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与尔同销万古愁 ...

  •   大唐天寳四年,也是西元745年秋天,唐玄宗安排寿王另娶了王妃,又把后宫中原本被他自己废弃的贵妃头衔恢复了,以册封太真为贵妃。然后,他一一封赏杨贵妃的家人,其中玉珣受封为虢国夫人。

      这些消息传到李白耳中时,李白在东鲁,正准备与杜甫同登龟蒙山。李白一字也没有向杜甫表达他的感伤。杜甫丝毫不知李白曾与虢国夫人有一段情,只期待经由李白结识元丹丘。当时,元丹丘刚在龟蒙山上新建了别馆。

      李白从元丹丘口中得知,元丹丘与他多年不见的另一位好友岑勋有联络。这使得李白喜出望外,立刻邀请元丹丘一定要约岑勋一道去他家作客。这时候,李白已经离家三年,都不曾回去过了。然而,他的子女还住在东鲁的同一个地方,那就还是他的家。他确定自己会在元丹丘与岑勋造访之前先回到家。

      果然,下了龟蒙山之后,杜甫返回河南,李白就独自回家了。平阳与伯禽闻讯,匆匆赶出来迎接。当他们见到暌违三年的父亲,都激动落泪!

      不出李白所料,虚岁十三的伯禽正在开始窜高,快要跟虚岁十六的平阳一样高了。平阳也比三年前高了一些,模样更从小女孩蜕变成了少女。李白看着,不禁蓦然心惊,暗想是不是该为女儿留意对象了?

      他只在脑中闪过这个念头,并未付诸行动,但左邻右舍一旦晓得他归来,传扬出去,就引来了一个接一个媒婆。原来,平阳虽然像她母亲许萱一样五官平凡,又遗传了父亲李白容易晒棕的肤色,而且体型偏瘦,以当代审美标准来看,未免嫌太黑瘦,可是这几年来,当地居民都清楚她母亲早逝而父亲远游,无不佩服她年方十几岁就撑起了一个家,既会理财又会照顾弟弟!不少人家都想要这样贤慧能幹的媳妇。

      崇尚自由的李白想让平阳自己决定终身大事。每一个媒婆上门,李白都打破常规,把平阳叫出来,父女俩在大厅一起招待媒婆,聆听媒婆讲述男方的一切。然后,李白会说要考虑几天,先送走媒婆,再私下询问平阳的意见。

      如此经过好几回合,平阳的反应都是摇头。李白不禁好奇问道:“女儿呀,媒婆来提的对象,你没有一个满意!你到底想要嫁个什么样的夫君啊?”

      “我不知道,要等碰上了才知道。” 平阳坦白答道:“这些人家都是父母为他们的儿子选中了我,并不是他们的儿子请求父母讬媒来提亲,而我呢,要等一个人他自己看中了我,求亲得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先得要有这个人,我再来看我对他感觉如何。”

      “嗯!” 李白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有道理!跟你过一辈子的是夫君,不是公婆,你当然要嫁个主动来追求你的男子!”

      “多谢爹这么开明!” 平阳含笑道谢,又柔声问道:“爹,您可不可以答应女儿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李白略带诧异反问道,又爽朗说道:“只要对你无害之事,爹都不会反对。”

      “那就好!” 平阳宛转说道:“爹,女儿了解您喜欢旅游,这趟回来恐怕也不会待太久。我是想,既然您经常在外,如果有一天,我遇上了合意的人,但是不巧您远在他乡,我能不能自己订下终身呢?”

      “这---” 李白没料到这个问题,一下子答不上来,想了一想,才感叹道:“你说得没错!爹确实定不下来,迟早会再出远门。那么,好,爹相信你的眼光!不过,如果真有那样一天,你自己选定了婚期,务必要尽快写信通知爹!只要爹赶得回来,一定快马赶回来帮你办嫁妆!”

      “谢谢爹!” 平阳恭敬道谢,又委婉说道:“爹,还有一件事,就是您带回来的黄金,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再多的钱,若是只有出没有进,还是会有花完的一天。不如拿出一些钱来买地。常言道:有土斯有财。我们要是有了土地,种稻种菜就有了粮食,植桑养蚕就有了衣料。即使碰到荒年,只要有存粮,大概也勉强熬得过去。您说是不是?”

      这番话进入李白耳中,使他格外感受到平阳心智的成熟--- 这般懂得为生活盘算,真是宜室宜家,可以出嫁了!

      的确,李白这次回家,带了御赐的大笔黄金回来。他自知不擅长开源节流,就听从了平阳的建议,购置田地,雇用农夫来耕种,也雇用农妇来养蚕,以确保从此衣食无忧。

      至于房地产,李白还是保留着原有的小型宅院。他完全无意炫富,就没有另购广园豪宅。买田之后剩余的金钱,他只拿来随意花用,最主要的开销是买酒或去酒楼喝酒。

      在县城的一座酒楼内,李白见到了一名似曾相识的舞姬。他努力回想,才想起来:这是自己一度写诗盛赞的那个“鲁女”!

      那已是四年多以前的往事了!李白偶然望见堂弟李冽家隔壁的姑娘,惊艳之余,央请堂弟帮忙讬媒求亲,却被女方家长一口拒绝...

      李白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他推断这名舞姬的艺名珊瑚,就是出自于他的诗句“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他相信当初女方看到了那首诗,或者即使她识字不多,也必然听人念过了那首诗。

      当李白带了珊瑚出场,到了夜半无人私语时,珊瑚坦承她就是那名鲁女。原来,珊瑚的父母回绝掉李白之后,把她许配给了一名财主的独生子,但过门不到一年,她的丈夫就病逝了。算命先生说她剋夫。她的公婆听信了,一气之下就把她赶出了家门。她不想回娘家去给父母添麻烦,宁可趁着还年轻,卖笑陪酒,希望先存下一笔钱,再回娘家去孝敬父母。

      李白听了,深感同情。他想到珊瑚曾经差点成为他的人,就对珊瑚萌生了一种责任感。于是他叫珊瑚别再去酒楼,改由他出钱包养。接下来每隔几天,李白就会去珊瑚居住的小楼过夜。由于李白很喜欢珊瑚这个来自他诗句的艺名,就还是叫她珊瑚,没有改称她的原名盈香。

      尽管李白相当疼爱珊瑚,他并不打算娶珊瑚,也不想要把珊瑚带回家去住。这主要是为了平阳。李白越来越发觉,平阳这些年来护弟持家,已然养成了当家做主的习惯,因此只要平阳尚未出嫁,这个家就不宜再增添一个女主人。李白可以想见,平阳不会欢迎一个后母来接手她管理的事情,更不会尊敬一个只比她大六岁的后母。

      平阳隐约听说父亲弄了一个外室,但假装浑然不知,不置一辞。她猜想:父亲对那个外室并非太迷恋,因为父亲这趟回来,大多数日子都待在家中。

      毕竟,李白到了中年,越来越珍惜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想要在下次远行之前多陪陪他们。他只遗憾两个孩子都滴酒不沾,不肯陪他喝几杯。

      时序由秋入冬,天气越来越冷,李白也越来越抱着酒壶不放,振振有辞表示需要喝酒暖身。他正愁着无人对饮,元丹丘就偕同岑勋来访了。

      在一个黄叶落尽的初冬晴天,李白看到两位至交大驾光临,兴奋极了!他赶紧吩咐儿子伯禽去拿钱买酒,又命令仆役们去宰杀牛羊来款待贵客。虽然两位客人有一位元丹丘吃素,李白还是认为,宴会既有酒,就得有肉才够排场!

      就在这场有酒有肉的丰富家宴上,李白写下了旷古名篇《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迳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后世学者们为这首绝妙好诗的创作地点争论不休。有些学者宣称此诗写于河南,虽有不同县份的说法,但都说是在元丹丘的某处行馆。问题是,读者只要抛开那些考据,纯粹研读此诗的内容,即可看出李白才是诗中宴会的主人。不然哪有客人越殂代疱,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去当了来买酒呢?那岂不是显示嫌弃主人准备的酒不够?李白再怎么率性,也不至于对朋友那样失礼。显然,那一句“主人何为言少钱”的“主人”乃是自称,“迳须沽取对君酌”的“君”则是第二人称,可谓“你们”,意指元丹丘以及岑勋两位客人。

      既然李白是宴会主人,此诗的创作地点就是李白在东鲁安置的家,而“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儿”则是李白的儿子伯禽。虽然“儿”若作小厮或门僮来解释,也可以说得通,但那么贵重的五花马、千金裘,佣人拿去当铺如何定夺要当多少钱?这个“儿”当然还是伯禽,才最为合理。

      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也颇有争议。然而根据诗中散发出来的失意情绪,可以判断是在李白被唐玄宗“重金放还”之后的作品。

      历史小说《长相思在长安》的作者在美国读大学时主修英国文学,就在本章附上以莎士比亚时代英文形式来写的《将进酒》英译版本,以飨读者:

      君不见 Dost not thou behold
      黄河之水天上来 The Yellow River comes from Heaven
      奔流到海不复回 Flowing to the ocean with no return
      君不见 Dost not thou behold
      高堂明镜悲白发 Thy parents in a clear mirror lament graying
      朝如青丝暮成雪 Their hair resembles dark silk in the morning but becomes like snow in the evening
      人生得意须尽欢 Seize a joyful moment in the prime of life
      莫使金樽空对月 Leave not a golden wine goblet alone facing the moonlight
      天生我材必有用 Our natural born talent must be intended for use
      千金散尽还复来 A thousand nuggets of gold go out of pocket but shall return in an amount equally profuse
      烹羊宰牛且为乐 I had lamb and beef cooked for our enjoyment
      会须一饮三百杯 Thou shalt drink three hundred goblets of wine to thy content
      岑夫子 Master Qin
      丹丘生 Mister Dan-Qiu
      将进酒 Cheers
      君莫停 Thou shalt not stop drinking
      与君歌一曲 I shall sing for thee
      请君为我侧耳听 Prithee listen to me attentively
      钟鼓馔玉不足贵 Lavish feasts accompanied by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re not worthy of my time
      但愿长醉不愿醒 I only wish to stay drunk and never sober up for a lifetime
      古来圣贤皆寂寞 Saints have been lonely throughout history
      惟有饮者留其名 Only drinkers leave their names posthumously
      陈王昔时宴平乐 Prince Tsao Zhi used to host banquets at Ping Le Temple
      斗酒十千恣欢谑 He spent ten thousand coins on every litre of wine to keep his guests cheerful
      主人何为言少钱 I as thy host shall not apologize for my shortage of cash
      径须沽取对君酌 I simply need to pawn my possessions for our bash
      五花马 An exquisite horse with his mane trimmed like five petals\' mold
      千金裘 A fur coat worth a thousand nuggets of gold
      呼儿将出换美酒 I shall call my boy to exchange them for superb wine
      与尔同销万古愁 To drink up my lamentation on millennia of sad history with thine

      此诗必得用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文来译,现代英文译不出其中意境。

      对于后人,此诗豪气干云,读来痛快无比。然而在李白写下此诗时,他心中的痛远多于快。他根本想像不到此诗会世代流传,引起千载以下无数读者的共鸣。他只知道自己经世济民的理想破灭了,唯有借酒浇愁...

      李白没有计算他究竟喝下多少杯酒,有没有三百杯?他只管一杯接一杯喝,喝到在这场家宴上醉倒了,不省人事,听不见两位朋友向他告辞。平阳与伯禽代他送客。然后,平阳指挥仆人收拾杯盘碗筷,清理桌面地面。李白依然躺在桌旁的叠席上昏睡,浑然不觉周遭的动静。

      平阳垂眼凝望着醉卧不醒的父亲,内心暗自发誓:无论自己多么敬爱父亲,将来嫁人,绝对要看清楚,千万不能嫁像父亲这种漂泊不定又嗜酒如命的男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与尔同销万古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