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任性 ...

  •   刘德年岁长于刘彻,登基时也被誉为有文帝遗风,刘德是青壮男子尚且不能收服老臣们的忠心,取信于天下诸侯,何况刘彻登基时不过一个黄毛小儿?

      这等轻视一旦成型要让臣民改观就不容易了,唯有一鸣惊人。

      韩非子的《难者》《二柄》《奸劫弑君》三篇就将君臣利害关系说的十分明确。

      当皇帝强势的时候,则能压下所有声音,将整个朝堂掌控在手中,使之成为皇帝的一言堂。
      当皇帝柔弱的时候,则会被朝堂上各种声音所左右,最终焦头烂额被臣子所架空沦为傀儡。

      皇帝一人一力太过单薄,所以需要依靠亲信来压制群臣,而皇帝最近也最早的势力大多都是来自母族,这就是外戚的由来。

      当帝为虎则臣为羊,当帝为羊则臣为虎。

      然而薄皇后看出了刘启的算计,刘启以为没有人可以抵御权力的魅力,哪里知道薄皇后毫不留念的放弃了到手的滔天权势,压着薄氏族人干净利落的退出权力斗争,独留下小皇帝拿着虎符如同赤子抱金行于闹事。

      刘彻本该在虎狼中成长为虎狼,可惜太过性急,没人有去不带恶意的压制他教导他也保护他。

      少年人意气风发也豪气干云,还没有磨好爪牙就拿着不符合也不堪承受的虎符,迫不及待张牙舞爪的就跳进了权力的血腥里。

      等到他在一次次挫折和失败中学会韬光养晦隐忍集势,准备杀鸡儆猴树立威信的时候,又因为轻视而选错了对象,误将凤凰看成了山鸡。

      要知道落毛的凤凰也还是凤凰。

      薄太后当年在刘彻噗一登基就乖乖交出虎符和隐退长乐宫的举动,朝上朝下没有人不轻视她的,天下人以为这只是个柔弱的小妇人而已,不足为道。
      甚至懦弱的不敢沾染权力,居然主动放弃监国大权,胆小可欺。

      在刘彻有限的阅历里,并不能看清楚这份敢于取舍的魄力和令人敬佩的胸襟,不然他也不会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深浅就鲁莽的一头扎进权力的漩涡。

      刘彻虽然轻易拿到虎符能一当皇帝就手掌大权,很开心也很不屑。
      想起父皇在临终之际还将他叫道身边,拉着薄皇后的手嘱托,希望皇后能监国好好教导他成为一国之君的话。就觉得失望极了,薄太后的性子哪能在朝政上厮杀,只能在长乐宫里绣花才是。

      一个无子无权的太后,曾经在如何尊贵现在不也是落毛的凤凰吗?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身在妻族于老臣争斗的漩涡中讨不着好处的刘彻,一方面觉得皇后刁蛮窦太主嚣张,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总是叫嚣着没有她们,没有娶到陈阿娇,他根本不可能当皇帝。一方面觉得老臣固执,轻视他,国家大事说不上话插不了手,每次他有了想法都会被老臣们以陛下年幼驳回。

      那时,他才明白就算他有兵权也不可能将所有公卿大臣都杀了,或者把刀架在脖子上让他们听从自己的。

      没有第三方势力替刘彻周旋,缓和两边的矛盾,刘彻在两个虎口只见被拉扯争夺犹如一只肥美的羊羔。
      他越发渴望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和势力。

      而这时,不能为他提供母族的庇护,占据长乐宫位置的孤寡老太婆就碍了他的路了。

      于是,刘彻决定追封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扶持自己真正的母族王氏。
      长乐宫不需要两个太后。
      一个无用的,一个有用的,当然应该将尊位让给有用的。

      薄太后不足为惧。

      他太过自信以至于刚愎自负,他并不明白,无论是老臣还是妻族,再怎么争权夺势气焰嚣张,都不可能威胁他的皇位,但是太后可以。

      当年吕后曾经立过两个皇帝,也废黜过一个不听话的皇帝,也就是吕后的孙子,前废帝。

      所以自此,汉朝的太后就算是摆着好看的,只要是正统,也有废黜皇帝的权力。

      汉朝以孝治天下,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文帝景帝在世已是大权在握,不也受到自己母亲的掣肘。窦太后因为刘启说立梁王为皇太弟而后出尔反尔大发雷霆,斥责其不孝。
      刘启就算贵为一国之君,也得在长乐宫外跪地请罪结结实实的跪了三天三夜。

      刘彻太年轻了,他还不明白,朝堂上的利益就那么一块大饼,皇帝要从现在的人嘴里夺出一块再分给别人,即使一直为刘彻对抗外戚陈氏的老臣寒心,亦让陈氏觉得小皇帝不听话而恼火离心。

      最重要的是,刘彻彻底激怒了薄太后。

      她费尽心机,用尽算计,不就是为了保住皇后的位置,太后的位置,只有这样她才能安枕无忧,性命无虞。

      薄太后那般高傲的人,即便多年无子无宠也不肯去曲意逢迎刘启,后来若非意识到性命攸关,只能放下所有的尊严于骄傲,低下头颅去哀求刘启,去伪作深情,做出了一切她自己不屑不堪的事情。

      情深为赴,性命做赌,苟且活了下来。

      而如今,刘彻要另封太后,否认与她这个皇后的母子关系,有了生母皇后,那么她这个宗谱上的嫡母还有什么尊荣可言?

      刘彻无异是让她的努力全部作废,她付出自践骄傲委屈求恩的代价成了狗屁。

      薄太后这些年来步步后退,忍下刘彻的冷遇,无视,轻蔑,可是越是容忍刘彻越是步步紧逼,如今连母子名义的情面都撕碎,将她身为太后的最后一点尊荣都要尽数剥夺,这让安分的薄太后忍无可忍。

      你不放过我,不让我安度晚年,我如何能让你安坐皇位?
      你们这些刘氏皇帝踏着我的血踏着我的泪将我折辱至此!

      薄太后在刘彻想要学习齐桓公大展身手,行尊王攘夷之策,妄图通过攻打匈奴建立皇权威望之际,在背后捅刀子。

      暗中信予各地诸侯,言说刘彻预备对付诸侯削藩,意图在攻打匈奴得胜归来后就发兵各地诸侯国,实行秦国的三十六郡制度。又言明攻打匈奴之时正是中央空虚的可趁之机。令诸侯以清君侧发兵。

      而诸侯也不是傻的,就凭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就贸然起兵,自然是观望,三思后行。

      本在迟疑的诸侯们却在刘彻六十万大军被匈奴打的惨败,当即不再犹豫,趁火打劫即刻就发兵,清君侧,诛王恢。
      王恢此人,蛊惑皇帝轻率出兵攻打匈奴又大败,不杀何辜?

      然,正如景帝诛晁错无益一样,王恢之死并不能令诸侯退兵。

      兵临城下,刘彻威信扫地。
      宣室殿内,一片空旷。
      刘彻从皇位上站起,问:“皇后呢?”

      小内侍战战兢兢回道:“听说窦太主将皇后娘娘接回陈家了。”

      刘彻沉默良久,“也好,程不识在何处?”

      内侍两股战战,“程大人在守长安城门。”

      刘彻的眼睛一亮,咬牙狠狠的说道:“程不识出身行伍,用兵了得,想必是可以抵御那些乱臣贼子。”

      然而,内侍接下来的话却将刘彻燃起的希望彻底熄灭了。
      “可是,可是,只有程大人也是独木难支啊!城中的兵将已经不足万人了,恐怕是快守不住了!”
      内侍哭丧着脸,说道。

      刘彻听到内侍的噩耗,身形一震,脸色惨败,满目仓惶,偌大的宣室殿,百千余臣子,只有一个程不识。
      他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一把抓住内侍,急切的问:“程不识可有留话给朕?”

      内侍抖了抖,说道:“程大人带兵去之前却是留下了一句话。”

      “什么话?”

      “程大人说,将要报先帝恩德而去,望陛下您好自珍重,莫要再任性妄为了。”
      刘彻锵放开内侍啷退后两步,脚下不稳摔坐在地上:“好自为之?……任性妄为?”

      “哼!好自为之?任性妄为!……”

      “哈哈哈……好自为之!……任性妄为!”

      看,这就是众叛亲离,孤家寡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