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种洋烟 ...
-
3.
1927年的春天来的好像比往年要晚一些,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山里人们对春的渴望,刚过春风,慧武就随哥哥姐姐们一同到地里挖野菜,说是野菜,其实也就是些刚刚冒出头的小蒜、白蒿,不过满山都是村里挖菜的同龄伙伴,菜早被挖的找不到了什么踪影。但不管挖着挖不着大家可以在一起疯开的耍一会,打土仗、趴树、跳沙洼…
大人们早已经开始了一年的准备,有牲口的人家用毛驴车或牛车一趟趟的往地里拉一个冬天里动物和人们的粪便,这可是最好的肥料,没有牲口的人家相对这些肥料也就少很多,也只能用人力担着送到地里。
每天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村子脚下的河岔地里,每个人家的主要劳动里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在一块块用石块围起来的田间像过筛子一样翻耕着。镶嵌在山涧里的这些地大部分都很小,有的不过10个平米,错落着分布在整个山沟的俩岸,小河里有从后山坡上麻堰里改下的溪流,虽然不是很大,但长时间的有水,竟在这条小河沟里几个低洼处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湖泊,从半山洼上向下望去像极了一面面反光的镜子,这可是孩子们一个夏天里最愿意光顾的地方,大人们也都知道水洼很浅,就不太管着这些天生爱耍水的娃娃们,任由他们在河里嬉戏。
生子和慧文负责往地里担肥,王贵老汉则领着慧武,在地里用挂在脖子上的笸箩往地里抓肥,并不时告诫慧武要撒均匀些,好像生怕有一丝的漏过,撒完肥全家就开始翻地,老人家本已经有些驼的背弯下去捡地里偶然翻出的小石块,又起身扔向河滩里。离慧武家这块地不到十米就是村里三大爷家的地,三大爷好像比慧文爷爷还要年长些,他家里人在前面翻,他总是坐在地里捡出石块,没一会就吆喝慧武爷爷过去抽烟。
“贵人老弟,过来歇一会,抽锅烟”这时大家也都会随着老汉的休息歇歇,慧武很喜欢听爷爷们聊天,也跟着过去听他们聊天了话。
“贵人,你家这块地可是不赖呀,也就是你才能周照出这样的好地呀!这块地去年有割半斤烟吧?”三大爷半躺着身子装好了一代旱烟,把装烟叶的袋子递给了圪蹴在身边的王贵老汉。
“去年没有割下半斤,也就不到四两,割下多少也不够那帮官老爷的。”老汉边说边把装好烟的布袋递给对方,又探出身子把叼在嘴里的烟锅伸向对方的烟袋。
“哎,去年烟价不好,再加上烟捐税就是再多也卖不上价钱,就不知道今年这烟价怎么样呀!”王贵老汉边在地畔上磕掉烟袋里的旱烟,边叹息道。
“每年乡里的烟税和县里的烟税交下来,就是收成好也改我们落不下什么,这帮人就是一帮子喝人血吃人肉的土匪”三大爷也气不打一处来的附和着王贵老汉。
“我看呢他们比土匪还坏!你说这民国都十几年了,也没见得我们这日子好起来,倒是各种的税捐一年比一年多,你说我们家也就这十几亩的地,大部分还是山地、坡地,大旱这几年有时候连种下去的种子都收不上来,倒是生了娃娃还要交人头田亩税,三哥,我看这社会还不抵人家大清国那会呢!村里这几年逃到口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那学堂里的娃娃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就是有几个娃娃来让我教,家里也是交不起学费的,我也老了,连这学堂也不想办了!叫娃娃们早些出去也寻个活路。”做了一辈子私塾先生的农民王贵虽然没有中过秀才,但却是周围山里能数的上的大学问人,现在也不得不为眼下这光景为难。
三大爷看着村里这个能人的兄弟也作难起来,就也再没有搭什么话,倒是慧武听着爷爷说学堂不开了就着急的问道:
“爷爷,你不教我们识字了?那我们去哪上学?”
“不开就不念了,冬天我在家教你们”
爷爷的回答虽然慧武在心里很不满意,但他也不敢说些什么,家里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弟弟慧商也已经三四岁了,但却一直穿着奶奶去死后留下的衣服改的衣服,一到冬天粮食就不够吃,夏天还好有各种野菜和瓜果果腹。
“慧武,慧武,叫上你爷爷,咱回家吃饭吧!”不远处的生子和慧文已经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回家了,就招呼着这边和三大爷聊天的父亲和儿子。
山坡的对岸村里人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只听见有年轻的汉子在山涧的圪梁上唱了起来:
提起俺家家有名
黄河畔上碛楞村
祖祖辈辈受贫穷
水里那浪里刨光景
……
大伙正听的入神,听见有人喊话:“二赖子,二赖子!换个片子!给咱唱个种洋烟,快唱!”只听见山涧里婉转的唱起
青天蓝天紫蓝蓝天
什么人留下个种洋烟
道光登基一十三年
洋鬼子留下个种洋烟
洋烟本是外国生
带到中国害良民
镇羌城里地方大
先种洋烟后安家
过了大年是春天
家家户户种洋烟
十亩地来八亩田
留下二亩种洋烟
哥哥门外打了一支耧
小妹妹家中梳头再抹油
哥哥扛耧头走在前
妹妹后头拉上一条牛
哥哥在后头摇上耧
小妹妹在前头帮上牛
脚踏坷垃口喊牛
眼看籽眼手摇耧
哥哥在前头勾壕壕
小妹妹在后头溜籽籽
勾了一遭又一遭
眼看那阳婆上来了
哥哥在前头踩八垄
妹妹在后头踩七垄
哥哥拿了一把大圆刀
妹妹手小抿不了
哥哥拿了一把小圆刀
妹妹手小正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