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哪里需要医生,医生就要在哪里 ...
-
沈林洄在叙巴早就练出一副就地睡觉的本事,哪怕是在石子路上下颠簸个不停,她也能抱着相机睡着,因为不知道下一次有机会睡觉是多久以后了。
她靠着车窗睡了一路,迷糊间感觉车停了下来,睁开眼时到秦宇已经下车。沈林洄从后视镜看,他然后从车斗里拿出一个袋子,然后按单子往里装东西。接着提着袋子送进了一旁的农户,过了一会,一个阿公拄着拐杖出来送他。沈林洄伸了个腰,坐直身子,等秦宇回到车上。
“顺路送配给?”
“嗯。”他系好安全带,重新发动车子。“一会到民宿,先放你下来,我要送货。”
“好。”
几个星期前沈林洄还在战地四处奔波拍新闻写报道,但那次爆炸发生后又发生更多不好的事,直到她被开除来到杏遥。沈林洄已经忘记自己上一次闲下来休息是什么时候了,一下子什么事也不用做,她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回到房间打开电视,叽叽呀呀的真人秀吵得脑仁疼,又翻到新闻频道。
华辛社这个时间点的新闻主播正好是娄恬,沈林洄在叙巴的两年时间里娄恬从一个气象预报员变成当家主播,是别的前辈要花十来年才能做到的事,有个最大广告赞助商父亲果然好使。 沈林洄停留下来看了一会儿,然后直接关掉了电视。本来就相互看不顺眼的关系,沈林洄可不想给她拉收视率。
拿起相机重新往外走,她很少有机会能像今天这样,拍拍日出日落、小花小草,而不是炮火四起尸横遍野。往海边走,有几个老人依然蹲在石子滩上清油,看到沈林洄过来,他们热情地打招呼。
沈林洄把相机往脖子上一挂,走到老人们身边蹲下,要了块干布条。学着他们的动作,把石头上的油污抹下来,刮进收集袋,再用布条擦干净。
“哎呦小沈,这儿很脏的,你是来玩儿的,怎么能让你干这活?赶快回干净地方吧。”张阿婆冲她说。
沈林洄笑笑:“没事,我回去也是闲着,多帮阿婆擦一个石头是一个石头。”
“这姑娘····”阿婆感激地说:“真懂事。我孙子孙女都嫌这里又臭又脏,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来看看。”
沈林洄看到阿婆的手被海风吹得黑黝黝的,干燥得皲裂,关节也变得粗大,心里一阵热。“我还会呆一段时间,以后有空就来帮您。”
“那真的太好啦!我们老人家动作慢,不如你们年轻人效率高。像秦宇,他来擦石头,一个人抵我们仨!”阿婆。
沈林洄:“秦医生听起来真忙啊。”
“可不是,秦宇在这里可是帮了我们大忙,要是没有他,我们岛上的老头老太太估计连吃饭都是问题。今天轮到秦宇去采购了吧?”阿婆问。
沈林洄说:“对,他刚去挨家挨户送货了。”
张阿婆点点头,又止不住称赞秦宇。“秦宇啊,呆在我们这儿可惜了,要是在外头的医院,肯定能有作为。”
“大城市的患者和小渔村的患者,都一样是人命,哪里需要医生,医生就要在哪里,没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
老村长赞同地点点头:“说的也是。”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张阿婆,“小沈,有对象了没?没有的话,我们秦宇怎么样?”
老村长:“你这老婆子又要开始牵线保媒啦?”
“那有怎么了?秦宇比我孙子大几岁,我孙子都结婚了,他在这儿接触不到合适的女孩儿,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不反对他呆在海岛的姑娘,我可不得抓紧替他问问啊?”张阿婆理所当然地说,又问沈林洄:“小沈,你做什么工作的?”
“以前是跑新闻,现在不干了。”
听说她是记者但又不干了,老人们的戒心也就没那么重。张阿婆又紧接着问:“你愿意和秦宇一起留在这里吗?”
沈林洄没想到第一次被求婚竟然是这种情况下,她笑笑说:“恐怕不行。”
“为什么啊?秦宇长得又高又帅的,就是黑了点儿。但是人很体贴!活儿也干得好。不过就是有些沉闷,不会花言巧语讨女孩子开心。”一听到跟亲孙子般宝贵的秦宇被否定了,张阿婆有些不高兴。“小沈,阿婆告诉你,那些男人油腔滑调的,都是骗子。”
沈林洄把擦好的一颗石子放回原地,随便找了个借口:“他···他穷啊···”做战地记者,是不能有牵挂的。
老人们一愣,没见过这么直白的姑娘:“秦宇赚来的钱都是捐给我们岛上治污用掉的,多不容易啊。天底下有钱人多得是,像秦宇小伙子这么善良又能干的没有几个!”张阿婆在心里打抱不平。
“他的钱都捐了?”
“是啊,到处去找治污的新法子做实验,都费钱咧。”
她想起那男人在观星台上看日出的样子,眼里有光在流动。他一个人在孤岛上,做着很不容易的事。
沈林洄的手指因为沾上了油污而变得粘腻乌黑,阿公阿婆们更甚,他们的手背布满褶皱,黑色的油污固执地藏在里面。她没在意,继续跟大家擦到结束。张阿婆从背篓里重新拿出一块干布,拿起沈林洄的手,替她拭去油污。“先将就着,回去让秦宇给你拿木屑皂洗,洗得干净。”
沈林洄回到民宿,还是没见秦宇的身影。举着双手什么事也干不成,不过在门口的洗衣板台边找到了所谓的木屑皂,就是一袋子装修刨剩下来的碎屑加一块洗得只剩下一小块的黄色旧皂。她闻着味道却意外的好。
回去时想抽张纸巾擦手,于是沈林洄把身子往柜台里侧倾拿到了纸巾。这时,她又看见了另一个感兴趣的东西。台面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面写着“杏瑶岛环境数据记录本5”看得出已经被翻过无数次,显然这已经是第五本册子了。沈林洄翻开来看,无疑收集这些信息的人是秦宇。他的字苍劲有力,内容却精心细致。按照日期记录这里的天气、风向,记录本岛和附近岛屿的海面油污的变化、他和其他岛民种植的作物生长,贴上每次检测水源、土壤和作物的报告的结果,分析每种作物的污染吸附效果。每隔一段时间会记下石子滩清污的进展,还有老年清油志愿团每个老人的信息。
沈林洄翻完册子,把它放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