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惹尘埃 ...

  •   然而这份宁静却终究短暂,小禄子尖细慌急的声音倏然在外间儿响起,像是利器快速在耳道中划过,让赤瑛无端觉得不安,听他禀道:“婕妤,慈庆宫的甘嬷嬷来了。”

      若瑜微怔,面上旋即浮出几分谨慎和紧张,“还不快请甘嬷嬷进来!”她说着撂下手里的茶盒起身,亲自去迎。

      杜夫人做外命妇多年,熟知宫中门道儿,瞧料着这位甘嬷嬷必是大有来头,亦不敢再坐。她忙和赤瑛互视一眼,便一道儿低眉颔首跟在了若瑜的侧身后。

      若瑜才走到西间儿门前,便见侍女掀开帘子,送了甘嬷嬷进来,忙笑盈盈道:“什么要紧事儿,劳您大冷天亲自过来,打发个小丫鬟来知会一声便是了。”

      甘嬷嬷先请了安,又朝杜夫人微笑示意,方客气回道:“兴太后想在慈庆宫见一见杜夫人和 ……” 她略略停语,余光在赤瑛身上一瞥,方接着道:“和沈家姑娘。兴太后怕小丫鬟们不懂规矩,怠慢了两位客人,指明要我过来请才放心。”

      此言一出,众人俱是惶惑不已。若瑜面色更是忽明忽暗,心间顿时涌上无数个念头,她极力镇定下来,似是闲话家常般笑语:“也不知我宫里哪个奴才没管住嘴,竟把我娘家人进宫的事儿扰到了兴太后跟前儿,怕是要耽搁她老人家礼佛的时辰了。”

      甘嬷嬷笑容依旧,徐徐道:“婕妤多虑了,倒不是您宫里的奴才不懂事。今日妃嫔娘家女眷奉旨入宫,司礼监循例奉上女眷名册给兴太后过目。兴太后在名册上看到了沈家姑娘的名字,忆起曾和沈姑娘在安陆有过几面之缘,所以想请沈姑娘前去话几句乡情罢了。”

      赤瑛幼年丧母,曾有几年被寄养在湖广安陆州的外祖家里。而当今圣上为藩王时的封地恰巧也是安陆州,身为当时的藩王太妃,兴太后在当地某些高门的宴饮上见过赤瑛确实合情合理。想到此节,若瑜心下稍安,对着甘嬷嬷道:“原来如此,多谢嬷嬷为我解惑。”

      冬日的寝殿阴沉昏暗,偶尔穿窗的日光白白浅浅地没有温度,照在赤瑛云水迷濛的脸上,全然没有驱云散雾后的晴明,倒见山雨欲来前的仓惶。

      甘嬷嬷笑得意味深长,躬身道:“婕妤客气了。咸阳宫外正有软轿候迎着杜夫人和沈姑娘,二位慢慢前去即可。老奴先行一步,这便回慈庆宫复命了。”

      若瑜秀目流转,稍稍思忖,又道:“嬷嬷且等一等。”她说着转身回圆桌旁拿起那两个白釉茶盒塞进甘嬷嬷手里,“这两盒西山茶是我表姐特意从南疆寻来孝敬兴太后的,劳烦嬷嬷一并带回吧。”

      甘嬷嬷双目一垂,仔细地将茶盒捧在手心里,并不多问,只恭声道:“是,婕妤若无旁的吩咐,老奴便告退了。”

      若瑜忙笑脸相送,又嘱咐瑞香,“你好生送嬷嬷。”

      眼见瑞香殷情地送甘嬷嬷出去了,赤瑛歉然道:“瑜儿……你怎么把那茶叶给我做了人情……原是你要留作……”

      若瑜瞳光涣散,仿佛是夜间迷路的孩子,幽幽道:“咱们姐妹还分什么彼此。这召见来的太蹊跷……我在宫里这些时日尚未摸透兴太后的脾气。我这是先投石问路帮你一把……余下的就只能靠你自个儿小心应对了。”

      杜夫人握一握若瑜的手,宽慰她道:“觐见太后,可不能迟了。瑜儿别担忧,一切有母亲呢!”

      杜夫人携赤瑛步伐匆匆上了软轿。待起轿行了片刻,她悄然掀帘外望,但见轿外的随侍们皆目不斜视,只顾垂首前行,这才用微如细丝的声音问赤瑛道:“瑛儿,你心里有底儿么?”

      赤瑛茫然摇头,同样的轻声细语,“方才那位甘嬷嬷口中的‘几面之缘’委实言过了,只能说是‘遥遥几望’罢了。在安陆时,兴太后与我身份悬殊,即使在宴饮上碰到也是说不上话儿的 。”

      杜夫人轻叹,“既来之则安之……你心思一向灵巧,定会安然过关的。”

      赤瑛换上笑容,故用轻松的语气道:“兴太后素有慈名,大约不会把我怎样……”

      杜夫人眼底的忧色浓郁,轻叹道:“傻孩子,你有所不知。当年先帝崩后无嗣,皇上以皇堂弟的身份登基为帝。兴太后带着十五岁的少年天子从藩地初进皇宫时可谓是孤儿寡母,处境艰难,朝政由东阁大学士杨佑和把持,而后宫又被先帝之母昭太后牢牢握控。短短七年,弹指一挥,局势已是翻天覆地。杨佑和被削官为民,昭太后在后宫也逐渐式微,再无法像兴太后一般尊荣优渥。纵然今上手段凌厉,禀赋甚高,但这背后也断然离不开兴太后的指点……”

      时近午时,路上宫人往来纷扰,难免嘈杂。直到软轿行入慈庆宫的地界儿,周遭才算清静下来,只剩轿夫重脚踩雪发出的‘沙沙’声,赤瑛不禁暗叹此地当真是个礼佛人所衷情的尘外之境。不多会儿,又听见那个熟悉的女声,正是甘嬷嬷,听她道:“慈庆宫到了,请夫人和姑娘下轿。”

      然后赤瑛眼前一亮,有待女挑起轿帘,扶住她和杜夫人的手,引她们穿过徽音门,麟趾门,又一道慈庆门,才算真真正正地进了慈庆宫里面。赤瑛缓缓驻足,眼前是望不穿的宫苑深深,身后是数不尽的门堂重重,只觉得空寂孤冷。

      两人踏进暖阁时,兴太后正靠在一张面南的紫檀嵌玉万寿长春罗汉宝座上诵经,她徐徐拨动着手中的念珠,神色庄严虔诚。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菊纹素锦长袍,通身干净淡雅,只有领口上的金线滚边儿方能显出些许贵气,发髻上也仅仅簪着一枚金厢玉凤衔珠步摇,气质清爽堪比普通显贵人家儿的妇人。

      杜夫人领赤瑛一前一后跪地磕了头,行三拜之礼,朗声道:“妾身杜氏,臣女沈氏拜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福寿安康。”

      兴太后的面容掩在袅袅檀香雾中,分辨不出喜悲,她先将念珠放到手边儿的棕竹案几上,方慈声道:“快起来吧。宫里人都知道,慈庆宫是最没规矩的地方儿。你们只当在自己家里一样,陪哀家唠几句闲话。”说完,又转首吩咐甘嬷嬷道:“甘懋,给两位赐座。”

      杜夫人有些受宠若惊,起身后便恭维道:“妾身听闻太后娘娘常年礼佛,境界远胜凡人。您已修出了大智慧,能和您闲话几句,妾身定会受益匪浅。”

      甘懋搬来两个黄花梨木杌子供杜夫人和赤瑛入座,但她们顾忌身份,不敢轻易僭越,只是拘束地站着。

      杜夫人刚刚一番话,兴太后大约受用,旋即展颜道:“杜婕妤为咱们大明朝孕育龙裔有功。你们作为她的亲眷自然是一荣俱荣,你们只管坐便是。”

      话已至此,两人只好依言坐了。赤瑛听兴太后和姨母絮叨起若瑜的胎像来,似是浑然忘却了她的存在,越是如此,她倒是越发惴惴了,额上冷汗涔涔,脑中也是一团乱麻。

      甘懋见兴太后难得好兴致,话比平日要多上许多,于是贴心地奉上热茶,含笑道:“暖阁里燥热得很,太后喝杯茶再叙话吧。听杜主子说,这西山茶是沈姑娘从南疆带来的,该是最正宗的味儿了。”

      兴太后趁热细啜几口,眯起双目缓声道:“尝着像是刚采下来的新茶。”她默然片刻,又微笑道:“只是口感略显浑浊,不及平素的爽利。”

      赤瑛心头一沉,却见甘懋神情淡淡并无接话的意思,只好站起来福一福身子,不卑不亢道:“太后娘娘圣明,正是今岁的春茶。臣女赶着年节前进京,便早了一月采摘,倒比足月的茶叶更鲜嫩些。所以烹茶时只需八成热的水便能烫出香味来,若是用十足的沸水,反而会让茶汤浑黄,味道浊涩。宋人蔡襄曾在《茶录》中提到,‘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注释1)说的便是水温对茶汤味道的影响。”

      杜夫人也赔笑道:“妾身的胞姐走的早,留下这个甥女没人管教。她又常年生活在南疆那个蛮荒地儿,见的世面少,不懂宫中规矩。能得太后娘娘几句教诲,便是她的造化了。”

      兴太后手持茶盏盖子拂了拂盏中浮叶,笑道:“杜夫人过谦了,哀家难得见到个博古通今的年轻姑娘,不愧是儒将沈梧川的女儿。”她瞥了眼赤瑛,道:“既然你深喑茶道,就由你去烹一杯西山茶给哀家尝尝吧。”

      赤瑛暗惊,忍不住抬首一望,只见兴太后的目光在混沌香雾下显得无比清明透亮,正含着期待而深沉的笑意,仿佛能洞穿她心中所有的念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惹尘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