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科举浅谈 ...

  •   凌寒道:“不必多礼。二位娘子是单独出来的吗?要是多请些相好的朋友一同出来,刚才那些人也不会让你们把地方让出去了。”
      那位魏四娘子却道:“终南山下处处是景,虽然现在正是人多的时候,但不至于没有一处能赏景的地方,何以要跟我们二人来争呢?”
      凌寒一默,云三娘子先道:“四娘子慎言,郑家娘子跟我们是一起看上的那处,并非有意跟我们相争。”
      “是我失言了,我不过是不解罢了,并没有别的意思。”魏初夏乖乖认错道。
      “我知道。我阿耶和小姑正在帐中,我可为你二人引荐,跟我来吧。”凌寒牵起赵凌煊的手,往帐中走去。
      赵凌煊虽然还惦记着他的秋千,但也没迟疑地跟着阿姐走了。
      “阿耶。”凌寒走进去时,赵铭宇正与赵婉如说着话,她一进来就注意到了。“我刚认识了两位小娘子,觉得很是投缘。于是擅自决定为她们引荐,还望不要怪罪。”
      “无妨,请进来吧。”
      候在外面的魏初夏与云若南一同上前。皆行礼道:
      “陛下万福,长公主万福。”
      然后,魏初夏先自陈家门:“臣女魏初夏,家中行四,家父子安蒙陛下青眼,现任左谏议大夫。祖父讳君浩,得陛下信任,于户部任尚书一职。今日有幸得见龙颜,不胜荣幸。”
      “臣女云若南,家中行三。祖父讳景恒,得高祖陛下器重,赐爵吴国公。家父乃祖父嫡长子,现任致果校尉。今日得见陛下,祝陛下万事顺意,心想事成。”
      赵铭宇问:“原来是魏尚书和吴国公的孙女,怪道如此眼熟。怎么?魏小娘子,你父亲魏二郎,今日没陪你们一起来?”
      原来,魏子安这个左谏议大夫在京中是个有名的妻管严,不仅家中没有姬妾,就连名妓云集的平康坊也不敢去,基本上过的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因此还常被一些官员私下取笑,但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乐在其中呢。
      魏二郎现有一子一女,最宝贝的就是这个小女儿,按理说不该这么放心让她一个人出门。
      “臣女今日是与云三娘子一起来的,来之前已与父亲商量过,父亲是知道的。”魏初夏道。
      “只因我二人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这才被大公主给带了过来,还望没打扰到陛下与长公主。”云若南也道。
      旁边赵婉如开口了:“不会,我还正觉得无聊呢。”她又对李长德说,“长德公公,快给二位小娘子加张食案。”
      于是,她们六人就在帐中聊了起来,魏子安的事迹聊得最多,因为他最具话题性。间或提到云家的吴国公,赵铭宇表示了一下关切。
      当然,与凌寒坐在一处的赵凌煊负责吃喝的部分比较多。
      凌寒案前杯中盛的是琥珀色的甜酒,往外看去能看到山间秀美的春景,空中有丝丝柳絮飘扬。虽不能铺满地面,但也煞是好看。这不就是前人提到的“看君倒卧杨花里,始觉春光为醉人”么,凌寒心道。
      回城时,凌寒问她阿耶这二人怎么样。
      他答:“举止有仪,言谈之间颇有教养,谨慎而又不失天真,可以为友。”
      ……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假日过后,人们就又回到了平常的生活。
      凌寒也重新回到至少要看一上午书的日常。偶尔去祖母那里露个脸,尽尽孝,带着赵凌煊逗逗她老人家,惹她老人家发笑。
      因为她阿耶无论对哪个妃子都不是那么热情,有些妃子自然要在太后的跟前多露露脸才好,能带上小皇子、小公主讨得太后欢心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凌寒根本不担心自己不去给祖母请安,她祖母会不会寂寞什么的,宫里小孩子也不少,凌寒共有五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况且祖母连那些妃子都不要求她们每日请安。
      转眼已到五月。天气已经热起来了。
      这天,午后,凌寒刚睡完午觉,青萝捧来一个匣子。
      她道:“方才,云三娘子派人送来的。”
      自从得到赵铭宇的认可后,凌寒就开始正大光明地结交世家女子为友了。虽然目前暂时只有魏初夏和云若南两个人,不过期间她邀请过这两人到宫里做客。
      这时的世家既在某些方面自命清高,看不上皇室,但又因为皇室所拥有的权力而惧怕皇室。虽然在京城里,敢明目张胆地表现出对皇室不屑的,也只有那五姓而已,在绝大多数世家看来,被请入宫中做客还是十分荣耀的事。
      凌寒虽然可以自由出入宫闱,但太频繁也不好。她们三人经常互通书信,也时常送送一些小玩意儿。
      “今天这是又送了什么来?”凌寒问。
      青萝答:“说是明天用得上的。”
      凌寒接过匣子打开来看,见匣中是一条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原来是五色缕。”
      凌寒这才想起,明日是端午。
      她把五色缕拿起来,见下面还有一张信纸,把它也拿起来看,上面说道:“殿下,臣女五日来日夜不缀编得此物,送与殿下,聊表心意。”
      凌寒看着手中整体上看来没什么大问题,但感觉有些弯弯扭扭的五色缕,想着自己还要把翠微编的作为回礼送给她,总有一种自己亏了的感觉。
      凌寒道:“翠微,我们的五色缕编好了吗?”
      “几日前就编好了,公主请看。”翠微又奉上另一个匣子,里面都是她亲手编的。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有互赠礼物的习俗,总是要互相赠送彩丝编织物或其它物品。
      五色缕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又名朱索、长命缕、续命缕,人们在端午时节把它系在臂上,以求平安长命。
      “快差人给她们俩送去吧。”凌寒吩咐。
      “是。”翠微答。随后,自有得了命令的小宫女出宫去送东西了,要是得了两位贵女青眼,还能得些打赏,对一些小宫女来说这可是个好差事。
      睡完了午觉,此刻凌寒还是觉得有些乏力,浑身慵懒提不起劲来,也就不想看书了。
      她阿耶不知道为什么今日显得有些忙,吃罢午膳又回了正殿,召了大臣回来重新议事。
      晚间下棋时,凌寒就清楚是为什么事了。
      赵铭宇问她:“你可知朝中因恩荫而入仕者几何?”
      “十之八九。”凌寒想了想道。
      “因科举及第而入仕者又几何?”
      “十之一二。”凌寒心里清楚,其实可能还要更少。
      每年进士及第者不过二三十人,明经科及第者也不过百人。实际上他们还要参加吏部的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这就可能令通过科举而入官的人更少。
      “前些日子那个许鸿永的案子里,还有其他一些涉案的小官也被撤了职。我让吏部张尚书把那些能留的位子尽量留下,好在剩下的那十三个进士及第的人都通过了吏部选试,算是没白留。”赵铭宇落下一子道。
      “科举取士的人数确实是少了一些。”凌寒望了她阿耶一眼,复垂眸道。
      “并且,我打算从明年开始增加取士的人数了。”
      世家不好掌控,这是每一个皇帝都知道的。虽然不能否认世家中有很多高洁的、为天下苍生着想得人,但他们中更多的人都只想着自己,或者自己这一个家族的利益。
      相对而言,下层庶族们就好掌控得多了。并且,用科举提拔的庶族人数多了,权贵家族们得到的官职就会少,他们是天生的敌人,一般不用担心提拔上来的人会投靠世家。
      所以,提拔没什么根基的小家族来牵制一些大的世家,也就成了上位者们最常用的手段。
      虽然上层世家权贵们有更多的资源来培育下一代,但总会有更聪明的人能通过科举这条路爬上来。
      凌寒心想,那五姓七家确实有些过于招摇,带得其他一些家族都开始轻视皇权了。
      “那阿耶打算增加到什么程度?”凌寒问。
      “能分庭抗礼就最好不过了。”但听他这戏谑的语气,就不知道他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了。

      第二日,五月初五,百官放假一日。
      今年不知为何,赵铭宇不打算在端午节这天,于宫里宴请群臣了。
      但照例都给了赏赐下去,对大臣们以示恩宠。最常赐之物是夏令的扇子,都是符合节日气息的五彩绢扇。
      而且这一点也不妨碍宫里人想要过节的氛围。虽然这时的端午节已经与原来避邪除灾的目的相去甚远了,多以玩乐庆祝为主。
      本着尊老敬老的思想,今日她们在太后的玄武殿里过这个端午节。
      赵铭宇与太后面南而坐,凌寒与赵婉如向西而坐,对面是苏贵妃带着大皇子赵凌煊和二公主。凌寒下首是二皇子与其生母王淑妃,其下还有林贤妃与三公主。
      基本上所有有名有份的妃子都到齐了,余下的没有子女的妃嫔也在列,不过与凌寒她们离得就远了。
      食案上摆的主要是各式粽子,大家都叫百索粽子。因为人们把粽子缠上许多色彩绚丽的丝线、编织着花纹的草索,所以称之为百索粽子。银杯里盛的是适合夏季饮用的乌梅饮,浅碟里还放着小孩子们爱吃的零食。
      宫里不仅要做百索粽子,还要赶制出许多粉团粽子,让人们用小角弓去射,谁射中就送给谁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