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黑风山怪窃袈裟 ...
-
唐僧师徒两人,快马加鞭,来到跟前,抬头一看,果然是一座寺院。唐长老下了马,孙行者放下了担子,正准备进门,却见那门里走出一个僧人。双方施了礼,那僧人问:“你们是哪里来的?”三藏说:“我们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雷音寺拜佛求经。走到这里天色将黑,想借宿一夜。”那个和尚说:“请进,请进!”三藏叫行者牵马进来。
那和尚领着三藏和悟空进了山门,只见那正殿上写着四个大字:“观音禅院”。唐僧大喜道:“弟子屡次蒙受菩萨圣恩,都没来得及叩谢,今天遇到禅院,就跟见到菩萨一样,正好拜谢。”那个和尚开了殿门,请三藏朝拜。
孙悟空拴好了马,丢下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向金像叩头。那个和尚去打鼓,悟空就去撞钟。三藏伏在台前,倾心祈祷。叩拜完后,那和尚停止了敲鼓,悟空还在不停撞钟,撞了许久。和尚说:“叩拜已经结束,你怎么还撞钟?”悟空说:“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此时惊动了那寺院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长老,他们一齐拥出来,道:“是哪儿的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悟空突然跳出来喊道:“是你孙外公撞钟耍!”唐僧连忙给众僧解释,众僧知道他们是大唐去西天取经的和尚,才放下心来,牵马的牵马,抬行李的抬行李,请到方丈。院主与唐僧见了礼,安排斋饭。唐僧谢了,忽有两个小童搀一老僧出来,说:“师祖来了。”唐僧上前施礼,老僧说:“我听说唐朝的老爷来了,出来相见。不知东土到此多远”唐僧说:“出长安边界有五千多里,过了两界山收了一个小徒,过了西番哈咇国,又走五六千里,才到了这里。”老僧说:“也有万里之遥了。我真是虚度一生啊,山门也不曾出去过,这才是所谓的坐井观天啊。”唐僧问:“老院主高寿几何?”老僧道:“我今年二百七十岁了。”悟空说:“是我万代孙儿辈份。”唐僧瞪他一眼说:“不懂礼貌乱冲撞人。”老僧便问:“老爷你有多大年纪了?”悟空道:“不敢说。”悟空心里暗自思忖:“在我面前吹牛,你肯定吹不过我!”
一个小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另一个小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唐僧见了,夸奖不尽,说:“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过奖,过奖!老爷从天朝而来,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从大唐而来,可有什么宝贝,借与我一看?”三藏道:“从大唐到西天路程遥远,我哪敢带什么宝贝啊。”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件袈裟,难道不是件宝贝吗?拿给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悟空说:“你笑什么?”院主道:“老爷说袈裟是件宝贝,确实可笑。若说袈裟,像我这样的,不止二三十件;如果说我的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那老和尚,也是一时卖弄,便叫人开库房,抬出十二柜子,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摆上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悟空看了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类,笑道:“好了,好了,收起来吧!把我们的也拿出来看看。”三藏拉住悟空,悄悄的说:“徒弟,不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只身在外,不要惹出祸端。”悟空说:“看看袈裟,能惹什么祸?”三藏道:“你不懂得,古人说,珍奇宝物,不能让贪婪奸诈的人看见。如果一旦让他看到,他必然会动心,一旦动心,必然会施用奸计。如果怕惹祸,他向你索要宝贝,你必须答应他。不然的话,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可不是小事啊。”悟空说:“放心,放心!包在老孙身上!”他不由分说,走过去,把包袱解开,就有霞光万道,去了两层包裹的油纸,拿出袈裟,抖开后,满屋子红光,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
那老和尚见了,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着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老爷这件宝贝刚才展开,由于天色晚了,我又老眼昏花,看不清楚!”三藏说:“端上灯来,让你再仔细看看。”那老僧道:“你的宝贝,本身就发光,再点了灯,更加晃眼,更不可能看清楚啊。”行者道:“你要怎么看才能看清楚?”老僧道:“老爷若是放心,让我拿到后房,仔细看一夜,明天早上送还老爷,不耽误你西去,不知可否?”三藏听说,吃了一惊,埋怨行者道:“都是你,都是你!”行者笑道:“怕他什么?等我包起来,让他拿去看。如果出现问题,我负责完好无缺要回来。”唐僧没阻挡住,悟空已经把袈裟递给老僧,说:“认你随便看,只是明天早晨及时还给我,不得有一点污损。”那老僧非常高兴,让小童将袈裟拿进去,吩咐众僧把前面禅堂扫净,取两张藤床和铺盖,请唐僧师徒安歇。
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到后房灯下,对着袈裟号啕大哭,小童不知该怎么办,去告诉众僧:“公公在房内哭,二更了还不睡。”有两个徒孙,是他的亲信,前去问道:“师公,你为什么哭?”老僧道:“我哭与这件袈裟无缘,看不得唐僧的宝贝!”小和尚道:“袈裟就放在你面前,好好看就是了,何须痛哭?”老僧道:“看的不长久,连穿一天的福份也没有。”众僧道:“想穿他的,有何难处?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十日,何必这样痛哭?”老僧道:“纵然留他在这里住半年,也只能穿半年,他要走时还得还给他,总不能永久把他留在这里吧?”
有一个名叫广智的小和尚说:“公公,要想长久穿也容易。”老僧闻言,高兴起来,问:“你有甚么高见?”广智道:“唐僧师徒两人长途拔涉,肯定劳累,现在已睡着了。我们找几个力量大的,用刀枪把他们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还能谋了他的白马、行囊,把那件袈裟当做传家宝流传下去,岂不是长久之计?”老和尚听后,满心欢喜,擦了擦眼泪道:“好,好!此计绝妙!”
一个名叫广谋的小和尚说:“此计不好。杀那个白脸的似乎容易,杀那个毛脸的好像很难。万一杀不成,不是给我们自己招来祸害吗?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意如何?”老僧道:“你有何法?”广谋道:“依我之见,不如舍弃那三间禅堂,放起火来,把他们连同白马一起烧死。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都会认为是他们不小心,失了火,还把我们的禅堂都烧了,这样可以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成了我们的传家之宝?”那些和尚闻言,无不欢喜,都说:“此计更妙,更妙!”
却说三藏师徒,安歇下后,悟空久久不能入睡。他想想师父说的话不无道理,万一那老僧起了歹心,对袈裟做手脚怎么办?越想心中越是不安,便轻轻起床,前去查看。他走到方丈窗下,听到房中和尚秘谋,吓出一身冷汗。他想如果这时把这帮和尚打死,师父肯定不会相信他,定会认为他滥杀无辜,又要赶他走。他急中生智,急忙跑回去,给唐僧施了催眠术,把唐僧和白马、行李移到了禅堂前面的一个地下菜窑内。自己却又跑回方丈的房顶上,坐在上面,仔细观察动向。
只见那群和尚搬柴运草,摆放在禅堂四周。行者暗笑道:“果然如我师父所说,他们要害我们的性命,谋我们的袈裟。”
那群和尚点起了火,顿时红火冲天,遮天蔽月,天上看不见一颗星星。干柴遇见烈火,越烧越旺。这时,偏偏又刮起了大风,火势失去了控制,把周围的房屋全燃烧了起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时间火焰窜有几十丈高,烟灰飘到了九霄云外。乒乒乓乓,像春节燃放的爆竹;咔咔嚓嚓,又像战场上的炮声。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这正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烧得处处通红。再看那群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观音院正南面,有座黑风山,山上有一个黑风洞,洞中住着一个修练者,他与寺院中的方丈和黑风山的道士交往很密切。这天,他正在熟睡中发现观音院失火,赶忙跑去帮助救火。他冲进火海,跟众僧一起抢运财物,当到方丈屋里取水时,发现了台案上有件锦襕袈裟,放出霞光异彩,知道这是佛门的奇珍异宝,便动了邪念,他拿起袈裟,也不救火了,趁乱跑回了黑风山。
那场火一直烧到五更天,才灭息。这时,悟空把师父移到了菜窑外,叫道:“师父,天亮了,起来罢。”三藏睁开眼,面前一片狼藉。大惊道:“哎呀!怎么这殿宇全部都没了?只剩红墙,怎么回事?”行者道:“你还在做梦,今夜失火了。”三藏道:“我怎不知?”行者道:“我见师父睡得比较沉,没敢惊动您,急忙一个筋斗跳上南天门,找到广目天王借了他的辟火罩,护住了您。”三藏道:“你有本事护住我,为什么就不护住其他房子?”行者笑道:“我是为了让师父知道,果然像您昨天所言,他们爱上了我们的袈裟,算计要烧死我们!”三藏闻言,害怕地说:“是他们放的火么?”行者道:“不是他们是谁?”三藏道:“是不是他们怠慢了你,你干的这个勾当?”行者道:“我怎么会干这种缺德的事?确实是他们放的火。”三藏道:“袈裟在哪儿?是不是也烧坏了?”行者道:“没事,没事!放袈裟那个房子没有失火。”三藏狠狠地说:“我不管你那么多,如果袈裟有一点损坏,我就念紧箍咒!”悟空急忙装出非常害怕:“师父,千万不要念,我包管把袈裟找到还给师父就是了。”三藏牵着马,行者挑着担,径直到后面去找那老僧讨还袈裟。
却说那些和尚正悲切间,忽然看见唐僧师徒牵马挑担而来,以为是烧死后的鬼魂,吓得一个个屁滚尿流,叫道:“冤魂索命来了!”行者喝道:“什么冤魂索命?快还我袈裟来!”众僧一齐跪倒叩头道:“爷爷呀!冤有冤家,债有债主。要索命不关我们事,都是广谋与老和尚定计害你们的,不要向我们讨命。”行者叫道:“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谁向你们讨命了赶快归还袈裟,我们好上路!”众僧道:“袈裟在后面老师祖的房中。”众僧抢入里面,叫道:“公公!唐僧师徒是神仙,没有被烧死!赶快拿出袈裟,还给他们,让他们上路吧。”
原来这老和尚丢失了袈裟,又烧毁了本寺的房屋,正在万分懊恼,一听此言,进退两难,无路可走,便一头撞上南墙,撞得头破血流,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众僧哭道:“师公死了,袈裟又不见了,怎么才好啊?”行者道:“我想是你们中间有人把袈裟藏起来了吧?必须逐个盘查!”待把每个和尚和所有地方都搜查一遍,仍然不见袈裟踪迹。三藏恼恨悟空斗富,丢失了袈裟,于是念起了紧箍咒,悟空装着倒在地上,抱着头,十分痛苦地喊道:“师父,不要念了,不要念了,我负责找到袈裟还给您就是了!”众僧见了,一个个战战兢兢,上前跪下劝解,三藏才停止念咒。行者一咕噜爬起来,拿出金箍棒,要打那些和尚,被三藏喝住:“这猴头,还敢无礼?不要动手伤人,等我再审问一下!”众僧磕头礼拜,哀求道:“老爷饶命!我们确实不曾看见,这都是那老和尚干的。他昨晚看着你的袈裟,哭到二更的时候,心里生了邪念,想霸占你的袈裟,做个传家宝。想出一个奸计,要烧死你们。大火起来的时候,狂风大作,我们只顾救火,搬抢财物,没有看到袈裟的去向。”
悟空大怒,走进方丈屋里,把那老僧的尸首抬出,脱了衣服查看,也没有那件宝贝,把屋里屋外找了个遍,仍没有找到。行者思忖半天,问道:“昨天晚上,有外人来寺院吗?”院主道:“老爷如果不问,我差点忘了。黑风山住着一个修练者,平时经常来听师祖讲道,昨天晚上失火时,我看见他来帮助救火,但没多久,便不见他了。”行者问:“那山离这儿有多远?”院主道:“有二三里,南面那个山头就是。”行者笑道:“师父放心,不用说,一定是那个家伙昨晚偷走了。”三藏道:“你怎么能断定一定是他偷的?”行者道:“他昨天晚上来救火,可是没多久就提前离开了,肯定是看见袈裟后,动了心,偷了袈裟趁乱逃走了。师父在这里等着,我去找他察看究竟。”三藏道:“你去了,我怎么办?”行者道:“这个放心,我让那些和尚服侍您。”随及他叫众和尚过来,说:“我去找袈裟,你们在这里好好服侍我的师父,如有半点差错,我饶不了你们!”说着,朝着断墙就是一棒,几米高的断墙轰然倒坍。众僧吓得忙磕头道:“爷爷放心,我们绝不敢怠慢!”
那行者来到黑风山,忽然听到芳草坡前有人说话。他轻手轻脚,藏在石崖下面,偷偷望去,原来有三个人席地而坐。一个黑脸大汉,一个道士,还有一个秀才。只见那黑脸大汉手里捧着件袈裟,对另二位说:“我昨天晚上得到这件袈裟,是佛家的珍宝,天下独一无二,我想开个宴会庆祝一下,就叫佛衣会吧,你们参加吗?”道士说:“当然参加啦!”悟空一看是自家的锦襕袈裟,血冲脑门,一下子冲出来,朝着黑脸大汉就是一棒,黑脸大汉应声倒下。悟空拿起袈裟,正要走,秀才一把抓住道:“你想抢劫?”悟空回身一棒,把秀才打下万丈山崖。道士见状,猛扑过来,悟空接连几棒,把道士也打死。他把黑脸大汉和道士拖进不远处的黑风洞,放了一把火,烧了个净光。在黑风山游荡了二天,然后拿着袈裟,回到了观音禅院。
三藏和众僧见悟空拿着袈裟回来,非常高兴。
唐僧问:“徒儿,你是怎样找回袈裟的?”
悟空一是怕唐僧责怪他杀生,二是想在众僧面前炫耀一番。于是,便胡乱编了一套。
他说:“我一个筋斗翻到了黑风山,看到三个人草地上坐着高谈阔论。黑脸大汉说,昨天晚上他得到一件宝贝,名叫锦襕袈裟,想在后天他生日时召开一个庆祝宴会——佛衣会,请二位光临,道士和秀才都满口答应。我忍不住了,跳出来叫道:‘你这妖怪偷了我的袈裟,还想开什么佛衣会,休走,吃我一棒!’举棒打去,黑脸大汉慌得化风而逃,道士驾云而逃,秀才被我一棒打死,一看原来是条白花蛇。我追进深山,见一个山洞,洞门上刻‘黑风山黑风洞’六个字,我抡棒打门,高叫:‘开门!’把门的小妖慌忙报告说:‘大王,门外有个雷公嘴和尚平来讨要袈裟’。黑风怪手持黑缨枪,冲出来问:‘你是哪里来的和尚,敢来这里胡闹!’我骂道:‘你这个偷袈裟的妖怪听着,你外公是大唐御弟三藏法师的徒弟,姓孙,名悟空,当年曾大闹天宫,号称齐天大圣!’妖怪冷笑着说:‘原来是偷仙桃的弼马温!’我举棒就打,斗了十多回合,不分胜败。黑风怪用枪架住棒,说:‘且停,晌午了,等我吃了饭再跟你斗。’我说:‘你算什么好汉才斗半日就要吃饭,我老孙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没进一口汤水。不要走,还我袈裟你再吃饭。’黑风怪虚晃一枪,进了洞,关上门,命令小妖们准备佛衣会筵席。”
“我没有办法,只有在山上闲逛,忽然看见一个小怪夹个花梨木匣儿走过来,我当头一棒,打成肉饼,找开匣子,里面是张请观音院金池长老赴佛衣会的请贴。我摇身一变,变成金池长老,来到洞前,大叫‘开门’,小妖把我请进洞,见到黑风妖,说:‘昨天夜里到处找袈裟,原来被老友弄来了?’这时,巡山的小妖来报,说去送请贴的小妖被人打死了,黑风妖就知道了金池长老是我变的,抓枪就刺,我马上取棒,现了原型,就从洞中打出来。看到红日西坠,黑风妖说:‘姓孙的,天晚了,明天再打。’然后化作一阵风,钻入洞中,再也不肯出来。”
悟空语停,取出请贴,说:“那老和尚是妖怪的朋友,这是凭证。你看请贴上写着‘侍生熊罴’,想来是黑熊成精。”
唐僧道:“他从观音院偷了袈裟,怎么可能再请观音院的金池长老去参加佛衣会,不是不打自招吗?”
悟空被问住了,尴尬的不得了。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可能写请贴的妖怪不知道袈裟是从哪里弄来的。”
众僧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破绽。
悟空接着讲:“黑风怪一直不出来,我没有办法,只得去南海普陀山去请菩萨。菩萨问我来干什么,我说了事情的经过,找菩萨要袈裟。菩萨说:“都是你这猴头惹的祸,在别人面前卖弄宝贝,还来这里耍刁。我看在唐僧的面子上,跟你走一趟。”
“我们二人来到黑风山,正走着,迎面碰上那个道人,手中捧着玻璃盘,盘中放着两粒仙丹。我劈头一棒,将道人打死,原来是一只苍狼。拾起盘子,底下刻有‘凌虚子制’四字。菩萨不高兴,问我为什么打死他我说道士跟黑风怪是一伙的,他今天就是去给黑风怪拜寿。我建议菩萨就变成凌虚子,我变成一粒仙丹,略大一些,让菩萨把我献给黑风怪,我好到他肚子里使手段。菩萨为了那袈裟,也顾不得尊严,依计变做凌虚子。我吃了一粒丹,变成一粒丹。菩萨来到洞府,小妖报进凌虚仙长来了,黑风妖不辨真假,把我们请进洞中,菩萨献上仙丹,把那粒大的递过去,说:‘愿大王千寿。’黑风妖把另一粒丹递过来,说:‘愿与老友同享。’黑风妖刚把丹放进嘴里,我便钻入他腹中,大闹起来,妖怪疼倒在地。菩萨现了真身,妖怪忙献出袈裟。我从妖怪鼻孔中钻出来,菩萨怕妖怪无礼,把一个箍儿丢到妖怪头上。妖怪握□□菩萨,菩萨念动真言,妖怪疼得丢了枪,满地打滚。菩萨问:‘孽畜,你皈依吗’妖怪说:‘情愿皈依,饶我性命。’我举棒要打,菩萨拦下,说:‘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叫他跟我当守山神。’就给妖怪摩顶受戒,带上回了南海。我把袈裟放好,一路棒打入山洞,小妖纷纷溃逃,我就放了一把火,把黑风洞烧成了灰烬。”
众僧听罢,啧啧称赞,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安排了斋饭,请唐僧师徒吃了,又在那儿休息了一夜。
刚走出国界,就遇到这件事,孙猴子感到有点力不从心。靠自己保唐僧取经,确实显得势单力薄,该考虑让另外二个徒弟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