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多数人爱吃,懂得分辨好坏,却做不到如这位任女士一样,一入口就能道出其中精妙。
      夏初和也算得上是口味刁钻的人,沈鱼试菜时做给她吃,她有时能提出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更多的是挑剔外形。于沈鱼而言,提高的空间不大。
      离开了学校,最大的损失在于失去了极度挑剔的点评者。沈鱼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总有局限性,难以突破。像任女士这样味蕾敏感且对美食有相当了解的食客,真算得上可遇不可求。
      沈鱼打起了八百分的精神继续烹调剩下的一道主菜和两道甜品。另一道主菜是海鲈鱼,肉质细腻鲜美,搭配轻盈的莳萝泡沫。
      甜品的设计也能看出沈鱼对这一次圣诞大餐的野心。她选择了一道难度极高的奶酪舒芙蕾,一是为了切合法餐主菜后上奶酪的习惯,二也是为了炫技。
      舒芙蕾是甜品师的噩梦,即使是专业的大师,也不敢确保百分之百完美。有时候比例也对、时间和温度设置也并无纰漏,仅仅是因为将它放在了烤箱的边缘,受热不均,它就毫不留情地塌陷,留下一个使人难堪的形状。
      然而它之所以被无数人所追捧,自然是有道理的。成功的舒芙蕾和它的造型一样,口感轻盈蓬松,像云朵一般,使人回味无穷,见之难忘。
      又是一道很难假手于人的菜品,于文星紧张地拿出模具,按照之前被教导的那样,将黄油细细涂遍内壁,又撒上面包屑避免粘在壁上。
      沈鱼则忙于调切达奶酪和帕尔玛干酪的比例,烤箱已经在预热,蛋白也在打发中。甜点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需要有条不紊心细如发。
      准备这些的同时,另一道需要烤制更长时间的甜点也需要开始备料了。
      给整顿大餐画上句号的,是一款经典的法式圣诞大餐标配——劈柴蛋糕。说是经典传统,也就意味着后来的厨师们不断推陈出新,给它增添了许多新的创意,可发挥的余地很大。其变式多到甚至每年有一个专门的比赛,评选出这一年度最有创意的新款。
      沈鱼做的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口味,只在内馅上做了点小文章,是百香果慕斯,外层则是巧克力浆。铺一层蛋糕胚,刷一层糖浆,再小心地卷起来。
      均匀地淋上调配好的巧克力酱,用特殊的工具刷上纹路之后,劈柴蛋糕的雏形就出现了。造型犹如一段真正的橡木棒,枝桠断裂处都模仿地惟妙惟肖,只在顶部精巧地排放上几种浆果,同主菜呼应。

      趁着下一份甜品在烤箱中的些微闲暇,沈鱼再次走到那两位懂行的食客身边。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任筝,杂志专栏著者,也是FS酒店的一名美食顾问和独立董事。”
      那位女士说着,从小巧的名片夹里抽出一张名片递过来。
      “沈主厨最近什么时候有空呢?我知道一家不错的咖啡店。”
      瞧瞧,瞧瞧,可不就是来挖角的!夏初和站在不远处桌边服务,竖着耳朵听她们这一边的谈话,心里大有料敌先机的得意。
      沈鱼接下了名片,想了想,与她约定了时间,又就这餐的菜品攀谈几句,态度自然得体,不动声色,一派高手才有的矜持风度。
      结束了这一天的服务,送走顾客和员工,只剩下沈鱼和夏初和还留在餐厅里。
      “那位任女士看样子是打算要挖你了,你准备怎么回复她?”两人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商量对策。
      沈鱼倒是心情比较轻松:“也未必,或许是她想写一篇专访呢?”
      “可把你美得!”夏初和嗤之以鼻,随后正色道“我查过了,她的杂志确实是圈内比较有名的一部,而她本人也相当有影响力。”
      “那不是正好,看样子我们餐厅也开始入了本地圈子的眼了。”
      夏初和有些忧心:“你妥善处理吧。拒绝记得婉转一些。”
      沈鱼忍不住扑哧笑出声:“你就知道人家一定是来挖墙脚的,而我也一定会拒绝?万一她开了个使我心动的价码,我跑了呢?”
      夏初和毫不在意地瞥了她一眼:“我还不知道你吗?”
      话题被简单揭过,她伸手去拿多余的劈柴蛋糕:“瞧瞧,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个劈柴蛋糕做那么大的量,多浪费啊。就决定是你了,我明天的早餐!”惹得沈鱼斜她两眼,颇有些不平地抱怨:“你还不就是仗着和我感情好!”
      夏初和嘿嘿一笑:“这话反过来说也行啊。”

      咖啡店是一个古怪的场合,原本应该是休闲放松的空间,却经常被人用来洽谈商务合作,就像中国人传统谈话时会选择饭桌一样。大概进食本身就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安全感,使警惕的头脑稍有松懈,也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那么明显。
      任筝推荐的咖啡店位置闹中取静,环境幽僻,装修风格也非常使人放松。两人各自点了一杯咖啡,又点了一份小巧的甜品。
      谈话轻松随意,好像单纯是一对好友闲聊近况。沈鱼摸不着头脑,只当什么也不知道,与她天南海北地扯。
      和一位有阅历的人聊天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作为撰稿人,任筝游历过许多地方,历史文化无一不通,谈起食物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论烹饪手段和技巧,当然是沈鱼懂得多,可论及一道菜肴的由来和它背后的故事,则反而是任筝侃侃而谈。
      “就比如你那天做的劈柴蛋糕,灵感来自北欧民俗。那里的人们相信,圣诞节将橡木放在壁炉里燃烧一夜,能够为来年祈福,庇佑家人身体健康。现在之所以说它是法式经典,是因为其首创者是一位巴黎著名的西点师。”
      沈鱼笑笑:“它的寓意很好,所以才更适合做圣诞菜品。”
      闲谈总有尽时,任筝这样位置这样年纪的人,早已经过了会参与无效社交的阶段,单独邀请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必有期望实现的意图。
      一杯咖啡喝得快见底,任筝终于吐露了她邀约沈鱼的目的。
      “沈主厨的厨艺和创意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们FS酒店旗下的餐厅非常需要一位像您这样科班出身又富有创造力的料理人,希望沈主厨考虑一下。”
      面对这种情况,沈鱼早有预料,也和夏初和讨论过打好了腹稿。
      两人的态度都很明确,之所以建立chole&yvette而非加入已成名的餐厅,正是她们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否则,以她们的能力,在校期间也早有餐厅酒店主动给出offer。
      沈鱼如是婉拒,理由听起来很天真,但言辞之中的拒绝含义显而易见。
      任筝脸上淡定的笑容微微迟滞了一下,随后又露出理解的神色:“年轻人确实该有筚路蓝缕的豪情,有自己的理想当然很好……”
      她微笑着眨了眨眼睛,竟然露出三分俏皮的气质,“不过你真的不听听我的条件吗?”
      岁月或许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她的眼睛却仍然清澈,做这样的动作不算突兀。沈鱼失笑,也配合着神神秘秘地凑近去:“那您说说?”
      见她摆出一副意有松动的模样,任筝却了然地摇了摇头,“算了,你就把我的提议忘掉吧。不过,如果你改变主意了,还是可以来找我。我们酒店是一定有你这样优秀的主厨的位置的。”
      “这可真是个了不得的许诺。”沈鱼站起身来同她握手,“那么作为回报,我也向您许诺,我们餐厅也一定会有您这样杰出的美食家的位置。不过,我说的位置恐怕和您说的不太一样哦?”
      任筝被逗笑了,“当然,希望你能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我一定会好好用好你给我的这个位置的。”

      成功解决一桩不大不小的事,又兼圣诞大餐效果不错,一直神经紧绷的沈鱼总算能松快下来了。
      她懒懒地窝进被子,准备享受难得清闲的夜晚。
      “明天就元旦了,你放假吗?”
      手机突地跳出一条消息。沈鱼划开,也不必看发件人就回复,“并不会啊,元旦是我们最赚钱的时候,怎么能放假呢?倒是你,听说游戏公司逢年过节都会搞活动的,怎么不用加班?”
      孙翔在屏幕那头大摇其头,还是不了解我的工作性质啊。三言两语反正也解释不清楚,他直接回复道:“队友都回去了,游戏活动一个人玩怪没意思的。”
      怎么说也是个假期,总不能就这么毫无仪式感地度过吧?沈鱼坐起身望窗外的夜景,忽然兴致勃勃地提议:“出去看跨年秀吗?”
      “啊?”孙翔愣了愣,那是个什么玩意儿?他顺手搜了一下,不屑地撇撇嘴。不过看在是沈鱼提的份上,倒也还是同意了。

      重新换上出门穿的衣服,沈鱼带上手机,揣了把车钥匙就出门了。
      同她一起站在电梯里孙翔满脸不可置信:“你居然还会开车?”
      沈鱼抬抬下巴看他一眼,似乎很为他的大惊小怪感到好笑,答道,“放心吧,驾龄很长了,不会有问题的。”
      似乎是为了证明她说的话,她动作娴熟地坐到驾驶座上点火发动。原本孙翔还有些隐隐的担忧,见了她的车却颇为赞赏地感慨:“嚯,城市越野,很帅嘛。”
      古代男人爱马,现代男人爱车,如出一辙。大概这些东西还有身份和审美上的符号意义。
      这种车型的空间很宽敞,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孙翔惬意地把腿伸直。他侧过头去看车窗外的风景,从玻璃的反光上看到沈鱼专注的表情。
      S市虽然是一座巨型城市,但囿于机动车保有量实在庞大,路上堵得不行,还常有习惯不那么好的驾驶人。想要在这里平稳顺畅地开车的确要点本事,而沈鱼也果然没有撒谎,在车流里稳稳地衔住前车,保持了合理的距离又不曾被人插队。
      反应灵敏的人五感通常也不会差,孙翔一直感到一道眼神朝他这边晃过来又收回去。可窗子里倒映的沈鱼又是一副嘴唇微抿神色肃然的样子,格外正经。
      他心里小小地窃喜着,嘴上却不肯饶人:“喂!你老看我干嘛?好好开车啊!”义正词严地 说完,他转头看沈鱼,准备好好批评一番她不安全的驾驶行为。
      “哈?”沈鱼一头雾水,语调不由得拔高了一些,“谁看你了?”
      她想了想,很快反应过来,露出个嗤笑的表情,“我看右边反光镜呢!”
      专注训练并没有空去考驾照的孙翔小同学顿时僵立当场。
      正好赶上个红灯堵了常常一条车龙,沈鱼好笑地凑近去调笑他:“这么自作多情呢?”
      这脸丢大发了!
      孙翔悲愤地往车门边挪了挪,满肚子话憋着,只好从鼻子里喷口气“哼”了一声以示抗议。
      沈鱼可不在乎他怎么羞愤,原本只需要用余光瞄一眼的右反光镜,这下每次都端端正正地把头转过来,先看路况再看孙翔,好像是为了表明,这两者的角度有多么大的区别。
      看什么看!孙翔恶狠狠地瞪回去,换来一个故作无辜的表情。

      一段并不长的路在孙翔的如坐针毡中显得尤其漫长,好不容易到了地方,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跳下来:“我先去占个好位置,你去找车位吧。”
      说完迈开长腿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沈鱼偷笑两声,如他所言把车开进附近的停车库。
      江边的空气理应格外凛冽,却由于过于拥挤的人群而燥热起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浦江边就会聚集大量庆贺新年到来的年轻人,一对情侣、三五好友,怀着各自的热烈梦想,兴奋着、雀跃着,倒数计时。
      在一片黑压压的人头里,饶是位置共享的定位精确到半径一米也不足以使沈鱼找到孙翔。她躲在一个人还算不得多的店门旁,用力对着嘈杂的电话那头喊:“你在哪儿?周围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路标?”
      那边传来的回音让人感到相当不乐观:“你说什么?哦,我就站在一个灯箱边上,你找找,就有几个小孩站在灯箱顶上呢!”
      沈鱼又努力往前挤了挤,站在人群的边缘踮着脚往里头张望。
      看了几眼,她倒是找到了孙翔所说的有小孩站着的灯箱。那个灯箱大概也有个一米高,为了安全起见看来是没有打开。也不知哪家家长心这样大,把孩子放在上面,虽然越过了层层叠叠的人头,却多少有些危险性。
      孙翔倒一眼看见了沈鱼,朝她用力挥了挥手,似乎还说了句什么,可惜被周围的欢闹声掩住了。
      沈鱼冲他举手示意,然后一路弯腰侧身说着借过,竭力往里挤。
      越是靠近人群中心,密度越大,沈鱼前进的速度越是缓慢。孙翔似乎是等急了,离开那个为了方便她寻找的灯箱,艰难地从人缝中伸过来一只手。
      他背着光,身后绚丽的霓虹灯正不知疲倦地变换着颜色和节奏,也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那只手并不多么宽厚,却也温暖有力,黑色的半指手套衬得他露在外面的半截手指愈发骨节分明白皙纤细。
      沈鱼不假思索地握住,借着他的力道向他那边靠近,终于胜利会师。
      “这一天见的人,抵我半年见的数量了。”沈鱼四下张望,一边慨叹。
      “毕竟是新年呀!”孙翔语气轻快,拉着她继续向围栏边走。
      人群不可避免地接触碰撞,明明都是陌生人却几乎都是零距离接触,毫无私人空间可言。
      沈鱼皱起眉头,孙翔敏感地察觉到,于是半侧着身替她挡开人。
      好不容易走到个合适的位置站定,两人都快要在寒冬里出一身汗。沈鱼本来就穿得不多,简单的针织裙外面罩了件呢子大衣。她解了围巾,任它挂在胸前随着风飘。孙翔也敞开了派克外套的拉链,用手扇了扇。
      “我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跨年呢!你呢?”
      “可不是嘛……哎哎哎,不说了,开始了!”受到气氛影响,沈鱼也兴奋起来,转过头望着大屏幕。
      各色灯光投射在一片海派建筑上,旁边新建的高楼玻璃镜面上则打着各式标语。画面从蒸汽时代来到信息时代,这座年轻的城市野心勃勃,也生气盎然。
      人群在倒数,孙翔却在看沈鱼。
      十!她将手拢在嘴边,一团白雾从她口中逸散。灯光落在她眼睛里,好像恒星被黑洞捕获前最后闪耀的光芒。
      五!她转过头,眉眼愉悦地弯起来,嘴唇翕动了一下。
      一!孙翔听见她说的话了,她说,
      新年快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