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解救 ...

  •   羽林军从天而降的时候,安营堂的众人还在喧哗纷杂的查着刚刚捕获的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们,明一甲拿着一副画像,垂涎欲滴的一个一个的对着“要犯“们严加盘问,必要时,还要上下摸索一阵,说是搜身,以正视听。众少年不知犯了何事,排在墙角,敢怒不敢言。

      李幼鸣亲自令人带了张若质过来认路,安营堂的人见自家掌事谢金阳亦步亦趋的跟在李幼鸣身后,不知什么来路,均纷纷让路。李幼鸣走到那间阴霾极重的囚房前,
      空空如也。

      张若质不知发生了何事,只是一味的喋喋不休:“侍郎大人,侍郎大人,昨天那两个人杀人不眨眼,随身携带凶器,下官两颗牙齿都被打落了,差点被他们砍了,尤其一个叫曹达的,曾经入户抢劫,应该是江洋大盗!属下还在搜查,一定早日归案!……“

      李幼鸣掩着口鼻,打断他:“人呢?‘

      “咦?人呢?”

      牢房打开,李幼鸣火了:“我问你呢,人呢?”

      张若质呆呆地;”我,我也不知道啊。“

      安营堂的掌事谢金阳在身后喝问:“昨日谁当值?张大人关押在这里的犯人呢?快去查!“

      李幼鸣弯腰向里钻了进去,谢金阳陪笑拦他:“太脏了,侍郎,您还是外面厅上坐。您放心,咱们安营堂,只要进来了,别说人,就是苍蝇,也飞不出去。“

      他还不知道他这个安营堂关押的犯人是当今六皇子,若是知道了,只怕是屁滚尿流,哭爹喊娘。

      李幼鸣打断他,走进牢房,地上一片残破的衣衫映入眼帘,黑色织锦,金黄色暗纹若隐若现。入手绵软,织物出自沛王府去岁的岁贡,李幼鸣亲手挑出来,命人给李贤裁的袍子。

      他额上青筋乍现,扭头一字一顿:“半炷香,两个人。我要毫发无伤!“

      谢金阳重重点头:“是是是,快,传下去,昨夜谁当值,侍郎大人要亲自提审!“

      眼前“哐当“一声,陈旧的牢门”吱呀“碎响,王勃紧紧搂住李贤,护在他前面,冲来人喝问:”谁?“

      来人面无表情:“侍郎大人亲自提审,二位请跟我来吧。“

      王勃不动:“哪个侍郎大人?“

      来人说:“沛王府鸾台侍郎李大人,二位快些,误了就不好了。“

      王勃警惕的看了看怀里的李贤,紧了紧臂膀,一手紧紧的握住碗口粗的木棒,面无表情:“我管你是谁,不去!“

      他后悔死了,若不是随意听信了明一甲的换牢房一说,怎会让李贤受这么大的屈辱?

      谁来提审?真的假的?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若真是王府的人来救他们,过一会自然会亲自过来,若不是,谁知道又会落入什么圈套?

      来人不清楚内幕,见王勃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急了:“侍郎大人可没空等你,快走,快走!“

      王勃眼睛一沉:“我说了,不去,让他自己过来!“

      那人无奈,把门一锁一路小跑折了回去。

      又过了片刻,牢房外响起了杂沓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形似玉的束冠青年男子走了过来。身穿白袍,金丝腰带束腰,黑色靴子紧紧包裹到膝弯处。

      身后鱼贯跟着十数人,沛王府的各处执事和安营堂的各级别管事。

      王勃怀中,李贤微微睁开眼睛,一夜无眠,干涸的嘴唇嘶哑的发出声音:“李幼鸣,你怎么才来?“

      看到眼前的景象,李幼鸣登时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当时生怕自己跌倒,伸出颤抖的手紧紧扶住牢门。

      定了定神,忙喝令众人速速退下。

      摸摸太子的令牌尚挂在腰间,急命人调三百羽林军飞奔而至,把李贤身上的黑色衣袍取下,一看竟然是王勃的衣袍,狠狠甩到地上,又将自己身上白袍解下,他身量较高,正好给李贤兜头披在身上。

      又速命人去叫太医,飞赶过来给李贤细细检查。至此羽林军到,遂把整个安营堂就地封锁,所有名册所载狱卒牢头各处典事全部下狱,即刻关押,一个也不许走脱。又命人去查昨日值守的所有狱卒,及其家属亲眷,就地关押。

      一时间,乱糟糟一片。

      安营堂的掌事谢金阳慌得不行,连连发问:“众人犯了什么事?可是拿错人了?”脸色发白,扭头抓住张若质咆哮:“你从哪里拿的人?可看准了?”

      张若质慌得舌头打结,不住得擦汗解释:“我,我昨日去南郊巡逻,见他二人和一个贼人混在一起,正想今日去捉拿那个贼子,若是拿错了,赶紧放了也就是了。侍郎大人这般大阵仗是为何?”

      李幼鸣铁青着脸,只是不听,吩咐羽林军速速执行,违者军法处置。他手执太子令牌,谁敢不听?

      羽林军行动迅猛,瞬间安营堂牢房塞满了人,栅栏一关,上上下下个个惊疑不定。

      不远处,王勃手提着一个人,如同抓着一个小鸡,拖拖拽拽地摁在墙角,一拳一拳往死里打。那人被打得满地找牙,口中鲜血狂喷,求饶不已。

      李幼鸣上前死死拉住王勃:“别打了,审完再说!”

      王勃咬牙切齿:“这还审个屁,这厮就该一刀捅死!“

      李幼鸣冷着脸将王勃的拳头摔下:“你就这么喜欢违反秩序么?“

      王勃通红着眼睛,死死瞪着他,嘴唇翕动,急促说:“……这事儿,这能审么?传出去可了得?“

      李幼鸣冷笑一声:“这么多人都看见了,还能瞒什么?”转身命人将地上的明一甲绑了起来,口中塞了破布,单独严加看管,不准他自行寻死。

      这才小心翼翼地扶了李贤上了双匹三花马车。

      马车很大,四周双层青绿色帷幔死死的密不透风,李幼鸣扶着李贤上马车,两个太医亦钻进马车,王勃挂心的不行,亦步亦趋的跟着,被李幼鸣嫌弃得重重一推:“走开!后面跟着去!”

      王勃向后一个踉跄,压下心头的焦急和气愤,跟在众人后面慢慢的向沛王府走去。

      不多时,太医回禀:“殿下误服了迷药,嗓子暂时受伤,幸好量浅,不至于损伤根本,要好生养着,又受了很大的惊吓,气血攻心,需要精心修养,莫要再受惊才好。“

      李幼鸣半跪着手捧着清茶,盯着斜靠在软垫上的少年,不知该不该喂他,不停的问太医:“吃了什么迷药,有什么相干么?嗓子又是怎么回事?可怎么办才好?“

      太医低着头,让李贤张开嘴,用银针刺了他的舌尖,细细的放在鼻端辨别,面有异色,哆哆嗦嗦不敢说话。

      李幼鸣沉了沉心神:“说,还有什么?你说就是。“

      太医抬了抬眼,和对面的另一个太医交换了一个眼神,说道:“这迷药中有春药的成分……“

      李幼鸣手心中如同被大石重重一击,右手一攥,茶盏稀碎,右手鲜血淋漓,顺着白瓷般的手臂一滴滴的留了下去。

      太医嘴唇翕动,再说什么,他已经听不大清晰,大概是:“民间土药,药性来的快,去的也快,倒无甚大碍……“

      事已至此,再怎么痛苦悔恨终究于事无补。

      良久,李幼鸣点头,沉声吩咐说:“知道了,你二人开些去惊解毒的方子,令人熬了药过来就行了。 “

      二位太医不敢多呆,赶紧磕了头,掀了帘子就要跳下车出去。
      忽然听到李幼鸣阴飕飕的说:“如果出去多嘴,小心你们的脑袋。”

      说完,一柄匕首从二人头顶夺出,重重地插在门框之上,深刻入柄。

      二位太医连头也不敢回,吓得唯唯诺诺,连声称是,下车慌则不择路,急急而去。

      正遇到王勃紧紧跟在马车下一旁,抓住二人问道:“怎么样?可有大碍?“

      李幼鸣听到他的声音,气得天灵盖要飞上天去,猛地掀开帘子:“王勃,你还敢问!“

      王勃已经知道了李贤就是沛王,和李贤呆了两天,也知道自己关禁闭的事和他毫无关系,这一会子见李幼鸣认得自己,瞬间想破了关窍,这事八成要落在这个鸾台侍郎身上。

      向上抬头,见李幼鸣气势汹汹的盯着自己,一时间火气也急冲云霄:“你就是李幼鸣?“

      李幼鸣看着这张脸就来气:“是又怎样?“

      王勃冷笑了一声:“没事,我有些账目,需得和李侍郎细细的算一算。“

      李幼鸣自然知道王勃说的是自己把他关在戒骄堂将近半个月一事,但他向来心高气傲,如何肯低头,再加上王勃私自出府,捅了这么天大的篓子,更是无法收场。

      抄着手,当下一字一顿回答:“那可太好了,我也有账目要阁下你算一算。“

      王勃丝毫不惧,在车外嚷嚷:“你让开,我要上去!“

      李幼鸣稳稳当当得挡在他面前,丝毫不退。

      二人针尖对麦芒,互相瞪着眼睛,谁也不肯示弱。

      李贤在车中斜靠着,一夜疲惫,这会子摇得昏昏沉沉,听他二人兀自吵嘴,不耐烦得要死:“别吵了,都安静会。“

      李幼鸣见他开口,忙回身看望,王勃趁他不注意一个鹞子翻身跳上马车。顺势推了李幼鸣一把:“让开!“

      李幼鸣气得几乎要揍他,无奈李贤却吩咐:“幼鸣,让子安跟着。“

      王勃看了李幼鸣一眼,“哼“了一声,转身去紧紧搂住了李贤。低声反复关切问他:”可好些了?“

      李幼鸣见二人亲昵形容,心中凉了一半,薄春天气,半截身子如坠冰窟,慢慢得把脖颈转向帘幔。

      ——

      事情根本瞒不住,李幼鸣压根也不想去瞒,何况安营堂三百口众如何处置,也需得等着李贤缓过来拿了主意。与其到时候东窗事发,龙颜大怒,还不如自己主动去认罪,若是被旁人告了黑状,自己再去解释,那事态可就被动多了。

      王勃私自出府,自己未察渎职,李贤在安营堂又受了天大委屈,桩桩件件,哪一个拿出来都不够砍上三百次。

      李幼鸣反复在心中琢磨,如何去把自己从这件事中摘干净。

      当天下午,春分祭典的一应礼制物品便从皇宫内一路送了过来,传令官下旨之时,就发现了李贤的异常。

      偷偷把李幼鸣拉到一边,私下问道:“六皇子可是病了?怎么脸色这样白?“李幼鸣不敢乱说话,只推说李贤今日突然身体不爽,已经请了太医,自己随后会亲自入宫禀明情况。

      传令官名叫夏长庚,年近五十,善意的提点他:“若是明日真不能去,我去回了皇后娘娘也是一样的,省的你再跑一趟。“

      李幼鸣苦笑:“在下还有些其他的事要回,就不劳烦公公了。“

      夏长庚知道他除了打理沛王府上下一众事务,还要记录李贤起居一些琐事,经常有些事需要面圣,便叮嘱他:“那你要快些,今天宫里头宵禁的早。“

      李幼鸣谢了夏长庚,又使人细细安置了李贤,亲眼看着他喝了药,命四个细心的丫头好生轮守着,这才急匆匆的换好衣物发冠,乘了一顶小轿,往宫中赶去。

      谁想当晚李治和武则天却因着李素节的事起了些龃龉,心情不畅,听闻李幼鸣来禀明李贤偶感风寒,便使人传口信说,明日春分祭天可不必前往,在府中好生养着。令李幼鸣好生照看便是。

      李幼鸣徒劳无功,只得又折回沛王府众,头顶上宛如悬了一把利剑一般,悬而不落,一路忧心忡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