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承煜前脚离了京师,后脚扬州递来的折子再呈到明宬帝案上,内容已换成两淮巡盐御史林海畏罪潜逃,不知去向,愈发在朝中掀起风浪。奇怪的是,不论文武百官们如何吵个不休,明宬帝御台高坐,不动声色,似是局外人在观摩一场热闹上演的戏剧。

      朝后,司礼监的掌事太监全德躬身行至明宬帝面前,轻声回禀,“圣上,太后那派了女官来,请圣上过慈坤宫用午膳。”

      “噢,”明宬帝尾音上扬,露出一个笑来,“既是母后派人来传,朕没有不去的道理。伴伴随朕一起,给朕出出主意,母后找朕是为何事?”

      全德是自明宬帝幼时便在身边伺候的,几十年陪着明宬帝走过来,从当年的小太监成为如今宫廷十二监之首司礼监的掌事太监,生死关头绕了许多回,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即便明宬帝称他为伴伴,可见亲近,然他从不敢掉以轻心,愈发谨言慎行,听明宬帝这么问,心下已知不妙,腰背躬得近乎于下跪,不敢不答,也不敢答的太明白,声音几不可闻,“圣上,怕是为了江南的事。”
      “知我者,伴伴也。”明宬帝笑道,他相貌随了太后,五官生的柔和,然多年身居帝位,纵使他笑着,也无人敢直视君颜。

      来慈坤宫并不是因着太后想念儿子了,叫着过来一起吃顿饭,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俱是心知肚明。太后封号为慧安,在赵家为女儿时闺名为姝娴,比较起她在皇宫里熬这些年得的一个个封号,她最喜欢也只喜欢自己本来的名字赵姝娴,可惜的是,世间无人再能唤她这三个字。各怀鬼胎地用完精致的午膳,她看向明宬帝,美目边细纹横生,因近来内心愁苦,老态突显,叹言道,“圣上是否决心已定?”

      赵家子弟兴许看不清眼下局势,心怀侥幸以为能逃过一劫,搞死林如海,立于不败之地。可自己生的儿子,怎会不清楚其品性恰如笑面狐狸,面上温和迷惑着人,出手即是雷霆杀招,怕是想斩草除根的。

      明宬帝垂眸观赏手中的瓷盏,轻松随意地反问,“母后在担心什么?”

      担心你过河拆桥,将赵家连根拔起,分毫不念当初赵家扶你登上皇位之功,反以此为大忌。听了明宬帝此言,慧安皇太后如身浸寒潭,但赵家几代基业,难道就要毁在自己生养的儿子手里?她不死心,勉强笑了,语气轻颤,言中意却重有万钧,“圣上,哀家近来夜间难眠,好不容易昨晚睡熟了,你猜哀家梦见了什么?”

      母子之间互相套话,都不肯给出对方想要的回话。但慧安皇太后这般发问,明宬帝却是不得不顺着她的话,他抬眼看着慧安皇太后,话语里藏着些冷漠,“母后梦见了什么?”

      瞧着明宬帝冷静的面容,慧安皇太后却笑开了,“哀家梦见,哀家死了。”字与字间的停顿过于明显,像是担心明宬帝听不清。

      明宬帝静了一瞬,放下了手中把玩的瓷盏,“母后又在说顽笑话,梦当不了真,母后定能活上百岁,说不定活得比朕还久 。”

      慧安皇太后不应这话,她只道,“行了,耽误圣上这些工夫。哀家也乏了,你自去忙你的,哀家歇会。”

      宫外,贾府里史老太君处刚收到元春自宫中递出的话,道是这火既还未烧到贾府身上,便好生顾着自家,莫去惹火上身。至此,史老太君方彻底稳了心神,和贾政商量,“你且照常去上朝,仅一个道理,任朝上其他大人如何吵,你只老实闭嘴听着,便是好事的问到你头上来了,你也只说什么都不知道,万不可逞威风义气。”

      贾政早吓破了胆,有史老太君发话,连连应道,“儿子明白,全听母亲的。”

      史老太君仍不放心,道,“外头的事,你看紧些你哥哥贾赦,千万莫让他胡言混语落了旁人把柄。现下正是一大家子跨火盆的时候,不定吹了那阵风,就遭火燎身。万万要小心些!”

      贾政喏喏应是,又劝道,“母亲莫太忧心,儿子觉得,依内兄的为人,做不出那等贪腐之事,只等他入京,听候圣裁。”他无官才,想的倒简单,然这话半点安慰不到史老太君。

      史老太君事事盘算,道,“我已吩咐了下去,让宝玉这段时日搬来与我同住,我看着他,不让他往外走。他素有几分痴性情,又与黛玉姐弟感情深厚,要让他知道了这事,怕是会闹翻天。你那也给我严严实实瞒着,不许漏出口风来,念书的事也往后放放,且过了这事再说。”

      说起宝玉,自黛玉出了荣国府后,每日里失魂落魄的,竟失了往昔灵气,更没以往那般活泼了。每日里多是呆坐在一处,动也不动,两眼无神,不知在想些什么。他这副形容,急坏了袭人、晴雯几个大丫鬟,然没出甚大差子,也不敢轻易地回禀王夫人与史老太君,毕竟,宝玉在她二人眼里是个捧在手心里都怕碎了的宝疙瘩,寻常小事报到她二人跟前,也会成了大事。

      此番将宝玉拘在身边,史老太君发现了宝玉的不对劲,细心看宝玉一人痴坐时的样态,听到他时不时地念叨着黛玉的名字,不免叹气,将宝玉的不对劲归结到了是因为伤心黛玉出了府,之后便未太放在心上,小孩子家的情思,需由他自己缓过来,总有想通的时日。

      宝玉诸事不知,贾府里的几位姑娘们却是通通知道了这事,可一介女儿身,她们连府门都出不得,唯一能在外头行走的宝玉偏又被老太太下了封口令,任谁都不准在宝玉面前提林家的半个字。没想到的是,三姐妹一个比一个担心黛玉与瑾玉的处境,迎春是把瑾玉当了自己亲弟弟,若不是黛玉与瑾玉两姐弟壮她胆气,她还是那个连贾府家奴都瞧不起的呆头鹅。而探春,虽身为女子,才干与心气不比男子弱,然受困于庶出的身份苦涩自知,这心结却被看出的瑾玉有意无意地解了,她亦慕瑾玉人品,无比疼惜这个弟弟。原是迎春找探春出主意,有心的惜春听了,竟也加入进来,不过三姐妹讨论不出章程,探春想到了宝钗,她哥哥薛蟠是在外混的,兴许有门路能探听到黛玉和瑾玉目前的处境呢?

      宝钗听了三姐妹的说法,因她想的深,想法与史老太君不谋而合,大抵是明哲保身的意思,于是道,“我听哥哥说,地牢里看的严,任谁都见不了人。被锦衣军围起来的林家,也是不准出不准进,连府中饮食都要经锦衣军检查过。”

      “这般说来,黛玉和瑾玉究竟过的怎样,是没法子知道了?”迎春红着眼道。探春面色凝重,一时不语,惜春也沉着脸。

      宝钗将三姐妹神态收入眼中,想了一会,低声道,“清者自清。等林家老爷入了京,想必不会再关着林妹妹和瑾玉弟弟,我们等那时吧。”

      宝钗是个泰山崩于前能面不改色的稳重性子,她哥哥薛蟠和她相比,另是个义气为先的憨直性子,听闻瑾玉被关进了地牢,早抓耳挠腮愁着寻何处门路能进地牢去见瑾玉一面,打点些看管瑾玉的牢头,别让瑾玉受了委屈。

      不干正事的时候不知道,真要办起正事需要兄弟帮忙了,薛蟠才发现何谓患难见真情,平日里交的那些尽是吊儿郎当啥啥本事都没有的狐朋狗友,只会占他的便宜吃酒喝肉眠花宿柳。一听薛蟠问有没有门路进地牢,一窝蜂作鸟兽散,个个躲着薛蟠走,气得薛蟠一口唾沫啐干净,一个人跑到地牢外转悠,掏银子说好话摆官威诸多招数使尽了,嘴皮子磨破了,愣是进不去。

      无怪乎薛蟠进不去,承煜离京前已将自己的人手安插进地牢,名为看管实为保护。未防不测,下了死命令,无论来人是谁,只要不是承煜本人,全数挡在门外,问起缘由,便答锦衣府办事。

      锦衣府本是沿袭前朝而设,及到此朝,其权责却是大大超越了前朝。不仅掌皇帝直驾侍卫,守卫值宿,巡查缉捕,甚至典诏狱,若有为罪嫌疑,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文武百官,皆可拘之。而后一点,正是百官所惧,欲加之罪,尚且何患无辞,何况是身藏罪行者?

      关在地牢里的瑾玉日子其实算不上难过,人高马大的锦衣带刀侍卫守在他牢门前,隔绝了其他犯人窥探瑾玉的视线,这其中一个还是瑾玉熟人,即经常在承煜身边见着的侍卫随武。

      关在地牢的第一天,随武送来了三本厚厚的经集,展开一看,其中夹放的承煜手书写道:“瑾玉,此为我去扬州的第一天。见字如面,望你莫想其他,只要想我。此三本书中内容多为往年大选考察,应能解你乏味。有何所需,尽管吩咐随武。”

      字如游龙,根骨飘逸,瑾玉不由失笑,依言认真地看起书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第 3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