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慧武的烦恼 ...

  •   3.
      经过一个夏天的忙碌,黄土高原上渐渐有了些星斑的绿色,年幼的孩子们也被妇女们带出了黑暗的窑洞来沐浴夏日里温暖的阳光,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们则在地里忙活完也总不忘到村子下面的沟里去嬉闹一番,山里的娃娃们淳朴,也不会忌讳什么,都光着屁股一会水洼里,一会河床的青石盘上,或是说笑,或是大闹......

      慧武远远的坐在小河边上静静的看着弟弟和伙伴们玩闹,不知道怎么的,这几天他好像满心的忧虑。这要在平日里,他早就下水和伙伴们耍开了,而今天他却只是做在岸边看着伙伴们玩耍,还时不时的用那双已经有不少老茧的小手揪拔长在岸边石头缝里的尖草,拔出即刻又扔了出去继续揪拔,河中的小伙伴们叫了他好几次他都好像没有听见似的,直到大伙都散去弟弟慧商跑来叫他:
      “二哥,你今儿怎么不耍水?“
      “哦!我今天不想耍,你们耍完了?他们人呢?”这时他才发现伙伴们早已经都散去了。
      这时已经是大下午了,太阳也早已经没有了中午的炙热,小河床上的一半已经被大山遮住了阳光,慧武赶紧招呼弟弟回家,这会早该是家里人出山干活的时间了。
      “都回去了,二哥,咱也回吧,不然大回去又骂你啊!”小小的慧商也提醒着二哥慧武该是回去的时候了,虽然踏上了回家的路,但慧武的脚步像被什么拖住了一样,蹋拉着步子爬向半山的家,一路上他又一次回忆起了前几天爷爷和他大说的话。
      “生子,你和你婆姨这几天商量一下,板女也已经快十七了,改是给娃娃寻个婆家了,就咱眼下这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今年这雨水少,又怕是个年景呀!再说娃娃也不小了,再过俩年慧文也改给寻摸个婆姨了。木瓜你刘叔给板女物色了人家,就是他们一个村里的,家里挺殷实的,兄弟三个这是个老二,老人们也都在,听你刘叔说日子比咱强多了,娃娃人也不错,夏天里在家里帮衬着地里的活,冬天里就跟上他大去口外驼盐,你刘叔说娃娃是个庄户地里的好把式,我看这门亲事不错,板女嫁过去也不能吃苦,你和你婆姨商量一下,我们就稍话给你大叔叫他瞅个时间,把那家大人和那娃娃也都一块带上过来一趟,也让板女见上一回。有你大叔做媒,这门亲事也就算是定下了,等秋天农活忙完,就看个日子把娃娃嫁过去吧!”
      “哦!大,这事情你老安排着看,我和茹子没什么意见,就是叫茹子给板女先通个话,不然怕娃娃一时间不能接受,其他我们都听你的。”憨厚的生子在这个极有威严和声望的父亲面前是从来不敢顶撞的,倒是父亲大部分时候里也会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至于让他和他婆姨茹子商量一下,那是父亲会做事情的缘故,只是尊重他婆姨而已,这一点生子是很明白的。
      “哦,还有,我前些天去镇羌堡赶集遇见你拜大高六旦了,那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了,听说在麟州城里开了缸坊(陕北旧称做酒和粗的作坊叫缸坊),生意好着哩,我看等板女出嫁了,就让慧武去你拜大哪里干活,也给娃娃寻个活路,虽然娃娃还小,但总能填饱肚子,家里有慧文和我帮衬着你也够了。”
      “哦,大,那你就给木瓜我刘叔稍话叫人家择个日子过来吧,慧武的事情我看等茹子嫁过去了我们再给我拜大稍话吧,叫娃娃过完年就去,过完年他就十一了。”
      父亲和爷爷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早已经被爱听大人们聊天的慧武听到了耳朵里,在这个只有十岁的少年心里,大姐要嫁人他是没有什么感触的,而爷爷和父亲要把他送到远在百里之外的麟州干活着实让他烦恼。他心里想着这样一来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看一回弟弟和妈妈,也不知道拜爷爷那里的活比不比地里的庄稼活更重,不过这个他倒好像不怕。也听爷爷说麟州城可大了,足足有一百个自己村子那么大,到处人山人海,卖什么的都有,最主要是到拜爷爷那里干活天天可以吃白面馍馍,这是个非常值得令人兴奋的消息,慧武想着,真要有白面馍馍吃,他就一顿吃它八个十个的,这时好像一下子浑身有了劲似的,三步并做俩步就走到了半洼上的家。
      父亲和爷爷已经准备出发了,看到慧武回来就赶紧招呼他拿上舀子走。这些日子,每天下午慧武就和家里人一起去给洋烟浇水,这“庄稼”可是个娇贵的玩意,就怕缺了水,父亲们也是一天三趟的小心伺候着这些家里唯一来钱的指望,生怕出了一点差错。大人负责挑水,慧武就在麻堰旁边负责给大人们舀水。这山泉也是奇了,就在这样的大旱之年也一点不减水量,更没有断流过,村里人的所有用水都靠着这一窝山泉,年长的长辈有时歇会也会议论这山泉的神奇,说这山泉是个神灵,有时还会给磕上几头。

       也就过了半把个月的时间,木瓜的跛脚刘爷爷就领着一个戴瓜皮帽的五十多岁男人和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来到了家里,这个跛脚的刘爷爷慧武以前是见过的,每次他来家里,爷爷就要招呼娘给他做高粱面的面条吃,这可馋死了慧武和慧商,不过只要爷爷一个眼神,这俩个懂事的娃娃就会立马躲到门口去玩,慧商总是不放心的在门缝里偷看几次,生怕这人把娘和的一点面给全吃了,总听到面条端上时刘爷爷和爷爷寒暄:
      “贵哥、生子,快叫娃娃们先吃,我吃了没一会的。”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慧武看到的是每次娘递上的香喷喷的面条后刘爷爷笑着就接了过去,大口的吃了起来,边吃还会边夸赞娘的手艺好,夸爹娶了个好婆姨,夸爷爷有个孝顺的好媳妇……一听到这,慧武不由的就笑了出来。
      不过这次细心的慧武发现刘爷爷来时和往日里不太一样了,他们三个到家里的时候每人手里都拿了很多东西,跛脚的刘爷爷好像还刻意的换了新衣服,不太利索的那条腿的裤脚也被挽了起来。那年轻男子倒是不怕生份,一进门就从褡裢里抓出了许多糖给慧武他们吃,慧商还小,高兴的一下子就接过了那人递过来的糖,递到慧武的时候,慧武刻意看了下爷爷,爷爷用烟锅示意了一下慧武叫拿吧慧武才接过了那些糖块,可该到姐姐板女时她却不好意思的,连忙叫上慧武和慧商到爷爷的窑里去。
      其实就算是这样的见面在当时那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王贵老汉虽说不是什么乡绅名流,却也算的上是比较开明的长辈了,较一般人家,婚姻大事当然是长辈做主,是决计不会尊重小辈的,何况又要女儿家家,一般的婚姻都是由长辈和媒人商量好就直接决定了,好多人都是在拜堂当天晚上才能互相见到第一面,悲剧也常常在这样的错位中从此开始。
      在慧武爷爷后来的回忆中说,他的姐夫叫郝长清,人看上去很是憨厚老实,其实骨子里却是个不安份的人,后来郝长清爷爷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
      爷爷说当时郝长清爷爷娶板女奶奶的时候,一下子给家里下了五十块大洋的聘礼,虽然这在当时的大户人家也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慧武爷爷一家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这也侧面证明了郝长清爷爷家当时的家境是好过慧武爷爷家很多的。婚事很快就被长辈们定了下来,在后半年的时间里,爷爷一家都在为姐姐板女的出嫁做着各种准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