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番外之仁德皇帝情史(三) ...

  •   准备了许久的婚礼隆重而庄严,看着一身凤袍的逍遥由远及近翩然而至,每近一步,我的心便有力的跳动一下。那日的我是兴奋而幸福的。凤冠前的一排水晶珠帘遮住了她的容颜,我只能从缝隙中隐约见到那粉红面庞。那一刻,我忘记了前不久的怒气,只紧紧抓住了那双玉一般的柔荑,拉着她登上高台,与我并肩睨视天下。

      观过烟花,逍遥被送去新房,我则还需与臣下同欢共庆。可惜,美好的时光仅是一瞬间;向下的一瞥打破了我的幸福之球,犹如当顶一盆冰冷的水让我从喜悦中清醒:舅父得逞的笑容、太傅应和的点头,无不刺激着我的感观。那一场晚宴,我过得格外压抑而愤怒。

      终于回到了洞房,激动的时刻我抑住亢奋与慌乱,按着喜礼嬷嬷的念叨掀起了水晶珠串,赫然入目的眉眼间那抹幸福,使逍遥本已眩目的容颜更加明媚灿烂。我俩含情脉脉地对饮了合卺酒,不知何时,室中的宫娥、太监已经退去。我轻柔地替她摘下沉甸甸的礼冠,真切地望着她。烛光下的逍遥看上去是那么虚幻,像梦一样。后来,我多次回忆那天晚上,却怎么也不能再浮现那刻的美奂……

      逍遥抬起垂着的眼皮,痴痴地望着我。我一笑:“怎么,才敢正视我?”她不语,只是那条唇线略呈凹形。那刻,我真是满腹的情话想说与她听。配着温馨的时光,那将会是我最深刻的回忆。

      “你幸福吧?”

      她微笑。

      “可我不幸福,所以,也不想让你幸福。你……失望吗?”不知怎么,话到嘴边竟自动改词,这也使我一愣。

      逍遥扫视我,仅仅一下,便又移开;微微叹气却一脸自怡,轻道:“然哥哥,无论你有什么不满,请把这一晚的幸福给我,这是你允诺过的。”

      “凭什么?”

      逍遥转身推开窗,仰首望月道:“你会给、能给的也只这一晚。咱们休战吧,就一晚……这是你欠我的,呵,你也不亏的……”她清缓的语调、稳柔的动作欺骗了我;那双遭蒙蔽的眼睛没有看到那晚的她的伤……那刻,我环住她的柳腰作为回答,熄灭灯烛,迎来令我回味一生的幸福。

      次日早,我从美梦中醒来,一晚的缱绻旖旎甚是销魂。低头看向依偎在我胸口的逍遥,她的睡颜还是那么稚气。很快,我晓得她醒了,拦住她到口边的话,厉声道:“你既然做了皇后,就该有母仪天下的样子。既然掌管后宫,那么该要的礼仪就不可规避,你要有这个觉悟才好。”

      她苦笑:“是,陛……陛下的教诲,臣妾铭记。”她说的不自然,我听得也别扭。到现在我也不明白那时是发的什么疯,能娶得逍遥,原是几辈子积得福分,我竟会莫名其妙做了那许多的不该。当时的我急急穿戴好,撂下句“早朝后随朕拜见太后”便夺门而出。

      后来,逍遥的宫中生活过的极为平静,她不再唤我“然哥哥”,行为、做事一板一眼,皇宫里再没那铃儿般的憨笑。我很是不满,潜意识里希望她如往昔般不讲理地耍赖。我的确忘了逍遥的底线,怎么就忘了呢?!是,她是不会对我轻易失望,但她也只会在原地等着迷路的我回归,她是受不得深爱人的拒绝与冷漠的,那……是她的尊严。

      那时的她,“规矩”得太后连连称道。这更坚定我让她品尝“失望”的决心。既然舅舅想要一个无为的外甥,那我也便“无为”给他看。

      大婚后,两个月,我从各重臣家眷中广选了十名美女,一律封为“皇贵妃”。有人提出我这举动于理不合,只可惜我的好舅舅对“好色”分外理解,替我排除了阻力。选妃那天,我率众美来到“逍遥殿”,可逍遥好似已经有所准备,标准的“国母笑”应付了过去。

      从此,我除初一、十五去看逍遥,剩下的时间便流连在十名美人中间。当然,我无一日忘记吩咐亲宦到“逍遥殿”禀告。可我的苦心安排,只换来一句不咸不痒的话:“若不是皇上下传‘废后诏书’,你都不用来了。……噢,对了,替我转告一句,‘龙体珍稀,请自珍重’。”

      逍遥的生活过得算得上乏味,我很难置信记忆里的她能够忍受。安排在她身边的宫人,只道她每日里不过是翻翻书,作作画,只极偶尔地绣绣东西。这倒是符合她的性子。只可惜我白日日带着十个妃子满后宫转悠,没碰上想见的人,没演出欲演的戏。逍遥精明的回避和不妥协、不低头,让我不快,于是一个计划浮现,我决定主动出击。

      逍遥生日的前一天,我大办采买,放出话去,要在皇宫给娘娘办寿辰。那一晚,我特意转到“逍遥殿”。

      “遥儿,我来了。”这是我大婚后第一次和善而语。有一刹那,逍遥是动容的。我知道这回一定能成功。搀住欲行礼的她,我神清气爽道:“今儿我特意来说一声,明儿个便是你十四岁的生日,你若是有什么主意尽管讲,怎么也得给我的皇后娘娘隆重办上一办啊!”

      逍遥摇头道:“劳陛下惦记,臣妾福薄,怎敢劳师动众。自己在宫里吃个面就好。”“那怎行?明日你午膳时来‘诩和殿’吧!”逍遥顿顿,才应了下来。

      次日早朝后,我兴高采烈地安排诏书,封了御前女官林氏做“贵妃”,又将她的生日改为同逍遥一天。午膳前,众妃子三三两两鱼贯入席,乐师舞姬也已备好,只等我的主角到场便可开戏。

      巳时三刻,逍遥在簇拥下准时到来。我拉着她平席而坐。歌舞过后,太监宣诏,一时间,四下纷喧沸腾,各个眼中皆是讶然。我注意到逍遥的手微微一抖,突然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了。……我强压下心中的微妙异感,举杯笑道:“怎么?各位爱妃莫是不满?今儿可是好日子,不仅新封了贵妃,又值新妃寿诞,大家可得给朕好好闹闹啊!”即刻,众人纷纷持杯畅饮,溢美之词不绝于耳。随后便纷纷献上备好的礼物。

      林妃笑道:“臣妾惭愧,今儿应该是臣妾为皇后祝寿才是。”话落,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的视线都聚焦到逍遥身上,眼中流露出看戏的兴致。我佯作恍然,拍额道:“唉呀呀,是朕的不是了,竟忘了皇后的生辰。不若皇后屈尊一起庆生吧!”

      逍遥落落大方地转头笑道“陛下是贵人多忘事,还是今儿众美齐放看迷糊啦?”抿嘴一笑,底下人也跟着轻笑。她又环视叹道:“本宫出生时险些因难产窒息,若不是母亲大人苦了十个时辰咬着牙坚持……呵,本宫成人后便立誓不再过生辰。”话半,转而直视着我,笑言:“怎么,陛下都忘了?”

      我怔住:“这、这……呵呵、呵呵,倒是朕忘了。”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就坡而下,只是心底隐隐的不安,让我看到逍遥充满笑意的眼底那层模糊的情绪。当时,我却想即刻收场,潜意识知道事情向不受我控制的事态上发展了。

      逍遥从头上摘下玉钗,放到林妃手重,道:“本宫的薄礼,你还要收下才是。”林妃喏喏收下,我却无法平静。那钗是我提前数月专门为她打造的,昨晚才送于她,她竟无一丝眷恋的就这么送人了……

      后面的歌舞,我已没心情欣赏,只不时地偷瞥她,好象犯了错误的孩子,心中充满惶恐。逍遥表面上的无谓骗过了所有人,保卫了自己的尊严。可我却看出她的痛苦。每当她伤心欲绝时,她总是托腮看着前方……

      现今想来,我都要扇自己耳光;那时我怎能那么残忍?每次生日都是逍遥最喜爱的日子,每到那天,她都会兴奋一整天。可那次却被我破坏了。那次,我非但没有得逞的喜悦,却换来阵阵心痛。破天荒我心底承认了后悔。

      那晚,我匆匆向“逍遥殿”赶去;那晚,她早早关闭宫门,以身体不适为由,拒我于门外;亦推掉了我送进的长寿面和一干礼物。看这热腾腾的晚宴端进去,又亲眼见着纹丝未动地端出来,我只得苦笑。此刻的逍遥是愤怒的,愤怒的逍遥是无畏的;可……我怕啊。

      几天后,当我再见到逍遥,她已然又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可自那时起,她便多了个胃痛的毛病。我心中又是愧疚又是忿忿。却从此不敢太过刺激她了,只是偶尔做些小动作,希望让她可以借此发泄一番,让她看我的目光里多些暖意,却每每无用。

      一年过去,我的第五个皇子都出生了,可逍遥的肚子还没动静。我只能心中焦急,无意中增加了去她那里的次数。听我安排在“逍遥殿”的宫人回禀,隔段时日,太傅夫人便去看逍遥。每每谈及的话题,无不是催促逍遥努力生下龙子。可逍遥却总是含笑不语。这不仅急坏了太傅夫人,更是急煞了我。她到底是不着急还是不愿意呢?存着疑问,我见到了逍遥自又没什么好话。她却总是避开我的针锋相对,一言以蔽之。不知是我认了真还是缘分已到,数月后终于传来喜讯。

      那日下朝后,得知消息的我心中狂喜,却还要强作镇定。当即赐下珍宝无数;我欢喜着奔到“逍遥殿”,那一日是两年来我和逍遥最幸福、轻松的时刻。我拉着她问东问西、嘘寒问暖;她的话亦比平常多了许多,一双眼睛都在笑。我不停地和她聊天,那种和谐宛如回到从前……

      母后显然很欢喜。批批养品源源而至,又加派了两个有经验的嬷嬷照顾;太傅夫人更是频频入宫;而舅父也是四处搜罗珍玩送进宫来。这一切看得我很不快。是我要有儿子了,他们有必要这般兴奋么?为此,我每到“逍遥殿”便发牢骚。

      一次,逍遥实在忍不住回嘴:“这孩子是男是女还未定,您担心甚么?”我气道:“若真生的是龙子,我宁可溺死他,也不会给他人做砝码!”那一刻,逍遥的脸“唰”地白了。……例若这般情景好似家常便饭;不几日便要上演一回。太医遵照母后的吩咐,明确对我回禀。他说逍遥体弱,是不能动气的,否则胎儿难保。可我却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全然不若上朝时的镇定稳然。直到逍遥见了几次红,母后便将她接到自己宫中照顾,不允我见她。

      朝堂上,我的几项革新都遭到舅父及其旧部的阻拦,经济、农事、军兵等事项上的推动极慢。看着那些人才不能提拔,好的民生计划不能实施,我心急如焚。也曾多次找到太傅,希望他能予以支持。可每回得到的不过是托词:“陛下年少,万勿性急;用策取良还当缓以进之。”……动舅父不是时候,可我对后宫的酒色早已烦溺;我的逍遥又被母后藏了起来。于是,内心的不满与日俱增。

      逍遥作为皇后的第二个生日又到了,我心存愧疚想好好弥补,可奈何她上次当中宣布自己不庆寿辰。我也只得另想办法私底下哄她开心。进到母后的宫殿,就听见那令我怀念久已的笑声。走进去便正见她笑得无忧,可她见了我却立刻收起眉眼,起身中规中矩地行礼。我满腔热情被扑灭,好没意思。母后也不晓得回避,只气定神闲地挡在我俩中间;而逍遥对我的暗示也视而不见。

      终于,一个时辰后,我多日来的不满和委屈爆发,准备好的温言软语都化为利锋尖刺,直直地刺向逍遥。我不知道当时自己都讲了些什么,当时我的头脑一片混淆、嗡嗡作响,嘴巴早已不受控制。唯一记得的是逍遥的脸色由红变白,全身不住地颤抖;那双眸子噙满泪花,原本粉红的下唇被咬得涨血,红得分外妖娆。一旁的母后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当我清醒时,就只见逍遥倒在地上,闭紧了双眼,身下一片血迹,而周遭业已哗然纷乱。当太医叹息着从内室出来,我便知道我和逍遥那不足五个月的孩儿没了,是个可爱的公主;而那天正是逍遥的生辰……

      之后,我一直不敢正视她,那孩子也成了宫中的禁忌。母后甚至不允许有身孕和子嗣的妃子走出她们的院子。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一个月。我终于想明白:即使是我错了,也得强硬,不然这辈子就都别想见逍遥了。于是,我带着那五个皇子天天往“逍遥殿”报到。那时,我的后宫已多出了十个妃子,其中一个刚产下“六皇子”。我异想天开,不顾母后的否定,强将孩子塞给逍遥照料,希望用以毒攻毒来化解她对我的怨意。

      起初,逍遥坚定地拒绝,我便勒令奶娘抱着孩子站在门外,又告诉她若是不养,便就让那孩子冻死在殿外面算了。最终,意料之中,逍遥接纳了他。此后,凡是与这孩子有关的,逍遥莫不亲力亲为;身体也渐渐有了起色,脸上也重有了笑意,虽那只是对着孩子的时候,可我也是高兴的。我又要求她给孩子起名,她思索片刻,便在纸上写下“荇默”。

      六皇儿荇默对逍遥也是极亲近的,片刻都不肯离她怀抱。只苦了我,每晚都是干瞪眼。对于眼下的大好形势,母后却连连叹气,那时的我很不理解。现在才明白过来,逍遥是极善良的人,她便是对着别人的孩子也会极慈善的。可惜苦着她自己在心中煎熬,也许那时她日日对着荇默,便日日想起自己的孩子。这种苦她偏要笑着咽下去。可到现在我都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最爱她的我总是不懂她,往往只有父皇和母后会一语中的。现今,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回忆过往,竟发现,我给她的伤每天都在翻新。

      逍遥十七岁时,我的九皇子诞生。没错,这是我和逍遥的孩子。那时,母后提出将荇默送回其生母身边。可这孩子没日没夜的哭,哭痛了我的耳朵,哭软了逍遥的心。就在我烦得想将他扔出去那刻,逍遥抱他进了怀里。后来,两个孩子她一块儿教养、一般疼爱、不分亲疏。两个年岁相近的孩子自然处的亲密无间。我给我们的孩子取名“佑泽”,希望他能得到上天的福泽保佑,来日成为我松猎国的英明君主。

      此后五年,逍遥过得平静而怡然,每日忙碌而欣悦;渐渐地红润爬上了她的脸庞。我于朝廷上的手段也正式展开,镇日里计划着提拔无势力背景的良材班子,计划着分解舅父的势力,操持着军务的加强,考虑着如何使百姓的生活富庶。为了瓦解旧势力,将王权重集于手中;为了不再出现一个“欧阳世家”,我选择了一个最便捷的方法——纳妃,收买旧臣的心。让我的妃子们生下他们的外孙,让他们无法集权于一人。这五年里我的后宫又多了二十个妃子,我的皇女由两个增加到十五个,皇子也增了七、八个;不过这些在我眼中不过是数字概念而已。逍遥对此没有任何微词,我想她可能是理解的。

      就在我“理政削权”事务展开的关键时刻,鸾渊国大举进攻而来,几番险些攻进我国边境。虽然有父皇留下的“迷阵图”,可我却没几分胜算。舅父曾经掌管过兵部重权,作战经验丰富;他和旧部们都翘首以盼,等着我的妥协和启用。我不甘心近十年的准备功亏一篑,更不甘心让父皇和我的苦心付之东流。

      就在朝堂、局势僵持不下之际,太傅提出议和。“议和”,这个字眼,是对君王的侮辱;可为了大局,我忍下它。五天的谈判,鸾渊国同意退兵,不过我国须年年纳贡,还要出名皇子作质子。我知道这是他们怕我国报复而使的手段。……那些该死的老东西们未等我开口,便纷纷暗示他们担心自己外孙的安全。这种节骨眼,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那帮混蛋的要挟将指针瞄向了佑泽和荇默。太傅一直没有表态,而我更舍不得那个综合了我和逍遥优点的孩子。荇默的生母是舅父部下原兵部侍郎于敏察的女儿。于敏察两年前已被我发配边疆,此时,也许只有荇默合适。

      我怀着心事走到“逍遥殿”,听到里面传出逍遥的哭泣。当即心下慌乱,忙跑了进去。只见逍遥紧抱住佑泽,前面坐着的便是太傅。我不知他们说了什么,还没言语,就见逍遥抓着我的衣襟哭问:“皇上,您为什么要送走我的孩子?”话语中满是委屈心伤,这使我明白了太傅的态度。

      “太傅大人您还是先回去吧,朕的家事朕自会处理。”

      待殿内只有我和逍遥时,我告诉了她我的想法。本以为她多少会欣慰,可谁想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不!您不能这样。那两个孩子我都不会放弃的。”我也是满腹的怨气:“你可道我在殿前做了多少周旋?人不能太贪心,你护好佑泽就是了。”语罢,也不给她多言的机会,我匆匆离去。深怕多呆一刻便会动摇了原本的计划。

      这一次,母后也站在了我这边,日日劝着逍遥,我想母后是想救舅父一命的。

      太傅日日来御书房烦我,他劝我不能李代桃僵,他说佑泽才是最佳人选;他告诫我不能授人以把柄,可我却认为他是想彰显自己的工公正,好逃脱命运的惩处。那时的我,说不动心是假的。毕竟我和逍遥都还年轻,将来孩子要几个都是有的;若是送出佑泽,势必可以笼络人心,这对于我推动“朝臣换代”的大事有百利而无一害。

      从小到大,父皇都教导我做事权衡应该避重就轻,凡事不能凭感情而定。最好的抉择往往是情感上最难以接受的。我犹豫着,心底总有个小小的声音警告,“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那时,我以为“后悔”指的是这件事,便咬牙敲定了“佑泽”。而当时的逍遥却还在保护着荇默。

      “佑泽,荇默你选一个!”

      现在回想,那时的我太过残忍,竟利用对她的了解,逼她作出我要的结果。我有没有说过逍遥是极聪明的?那时,她盯着我半晌,便了然道:“陛下,然哥哥……您既然有了选择又何必来问我?”苍白的小脸露出伤恸的神情。我有些尴尬,只得用讥讽来维护那可笑的尊严:“失望啦?”她冷笑。

      “父皇,孩儿愿代九弟去!”荇默跑过来央求。

      那一刻,一直隐忍的逍遥落下泪来。她抱起荇默,无言地朝内殿走去。“母后,您就让儿子替九弟去吧!儿子身体好,不怕路程远的!”声音渐渐消失,我却想起佑泽因逍遥身体虚弱,出生时便极其瘦弱,这几年用了不知多少珍品药材,才补得滋润起来。这山高路遥,他真受得了么?……可君无戏言,鸾渊国早已接到佑泽是质子的消息,再改也万来不及了……

      正当我懊悔之际,奶娘抱着抽泣的佑泽出来。肉乎乎的身子,和年幼时的逍遥一样。我接过他,对上那双像极了逍遥的眼睛。我不晓得逍遥说过什么,问了丫鬟宫人,也都只是摇头。那半个时辰里,逍遥哄开了所有人,只除了佑泽和荇默,又偏偏那两个是嘴严的。

      看佑泽一脸的平静,我很骄傲他继承了澹台家族的勇敢。出城前,佑泽奶声问:“父皇,佑泽还能回来见母后么?”那双清澈的眸子中,满是不舍。我抚上那滑柔的密发,直视那双眼眸:“当然。最多五年,父皇必亲自在这里接佑泽回宫!”他又问:“再不离开啦?”那谨慎模样与逍遥如出一辙。

      “再不分离!”我笃定的回答。

      他开心地笑了,像极了逍遥。本该无忧的年纪,却担上了不属于他的负担。很快我发现他不是对我笑的,顺着目光看去,皇宫顶巅的“眺亭”里,站的正是逍遥。

      ……

      那时,我满是自信,相信佑泽是必会被我接回的。却不知,我将和逍遥的情份放在了悬崖边,我将她的人生放到了刀锋处。五年后,我如愿地接回佑泽,他亦永远地回到了这里,只是再不会天真地问:“父皇,我还会离开么?”

      五年的时间,我理清了舅父的权势,成了平民的他受不得落魄,饮恨自裁;母后为此常年吃斋,不再出宫半步。

      五年的时间,我拿掉了那些所谓的外戚庸才,后宫三十来个妃子常常哭得一片哀怨。

      五年间,我愈加繁忙,对于国家的治理、重建愈发热衷;我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投进了国家事务之中。没有多余的精力,我只能刻意选择忽略逍遥的异常平静,只偶尔在没有任何权势背景的林妃处歇歇脚。

      五年间,太傅亦告老还乡。

      一日下朝,我与巧遇的林妃一同散步聊天。林妃虽不是个聪明女子,却也不愚钝。所以,我既不会担心她做什么蠢事,也很容易将她看清。不过说起话来,却远不若和逍遥那般惬意。

      走到沐春园,发现逍遥亦坐那里品茶。行礼后,我们各自安坐。林妃一直喋喋不休,我也偶尔答上两句;只有逍遥像与她无关一样,超然地沉默着。我搭话道:“皇后一直都亲自接荇默下学堂?”逍遥点头应是。如此两次三番的问话,我也没了意思。林妃终于感到气氛的尴尬,悻悻地喝起茶来。就在三人无言可道时,荇默飞快地跑来,扎进逍遥怀里:“母后,您等久了!”逍遥慈爱地用帕子替他拭汗,关怀备至。我想,她是将对佑泽的那份关爱,一齐加到了荇默身上。这时,林妃的儿子默嘉也来到。

      我便问:“你们两个,今儿的课业完成的怎样啊?”默嘉一脸骄傲,荇默却悄悄低下头去。逍遥抱着他哄道:“下次努力就是了,没来得自己弄坏了情绪。”荇默嘟囔:“人家也被师傅夸的,只是三哥更好些而已。”逍遥笑了:“原来是被夸了呀,回去母后给你奖励啊。”默嘉不服:“父皇亲自督导我的,自然比你优秀的多。父皇教过我调琴、下棋,这些你都会么?”逍遥的笑容僵了下,很快恢复自然:“都是优秀的皇子。”

      其实倒不是我偏着谁,只是去林妃处多了,自然地便多教默嘉些东西。那权当是给我的娱乐。可刚刚逍遥的反应,告诉了我那多么不该。曾经在秋千上,我许诺逍遥,将来我们有了孩子,他的琴技和棋术一定是要由我亲自教导,否则非得让逍遥毁了不可。那时的我们是那么亲近幸福。想是逍遥也想到这些了。

      荇默道:“哼,我母后也教了我许多,……”我正打算细细听来。却被逍遥打断,“默儿,咱们回殿去吧,尝尝母后给你准备的糕点。”荇默一下子情绪高涨,兴奋地朝我行过礼,拉着逍遥就往回走。

      糕点?我怕是一辈子不会忘记那恐怖的手艺,也不知可有进步,怎么荇默就能兴奋成那样?说真的,我还真是想念呢!逍遥的落跑,肯定了我的猜测。我就知道,她能教的不外乎是抓鱼、射鸟,挽弓、垂钓,以及怎样辨别各种花草药材,怎样分辨各种昆虫植物,怎样能圆滑自保,怎样能将耍赖进行得正义有理;不外乎教得荇默伶牙利齿,教他自我娱乐等等,这些我都领教过的。

      ……

      终于五年过去了,我强兵富国,经济上在三国中独占鳌头;军事上让他们颇为忌惮,不敢小觑。我派出商部英才扮做普通商人进入鸾渊,探察其经济。正巧他们遭逢大旱,民生潦倒不堪。我的人不费吹灰之力,便使得鸾渊王派来使者。那时他们正值老王驾崩,新皇登基,派来的使者提出“永久和平”建议,提出两国地位平等,我松猎无须再向他鸾渊纳贡金,我朝皇子则将不日回归。我本就不欲征兵,现今又逢四下平和,局势哪里是容易打破的;况穷兵黩武与民心不符。

      于是,我欣然承允,全力准备着迎接我们的孩子。这个孩子是我心头的伤:送走佑泽那年,逍遥病了许久,直到次年荇默亦大病,才让她支撑起来;后来荇默痊愈,逍遥也跟着好了。只是太医暗中告诉我,逍遥的体质已不适合再孕。看着她羸弱的身子,我也不舍她受那负担,更怕她在生产中有丝毫差池。因此,我便更加疯狂地强国,只为了接回我们唯一的孩子。

      逍遥也无心再生,只一门心思扑在荇默身上。她一直认为荇默的病是因她的忽视而造成的。我对这种景况也满意,总比让逍遥胡思乱想的好,反正荇默与她比亲生母子还亲近。

      我将佑泽即将回来的消息告诉逍遥,她听后沉默许久,忽“哇”地哭泣起来;倒是一旁的荇默高兴地乱跳。我顺势将她带到怀里让她偎着,那天我们回到了从前,她无意识地叫我“然哥哥”,不停地讲她的未来,如何教导两个孩子,如何与他们玩耍,与他们生活。她说佑泽回来,她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她还是没有在她的未来里加上我,我知道是我的恶劣记录让她心寒了。不过没关系,以后我有充裕的时间去纠缠住她。那时,我想得是那样幸福,一直后悔自己怎么会浪费那么多年?只要她偎着我,就是天大的幸福,不是么?

      那段日子是我俩婚后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我日日赖在“逍遥殿”,尽管那对母子偶尔会长时间地忽略我,自己一起玩儿得不亦乐乎。我倒不以为意,看着你爱的人快乐,也是一种幸福。

      逍遥生日的前一天,我为迎接做着最后的安排。次日,佑泽就要到来。不过,这是我没告诉逍遥的。这份惊喜就当是我亏欠她十二年的生日礼物。

      那天,我做好准备后,照例回到“逍遥殿”,刚跨进门,荇默就拉我看他手上的珠链。“这是母后亲自编的‘幸福链’,还有一个,是给九弟的。”他快乐地炫耀着,我也欲向逍遥讨个戴,正那时,近侍急匆匆上前禀道:“陛下,张参政于御书房请求面圣!”

      ……

      对不起,我实在讲不下去了,请允我停下片刻。我想,人生就像一条岔路口,第一次选错了路,之后便与自己最初的目的愈行愈远。

      看着逍遥熟睡的容颜,我不禁将脸靠上她的面颊,冰冷的触觉提醒着我残酷的事实。我不敢去唤她,一直不敢,只要不唤,我就可以告诉自己,她还活着,只是……她睡的太沉了,太沉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番外之仁德皇帝情史(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