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将计 ...

  •   陆天心听闻,心中掂量起这消息的真伪来,并不急于表态。
      宋献策见陆天心没有反应,苦笑了一下,道:“女侠可是姓陆名天心?另一位想必是归然兄弟了?”
      陆天心心想京城内外贴满了缉拿他们的告示,弄清楚两人姓名并不困难,即使东方昱不招,李岩也可能会说出来,并不急于应和,巧笑道:“军爷认错人了,我们只是路过此地,见那几个汉子图谋不轨,行凶伤人,打抱不平而已。”
      宋献策道:“陆女侠信不过在下,也可以理解。如果在下想对二位下手,何必令他们退下,以二位身手,在下如何能招架得住?如果二位不相信在下所言,也可离开,在下绝不阻拦。只是如今东方兄弟关在皇城中,制将军也身受限制,将军托付我,如能找到你们,务必让你们不要进城。”
      陆天心没有正面回答:“这皇城戒备森严,我等小民如何进得去,军爷如没有其他事情,我等先行一步了。”说罢,招呼陆归然就要走,两人都留心戒备,留意屋内的宋献策是否有后招,或者屋外会否有埋伏的士兵。
      突然就听宋献策加重了语气,“牛金星等人一直想对将军下手,如今东方兄弟攻击刘宗敏被俘,你们又有与崇祯密谋的嫌疑,这事也将将军和东方兄弟都牵扯在内,你们贸然进去,一旦被发现行迹,正好让他们得了把柄!”
      陆天心二人闻言停住了脚步,宋献策续道:“原本将军想设法搭救东方兄弟,但牛金星好像拿到了证据,证明东方兄弟帮你们见到崇祯。如此再加上你们三人当众向刘宗敏和卫军出手,已经很难说清你们没有所图谋。”
      “东方兄弟要整顿军纪,军中只得制将军一方支持。而整军恪纪必定触怒其他将军。如今大军新胜,得天下之喜悦无处宣泄,很多原本定下的纪律尽皆涣散,大家视烧杀掳掠为破旧革新,不加约束任意妄为。这一切将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也数次进谏大王,劝诫诸君,但全军上下竟无将领愿意听从,如此上行下效,根本无人在意将军所言形势之严峻。”说到此处,宋献策慷慨激昂,眼中隐有泪光闪烁。
      “天下初定,大王登极,如今人心大悦,根本无人在意纪律张弛,人心向背,以为得了天下便后顾无忧,殊不知明廷灭亡便是亡于此道。天启年阉党当道,贪糜颓败,有志者如东林党人崛起,眼看辅佐新帝,推翻阉党,朝廷清明,举国中兴。谁曾想东林势大,便又陷入内争,崇祯刚愎自用,多疑寡恩,君臣彼此无信,朝堂上下不和,闹得最后民心失散,生灵涂炭。人心向背,可谓天恩之向,明廷失德寡助,上天厌弃,最终外有北狄,内起逆民,长城内坍,萧墙自毁,便得如今这样的下场。如此前车之鉴,难道还不够深刻!”宋献策说到激动处,已不能自已。
      陆天心二人被其慷慨陈词说得动容不已,陆天心回想见到崇祯时目睹其自缢身亡的感受,又联想到孙玉虎和逞凶士兵等人,最后眼前闪过东方昱在皇极殿上怒谏闯王时的情形,突然觉得宋献策这番言语便是自己这几日所见所闻之感怀,心中郁结闷气为之舒释。
      陆天心卸下对宋献策的戒心,“先生所言甚是有理,但如今局势如此,众人皆迷醉唯先生几人清醒,若不能将制将军和东方将军救出,便更加无人敢站出来向闯王谏言了。”
      “当前确是要将他们救出来,但不是蛮闯。东方兄弟还好说,制将军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宋献策斟酌道。
      “先生所虑,又是为何?”陆天心神色凝重,看向宋献策。
      “只因制将军此番遭遇的是源于大王的猜忌。起事之初,人心不付,我等归从大王后便商计如何得民心。那时我造了一句谶语,‘十八子,主神器’,‘十八子’即是‘李’字,暗示闯王是天命之主。之后制将军又命人将之传开,百姓听闻后以为闯王便是天命所归,终将取明而代之,便开始归附和拥戴闯军,闯军声势日复壮大。由此开始,制将军作儿歌,我编谶语,谱成歌谣,传唱开去,使天下百姓人人知闯王,迎闯王。但就在入城之前,军中隐有异声,我听闻牛金星向大王进谗,说‘十八子,主神器’并不是指大王,而是暗指大王身边的制将军李岩,又在之后补了两句‘山下石,坐龙椅’,‘山下石’组合起来是一个‘岩’字。这个意思就昭然若揭了,分明是向大王暗示制将军才是真命天子,有夺位可能。”
      陆天心眉头紧皱,“这个牛金星甚是可恶!这不是血口喷人吗!”想起昨夜皇极殿中看到东方昱与牛金星等人争执的情形,想来闯军中并不和睦,反而处处隐含危机,陆天心此时更是为东方昱捏了一把汗。
      宋献策苦笑一声,道:“本来大王听后也仅是付之一笑,并不深究。但制将军支持东方昱整顿军纪,限制各军队入城后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几个将军的不满。这些将军中有部分原也并非大王嫡系,只为入皇城分得一杯羹,如今受了节制,心中不快。昨夜争执之后,他们纷纷向大王进言,说制将军不顾情义,恐怕受了东方兄弟等人蛊惑,更是与明廷存有牵扯不清的关系,对大王恐怕有贰心。谁知牛金星和刘宗敏竟然当众将矛头指向制将军,说将军志在皇位,就想制造各种事端,损害大王英名,而恐怕暗中收拢人心,复有所图。大王当时没有作何表态,也未见有何不善神色,但今早将军上殿求情,却遭大王避而不见。之后大王更是暂罢了将军的兵权,说是因为与东方兄弟有些牵扯,等查明情由再行定夺。虽然将军目下尚身行自由,但罢了兵权,形同谪臣,也无可奈何。”

      听到此间,陆天心心中不畅,李岩虽然仅有一面之缘,但气质文雅,平易近人。再加上他与东方昱交好,对他们进皇城一事并无刁难阻拦,本心有好感。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虽说本就有人刻意算计,但总是受自己事情牵累,陆天心心有愧疚,却也不知如何表达。但李岩毕竟只是被罢了兵权,而东方昱却关在宫中,从宋献策言语中可知,军中想除去他们的人不少,如不尽快将其救出,恐怕夜长梦多。目下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见一步走一步。陆天心见宋献策仍自叹气,便问道:“我等想进宫搭救东方将军,先生对此可有良策?”
      宋献策压低声音,“贸然进宫,恐有不妥。昨夜之事尚未平息,再加上大王亲口说你们是明廷的刺客,意在寻隙报复,现在东方兄弟正是众矢之的。两位此时再进宫救人,又生一场风波,到时东方兄弟就真是百口莫辩了。如此一来,东方兄弟罪名坐实,制将军也受到牵连,也无需牛金星他们再进什么谗言了。”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东方叔叔被关禁闭,定罪论处吗?”陆归然压抑不住内心的不安,虽然与东方昱相处时间不长,但两人都是爽直脾气,倒是脾性相投。
      “别躁!宋先生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如今即使救了东方将军,李将军也脱不了干系,强闯皇宫救人确是下策。羁押命令是闯王所下,他不易改变主意,但如有人劝导,也未必不能撤销命令。”陆天心毕竟心思缜密,马上便看清形势。
      “陆女侠所言甚至,只要有人劝导大王,晓以利弊,如今大军新胜,王朝开初,急需人手又重人心,从大局着眼,处置东方将军并非良举。”宋献策点头赞成陆天心。
      “李将军被闯王猜忌,如今谁会去向闯王晓以利弊啊?对了,宋先生您可是最佳人选。”陆归然两眼放光,找到救星一般激动地看向宋献策。
      “宋先生恐怕不合适,先生说素与李将军交好,那在军中肯定众人皆知。单此一点,很容易引起闯王的猜忌,加深对李将军的误解,如此反而害了李将军不说,救东方将军恐怕也弄巧成拙。”
      “陆女侠言之有理,那依女侠所见,还有谁更合适呢?”宋献策眉头微皱。
      “依我看,牛金星或者刘宗敏最合适。”陆天心面露微笑。
      “牛金星和刘宗敏不是要置东方叔叔和李将军于死地吗?他们会出言劝告闯王?”陆归然神色惊诧。
      宋献策陷入沉思,并未回应。陆天心笑道:“这就要靠我们了,是人总有忌惮、关切之事,他们当然不会主动化干戈为玉帛,但找到他们的软肋,就不是他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只能这么做了。”
      看着宋献策沉默不言,陆天心续道:“当然这只是权宜之策,只要闯王打消惩处东方将军的念头,我们也不会对他们太过分。”
      宋献策一拳打在掌心,“陆女侠所言有理,比起硬闯确是良策,但这二人都是草莽出身,又是赶着刀口舔血的营生,忌惮关切之事好像也……”
      “宋先生放心,如今就要建功立业了,对于身家性命,没有谁会轻言放弃吧。”陆天心眉露浅笑,如花绽春。
      “你是要?”宋献策欲要出言询问。
      “先生放心,只是虚张吓唬,点到为止。但此事还需先生帮忙,带我俩进宫,我俩扮成先生护卫即可。”
      宋献策沉吟了一下,“好,这就动身吧。”

      随即,宋献策叫贴身护卫送来两套军服,让陆天心二人换上,又装扮了一番,跟在宋献策之后进了皇城。众人从崇文门进内城,宋献策是闯王的军师,一路畅行无阻,直接把二人带到了皇宫。
      闯军自打进了皇宫以后,高级将领以上都住进了皇宫,享受一把皇帝大臣的生活。闯王坐上了皇极殿,昨夜尽管受了陆天心等人的闯闹,后半夜依旧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仪式,众将领豪酒快肉,大快朵颐,可谓豪情满涨,士气激昂。闯军的将领,明廷的降臣,纷纷高呼闯王“万岁”,闯王于是论功封赏,场面好不激人奋勉,通宵达旦。如今已日出中天,除了李岩因求情于闯王而被罢兵权外,其他将领尚未酒醒,依旧醉意阑珊,沉睡于建功立业的好梦之中。
      牛金星就住在乾清宫东侧内廷东六宫之首的景仁宫中,这里距离闯王住的乾清宫最近,且按文武官排序,东侧为尊,故安排给了丞相牛金星。由于昨夜一闹,东方昱被伏,陆天心二人逃脱,都多得牛金星在闯王面前的进言。牛金星素来处事谨慎,为防有人滋事报复,便在景仁宫前安排了卫队轮守。
      陆天心二人跟着宋献策到皇宫角落,宋献策向二人交代清楚皇宫中各将领的情况,俩人便告辞遁走。俩人与宋献策商议,决定直接找牛金星下手,但景仁宫与乾清宫相近,目前又增派了人手,俩人决意等到夜晚下手,为免引起闯王的注意,宋献策也特意进宫与闯王商讨后续的军事部署和战略布局。

      入夜,俩人摸上宫墙入了景仁宫,宫中灯火通明,人头涌动。牛金星睡了一个白天,正在桌案饮酒看书,想来昨夜纵欢过甚,尚未恢复。就见一个士兵急匆匆跨过殿门,跪倒在牛金星榻前,道:“启禀丞相,杜公公有事求见。”
      牛金星沉吟了一下,“杜公公?杜勋吗?不是给了他银两遣走了吗?又回来做什么?”见底下士兵回应,又道:“行,让他进来吧。”
      就见一个中年太监小跑着进来,满脸媚笑,说话间就双膝跪地:“奴才见过丞相,丞相万福金安。”
      牛金星瞥了一眼,“杜公公不是已经离开京城了吗?深夜到访,所谓何事啊?”
      杜勋起身,笑道:“不瞒丞相,奴才确实是出城了,但是遇见了一个人,所以马上又撤回来了。”
      “遇上了什么人要公公这么着急地跑回来?”
      “丞相,这个人可不得了,她可是当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牛金星眼睛一眯,“陈圆圆?吴三桂的妾吗?如今吴三桂依旧镇守于山海关?”
      杜勋用手绢挡着嘴笑道:“丞相说中了,这吴三桂尚不知天下易主之事,如今仍拥兵于山海关,这个陈圆圆是他挚爱之人,我想对大王,对丞相肯定有用,所以一见到她就马上带过来了。”
      “嗯,这女子现在何处?”
      “回禀丞相,奴才安顿在城外,现在天色已晚,您看是否明日带去面见大王?”
      牛金星知道杜勋急着告知自己此事,是给自己卖好,借此希望自己在闯王面前给他一些好处,但这太监又尚不清楚自己深浅,不会贸然将人带过来,便答道:“公公所言甚是,天色已晚,公公且去歇息,明日待我安排,一起面见大王。”
      “甚好甚好,那奴才先谢过丞相。”说罢,杜勋花枝招展地出了景仁宫。

      牛金星思量着吴三桂的事情,招手让退了侍卫,起身踱进内间。陆天心瞅准时机,俩人轻轻跃下房梁,归然在一旁望风。牛金星听得声响,以为是杜勋去而复返,转身刚想询问,就被陆天心一个闪身点了穴位,陆归然随手将房门关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