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对酒遂作梁园歌 ...

  •   依照封建礼法,无过的官员辞职时,皇帝必称社稷所倚而加以挽留,直到官员再三坚辞,皇帝才会同意。因此,李白实在难以相信,皇帝竟然完全没有沿用这一套惯例,就直接批准了他的辞呈!

      这算不算是弄巧成拙呢?倒也不见得吧!如果皇帝反正无意予以重用,与其待在京城天天目睹小人当道,不如抛下那份味同嚼蜡的闲差,游山玩水去吧!李白赌气想着,就老实不客气收下了皇帝所赐的一大箱黄金。

      李白离开长安之前,雇了车夫把他在长安住宅内的藏书以及家具、寝具等用品一概运去东鲁的家。他自己则不急着回家,只带着黄金,还有换洗衣物,就亲自驾着一辆小型马车,前往洛阳。

      在洛阳,李白结识了杜甫。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但杜甫个性稳重,外型就显得比较老成,而李白始终不改少年游侠的心境,溢于言表,颇有减龄的作用,实在不像已有四十多岁。两人对酌的模样在外人看来,貌似年龄相仿,都像是三十五到三十八岁之间的壮年男人。

      李白与杜甫结伴东行,到了汴州,又遇到杜甫本来就认识的另一位诗人高适。高适与李白年纪相仿,面带风霜,看外表像是三人之中最年长的一个。他们三人志趣相投,共同泛舟蓬池、探访夷门,寻找战国时代魏国信陵君及其门客朱亥、侯生的遗迹。然后,三人又一同乘船顺汴水东下,直达宋州梁园。

      梁园是西汉梁孝王所创建的园林,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融合人文建筑,一旦落成,即成为名人雲集的名园。梁园附近还有另一个古迹,名叫平台,是春秋时代宋平公所建造。

      唐朝这三名诗人登平台、游梁园,眼看断垣残壁,都不禁感慨万千。不过,当时的梁园并非废墟,而是个旅游景点,旁边有寺庙可让游客许愿上香,还有一座酒楼可供游客登楼饮酒。此时正是属于夏季的阴历五月,天气炎热,梁园酒楼就供应水果,并有仆役为客人摇扇。

      三名诗人同登酒楼时,忽然听到不知何处传来极其优美的古琴声,悠扬的旋律更加引发他们的思古幽情。

      就在梁园酒楼的顶楼,李白品尝了盐醃的杨梅,畅饮了美酒,就一边听琴,一边趁醉写下了震烁千古的《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雲。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这首七言古诗并非写在纸上,而是题在墙上。当一名酒楼伙计上楼来收杯盘时,他看不懂此诗的内容,只烦恼才粉刷过不久的雪白墙壁被笔墨弄脏了,但又怕得罪客人,不敢声张,徒然在内心暗暗叫苦!好不容易等到这三位顾客结了帐离开,他赶快跑下楼去,通知负责看守梁园的一名僧人。

      此刻,在梁园竹丛内抚琴的一名青年女子听见了酒楼伙计对僧人的报告,不知不觉停住了拨弄琴弦的纤手。她起了好奇心,就把古琴交给随侍的丫鬟捧着,匆匆跑上酒楼的顶楼,去看墙壁上的题诗。

      当僧人跟随着酒楼伙计,两人各拿一块抹布上楼时,他们一眼就看见那名女子站在那面墙壁前,小声读诗,读入了迷。

      “姑娘!” 僧人喊道:“请让开一步!”

      女子回过头来,显出一脸不悦,严肃说道:“你们不能乱擦!这是旷古杰作!”

      “是不是杰作,姑娘如何评断?”僧人不服气反驳道:“贫僧仅仅粗通文墨,看不太懂这诗中的典故,无法褒贬好坏。贫僧只知道,梁园目前的园主也是贫僧所住小庙的施主,而贫僧受园主之讬,要维护这园内的整洁,职责所在,请姑娘见谅!再说,这面墙并不属于姑娘,姑娘实在没有立场来阻止贫僧清理啊!”

      “你说得很有道理。” 女子点了点头,沉稳说道:“那么,我就买下这面墙!你去禀报园主,我愿意出一千两银子来买这面墙!”

      “什么?”僧人吓了一跳,不禁脱口问道:“姑娘是谁家千金?哪来一千两银子?”

      “我姓宗,祖宗的宗。你只要说宗家,园主就晓得了。你快去传话吧!” 宗姑娘命令道。

      宗姑娘摆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使得她眼前的僧人与酒楼伙计自然而然顺服。他们再也不敢去动那墙上的题诗。

      第二天,芳名宗瑜的宗大小姐果真派人送了一千两银子到梁园。这个惊人之举,不出几天就传遍了宋州城内外。

      这时候,李白已经与杜甫、高适分道扬镳,独自到孟诸大泽的水边避暑去了。然而,孟诸离宋州城不远,小道消息又传得快,不久即传入李白耳中。李白旋即又听说,这位宗大小姐是唐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家境富裕,但算来已有二十四五岁了,却还是待字闺中。原来,她早年丧父,亡父在时未曾给她订过亲,而母亲性情温和,把她的终身大事交给她自己决定,前来求亲的人家她看不上,就一一回绝了。她身为长女,下面有十几个嫡出或庶出的弟弟,全都让她当家作主。她把一个大家庭上上下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强势的作风不让须眉...

      这些传说都没有谈到宗瑜的长相。李白据此推测:宗瑜大概不美也不丑,容貌才会被人忽略不提。他暗自想着,难免有点遗憾,如此赏识自己才华的红粉知己并非出色的美女!不过,他转念忆起了亡妻许萱也并不是十分美貌,但中等姿色加上娴雅的气质,还是令他愛慕。于是,李白很想见宗瑜一面,就返回了宋州。

      为了避免惊动宗府全家,李白没有讬人引荐。他猜想:宗大小姐既然买了梁园酒楼那一面题了诗的墙壁,一定会经常回去看看!那么只要每天去梁园逛逛,迟早会碰见她!

      果然,李白在梁园内等到了宗瑜出现。尽管以前从未见过,他却只消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并不美但颇显贵的女子是宗瑜!在这一瞬间,李白非常震惊,因为宗瑜的神情举止太像许萱了!其实两人相比,宗瑜个子较高、骨架较大、脸型较宽、下巴较圆,五官也不算太像,最像的只是端庄而略带倔强的眼神。李白很清楚,拥有这种眼神的女子一旦认定了一个男人,就会痴心一辈子!这使得他犹豫不前,唯恐又伤害另一个许萱...

      李白宁愿再要一个像杨玉珣或段七娘那样,长着一双桃花眼的女人。那两个女人可愛又可恶,心思就如同她们水汪汪的眼波一般荡漾,从来不会苦苦守着他,也就不会带给他任何罪恶感...

      由于顾虑,李白差点转身离去。然而,当他望见宗瑜登楼,还是忍不住跟上去,想看宗瑜到底有多么欣赏那首诗?

      宗瑜一走到顶楼的那面墙前,就伸手在墙上的字迹前面比划,好像在临摹那些龙飞凤舞的字体。

      李白看她那专注的模样,不禁哑然失笑,打趣道:“宗大小姐千万别模仿那些字!太难看了!”

      宗瑜讶然回首!面对这唐突的陌生男子,她并不害羞,反而伶牙俐齿质问道:“你怎么上楼来了?这酒楼有新规矩,凡是我来的时候,客人都不能上楼来。楼下的伙计怎没拦住你?”

      “他们拦不住我。”李白含笑答道:“我知道宗大小姐买了这面墙,就一定要上来告诉宗大小姐,这些字不值一千两银子,不如请梁园主人退款吧!宗大小姐要是喜欢这首诗,我来抄写一份相赠,保证比墙上这些醉草漂亮得多!”

      “谢了!可是我不要你抄的版本!” 宗瑜冷淡回应道:“我只要真迹。”

      “我写的就是真迹啊!” 李白爽朗笑道,又转过头,指向那个拦阻他未果而追上楼来的酒楼伙计,轻快说道:“你若不信,可以问他!”

      “宗,宗大小姐!” 酒店伙计有点战战兢兢,腼腆说道:“抱歉呀,方才没拦得住这位大爷,让他上楼来了!不过,他说得倒没错,墙上那首诗,就是他写的!”

      “哦!”宗瑜始料未及,一下子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同时双颊泛红了。

      李白看她忽然从傲慢转为娇羞的姿态,刹时之间,怦然心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对酒遂作梁园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