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二十四 ...

  •   宁和时的名字,取自“教化流行,风雨和时”之意,卫国公夫人生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宁和时是最小的一个。因出生时风雨交加,老卫国公口占一句,得此名。
      说起来,宁和时的脾气不好,在小一辈儿的勋贵圈里,那也是广为人知的。大凡大家族里,幼子脾气不好,那大多是娇宠出来的。宁和时不一样,他脾气不好,是被四个姐姐烦出来的。
      卫国公夫人四十多岁才生了这个幼子,长子都已经有了儿子,怀孕的时候颇是不好意思。宁和时落地,卫国公并兄长全都征战在外,卫国公夫人又精神不济,因此是被嫂子和四个姐姐带大,
      也不知道他小时候经历了什么,宁和时对女人向来都是不假辞色,到了这个年纪仍然不肯议亲,加上他天生女相,乃至于私底下竟然有断袖的传闻。
      当然了,还没人敢不要命去当宁和时的面说这样的话,传说早几年曾有脑子不太清楚的世家子弟不长眼调戏过他,后来这人在床上躺了大半年……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世子还是认为我开玩笑?”
      宁和时冷哼,他对谢寒蝉已经算是用尽了耐心。
      “大军行到巨象关,为天家旨意所阻。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主帅决定停下来,等工部人到。”
      “冬日在西疆作战,昼夜温差极大,将士士气受挫严重。我军重兵驻扎之下,敌人闻风而逃,贻误战机。”
      “而这一切,均是工部一道奏折引起的。”
      “我听闻,是谢小姐所致。”
      宁和时说话从不和风细雨,只会单刀直入:“谢小姐是否有此之能,事情是否到了这样的地步,宁某一介武夫,不便评论。但是,你已然接下这样的差事,即使不可为也应为之,而谢小姐这样轻飘飘一句话,让人如何能心安?又如何能让人心服?”
      谢寒蝉点头。
      “世子说的没错。”她诚恳地看着他,宁和时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心发作,却不知为什么,并不像往常看见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那样恼火。
      或是,那副越来越详细的山川图所致。
      谢寒蝉停下笔。
      “世子领兵打仗,可有败过?”
      她问得直接,宁和时反而愣住。
      世家贵女,特别是东南的世家,几乎没有女子会这样说话。
      她们习惯旁敲侧击,话中有话,既喜欢揣摩他人心思,也喜欢让别人揣测她们的心思。
      “败过。”他吃过败仗,在东南对百越残部用兵,在海上对战海匪,或不敌,或小负,最狼狈时,差点丢了性命。
      “是准备不充分?还是心中没有丘壑?是能力不足,还是非战之罪?”
      宁和时心有所动,并不言。
      “我即便随着祖父注水经,隔了三年不来,也不敢说,河道未曾变化。即使沿途有司年年有水纹记录,可谁也不敢肯定来年是否天象大变,原是丰收的地界会颗粒无收。”
      “若有冰雪之灾,地动,山体塌方,逢暴雨,泥石乱流,移山填海,也不是不可能。”
      “世子……将治水想得太简单了。”
      杀来打去,抢夺的是什么?不就是栖身之地吗?争一口饭,争一碗水,争一口气息。
      女子没有指责的意思,她只是告诉他,这不是一个人有决心便能办成的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固然是勇气,可是,知道一千种可为,却要从这一千种里选出最好的一种,才是谢氏治水的方式。”
      宁和时想起来的时候,霍震骁的交代,让他“多听多看,勿要干涉水务专人”。
      “谢氏治水,自有规矩。”
      霍震骁说,谢家与他人不同,治水强调的是顺天时,应天命,顺势利导,应和天理。
      “宁世子多在东南,陇西此地,不同东栾王庭,山清水秀,鱼米之乡。”
      陇西的人,活得辛苦,活得豪迈,才有大秦这祖上传下的傲骨。
      宁和时正要说话,外面却有人说话,是工部主官。
      “谢小姐,都准备好了。”
      她向宁和时行了礼:“世子可要与我们同去?”
      “嗯?”
      她微笑:“冬日泛舟江上,煮些茶水,看看风景,可是件风雅的事情。”

      神他妈泛舟江上。
      这他妈是泛舟江上?
      宁和时冷着脸尽量保持他作为卫国公世子的良好修养和风度气质,并且尽量忽略时时涌上心头的不适感。
      然后……
      “啊啊啊啊啊要撞了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左边左边快转啊啊啊啊啊!”
      不大的船上,宁和时的侍卫宁重尖叫声突破天际。
      谢寒蝉淡定地坐在里舱,跟着宁和时来的侍卫,出身宁氏,也是一等一的好水手,在海上经过大风大浪。霍震骁不派别人,派着宁家的世子过来,也是因为宁氏善于水战之故。可要说到江河中撑船,规避旋涡暗流礁石,那还是要看吴老汉等人。船家吴老汉在清河讨生活四五十年,州县中招募的也都是好手,眼见又一块浮冰自上流忽然分崩,吴老汉一个撑杆,船打了个转,堪堪避开。
      “军爷莫怕,坐稳了啊!”
      宁重趴在船边吐得昏天暗地,这他妈幸好是自己一个人跟上来,要是给那群小兔崽子知道老子晕船了,三十年老娘今日倒绷孩儿……
      贼老天的,一世英名啊……
      宁和时暗运了翻功,压住胸口烦闷,看看贴身侍卫领班,撇了撇嘴——平日里上海船也没见过这幅熊样。
      当然了,海船大这小船不知道多少倍,他们也不是远海航行,虽然浪大风高,也不至于转着圈进海里。
      打量起在外面吆喝着取水探沙的吴老汉。这老头儿一路畏畏缩缩,平地走路还能跌跤,未料到上了船如同变了个人,真是一身的好本事。
      “清河出好汉,世子也不必妄自菲薄。”谢寒蝉看穿他心思,“江流中的好船家,若到了海上,不见得也是好舵手。”
      吴老汉是礼县人,当年跟着谢老大人测绘,因年纪大了,女儿又嫁到了巨象关,早已跟过去享福,平日也替人掌船摆渡,运送货资,是这清河之上有名入水如龙的好汉。这趟请他出山,是到江心取水沉沙,这江中时有大块浮冰顺流而下,若不是有这等地头蛟龙,简直是找死。
      行到江心洲上,泊住了船,宁和时先出了舱门,这一片沙洲在江心中央,覆着厚厚的积雪。他刚要回身去扶住谢寒蝉,女孩子已经轻快地踏上泥土,脚上雪靴沾满了泥水。
      卫国公世子站在雪地里,轻轻放下了胳膊。
      利落地拿出工具,又利落地开始记录江心洲上水石纹刻的大小姐,和宁和时所见过的任何贵女都不同。
      寒风呼啸,吹乱了她的额发。女孩子面目极美,水气氤氲,沾湿了眉毛。
      茫茫的江面上,蒸起雾气来。身后,那女子仍旧是初见时那样的声音,如同冬日里暖阳般,让人生火煮水。
      “都先喝完姜汤去去寒吧。”她快活的声音,仿佛刚刚没经过这样一场旅程,又向吴老汉说话,“老人家一别快有四年了,您这身本事,一点没见消退啊。”
      “咱们是吃清河饭长大的,就这个,还不抵当年谢老大人遇到的那回泥石流呐。”
      老人家爽朗地带着船工门唱起号子。
      “数九寒天入清河来……”
      “船行三门峡,过了鬼门关……”
      “大姑娘小媳妇儿跟着情郎来……”
      “艄公我哟嗬来把船儿搬……”
      宁和时端着姜汤,未及喝下,忽然地,坚决地转过身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二十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