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
第二日上朝,待百官叩拜坐定后,商恕先准了淮阳王的奏请,立淮阳王孙宪为太子。淮阳王其他儿子都是庶出,商宪是嫡孙,传王位与他,合乎周礼,因此朝堂上并无异议。
有臣子提出,本朝以来,男女婚配,一直遵守周礼: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实际官宦人家和平民之家,男女婚配年龄都早于周礼,无论朝中还是民间,基本上男子十四岁,女子十二岁便开始议婚,但由于对婚嫁律法规定并不十分严格,是有男子年过三十而不娶,女子已过二十尚未嫁,是否该修正律法,规定男二十五未娶,女二十未嫁,其父母获罪,罚钱若干,由官媒为其婚配。
此话一出,殿内殿外众臣子皆缄默不语,多数人都在心里默想:此人何等耿直。此事有关民生大计,国家税收,其他臣子不是没想过,之所以无人提及,是因为要顾及某些权高位重者的颜面。殿内有人已经忍不住偷瞧左右丞相。
右丞相温奉之自不必说,脸色阴沉,真恨不得用手中象简直砸自家孽障的脸。
而左丞相傅镜台尽力保持沉稳,但还是面露尴尬。温家公子二十有六尚未婚配,傅家公子傅摩诃可是二十有九仍未娶妻!
与温绪之左挑右挑定不下来不同,傅摩诃十六岁时便由父母做主,与琅琊望族王氏订婚,未及迎娶,王氏女突染时疫病故。傅摩诃说既已有婚约,便是有夫妻之缘,坚持居妻丧,世人赞其情深性忠。后来傅镜台为儿子与陈郡望族袁氏订下婚约,又生出一件怪事,袁氏女与母亲去庙里进香,归家途中,路边顽童投石嬉戏,竟然有块幼童拳头般大小的石头,穿过车窗,直击袁氏女额头,袁氏女顿时血流如注,昏迷不醒,待到家时,已经不治。
傅摩诃又居妻丧一段时日,傅镜台再欲为子议亲,他人不免背地嘀咕。傅摩诃出生优越,生的面如冠玉,眼若寒星,蜂腰猿背,气宇轩扬,又有有文武之才。如此好儿郎,本该是乘龙快婿之选,但此人出生不到三月,其祖父母相继亡故,两岁时,生母邹氏病故,两年后继母刘氏难产而亡,听闻傅家早年夭折的几个庶子庶女,都是与傅摩诃手足情义最深的。虽然傅镜台对这个嫡子颇为重视,可是此人如此命硬,接连克亲克妻,婚姻乃是结两家之好,而不是让女儿早逝,何况还没嫁过去人就没了,就算他傅家是名门望族,世代功勋,也要掂量一二,哪怕是继父继母,也不能为了颜面而不顾女儿性命。
傅镜台在刘氏亡故后,娶陶氏为继室,将傅摩诃与刘氏以命换来的女儿傅触尘交于她抚养。陶氏也是出身世族大家,性情温柔贤良,怜悯继子继女年幼失母,对其悉心照顾,她嫁入傅家多年,不曾生育,更是将傅摩诃、傅触尘兄妹视如己出,费尽心血抚养,傅触尘十四岁出嫁后,傅摩诃便成眼中珠、掌上宝,偏爱过分。傅镜台虽还有几个庶子,但岂可与原配所生的嫡子相比,他对爱子期望甚高,见儿子品行才能杰出,常觉得不辜负亡妻临终托付,哪知傅摩诃婚姻不顺,为此夫妻俩常在背人出长吁短叹,愁断肝肠。
幸得后来傅镜台遇到一位得道高僧,高僧讲,傅摩诃红鸾星未动,不宜过早议婚,也无需担忧,日后姻缘自有定数。傅镜台才略微放松,安心过了几年,也打算着过几年,那些对爱子不利的流言蜚语消散,被人遗忘,好给爱子定下满意合适的婚事。
他和妻子心里盘算的好,偏偏傅摩诃又有其他念头。他也是个当世英雄,咬定要寻一合乎心意的绝代佳人为妻,佳人已难寻,何况绝代乎?如此一来,他至今仍孑然一身,无妻无子。
若是男女不娶不嫁,父母有罪,首当其冲的,可不就是本朝两位丞相。
商恕也想到这一层,先是咬唇忍笑,而后朗声道:“本朝遵循周礼至今,朝中安稳,民间和顺,无需改之。再则,今日限制男女婚配年龄,不得者便父母有罪,他日是否要规定,男女成婚后,若干年内未生育够若干儿女,也是有罪当罚?”他拿眼细看两位“罪魁祸首”,他二人倒是一副坦然之态,决然不想因他二人缘由,致使律法变更困难,以致影响民生,减少国家税收。
此话一出,殿内殿外更是噤如寒蝉,谁人不知,当今圣上后宫佳丽无数,有名分的三位嫔妃却一无所出。
商恕也不欲百官为难,又说道:“此事暂住,以后再议。”
又有官员上奏:“自去年起,排查各坊建筑,修葺房屋,消去水火隐患,如今俱已完工。”
商恕闻听不由展颜,忙让左丞相安排奖赏参与此事的官员,傅镜台领命。
又有官员上报,仁帝与其皇后——孝思皇后司马氏忌辰将近,祭仪所需之物已经准备齐备,商恕顿时情绪低落,只说知道了。
-----------------------------
温绪之知道,今日朝上这一事,父亲回来定然又要叨念他的婚事,不如暂且躲避一时,因此找到堂弟温继之:“乙望,我先离去,父亲回府若询问,便说我去北营视察练兵。”
温继之答应着,说道:“大哥,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总是要归家的,与其让伯父天天为此生气,不如择一贤淑有德的女子成婚,谁都省心。”
温绪之笑道:“婚姻大事,岂可儿戏,贤淑有德的女子不少,可不得我意,奈何?父亲要是寻我,你千万要拦住。” 他登上马车,自行离去。
温继之看着绝尘而去的兄长,自语道:“我次子前日刚出生,现在伯父看到我,岂不是火上浇油。”想到左右丞相被皇帝留在宫中,可能一时半会儿不会回府,便先到长信宫看望其姊温太后。
温绪之先匆匆回家换掉绯色官服,带着武杰、止戈骑马出了门,他的侍女意如看他走的那边匆忙,一边和愿成感叹,一边让念真带着几个年纪小的侍女取出被褥来晒。
且不说右丞相回府后发现儿子溜之大吉,如何生气,先说左丞相傅镜台愁眉苦脸回到府中,又是一阵长吁短叹,明年傅镜台就三十了,再不成婚,变更不变更律法,他这个做父亲的都要有罪,罚银两还是小事,堂堂士族大家,一门四代丞相,恩示四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嫡子嫡孙婚配不成……想到常和他意见向左的温奉之还不知背后如何取笑,傅镜台越发气闷。
傅镜台和夫人陶氏一商议,一年时间,哪怕家境薄寒些,性格模样好,就去提亲。
傅镜台道:“再不能依着观音保的性子来,绝代佳人,哪里来的绝代佳人等着他去求亲。”
陶氏也道:“夫妻和睦,也不在乎妻子是否绝代佳人,日常相处,还是性情最为重要。”
傅镜台点头,想到温奉之,他也是为一对儿女焦头烂额,生出几分同病相怜之感,又转念一想:我仅为一子愁,彼为一子一女苦,终不如我。他叮嘱妻子多和其他夫人往来,多打听谁家有合适的女儿,陶氏连连答应。
陶氏也有自己的苦衷,多年来她虽待继子如亲子,但终究非生母,继子一直不娶,恐人疑其不善如舜之父母。只是,陶氏有一非常偏心之处,自觉继子无一不好,他人难比,且为自己年老依靠,不免对继子百依百顺,昔日王、袁二女不及嫁入傅家便身亡,她不觉是继子命格不好,反而认为二女无福,近不得自己那贵气重的儿子。继子欲寻一绝代佳人为妻,她曾问询继子:“如何便是绝代佳人?”
傅摩诃不假思索,答道:“当世绝代佳人应如温家二姝。”他幼时也曾陪还是皇太子的宣帝读书练武,偶然见到了陪着祖母入宫,同样年幼的温韶姿,不由心生好感,后来温韶姿嫁给好友房渊,他虽然暗叹自己无缘,但也不曾做出越礼之事,可是心里终究有了执念,期望能有一与之相似的女子,陪伴终身,红袖添香,举案齐眉。
若是他人听得此话,定要训斥他说话荒唐,而陶氏听了,却认认真真按照继子的意思,去寻往来的人家里是否有肖似温家二姝的女子。如今夫君虽有吩咐,可是陶氏总还是不忍委屈继子,她也听闻其他士族官宦家的夫人说起几个未嫁女子,打听到对方性格容貌都不差,便找来画像,一一拿给继子看,边看边告诉继子,此女懂得一些诗歌,那个听说书法尚佳,林林总总不一一细说,但看到继子面上并无喜色,便知这几个女子不合继子心意。
陶氏叹道:“早知如此,你年幼时为娘不该听你父之言,让你入宫伴读,也就见不到温家的华君小姐。女子容貌出色,仪态高贵,已经难得,那华君小姐偏偏还书画绝佳,在众多官家子女中,也是上等女子中的瑰宝,这样的女子怕是神仙托世,凡人难以匹配呢。”她暗指温家双姝婚姻皆不美满,兴许是神仙遇凡劫,纵然是皇室、士族出身的男子,也未能白首,因温家大小姐乃长信宫皇太后,不可言语轻慢,因此只名言温韶姿一人。
傅摩诃笑道:“母亲可听闻京中有人言华君小姐不好?即便是崇德,他素与儿交好,无话不谈,从来只言与这位昔日妻子误配成双,前妻无瑕却非他佳偶,可见他们是红鸾星误动,错配鸳鸯。再则,儿婚事也是一波三折,怕也是普通女子不能匹配,也许与此等女子才是真的般配,反而伉俪贤美。”
陶氏从来对继子言听计从,听继子言语间似有喜爱之意,因此笑道:“可华君小姐已出家,也不知如今在哪里,要是今年她能回到京城,还俗回家的话,为娘一定为你求来。”若是傅镜台得知,定要斥其是慈母多败儿,荒唐至极,他是不太愿意和温家联姻。
陶氏心里明白,傅家看似和温家不和,但是并非敌对仇视,夫君和右丞相常有相争,私下也能相约酒楼乐坊聊些风花雪月,互访府邸谈些琴棋书画,如此,傅家儿郎欲娶温家千金也不难,她开始瞒着丈夫,打听温家二小姐出家后的行踪,想着如何让她还俗嫁人。
华君小姐,妙人也。
摩诃将军,也不是凡人。
慈母心肠的后母陶氏。。。。。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熊家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四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