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四 ...

  •   仿佛是一夜之间,天地换新颜。冰雪消融,春水涌动,各种各样的花热热闹闹地开满了整个山野。闻着鸟语花香,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僵硬了一个冬日筋骨终于舒展开来。吟德采了一大把野花在手中,哼着歌轻快的行走在湿软的阡陌间。
      “吟德!”遥遥的,有人在叫。
      她顿住了,好象是丈夫的声音。
      “吟德!”这呼唤穿越时空而来,深邃的、缅邈的、悠远的、夹着千分痛楚万般情意。
      她仓皇回头。忽然间,风起云涌,乱沙迷眼,转瞬间换了场景,灰蒙蒙的天地间喊杀声震天,两军在近身肉搏,血腥而又残酷。
      她在乱军中一眼就看到了丈夫,他满身的鲜血,身上插满了箭,是个箭靶子。他双腿跪地,仰天长啸,发出最后的呼唤。
      她急得想冲过去抱住他,却徒劳无功,眼睁睁得看着他在她面前倒下。她觉得刺骨的痛,浑身的血液都被抽干了。
      “啊!”她不敢置信地尖叫。发疯似的要冲过去,但是时空阻碍了她,她怎么也碰不到他,她只是个透明人。
      “远程,远程!”她惊跳着,这比千刀万剐在自身还痛,疯狂地挣扎着,摸索着。
      “呯!”一声巨响,她只觉得脑袋火辣辣的痛,一睁开眼便看到前面的书架正摇摇欲坠地倒下后面。她直觉得伸手去扶,哪里扶得住,一大排书架像多米喏骨牌一样,从身前到最后轰轰倒地,惊起无数的灰尘,整个房子一阵乱摇,冬眠的虫鼠惊慌失措的纷纷外逃栖息的鸟和,这场面比地震还混乱……
      所有的一切都被丢到了爪哇国,吟德望着冲进来看究竟的庄子里所有的人口,一张脸涨得通红:“对不起,我……我做梦,不小心碰到了书架,就……”
      “娘,你的头流血了。”采嫣大叫起来,扑过去碰母亲的伤口。
      吟德大感尴尬,忙说:“没事,没事。”慌忙用手去捂,一碰却疼得呲牙裂嘴。
      茶女轻轻地在她额头抚摩了一下,说:“不碍事,搽点药就好了。”
      吟德望着一地乱七八糟的书籍,欲哭无泪。
      茶女指挥男仆们搬起书架说:“没关系的,只要人没事就好了。只是,我们都不是很懂这个,弄乱的书得烦劳你一一归位。”
      吟德又窘又迫,一味点头:“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接下来的日子她就每日整理弄乱的书册。书册种类繁多,科目复杂,单是归类就耗去了吟德诸多精神和时间。她一边整理一边忆起了不得的梦,总感觉不寒而栗,她怕,她不敢细想。
      可是,从那时起她却经常晚上梦到丈夫来与她相会,他总是乘着夜风而来踏着晨露而去,那熟悉的气味那温暖的体温让她有种错觉——他就在她身边,他常常静静的看着她,一句话不说可眼中却流露着特别悲伤的气息,仿佛他们已无相聚的可能,这目光让她恐惧,每次他出现的夜晚她都睡得特别的不安稳,那种挣扎着欲醒却始终困于梦魇的痛苦让她日渐萎蔫,她逐渐怀疑自己的精神是否出了问题,因为她仔细地检查过门窗都是反锁的,不可能半夜有人潜入房间,也问过茶女,都是一切正常;她也偷偷的问过采嫣,半夜里有没有看到娘在干什么,采嫣却摇头说没有,娘都好好的在睡觉。难道真的只是自己的幻觉?
      如此又过了月余,年关临近,吟德却日渐焦躁与萎蔫。所幸书籍的整理工作已近尾声。这一日,她又在琳琅阁中整理最后一排书目,只要这些书籍归类完毕,再把书目抄录下来,便圆满了。
      她站在楼中,望着重新整齐起来的藏书,成就感大盛,略略兴奋起来。忽然之间手上拿到了一本手抄本,一眼瞟到书名,大感惊讶。那是一手娟秀的字体,用隶书端端正正地在封面上提着《涵玉心经》四个大字。一看就知出自女子之手。此本抄录时间久矣,纸张全部泛黄发脆。她的心紧张得呯呯直跳,如果真是那一本,怎么会在这里?她翻开了封面,里面又写了一行字——瘟疫篇,不是那本,她吐了口气,继续往后翻,只见后一页上提了一行小字:
      余虽出自奴籍,却幸之随主人两度下西洋,后又随蒙古军西征十余载,战火连天百姓流离苍生苦难,甚悲之。余将半生所学所研写成此书——涵玉心经,共分为两卷,上卷为药草篇,专录各种疾病与其治疗方法,下卷乃瘟疫篇,收录了余所见所闻各类瘟疫,并有部分治疗和制作病源方法,此书极为凶险如为小人利用则天下苦之。然书乃余之心血所成毁之可惜,余大限已到,遂将此书交旧主人,上卷可流传下卷必小心小人。愿后人鉴之运之并戒之。
      涵玉
      吟德恍然大悟。她所幸阅读过的那本书原来是这本书的上篇,那是方经世——采嫣口中的豪侠——下西洋前借阅给她的,让她按书中所写认识草药治病救人。她一直对书的作者倾慕不已,暗想是怎样的奇才才能写出一本如此可歌可泣的药书来,不想作者竟然是一个女子,而且还有另外一本书来。
      她翻开来慢慢细读,只一章便头晕目眩,怪不得这书不能广为流传,原来书中记录了古往今来的各种疫病,疫病是人类至今为止最恐怖的疾病,它可以在短期内大规模的爆发感染,死亡率极高。它甚至可以改变人类的文明史,书中写道:2000年前希腊发生了重大传染病,,它使得雅典军队的生力军1/4死亡,瘟疫随后在南部希腊蔓延,导致了城邦人口的1/4死亡。根据古籍书中描述的病人们的惨状,书作者涵玉推断那场瘟疫有好多种疾病,包括鼠疫、天花、麻疹和伤寒等等。这次瘟疫造成历史的重大的改变,雅典本来有称霸整个希腊半岛的雄心(雅典是古希腊所有城邦国中最强大的两个之一)但因为这次瘟疫,死了那么多军队和平民,战争当然无法继续,雅典也从此萧寂。书中总结人类历史上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最重要的渠道有两个。第一个渠道是战争,大规模的征战使得士兵们从一个地方跑到很远的另外地方;第二个渠道是通商,商人们从一个地方到很远的另外地方。涵玉两个阅历都经历到了,在这过程中深感疫病的恐怖就研究它希望能攻克他,但疫病种类繁多,当然不可能一一研透,她就把自己所有的研究所得都详细的列在书中,甚至把如何获取某些病原都详细记录在册。吟德看得毛骨悚然,如果有人利用此书采源引发疫病,人类该遭受多大的灾难。
      她心惊肉跳地掩上书,不敢在看下去。
      晚上,她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停得想着这本书,她猜方经世的先祖应该就是《涵玉心经》作者涵玉的主人,涵玉临终前把书托给主人保管,可是经过漫长的三百年,这本下册不知因何事流传在这里,这书没有人保管太危险了,如果有机会再见到方经世她一定要把这一切告诉他。
      对吟德和浙东的百姓来说,方经世就是战神下凡,特地来解危乱世拯救百姓的。
      第一次见到他是五年前,一股倭寇突然袭击了山村,当时正是午夜,更深人乏,整个山村沉沉睡去。忽然间,凄厉的哭喊划破了夜的宁静,十来个倭寇手持明晃晃的大刀正在抢劫,睡梦中的人被惊醒,一时间鸡飞狗跳,喊杀声震天,倭寇急红了眼,见人流越来越多,就大开杀界,可怜对手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根本无阻挡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倒在血迫中。
      吟德刚藏好女儿,家门就被他们踢开。吟德哆嗦搂紧公婆,一动也不敢动,随他们在家里乱翻,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完毕,临走的时候一倭寇忽然看到了婆婆因极度紧张而发抖的手似乎有点怪异,便喝令婆婆交出来,那是婆婆慌乱中握在手中家里的最后一块银子,婆婆不肯给,他们便上前强抢,婆婆急了,那倭寇用力婆婆扇了个耳光,吟德大急,慌忙叫着:“娘,给他们。快,给他们。”
      这一叫便坏了事,吟德本来一直低着头,蓬着头发,衣服破旧,远看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村妇,倭寇们本也没在意,这一叫,便引他们看去,这一看便了不得了,生平可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倭寇们整日流亡,本来就缺女人,这下色心大起,一个个盯着她流露出饥渴的眼神了,他们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一人便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示意她到里屋。吟德一见他们的眼神便觉得大事不好,如何肯去,瞅准机会便向外跑,可是她只是一介弱女子,哪里抵得过一帮彪形大汉,马上被抓了回来。公婆大急,冲上去拼命,都被撂倒在地,钢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吟德又气又急,是宁死不受辱,心一横就往对方的刀口撞去,顿时腹部间血染衣衫,她又痛又惊软倒在地。二岁的采嫣本已经见熟睡,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哇哇大哭起来。公婆见媳妇倒在血泊里,孙女哭得凄惨,儿子不知道在哪里,估计也是凶多吉少,心想这家全完了,顿时红了眼,也不知如何来得力气公婆操起菜刀、柴刀便向敌人砍去。那倭寇们本见吟德如此刚烈,无不失色,惋惜地对看了一眼,便要离去,可半路冲出来的两个老人家却来拼命了,横的怕不要命的,倭寇年富力强两个老人本远不是对手,可一旦豁出去了,倭寇们倒也手忙脚乱起来,狼狈躲闪着险些被砍中,便杀机大现,痛下杀手。
      吟德倒在地上,剧痛中眼见两个老人都被踢倒在地,而倭寇们高举钢刀正欲用力砍下,绝望的泪水顿时从眼角疯狂地流下。就在那一刹那,门被大力踢开,火红的火把群光顿时照亮天地和吟德的生命,一个魁梧的男人如门神般站在门口,铁青着脸,无形的怒火在他身边燃烧,威风凛凛,真当如战神下凡。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右手一抄,轻轻松松便拎起守门的右手边巨石,用力一掷,巨石夹着风声破空而来,正中可是高举刚刀的倭寇胸口,那倭寇口喷鲜血仰天摔倒顿时气绝。余寇大惊失色,对看了一眼,齐齐向他攻来,只间那人冷笑一声,上前一步,长袖一卷,所有的人只觉得虎口一麻,一阵劲风扫到,刚刀脱手,人都劲风逼得齐齐后退,还未回过神来,对方怒不可遏一招擒拿手,大力扣住两个倭寇咽喉,两个倭寇顿时如缺水的鱼双眼鼓出四肢不停地挣扎,转眼就断了气。剩余的人面如土色,纷纷从两边窗口跳出去,刚一出去便被外面的人拿住。
      吟德一见老人安全,放了心,只觉得身子越来越冷,意识便渐渐朦胧起来,恍惚间,一个温暖而宽大的怀抱包围了她,她朦朦胧胧地睁开眼帘,见那个战神一样的男人把自己抱在怀里,他看着她的伤口,又是伤痛又是愤怒又是敬佩,嘴里低低地咒着,他飞快的扬起手指点了吟德腹部的几个大穴,流血顿减,他又撕开吟德伤口处的衣服,拿出药粉倒在刀伤处,药粉一接触到皮肤,吟德痛得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他紧紧的制住她,见她痛得连嘴角都咬破了,便右手抵住她后心,吟德只觉得源源不断的热力涌进身体,冰冷的身体渐渐温暖起来,像枯萎的花朵重新现出生机,一瓣一瓣在春风里舒展开来,意识渐渐清晰起来,忽然想到对方是个男人,他处理着她的伤口——那是哪里?她又羞又急,可一眼瞥见对方全神贯注毫无杂念眼神清澈,就是一个仁爱的大夫在对待每一个患者,没有贵贱之分,没有男女之别,她马上平静下来,安心得让他治伤。
      吟德的伤口并不深,在他的精湛医术的下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吟德后来才知道他的身份,他就是浙东一带大大有名的东钱湖方家的当家主人。宋元时宁波的造船业相当发达,造船技术当时的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水平。东钱湖方氏家族是当时宁波第一家,在造船、航运上的成就让世人眩目。做为一个历经两个朝代却屹立不倒并时时发出璀璨光辉的古老家族,方氏家族就像是一个谜,一个传奇,一个神话,太不可思议了。他们由南宋中期开始崛起,到元初达到鼎盛,他们从不和朝廷打交道,可朝廷却是有意识的护着这个古老的家族成长,南宋如此元朝也是如此,仿佛此乃天规,不可动摇。外人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明朝因为方族羽翼太过丰满,朝廷不能动其好在远离京师又向来寻规蹈距旨在经商无心问政也就任其自由发展了。
      涵玉号是方家最好的一艘船,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帆船之一,也是方家用来远洋进行海上贸易的主船的唯一船名。很奇怪,由元初开始,方家每一代都把家族里最好的船命名为涵玉号。涵玉,涵玉,究竟蕴含着什么意思?现在想来,跟南宋末年的方家丫头涵玉有莫大的关联。
      宋元时期,当时的涵玉号就经常往来扶桑,高丽,南洋各地,最远也到过西亚诸国但却没有真正下过西洋。直到一百多年前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方家才派出了五艘大船,能工巧匠二十来人,航海经验丰富的船长十人,文韬武略谙习水性的精壮男子百来人随行,实现了首次意义上的远洋。这次远洋为方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后方家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一代的掌舵人一生最少要下一次西洋。历代方家的掌舵人都是人中凤凰,不但武功盖世,智慧过人,而且都是航海家。吟德想世人还漏了一样,他们还都是医者,而且是集武功与医学与一体的高明医生。
      那次,方经世带领一帮方家子弟不辞劳苦日以继夜一一为受伤的民众治伤,不收分文。后来因为官府迟迟不派人救难,还出资出力帮困难的村民重建家园,对整个易家村的人来说,他就是上天派来的救苦救难的佛。
      吟德也不例外,她景仰他崇拜他,那时的他对她来说确实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人物,可望而不可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