望游说皇嫂垂帘听政,辅佐新皇。”

      “哀家年事已高,不合适去朝堂上碍手碍脚。”薄太后推辞了梁王所谓垂帘听政,大权在握的好意。刘德不是刘彻,刘德已经成年了刚登基又没大错,她这个太后再垂帘听政就会有专权弄政的恶名,到时候一个没有儿女的太后还剩多少威望?

      梁王也没有想到薄太后会放弃这样一个专权揽政的好机会。他喊了两次冤枉,下了三次套。这薄太后都不为所动。
      梁王抬头,这才仔细打量这个皇嫂。

      薄太后一袭皂色凤袍,端坐在红色纹凤座上,面容看着比梁王想象中的年轻许多。神色清谈却没有暮气,真不似薄太后口口声声的年事已高的样子。半老徐娘谈不上风韵犹存,只是周身威严很重。

      一个女人,身具威势。就说明这个女人不是什么安平乐道的好人。
      梁王知道是自己出的筹码打动不了这个深藏不露的女人。

      梁王深知,现在刘德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只是因为根基不稳需要梁王这个皇叔帮忙稳定朝政,但是随着刘德的权势加强,迟早会铲除他这个功高盖主权势滔天的皇叔。可是梁王又怎会甘心为他人做嫁衣,两人反目成仇是迟早的事。

      梁王看的比这个新皇远,更明白深宫中薄太后的支持至关重要。
      “是臣弟考虑不周,臣弟记得当年薄氏也有不少人才,可惜皇祖母位世后,大部分都被皇兄丁忧回家去了,哎!可惜埋没人才,现在新皇登基,许多重要职位都没有合适人选,不知皇嫂可能举荐一二?”
      梁王笑眯眯的提议道。

      呵呵!
      我说过,汉朝的朝堂与外戚息息相关,我薄氏的族人也该回来了。

      “不知朝廷上还有哪些职位空缺?梁王如若有意提携哀家自然感激不尽。”薄太后慢悠悠的问道。

      梁王轻笑,诚意满满道:“皇祖母在时,朝中丞相是薄夫子,母后在时,朝中丞相是窦婴。臣弟听说皇嫂有一长兄薄祖才能出众,可堪丞相职位,皇嫂以为如何?”

      “哀家听说梁王治下人才出众,文有贾谊,武有公孙。可见梁王是个有识人之明的英雄。哀家是个短视妇人没有意见。”
      薄太后微微抿唇一笑,眉眼间尽是疏朗。看得梁王一愣,好像明白了和氏璧当年被埋没时,楚国和氏宁愿三次受刑差点丧命,也不肯放弃令世人见识它倾国倾城光华的执着。舍了一个丞相的位置换得这个寡淡的皇嫂一笑,他竟然不觉得吃亏,心里还不由怪罪怎么只有一个丞相的位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