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沈家众人 ...
-
走过穿堂,看到一顶红帏垂璎小轿停在院内,精致华贵,不像是男子乘坐,可能是给她准备的。
南絮正随着仆妇走过去,忽然听到前面一阵哗声。她抬头一看,回廊前一个年轻夫人向这里急匆匆赶来。
她美丽的脸上满面焦急,妆容精致的脸上似有点点泪痕,头上的金步摇随着她的步伐激烈的荡来荡去。她拎着厚重的裙摆脚下生风,将一干丫鬟婆子甩在后面。
忽然,她看到站在轿前的南絮,怔怔的停下步子。她睁大眼睛,梦游般的向前走着。
南絮忽的明白,这就是清宁郡主了。不用人介绍,她心里就有一个声音,这是她的娘亲。
南絮不禁跑着向前迎去,看到清宁郡主的这一刻,她从昨晚到现在的所有顾虑都消失的干干净净。她身体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她曾经被这个人抱在怀里过,怀抱那么柔软。
不知何时,她已经泪流满面。
清宁郡主哭的站不起来,她抓住南絮,紧紧的把她勒进怀里:“我的儿,我终于见到你了。八年了啊,你小小的一个人,什么时候长这么大了啊?娘想你啊,天天想。”
南絮脑袋埋在她怀里,一个劲的点头。
后面的沈迟急匆匆跑来,看到妻子怀里的女儿,后背缓缓的靠在柱子上。清宁郡主跑出来后,他安慰了母亲几句也是坐立不安,实在忍不住跟着跑了出来。
三人痛哭一会,清宁郡主紧紧抓住失而复得的女儿的手,抖着两条腿,一路被她扶着进了正院。
正院里面早有一屋的人等着,一个鬓发如银的老人见她一来,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还没说话一串泪珠从瞪大的眼里滑了下来。
南絮知道,这肯定就是她的祖母了,她忙上前,正要行礼,被老人一把抓住揽在怀里,大哭到:“我可怜的囡囡,怎么离家这般久呐。我都这把年纪,想着今生能不能再见你一眼,老天带我不薄,终于让我能入土前瞑目了啊。”
老太太这话一出,饶是哭成个泪人的清宁郡主也慌忙向前扶住她。一家人赶忙向前劝解,慢慢才让老太太哄住。
清宁郡主又赶忙岔开话介绍其他人,那个一直背着手站在旁边,偷偷抹掉泪花,想往前凑没挤进来的老爷子是她的祖父大人。在旁劝解祖母的两个美貌妇人是她的二婶和三婶。和她父亲站在一起的两名男子是她的二叔和三叔。还有和她娘一左一右扶着老太太的俊秀青衣少年是她的同胞兄长沈意。
南絮向前一一拜见,又偷偷看了那个气宇不凡的少年一眼。沈意实在是相貌出众,墨染的头发整整齐齐的束在青玉冠中,脊背挺直身量昕长,眉目是时下姑娘最心悦的形状,清隽秀雅,宛如雨后新竹。这种长相绝对是南絮原来幻想中的世家子弟模样,温润如玉,举世无双。
少年感觉到她的目光,漆黑的眼珠转过来,像她微微一点头。南絮看到他微红的眼眶,慌忙撇过头去。
老太太把她拉到旁边坐下,摸着她又干又黑的小爪子,看到她瘦瘦小小一团,心疼的又掉下泪来:“这平日里过得是啥苦日子呦,好好的公府嫡女,怎么瘦成这样。”
敬国公左右看看,缓声问南絮:“你不是有一个养父吗,怎么没见他来。”
旁边接南絮来的婆子赶紧走向前,把谢安留在桌上的书信递上前。
信就一张薄薄的纸,瘦劲清峻的写了几段话。敬国公看完递到沈母手中。老太太眼花,字迹近了看不清,远了看不见。沈意接过信,不慌不忙的打开,逐字逐句的念了起来。
他声音清冽好听。可是谢安的整篇信没一句实话,胡编乱造的一些“恐离别伤感”“心中再无担忧”“前去访友,不必相送”等话语。
沈母听完叹了口气,拍拍南絮的手:“你养父是个好人呐,字也写得好,把你教的也好。”
南絮正记恨着谢安,心里直想翻白眼,她假装难过的低头擦擦眼角,低声说了句:“嗯”。
“对了,念儿他们也等了半天了。让他们不用上学了,赶紧过来吧。”沈母歪着身子对身后的一个容貌清丽的丫鬟说道。
丫鬟含笑应了,脚步轻盈的下去传达。
南絮看到那个丫鬟出门对守在门口的一个婆子轻声吩咐,婆子应声去了。她并没有立刻回来,转身又对门口的几个小丫鬟嘱咐几句,这才回屋站到沈母身后陪侍。不一会儿,几个小丫头捧着茶果进来。
南絮看着那些小丫鬟脚步轻快,笑意盈盈的来又安安静静的走,没人敢多说一句话。她又看那些丫鬟打扮,俱是穿红着绿,有几个手腕还戴着银镯子,打扮的把她齐整多了,长得也都是模样清秀。
她心里暗自嘀咕,果然国公府就是不一样,这些小丫鬟都比张员外家里的小妾看着气派呢。
她正想着,站在沈母后面的那个丫鬟亲手给她递了一杯花茶,轻声笑到:“这是今年新出的金银花茶,又加了点冰糖,春日里喝最好不过。”
三太太在旁边笑道:“还是老祖宗会调理人,宫粉姑娘真是越来越伶俐了。他们小孩子家家的,最是喜欢这种花茶。上次新出的龙井,妍姐儿就不爱喝,非得嚷嚷着要给她配一些玫瑰花茶才好。”
南絮这才发现在座的只有自己喝的是花茶,她咽了口甘香的花茶,又看了眼垂手站立的宫粉,果然伶俐。
沈母一听这话就笑了:“妍姐儿才几岁,不用硬拘着她学些东西。前段时间还咳嗽来着,这会好全了吧。”
“好全了,就是前段时间时冷时热没受住。”三太太笑道“现在好了,就天天跟在州儿后面,要洲儿带她玩。把洲儿烦的不行。”
一听这话,全家人都笑了。
南絮跟着翘了翘嘴角,眼睛咕噜噜转着看着屋里的众人。沈母看起来乐呵呵的确实是真心高兴,沈国公正撇着茶碗里的茶沫没有抬头,他父亲和两个叔父嘴角弯弯看起来心情不错,二婶也在笑,但是总感觉不是真正的笑道眼底。
至于清宁郡主,南絮对她弯了弯眼角,她一直在看自己,估计三婶和老太太在说什么都不知道。
不一会儿,几个丫鬟簇拥着几个女孩男孩进来。四男五女,从十来岁到四五岁一应俱全,齐齐上来喊“祖母、祖父”,老太太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笑的眼都看不着。连一向严肃的敬国公看到这些孙辈都笑眯眯的。
沈母笑道:“知道你们这些猴儿坐不住,刚才也没人有心思管你们,索性让你们都上学去。现在还不快去见你们的姐姐。”
大家早就看到沈母旁多了一个人,一个不到十岁,唇红齿白的男孩先跨步而出,拉住她的手笑嘻嘻的说:“你就是姐姐,我是念哥儿,娘就是老是想你才叫我沈念的。以后你有事找我就行,全金陵没有我不熟的。”
沈母“噗嗤”笑了,拍了下他的胳膊:“皮猴,净学些市井流言,不怕你大哥教训你。”
沈念转头,看到沈意正端正的瞪他,赶忙一缩脖子溜到清河郡主面前,嚷嚷看书看得脖子疼。他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怕爸妈,就是一见亲哥就发憷。
清河郡主没空搭理他,敷衍的给他揉揉脖子,还是盯着女儿瞧不够。
这时候,最大的那个气质端庄的女孩缓缓向前一步,对南絮盈盈颔首,温语笑道:“念哥调皮,但是道理还是对的。你刚来我家肯定有些不适应的地方,找我就行,我们是同辈,什么都好说的。”
女孩话音刚落,二婶就在旁笑道:“姝儿说的极是,再没有别人有你们姐妹间亲近的。”
看来这个姝儿就是二婶家的长女了,南絮含笑点头。
随后几个男孩女孩你一句我一句,也不用旁人介绍,自己说起自个来。南絮是沈家大房所出,女孩全部比她小,男孩子只有一个比她大的。南絮一次认这么多人,都含笑称她“姐姐”。脑袋有点发胀,脸都快笑僵了。
待到众人落了座,孙子辈都是自找自妈。女孩坐母亲旁边,男孩坐父亲这边,南絮才慢慢摸清。
她悄悄掰着手指头算,二婶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大的是“沈静姝”小是“沈婉清”。那个男孩叫“沈温”,是唯一比自己大的男孩子,看起来穿着打扮不如其他人,神情举止也不如其他人大方。
三婶家孩子最多,有四个,大点的那个男孩和沈念差不多大,虎头虎脑的叫“沈洲”。小的三个都差不多大小,有一对五六岁的男孩女孩大概是龙凤胎,都穿着浅红色衣裳,戴着一样的金项圈平安锁,看起来很是讨人喜欢。男孩是“沈松”,女孩叫“沈荷风”此外还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女孩名叫“沈芳妍”。
当然还有自家的,她的大哥“沈意”,小弟“沈念”。沈意温雅,沈念讨喜,都是一等一的容貌。
南絮这段时间本就黑瘦,一双大眼睛更显得黑白分明。沈意看着她眼珠子咕噜噜地转来转去,一刻也不消停,嘴角轻翘微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