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三十九章 ...
-
季语以前就读过这些野史。野史地位不像正史那样,所以他的地位颇为尴尬。不过,有些野史其实可以说是话本,适合说书人去讲出来。有一些则不然,有些人为了青史留名,自己掏腰包,找人脉去写野史。这些野史相比较来说,就更为正规些。
眼前这本,看起来大概是两者皆有吧。
“李禹,成汉帝六子。年少佻达-”
“那个,可以用白话文吗?”齐钱弱弱开口。
“我,我只是想读一下文章。还没有准备好说。”季语开口,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耳朵。但是齐钱没有看出来。
还好齐钱没有看出来,如果齐钱看出季语耳朵红了,不得稀奇好长时间。说不定,最后季语恼羞下,齐钱就要抄些文章继续练习字体了。
“说书吗?好啊,你慢慢准备,我不着急。”齐钱很兴奋。他是听过季语说书的,在齐钱看来,季语的说书是和口技结合在一起的。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说书人是不是都这样说书的。总之在齐钱看来,季语说书觉得是一绝,在加上许多恰到好处的口技,能让人完全投入到他讲的故事中去。季语的口技大概就是那个程度吧。
但是,齐钱还真没有这样看季语说书,如此近距离的看他说书。
“李禹,是成汉帝的六子。在他之上,还有五位皇子。年少的时候,李禹为人就比较轻浮。他与三皇子关系非常好,一日,两人花园偶遇,李禹上前就是拥抱,左右的人莫不惊讶,感到羞愧。三皇子当时就红了脸,消息传到成汉帝耳中,李禹就被责罚,他跪在大殿前跪了许久。起来时,腿都有些站不直。因此腿部有疾,不能久站。 夏日天气炎热,李禹对去左右说:这天气真热,你们去给我找些布料来。左右不敢违背他的话语,找来布料。李禹持剪刀,亲自裁布缝衣。左右莫不鄙夷。衣服制成,无袖,短紧。李禹穿上后,形同不穿。于是六皇子裸奔的消息就传了出去。更为皇帝不喜。当时三皇子来看李禹,见李禹如此着装,面红耳赤,慌忙出府离开。时三皇子尤得皇帝喜爱,因此事,李禹又被责罚,禁足百日。后得三皇子开口求情才免去责罚。 三皇子为人有礼,其母也颇有势力。因为和三皇子交好,李禹府中手下,侍女,等人明面上不敢得罪李禹。然而暗地里却恶意编排主人。为三皇子得知,三皇子恼怒,要处罚李禹府上的这些随从。李禹开口求情,未能惩罚这些奴才。三皇子拂袖离去言:你若是被欺负了,可不要再来找我哭。李禹以为府上的人会感念自己的恩情,却不想渐渐地他手下的人就越来越不把他看在眼中。”
齐钱握紧了拳头,这些贱奴,糟蹋人的好心。
“李禹无人照看,自己不得不做些家庭杂务。消息传到外面却成了李禹特别喜欢干这些事情,左右的劝告他不听。一心沉迷于杂务琐事,毫无皇子的样子。更为皇帝厌弃。早早就赐了宅邸,让李禹离开皇宫。成汉帝为他赐号:凡。凡,平凡,通烦。李禹不为皇帝喜欢到这样。李禹和母亲关系一般,后其母生了新的皇子,于是李禹更为母妃厌弃。唯一依靠就是三皇子。当时李禹有一女婢,名曰:花娟。花娟心慕三皇子。当时正因为处置侍从的事情,三皇子和李禹关系有些不好。李禹迁出皇宫,三皇子都未相送。花娟为了攀附三皇子,为了三皇子再来府上,买了毒药,让李禹身体不适。三皇子登府看望,李禹昏迷,花娟大胆投怀送抱。李禹提前醒来,之后的事情不为外人所知。但,第二日,李禹就下令把伺候自己的人全部斩首。自此,李禹不喜女眷。”
齐钱大叫一声:“杀的好。”是不是从此,这位同乡就要崛起了?
“李禹杀侍从的事情,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只是骂了一声:残暴不仁。前,二皇子同样杀了侍从,传到皇帝耳中,皇帝赞赏:有魄力,不愧是朕的儿子。李禹因为不得宠,不为其他几位皇子嫉恨。三皇子身边有一公公,姓秦。非忠心之人,一人服侍两个主子。恶意离间三皇子和李禹两人感情。李禹见人不论贵贱,喜好用右手去握其人左手,消息传到三皇子耳中,在加上秦公公的一些挑拨,三皇子与其断交,得以摆脱李禹。李禹遂艰难度日。后其弟(同母胞弟)逐渐长大,其母欲让李禹帮衬其弟,遂想为李禹找了个职位,但是却被皇帝拒绝,皇帝当着众人面言:此子不堪大用,不如去种田。”
齐钱咬牙,什么叫摆脱李禹,三皇子怎么能这样放弃自己的好友兼兄弟?什么叫去种田,我种你全家,你个偏心的皇帝。卧槽,为什么这篇文章让我这么难受,卧槽,都是穿越的人,你过得能不能在憋屈些。伪装下自己啊,伪装下。然后崛起,崛起。
“后来朝堂变化万端,三皇子也为皇帝不喜,李禹胞弟慢慢展露头脚,李禹却还是平日的样子。皇帝寿辰,李禹拿谷穗为礼,本寓意五谷丰登,却被大皇子说:果然是适合种田的。大臣哄堂大笑,皇帝也展露了笑颜。其母本打算再次扶持李禹,打算让娘家给李禹个职务,却因此歇了念头。李禹离宫,一位公公为他带路。当日之事已经无从得知,只知道自那日起,李禹对公公叶格外不喜。后-”季语顿声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