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飘摇若雲仙 ...

  •   自从李白认识了宗瑜,他时常邀请宗瑜出来陪他逛古迹或下盘棋。然而他对宗瑜的态度,竟像对一个同性朋友。他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从不试图去牵宗瑜的手或揽她的肩膀。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令他心动的女人如此规矩过。

      恰好杜甫此时又回到宋州来找李白。此后李白每次约宗瑜出来,干脆也带杜甫同往。三人一道谈天说地,倒也其乐融融。

      宗瑜表面上与李杜二人谈笑风生,心底却在暗自着急:不知李白打的是什么主意?她晓得李白的原配夫人已逝,因此不懂李白如果真的喜欢她,为何不讬媒提亲?

      有时候,杜甫会趁着酒醉,当着宗瑜的面,就对着李白,半开玩笑说道:“可惜我已有妻室,不能委屈宗大小姐作妾,不然像宗大小姐这么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我一定不会放过!太白兄既然丧偶已久,真该加把劲儿啊!”

      李白每次听到杜甫这样敲边鼓,都大笑着回应道:“当然!当然!我怎能轻易放过这么好的姑娘呢?” 可是笑过了说过了之后,他并未付诸行动。

      宗瑜一点也不了解李白对她那种唯恐爱之适足以害之的矛盾心情。她很想问李白到底对她是什么意思?但始终问不出口。况且每次见面,还总有杜甫在旁,那就更令她开不了口。

      夏去秋来,某一天,又是三人欢聚梁园时,李白忽然向宗瑜道别,说跟朋友约定了要带杜甫一道去孟诸打猎。宗瑜听了,黯然神伤,却努力挤出了一个微笑,祝福他们两人一路平安!

      并辔驰往孟诸途中,杜甫忍不住问:“太白兄,你对宗大小姐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情?最近这两个月在宋州,我真被你搞糊涂了!”

      李白听了,淡淡一笑,以风趣的语气答道:“你的太白兄比人家大整整二十岁呢!哪配得上人家呀?”

      “可是太白兄不显年纪,还像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不过比她大十岁左右而已,跟她还挺相配的啊!” 杜甫认真辩驳道。

      “好了!别再谈宗大小姐了!” 李白故作潇洒说道:“如果真有缘,以后还会再见,到那时候再说吧!现在我们只管去孟诸,尽兴打一场猎!”

      唐朝有两个湖泊名叫孟诸泽,一个在河南,靠近宋州,另一个则在东鲁。这两个孟诸泽,李白与杜甫都去绕湖围猎了一场。然后,他们又前往东鲁那个孟诸泽最靠近的单县县城,到单父东楼去喝花酒。

      在单父东楼,李白醉酒言欢,写下了《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这首五言古诗豪放写道:“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壹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出舞两美人,飘摇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

      此诗所提到一同献舞的两个美人当然是两个青楼女子。李白看她们俩长得很像,可能是姐妹,不禁联想到玉珣与太真。忽然间,李白有一种赌气的冲动,想要像老皇帝一样试试看一箭双雕!然而,那只是飘过去的一个念头而已。后来有些人看了他在单父东楼写的这首诗,误以为他真的那样做了,但是其实,他既然与杜甫同去,最合理的做法还是一人挑一名舞姬过夜。

      接下来,天气逐日转寒,鸟兽渐渐消失了踪影,李白再也无猎可打。他挥别了杜甫,就独往齐州紫极宫,请高如贵道士收他为徒。

      高如贵没有像胡紫阳那样推讬。他接受了李白的拜师之礼。李白很兴奋,写诗献给师父,题名为《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李白求道入了迷,就留在紫极宫陪师父过年,一直住到次年开春。在初春时节,他又一次前去一个他特别喜爱的城市---- 金陵。

      在金陵,李白一连写了三首五言诗来吟咏这六朝古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州。”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在金陵,李白难免想去见他曾经迷恋的金陵青楼头牌段七娘。他暗想自己比以前富有得多,绝对付得起段七娘的出场费了!于是,他兴致勃勃赶去。结果大出他意料之外,段七娘已经从良嫁人,嫁到扬州去了!

      段七娘嫁给了谁?她的青楼姐妹们都不肯告诉李白,李白就只能想像:必然是达官贵人吧!段七娘是个很会为自己盘算的女人,不可能委身于穷书生!

      李白的思绪在段七娘身上绕了一绕,就转向了杨玉珣,心想不知她近况如何?毕竟,杨玉珣与段七娘是同一类型的女人,就像许萱与宗瑜也是同一类型。李白明白,与他同时代的一般男人会想要娶许萱与宗瑜那一型的女人为妻,再纳杨玉珣与段七娘那一型的女人为妾,所谓贤妻美妾。至于他自己,倒也的确娶过许萱为妻。然而那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呢?他不确定,就宁可不娶宗瑜。他太担心自己会害宗瑜变成另一个许萱...

      回顾生平经历的女人们,李白惊觉,最适合他的男女相处模式竟然在青楼!青楼女子让他要来就来,要走就走,从不会给他任何心理负担。在他所遇见过的良家妇女之中,只有玉珣像青楼女子那样提得起放得下。这应是他曾经想过要娶玉珣的最主要原因。假如许萱的个性像玉珣,就不会外表强装无所谓而内心自苦,也就不会积郁成疾而一病不起...

      只可惜,玉珣为了她孩子的前途,选择了以没有名份的方式服侍老皇帝。李白认为,他再也碰不到跟玉珣一般洒脱的良家妇女了。那么,要排解寂寞,唯有去青楼...

      李白想起了上次在金陵,他付不起段七娘出场的价钱,就找了喜儿来代替。后来,喜儿在东山上谄媚他的美言成真,他还实践诺言,派人送了一个金如意给她致谢。不过,他并不想再去找喜儿。既然,喜儿上次未能弥补段七娘给他的失落感,这次必然也不能!

      尽管决定不去找喜儿,李白还是需要一个青楼女子来填空。当然这不成问题,他很快就在酒楼遇到了一个像两年前的喜儿一样刚及笄的少女。这场邂逅使他写下了一首《对酒》:“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吴姬离去之前,跟李白闲聊了几句,提到了她的出生年份。李白这才蓦然发觉,小吴姬比平阳还小一岁!这使得他赧然脸红,并且第一次感觉到老了...

      念及平阳与伯禽,李白算了一算,打从自己天寳元年秋天离家进京,到目前的天寳四年春天,已有快三年没见到两个孩子了!他很久没有这么想念过他们,就写诗寄给他们。

      这首五言古诗题名为《寄东鲁二稚子》。虽然这两个孩子都已经大了,但在李白印象中还是小孩,他就还是称呼他们“稚子”。同时他可想而知,虚岁十三的伯禽应当跟姐姐差不多高了,就把想像的画面也写进了诗篇:“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此诗流露的慈父心声极为感人。不过,李白并未因为思念子女,就急着赶回家去。虽然他不久之后回到了东鲁,但等于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又一次会合了杜甫,到处旅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飘摇若雲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