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013章 ...

  •   长了两岁,顾书英不仅眉目已经长开,身材也大有变化。
      虽穿着男装,却再不大敢无所顾忌地挺着腰杆走。心中还有些羞愤,只觉得这身体长得太快了些。

      街市上也没有甚新鲜的物件,便是有,她也看不大上。
      只稍微晃了几圈,便去了戏园子看戏了。

      正唱着的,是年后出的新戏,说的是少年皇子十四岁上阵杀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后两年,又屡建奇功,十七岁便封了郡王,这皇子叫什么——齐钰。

      顾书英扫了一眼戏园的上座席,见坐着的是一群身着锦衣华服的人目露欣赏,满意地点着头。
      “我当是什么新戏呢,定是朝中某皇子,立了点小功,圣人又夸上了几句,百姓们便卯足劲拍马屁了。”这些武生演的齐钰十分不错,就是戏文在顾书英看来,有些太过虚伪了。
      锦衣玉食的皇子十四岁上战场,拿的稳枪吗?
      唬谁呢——

      远在京城的唐深,忽然打了一个喷嚏。
      “这才刚回春,还请常陵王殿下多穿些儿,仔细冻着。”近身太监元德听到这声喷嚏,忙上前道。
      唐深摆摆手,道:“无事,叫墨忠进来。”

      墨忠是他的贴身侍卫,与留在南江的墨诚是他的护卫里,最出色的两人。
      “南江那边——有甚情况吗?”
      “回殿下,墨诚几日前已经传过信来,依旧是道顾小姐一切安好。”

      唐深点点头,叫他退下了。
      只还等不及他思考怎么突然又想到了那个两年多不见的小姑娘,父皇那边便来人将他召了去。
      “渊然,此番南境祸乱,朕欲再派你出征。”

      “守护国土,儿臣责无旁贷。”
      “你先莫心急,时间还未定下,南境贼人如今还只是蠢蠢欲动,此时便派皇子镇压,有失我大齐威望。朕只是提前告知你一声,好早作准备。只可惜,本与你母妃商议好今年为你选定王妃。你太子皇弟已经大婚,三皇弟也已定亲,唯你这个做大哥的总心念战场,迟迟不肯将心思放在婚事上。此战归来,婚事便不可再拖了。”

      三年半前,长子自请出征,得胜回朝,却于途中遭遇南境贼人的伏击被劫。
      在担心了数月后,终于在次年正月里,见其平安归来。
      顺隆帝十分欣喜,欲封为亲王,却恐年纪尚小,引人非议。
      然这两年来,他于北方战事之中,料事如神,屡建奇功,这才提及封王一事。

      朝中竟有半数大臣反对,认为皇长子年少便封亲王,于太子地位有犯,易动国之根本。况为国效力,是年纪为众皇子之首的皇长子应尽职责,不该过度封赏。
      因此,才只封作郡王。

      南境蠢动,意欲再犯。
      路途遥远,顺隆帝本是不想长子再冒险的,却得群臣奏请,道他熟悉南境的作战形式,又有多年作战经验,出战无可厚非,他才同意应下。

      唐深丝毫没有顺隆帝的顾忌,享受过战场的气势如虹,呆在这所谓恢弘的宫中早已无趣。
      更有前世仇怨,需要他有所功绩,方能报得。
      这些战事,前世他俱有所闻,于被害之事亦有防范之心,有何惧也——

      今年夏天较前两年更有些炎热,即使穿着薄薄的轻纱裙,身边有人扇着凉风,仍有些受不住。
      “大娘,你可心静些,便不会这样热了。”秦妈妈已经给端了两碗冰糖水了,断不肯再端第三碗来,“这冰水于女子身体不好,一日两碗已是格外过分了。”
      顾书英热得心都焦躁了,哪里听得进劝,嚷着非要喝。

      “妹妹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还这样任性——”
      门外传来顾书祺的声音,秦妈妈如蒙大赦,赶紧退去了一边。
      顾书英本是要瞪一眼这拆台大哥的,哪知一回头,就瞧见他手捧两个小金瓜。

      “就知道大哥疼我!”说罢,上前就将凉凉的小金瓜接来手中。

      见妹妹穿着一身粉嫩的颜色,脸也红扑扑的,虽然惊艳之姿初显,却还十分可爱。
      眉眼更还不减清爽大方,忍不住怜爱地摸上她的头:“你呀——这是你二哥替爹爹跑一趟南阳,特意与你带回来的,到底是你二哥,家中如今也就我们几个兄弟姊妹,别老给他脸色。”

      “大哥,你这就是冤枉我了,我可从来没给过二哥脸色,是他老觉得我瞧不起他。”
      “那你说说,你瞧不瞧得起他——?”顾书祺故作不知地问道。
      “哼——”顾书英不接话,抹了抹小金瓜上的水滴,就吃了起来。

      金瓜是南阳特产,其实是梨的一种。
      只是柄短身圆,形状肖瓜,颜色黄亮,才得了金瓜之名。

      它水分特别足,口感香甜,稍微凉水里放一阵,咬来的汁水便特别清凉,消暑比冰糖水还快。
      价贵倒不算甚事,只是难买,量少,且不销往外地,骗骗附近——尤其是南江的富贵人家亲去南阳,再顺带推销一些别的东西。

      其实,倒不是她非要看不上这二哥,只是他从小养成的小家子气态,总让她有一种谁欺负了他似的。
      人又是埋头做自己的,本不招人亲近。
      其实是没甚的大坏心,经商处事也是个谨慎细致的料,只相处起来就是不自在,因而她才不自找难受地去与他多相处。

      “照我说,如今爹爹都这样重视二哥了,他得自己放得开些,才能招人喜欢。还每日这样小心谨慎的,谁乐意与他一处找压抑。”她也明白,从小不被重视,就得自己想方设法让人重视。
      她选择了找闹腾,他选择了变出色。

      晚上,顾家忽然收到京城的来信,是梅家来的。
      “安泰,你外祖母让你与飒飒一并去京城。”

      “现在——?”顾书英惊讶地问道,按理说,孝期未过,出远门实有些不妥。
      “不错,你表哥今年春闱得中会元,虽尚未殿选,却已得了圣人的青眼。你外祖母说,安泰已经十五了,来年出了孝期,就该准备后年的科举。因而想要他先去京城,孝期一过便可以跟着子君出去走动了。”

      顾书英见父亲又看了眼自己,才继续道:“你胡国公府的姨祖母与外祖母是同胞姐妹,情谊深厚。当年你母亲在胡国公府做客,更深得你姨祖母的喜爱。此番你外祖母让你与大哥一并前去,除她惦记外,便也有你姨祖母再三相约的缘故。”
      “姨祖母——?”

      她有为国公府老夫人的姨祖母,这是知道的。
      前世时,这姨祖母也说过要接她去京中小住,只她一心在表哥身上,不愿离开南江,便推了。
      此番较之前世,时间还提早了些,大抵是因为外祖母这一回是在京城的,她这份心意便起得更早了些。

      “可——女儿与大哥尚在孝期,这会子出远门,恐于顾家名声有碍吧?”
      “你外祖母想得可比你清楚,她信中说自己已在京中称病两月,道是思念外孙与外孙女,你们前去亦是尽孝,并不无可。只需依旧食素,尽少出门。从南江到京城,怕至少有一月的路程,路上少给你大哥添乱。”
      顾彦面露担忧,语气却又很是宠溺。

      “爹爹的意思——是已经准备让我与大哥去了?”
      “便是你外祖那边没来信,爹也有意让你大哥提前去的。只你——爹是不放心的,奈何你外祖母催得紧,姨祖母又还惦记,只好让你也一并去了。”

      顾书英大约闷的时间太久了,两年多来,就只偷偷溜出门过一次,还是给抓回来的。
      此刻竟忘了要欢呼几声——

      “怎么——不开心?”顾彦看着女儿这愣住的小脸,笑道。
      被喊回了魂,再欢呼有些迟钝了——

      “总归舍不得爹爹啊——女儿和大哥这一走,爹爹身边便只有二哥与二妹妹了,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的,就把女儿和大哥给忘了。”明明是偷笑着的脸,还说这样煽情的话,顾书英自己都觉得不信。

      “既这样担心,那便不去罢,为父自会给你外祖一家解释清楚的。”
      顾书英一眼白了过去不接话,转而踱着欢快的步子就回房间开始收拾起衣裳与一应物品,仿佛下一刻便要走了。
      顾彦无奈,待长女完全离开了,才又交代起长子正事:
      “京中盐运总使付大人,久病缠身,如今身体是难于支撑。盐铁司盐运总使一职实已出缺,圣人并未对外宣称,只说付大人修养在家中,不入朝议事。”

      顾书祺这两年来,已经接收了不少朝堂信息,自然了解圣人不对外公布付大人的情况。
      如京朝堂之上,有半数文官皆是镇国公的心腹大臣。
      镇国公姜家,有太后与姜贵妃两位后宫贵人,姜贵妃又生有颇负盛名的四皇子。

      前朝覆灭之后,四国相争。
      当年太.祖皇帝在兄长掩护下,藏身于荆国五年。姜家乃齐国良将之族,骁勇善战者辈出。
      大齐元气恢复之后,便是当年的还是齐国兵马大元帅的姜将军,与荆国的秦将军,一并将太.祖皇帝掩护回齐国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