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 青春之朝气蓬勃 ...
-
菜上桌时,外婆已经给彬彬点点洗完澡,两小孩已经坐在饭桌旁,你争我抢的争夺着遥控器,这个要看花仙子,那个要看变形金刚。
天已经有点昏暗,仅剩的一点光线照射到屋内,屋内便不大亮堂,昏暗昏暗的。
外婆手里拿着孙子孙女的衣服进来,浑浊的双眼,更是看的不大清楚,在门口处顺手摸到电灯开关,打开灯,整个屋子都亮堂多了。
外婆拿着衣服过去给孙子孙女穿上,两个孩子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着那部动画片好看。
“奶奶,我要看变形金刚,姐姐老跟我抢。”
彬彬最鬼马,心思活,见抢不过姐姐,马上跟奶奶告状。
“变形金刚有什么好看的,还是花仙子好看,上次妈妈回来还给我买了花仙子玩具呢,哼!”
几岁的孩子,一门心思就在动画片上,自然以自己的喜好为主,彬彬会告状,点点自然也不甘落后,马上炫耀上次妈妈回来给她买的花仙子玩具,偷偷藏在书包里拿去学校给同学看时,同学们都羡慕呢。
“我也有变形金刚,爸爸给我买的。”
彬彬哪能被姐姐比下去,马上也炫耀自己的玩具,也不好好做椅子上,挺着小胸脯站起来,为了显得更有气势,在气势上也要压到姐姐。
“好了,好了,点点你是姐姐,你就让着弟弟点。”
彬彬不老实,外婆给他穿衣服也费劲,站在椅子上又怕他摔下来,赶紧把他拉下来好好坐着,边训斥着点点。点点也习惯了,哼了哼,转过头看电视,不在跟弟弟争论。彬彬得到奶奶的帮忙,争赢了姐姐,也得意的哼哼起来,遥控器牢牢抓在手里,姐姐也不敢再过来抢了,安心看他的变形金刚。
外婆给彬彬点点穿衣服的时间,周芷兰已经把菜炒好,一盘一盘往二楼客厅端,菜碟子又烫,碟子底下拿块抹布垫着,楼梯间的灯有些昏黄,小心翼翼的往上端去。
小地方的人,没那么讲究,不会特意把餐厅和客厅区分开,一般都是直接客厅当饭厅用,特别是有孩子的人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那是常事,也就没区分的必要了。
等到端完菜,最后一趟下去端电饭锅的时候,外公也回来了。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和乐融融。
只有她,是多余的。
“小兰,是不是快考试了?这中考不是都考完了嘛。”
中途,外公问周芷兰。
“恩,下周考试。”
上星期24号中考,他们的教室都被设为考场,全体放了几天假,她当时提过一句,没想到外公记住了。中考完,也差不多月底了,他们也该进行期终考试,7月1号就正式放暑假。
然后……
然后放暑假了,她就会去妈妈那里过暑假,她妈妈这些年一直在广东打工,自然没空回来看她,母女俩也就春节能见上几天面,平时的,就是每年暑假,她放假了,跟着附近有回来的人,一起把她带上。
这里,这种情况的人不少,不少人都会到广东等一些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年幼的子女在家老人带,然后放暑假了,有些父母就会回来带子女一起去,既减轻了家里老人的负担,也有了短暂跟子女相处的时间。
她的妈妈不会回来接她,自然是跟着别人一起去的。
虽然外婆比较宠两个孙子孙女,对他们基本都是予取予求,但这两孩子还是有怕的人。外公是镇上供销社的退休工,以前大大小小也是个领导,平时显得有些严肃,孙子孙女在他面前都比较老实。两眼虽然骨碌盯着电视看,但嘴里一声不敢咋呼,安静的乖乖往嘴里扒饭。
周芷兰是一贯的安静,低头静静吃饭,对老人的问话都也是一问一答。
“对了,今天见到你大姨了吗?”
“没有,大姨没在家,是表哥在家。”
“唉,周末也没个休息的,还得上班,现在的工作都不好做了。”
外婆为大女儿感叹,大女儿也一把年纪了,还得整天为家为儿女操心。也不是说大女婿不认干,就是太老实巴交了,每天就知道埋头苦干,挣点死工资。这么点工资,一双儿女等着用钱呢,哪里够了。今年还好点,大外孙女大学也毕业了,不说为家里分担,至少负担是少了一半,等到外孙也毕业了,女儿女婿才算是熬出头了。
养儿育女,养之,育之。像外婆这样的,半截身子都快要埋进土里了,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还得帮儿女拉扯孙字辈的,大有人在。
“这树上的荔枝也没多少了,今天我让小兰摘了些给大闺女带去,剩下的这几天抽时间也得弄家里来,老挂树上都要烂了。”
“嗯,这两天我就摘家里来,弄完过不了几天花生也该拔了。”
外公家里还有几块地,虽然说外公以前吃着人人羡慕的皇粮,但毕竟家里孩子多,开支大,家里的几块地便一直没有丢开,一直由外婆边照顾孩子边伺弄着,多多少少贴补家用,只是家里的口粮解决大半了。
外公退休后,闲着有时间了,别在地里捣鼓起来,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倒是种上了不少果树,其中荔枝树便有十几株。这荔枝,本地种这果树的不少,农村家里屋前屋后基本都种几颗,有山地的更是满山坡都是,每年进了6月份,满山坡都是红红一片,尽挂满了果实。
所以,这水果在本地不少什么稀罕东西。
外公家的荔枝,每年除了卖部分给外地来收的商贩,剩下的都叫几个子女回来摘了。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自家人还能添点水果零嘴。
那个年代不兴什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都提倡多子多福,外公外婆便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一共6个子女。
可惜,只有大儿子继承了外公这行当,在另外一个镇上的供销社上班,可惜没几年好光景,这供销社就取消了,大儿子就改行去跑运输,倒是日子过得最好的。
其他的几个子女,都没什么大出息,本来大女儿三女儿嫁到了市里,离开了这个小地方,到大城市过上了好日子,都被大家羡慕。可惜前些年,这三女儿离婚了,带着年幼的小女儿回了娘家。这大女儿家日子过的也是捉襟见肘,两夫妻挣点辛苦钱,不够两孩子上学的,日子过的也是苦巴巴的。
为此,两个老的,本是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得为子女愁白了满头发。
他们的三女儿,就是周芷兰的妈妈,当年人人羡慕,风光嫁到市里的周家漂亮的三女儿,可惜十年前黯然的带着小女儿离婚回了娘家,在当地也刮起了一阵浪潮。毕竟,十年前,在这个小地方,还没有人有勇气走上离婚这条路。不管日子过的有多艰难,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忍气吞声的将就着,实在有忍不了的,也是选择一走了之,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回来的,在外面早就有了新的家庭,也不会有人选择法律程序走到离婚这一步。因为,所有人都会瞧不起你。
甚至,当年这个婚还是外公这个作为父亲的,极力支持的三女儿离婚。
“虽然我这个老人家没什么本事,但我的女儿我还是养得起的。”
可见,当年这个事,在小镇上有多轰动,都在相互传着,周家的三女儿,嫁到市里面的那个三女儿,离婚带着小女儿回娘家来了。
还是她父亲支持离的婚!
外公那句有震撼力的话也被传了很久。
铿锵有力的声音,也是一个年迈父亲,对女儿最大的支持。
所以,周芷兰这个在别人眼里嘴里的小拖油瓶,就随着妈妈的离婚,回到了外婆家,然后又到了大姨家,再回来外婆家,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而且,这生活,一过就是十年,未来还会继续下去。
当然,会回来父母家摘荔枝的只是也嫁到了市里去的大儿女,还有同在镇上,但家里没有地的二女儿、小女儿,还有随儿媳妇安家在隔壁镇上的大儿子。至于夫妻俩一起在广东打工小儿子和离异的三女儿,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的。
每年家里有未吃完的荔枝,外婆都会晒成荔枝干,保存起来,这样,外出打工的小儿子和三女儿,春节回来也就能吃上了。吃不上新鲜的荔枝,荔枝干也是好的。而且,小孩子也有了零嘴。
外婆提到把树上的荔枝都摘回来时,还往低头吃饭的周芷兰看了一眼。
虽然低头扒饭,但敏感的人儿也感觉到了外婆的眼神,但还是默默的低垂着脸蛋,只看见有着黝黑头发的头颅,没有吱声。
外公平静的接过了外婆的话,他退休这么些年,平时也没什么事做,不像别的老人都会有一两个爱好,要不溜溜鸟养养花草,要不唱唱曲子练练毛笔字的。他年轻时就是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后来虽然吃了国家饭,但土地也一直没丢。现在退休了没事做,孙子一辈的,大的大了,小的有老伴看着,基本用不着他操心,平时闲着就在地里捣鼓捣鼓,自己找点事做。这地里边的活呀,也是做惯了的,根本用不着老伴操心。
外婆话里的意思,外公又怎么听不出来,对于这个外孙女,他一直是比较心疼和照顾的。心里也是有着内疚,当初要不是他坚持支持三女儿离婚,她也不会小小年纪就要过着四处寄人篱下的生活,活的小心翼翼,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
本身天真无邪,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就要承受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
唉,这也是命,老天既然让你受着,也只能咬牙忍受。希望,往后的日子,在别的地方老天能够补回来。
虽然,当初让三女儿离婚,也是为了她好,当时的情况也不得不离,但看着现在的情况,女儿那样,外孙女也这样,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想,当初的觉得是不是错了?
“你姐姐,有跟你联系吗?”
外公问着低头吃饭的外孙女,轻声问道。
“没有,姐姐自从那次之后就一直没跟我联系了。”
这,也是导致外公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误的最大原因,周芷兰的姐姐,周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