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明镜空 ...
-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此次去天界出差非但没有奖金,我还被扣了十年的年终奖,想想就窝心。更窝心的是,也不知是那代班鬼差做事敷衍,还是因我孟婆粉丝众多,且都想一睹本孟婆芳容才拖着不愿过桥。这一来,工作便堆积了许多。
经过一天艰苦奋战,送走一批又一批顾客,近黄昏之时,桥上鬼影总算稀疏了些。
正打算坐下歇歇脚,却见远处盈盈走来一个妖娆身影,空中弥漫起一股奇怪的味道,她愈近那味道便愈浓烈,我深深吸口气。
是妖的味道。
“孟婆姑娘,可曾见有个瘦高的秃头和尚过去?”恍惚间,妖娆身影已立在眼前,这女子生的明丽,眼角眉梢略带媚气,一只纤细的手轻轻搭在另一手腕上,摩挲着腕上玉镯。
我回想了番,记起刚刚确有个帅和尚喝下孟婆汤去投胎了,便点点头回道:“确有一个,与你前后脚而来。”
女子凝起的秀眉舒展开来,轻轻叹口气:“他此生大约也算功德圆满,只盼来世勿要再投生佛门。”
她正要喝汤,到了嘴边却又猛然停住,抬起头眸光闪闪地望着我:“你喜欢听故事吗?”
我愣了愣,继而呆呆地点点头。
她又道:“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话音刚落,我便立刻回身,在身后柜子里掏了半天,拎出一小袋蟹黄味瓜子来,然后扯过两个小木凳,板板正正地坐下来,又拍拍另一个小板凳,期待地望着她。
女子见状先是一怔,而后轻笑着在我身边坐下,撑起脸,眸中泛起点点星光:“我少时也是这般爱听故事。”
锅里黑黢黢的孟婆汤沸腾着,白色蒸汽徐徐升腾,将我们笼罩其间,颇有氛围。
“想必你早就看出,我不是人也不是鬼,而是妖。”
六月。
山有乔木,隰有荷花。
林木葱郁,知了声声响彻山谷,一座高大庙宇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幽静肃穆。
六月天,如孩子脸般说变就变,前一刻还霞光满天,下一刻大雨便伴随一声闷雷,倾盆而下。
大雨滂沱,水中荷花四下飘摇。
少年模样的小和尚正背着竹筐在林间捡果子,恰逢大雨,慌忙在河边摘了片大荷叶撑在头上朝寺庙方向狂奔。跑着跑着瞧见前面有个小东西在雨中呜呜叫得凄厉,靠近去看,原是一只瘦弱的小赤狐,蔫蔫地趴在水坑中。
小狐狸极力睁开眼睛,巴巴地望着他,小和尚见状毫无犹豫,一把捞起小狐狸将它抱在怀里,继续匆匆赶路。
一路跑至寺庙,大和尚撑着把油纸伞立在寺门前,焦急地左右张望,见小和尚归来,赶紧上前给他撑伞:“小师弟,你可算回来了,我这就要去寻你呢!”
“师兄莫急,我没事。”小和尚抬袖抹了把面上雨水,对大和尚道。
“小师弟,你这怀里藏的是什么?”大和尚好奇,正要探头去看。
“呃…没什么。”小和尚支吾着裹紧衣服,一溜烟跑进院子,只留大和尚在身后扬声大喊,“哎!小师弟,伞!”
小和尚回到屋子,换上干僧衣,给湿漉漉的小狐狸擦干了毛,小狐狸精神好了些,摇摇晃晃地站起身,瞪着一双眼好奇地看着小和尚。
“咦?你怎有这么多尾巴。”小和尚也惊奇地瞪大眼睛,伸出手指慢慢数到,“一,二……六,七……”
“小师弟?小师弟?师傅找你!”他还未数完,便被门外急匆匆的叩门声打断。
小和尚应了声,将小狐狸安置在几案下,轻声道:“小狐狸,你且乖乖呆在这儿,待明日雨停我便送你回家。”说罢匆匆离去。
这雨断断续续下了五日,好容易等到天放晴,那小狐狸却不愿离开了。它就赖在小和尚身边,小和尚对它也颇为怜爱,觉得这是只有灵性的小狐狸,因为每日他诵经时它便会偷偷躲在角落里,竖着耳朵瞪着小眼,听得极为认真。
小和尚温柔地抚摸它头顶的茸毛,嘴角微微上扬:“阿弥陀佛。佛海无边,竟连这山上的小狐狸也是一心向佛。”
小狐狸啊呜啊呜叫两声,歪过毛茸茸的小脑袋亲昵地蹭蹭他的手背,于是小和尚唇角扬起的弧度便更大了。
可后来突然有一天,这只小狐狸却不见了踪影,小和尚到处找不到它,虽然失望,却也只好地对着山林喃喃道:“阿弥陀佛。”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我吧唧吧唧地嗑着瓜子,问:“你就是那只小狐狸?”
“我叫楚秀,那小和尚的法号为明镜。”女子顿了顿,摸着手上的玉镯缓缓道,“我乃九尾天狐一族,当日我与族群失散,便留在寺里每天听他念经,他的声音可真好听,所以我很想与他说说话。”
楚秀目光中流露出憧憬,她低下头轻声道:“我起初真的就只想与他说说话。”
九尾狐一族生来便可幻化人形。
楚秀从佛寺离开,化作人形,成一个普通小女孩的模样,重新与小和尚明镜相识,她把自己讲作山下人家的孩子,白日去佛寺里找他,晚上便又化回原身宿在山林中。
佛寺深深,钟声悠悠。
清晨,袅袅岚烟萦绕佛寺,大殿里传出小和尚朗朗诵经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小楚秀蹑手蹑脚地穿过寺院,轻轻叩门,继而将脸颊贴在殿门上,压低了嗓音声喊道:“小和尚,小和尚?”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殿中诵经声依旧,无人回应。
小楚秀不死心,继续敲打门扉:“小和尚,我来找你听故事啦!小和尚,你开开门!小和尚——”
吱——
明镜推开殿门,见小女孩碧色衣衫,秀发半绾半披,簪着一支青白玉钗,面若桃花,眸光闪闪,俏生生地立在门前,正半歪脑袋盯着自己。他垂下扶在殿门上的手,轻轻叹息道:“秀姑娘,我正在做早课,你且稍等些时候。”
小楚秀欢喜地溜进殿中,轻车熟路地给自己斟杯茶水,静静撑着下巴听明镜诵经。
明镜一丝不苟地做完早课,执起扫帚走至院中,微微偏过头问跟在身侧的小楚秀:“秀姑娘,今日想听什么故事?”
“你说什么我便听什么!”楚秀声音清脆,一双明眸笑作两弯小月牙。
他低头思忖片刻,缓缓讲道:“有一位禅师在山间修行,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他在林间小路散完步回到自己所住的茅草屋,正碰上个小贼光顾,他怕惊动小贼,便一直立在门口等候。”
“禅师都穷得住茅草屋了,这小贼怎还不放过,真是太可恶了!”楚秀坐在石桌上半趿着珍珠绣鞋,双脚来回晃荡,听至此不由撅起嘴,一脸愤愤不平。
“小贼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却撞见禅师,正惊慌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说着便脱下外衣披在小贼身上,道:‘夜里凉,你带上这件衣服走吧。’小偷一时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
“这禅师是不是脑袋坏掉啦,没有打小贼一顿也就算了竟然还送他衣服!”楚秀愤懑,一抬脚那趿拉着的珍珠绣鞋便应势飞了出去,她转眼见明镜颇为无奈的表情,俏皮地吐吐舌头,“小和尚,我不说啦,你继续!”
明镜一边捡起她的绣鞋俯下身子为她穿好,一边浅笑着继续讲道:“禅师看着小贼背影,感慨道‘可怜的孩子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禅师推开门,便看到昨晚披在小贼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楚秀拧着秀眉冥思苦想了半天,仍是不解,便撑着小脸问:“如何就送他一轮月亮了?”
明镜微微弯腰,簌簌扫着院中颓然的落叶,半晌抬头看看正楚秀,轻声道:“这禅意,还需秀姑娘自己悟得。”
“我悟不得,小和尚你告诉我罢!”她灵巧地从桌上跳下,走上前拽住明镜衣袖轻轻摇晃,语气神态略带撒娇,“你告诉我嘛!”
明镜悄悄躲开,衣袖便从楚秀手中滑落,他向后撤一步:“秀姑娘,你且慢慢悟,不急。”
秋风习习,落叶纷飞,漫山遍野皆染一层薄薄金色,红墙黄瓦的寺庙似欲与山林融为一体。
“小和尚?小和尚?我又来找你听故事啦!”楚秀提起裙摆跳过门槛,探头探脑地四处望望,朝正在殿内打坐的明镜喊道。
明镜回头,对她道:“今日不妥,师傅要我上山捡柴。”
“那,那我与你同去!”
楚秀碧色身影在林中格外醒目,她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声音清脆如铃,像只雀跃的黄鹂鸟。
楚秀眨眨眼,满怀期待:“山下集市好不热闹,小和尚,待我成年的那个生辰你便陪我去,好不好?”
明镜低眸道:“这还需师傅的允准。”
楚秀眼睛滴溜溜一转,掐腰道:“那老头总是一副凶巴巴的模样,我最不喜欢他。”
“师傅人很好,就是有些严厉。”
明镜背着竹筐不急不慢地跟在后面,认真地听她讲话,不时微笑,不时弯腰捡起干树枝扎进竹条中,没多久便扎出满满一捆。
明镜看看四周,忽然叹气道:“我曾在这里救过一只很特别的小狐狸,它有九条尾巴,不知它如今过得如何?”
“它过得别提多好了!”楚秀脱口而出。
“啊?难道秀姑娘见过它?”明镜惊讶地看向楚秀。
楚秀低头吐吐舌头,哈哈干笑道:“我也是猜的!小和尚你这样善良,救过的小狐狸一定会过得很好!”
“但愿如此。”明镜双手合十,轻轻道了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