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立誓 ...


  •   程不识是景帝老臣,太中大夫,相比于窦婴这种两面不讨好的忠直之臣,此人与其说是能屈能伸不如说是严谨,所以他活的更久更安稳。

      但这并不意味者程不识是个敬小慎微软弱无能之辈,实际上他是军营出身,多次出任边郡太守与匈奴作战,可与李广并称。

      可惜这样的人不是薄太后的人,也不是墙头草,他只忠于汉家正统。

      程不识面颊消瘦,双目炯炯,他上前行跪拜大礼,不等薄太后叫起,抬头便问道:“臣方才听闻太后说到,不意吕后之祸。汉家开国百余年来,历经高祖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先皇,还有废帝刘彻和当今陛下,然则只有孝惠皇帝在位期间才出现太后与皇帝同朝并坐,一概而论的场面。如今陛下非为废帝一般肆意妄为之人也非当年吕后所立的懵懂无知小儿,太后您为何高坐皇帝身后,监察皇帝言行?”

      若非有吕后之心,如何似吕后对待惠帝一般左右皇帝?

      这句话程不识没有质问出口,不过有了前面刚才说的话,这句质问说不说也在诸位大臣心中领会回响了。

      吕后外戚之祸,从来都是汉家的禁忌,也会是后宫女子的骂名,但是哪个女人不想当吕太后?不想执掌朝政喝令天下?

      薄太皇太后想,不仅想还想着左右不了成年的儿子就嫁家族的女子给孙子,期待能通过姻亲控制年幼的孙儿。窦太后也想,因为有薄太皇太后隔辈不亲的教训,所以执着的要大儿子立更加乖巧听话的小儿子做皇太弟。
      只不过她们时运不济没有惠帝那样柔弱的儿子,也因为吕后的前车之鉴,心中害怕如同吕太后一样明明有六个孙子却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不敢而已。

      但是薄太后并没有这样的犹豫,说实话,哪怕景帝的儿子都死光了,哪怕汉家的江山覆灭了,与她又有什么干系?

      眼见太后半响无声神情莫测,似乎被程不识的质问问的哑口无言,那些老臣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一起跟着跪在程不识的后面,叩首请命,“臣等请太后回驾长乐宫!”

      刘德看着跪地的老臣,脸上压抑不住喜悦,他就知道,太后干政朝臣们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如果说有谁比比周亚夫甚至比薄太后本身更怕薄太后失势,那么非薄祖莫属,就算是薄祖也知道一步退步步退,他是决计不肯让太后被逼退宣室殿的。
      “程大夫此言差矣,太后是先皇钦定的监国太后,就该坐在宣室殿上监察百官。”

      薄太后退回长乐宫又怎样,就凭她手中虎符和平定诸侯之乱保卫长安城的威望还有景帝皇后皇帝嫡母的尊贵身份,谁又能奈何她?
      最多不过是落得如惠帝皇后张嫣的下场,幽居宫中老死而已,天下还有哪个够资格敢杀她吗?

      但是薄祖这个外戚权臣不一样,当年吕氏可是夷灭九族了的。

      程不识是个严谨之人,他道:“可是先帝令太后监国,监的是废帝刘彻的国,而不是如今这位陛下,臣以为陛下年长于废帝并不是无知黄口小儿能够独立治理国家,不需太后监国。”

      薄祖无言反驳,耍赖道:“你怎么知道先帝的意思不是让太后一直监国,万一先帝就想让太后辅佐朝政呢?”

      程不识一脸正直,“丞相莫要无理取闹,自古就没有成年皇帝还要太后监国的道理,除非太后娘娘想要走吕后老路霍乱汉室,那么我等只能一死殉节!”

      薄祖倒是想说,那你就去死啊!
      不过他可承担不起众目睽睽之下逼死太中大夫的重罪。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薄祖还真奈何不得程不识。

      周亚夫见丞相败退,摇了摇头,总不能让太后亲自上场和臣子对峙,于是拉开眼皮子,沉声反问程不识:“那万一陛下与废帝犯了同样的错呢?”

      程不识等人一见周亚夫出来就心知不妙,一听周亚夫所言,心理更是咯噔一下,“太尉大人此言何意?”

      刘德慌了,他可不想周亚夫将事情说出来,不然刘彻为何被废?此事一旦众所周知,他皇帝的威信就尽数扫地,说不定还会走上刘彻的老路。
      “周亚夫!”

      皇帝气急败坏的要太尉闭嘴。

      周亚夫再怎么是功绩显著也是汉朝的臣子,刘德再怎么被太后压制也是汉朝的皇帝,皇帝开口禁令,周亚夫不得不从。

      但是薄祖却没有这样的顾虑,他深知只要将刘德做的荒唐事说出来,刘德就再无翻身之地了。

      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废帝在位时诸侯王趁刘彻发兵攻打匈奴中央空虚之机兵临城下,从此朝上诸公可以说是闻诸侯兵动而色变。

      “诸位!太后娘娘责令陛下跪太庙全是为了平息诸侯愤怒啊!”薄祖厉声喊了出来。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薄祖!”刘德霍然色变,指着薄祖喝骂,“你大胆!”

      薄祖可不怕刘德一个美牙的老虎,他哼笑一声,“陛下敢做难道还不敢让人知道,月前诸侯领兵逼宫,都答到宣室殿门口了,如果不是太后娘娘出面力挽狂澜,现在哪里还有你刘德坐在皇位上逼迫太后的时候?”

      刘德狠狠的指着薄祖,声音颤抖,“你,你,你竟敢骂朕,骂我!这是大不敬,来人,来人啊!将犯上作乱的薄祖拖下去!”

      他左右环顾,却没有一个侍卫进殿来执行他的命令,刘德疯了一般狂拍桌案,双目赤红怒骂:“你们是要谋反啊!快将薄祖拖下去!”

      一个皇帝富有天下,坐在宣室殿中却连区区一个侍卫都派遣不动,这是怎样的孤立无援,何等悲哀!

      “薄祖,放肆!”

      一直以来沉默不语安坐高位的太后突然出声喝退薄祖,阻止了君臣当堂争吵甚至动手的闹剧。
      因为太后发话了,这些个大臣也就松了口气。

      无论朝堂上分属的有几个派别的人,总之明面上还是以太后和皇帝为尊。而相比于刘德这个前途未明的皇帝。
      还是身为先皇之嫡皇后,在诸侯兵乱中力挽狂澜的皇帝嫡母,和一力压制梁王等诸侯趁火打劫,维护汉家正统一手扶持刘德,先皇遗诏中钦定的名正言顺的监国太后要更有分量些。

      早在薄祖喊出诸侯的那句话皇帝惊慌打乱时的表现,程不识这些老臣看在眼里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不过他们还得向太后确认一下,万一时薄祖污蔑皇帝呢?
      “太后,方才丞相说,您之所以令陛下跪太庙反省,并不是因为陛下对您不孝顺而是另有隐情?”

      薄太后长长的叹出一口气,这一声叹就将老臣们的心给叹凉了,太后的态度无疑是默认了薄祖的话,只见太后容色染上哀愁,说道:“哀家自知并非皇帝生母,不敢苛刻陛下如对待生母那样恭敬有加,日日请安。当年哀家从小亲自抚养的刘彻当了皇帝不也照样没多久就将哀家这个养母遗忘在长乐宫,何况陛下与哀家还没有养育之恩,哀家又岂是小气之人就因为请安一小事就责令陛下。”
      她说着还面向刘德一点头看了他一言,刘德被太后这一眼看得浑身激灵,不敢反驳。

      而皇帝默认了太后的话更是让老臣们失望至极,一个个都移开了向皇帝求证的眼神。

      太后当场将天家母子恩怨说了出来,众臣虽明知薄太后说的是事实却一时不知如何相劝,皇帝家事也是不好置喙。

      周亚夫站出来,一双虎目炯炯的直视刘德说:“陛下,太后如何能说对陛下您和先皇的众多子女没有恩德呢?太后生性善良,一直都是规规矩矩,守本分,在椒房殿统领后宫时可以说是从无过错,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太子妃和皇后。她在当皇后时,后宫都是宁静祥和的,没有宫闱斗争,后宫皇帝的妃子和皇帝的子嗣都能得到公正的善待。先帝单单是活到成年的儿子就有十四人,另还有诸多公主。不像前朝的后宫,嫔妃们为了太子魏和皇后的位子,勾心斗角,皇帝子嗣会成为后宫嫔妃争斗的牺牲品。所以太后是当之无愧的贤惠皇后。,····陛下您敢否认这些都不是太后的功绩和恩德吗?莫说历史上便是历数开国至今的皇后,又有几人能做到太后执掌后宫时仁慈厚恩的地步?”

      本来想要反驳薄太后的自怨自艾,讲明不是他刘德不孝而是薄太后不慈的刘德哑口无言。他当然可以说诸侯逼宫的罪魁祸首就是太后,可说了逼宫就要牵扯出逼宫的缘由,数来算去还是他的错。一旦这罪名坐实了他就连当傀儡皇帝的机会都没有了,最好的下场就是如废帝刘彻一样被荣养在长门宫。

      周亚夫面向朝臣,问道:“诸位,敢问太后进宫这些年,做的那些事不能称上一句仁德呢?吕后做的得到如当今太后娘娘这样对待先皇的子女和妃嫔吗?”

      没有迫害一个宫妃,没有毒害一个皇子。

      莫说是吕后,就算是先皇之母窦太后也不能说是比薄太后做的更好了,窦太后尚且在后宫倾轧中谋害过慎夫人。

      程不识等人回想起薄太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禁为刚才的质问和怀疑感到羞愧,一个个都站了出来,对薄太后行礼道:“臣等忏愧,请太后降罪。”

      刘德迫于薄太后威视不敢开口,见到本来忠于汉室的老臣们都向太后俯首,不禁深感凄凉,大势已去。
      他最终在皇位上坐立不安,在满殿俯首跪地的臣子们面前,从皇位上起身,一步一步的走下丹陛,一如臣子一般低头跪在薄太后面前,“请求母后宽恕儿臣。”

      薄太后看向丹陛之下俯首称臣的皇帝和大臣,她渐渐移目望向宣室殿外的远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哀家既然能让这一殿之人臣服,何日能让这天下诸侯俯首?何时能报匈奴之血仇?

      薄太后闭目,而后起身,再睁眼时,目光沉沉,她也走下丹陛,扶起跪地请罪的刘德,“诸位也平身吧!”

      “谢太后!”

      薄太后返身,与刘德携手再登丹陛,皇位之前,所有人都听到太后说。

      “哀家可在此立誓,薄家人永不封侯,哀家亦永不为吕后。”

      当年吕氏为祸,就是以为吕后将吕氏满门都封为诸侯,吕氏因此权势滔天,而薄太后却说薄家绝不会想昔年吕氏一样满门侯爵。
      这无疑让忠于刘氏的老臣们彻底放心了,这样薄太后的势力再大也不可能遗祸千年,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太后日后专权跋扈,只凭太后一人之力又能祸害多少呢?
      总不会像当年吕氏那样只要是个吕家人就能仗着吕太后的势力,得到侯爵尊位为祸四方,欺压世家勋贵,犯天下众怒。

      而薄太后的话却让薄祖脸色煞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