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二章 ...
-
一
我们总是抱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总是觉得心中充满了委屈,总是认为铁路对我们不公平。其实,听师傅讲他们在工程局的生活和那些艰苦岁月的故事,我不能不为自己的抱怨感到脸红感到羞耻,与师傅他们那种年代相比较,我们现在的所谓“艰苦”根本算得了什么?
师傅说:我们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艰苦,只知道必须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任务,再苦再累只要按时完成了任务就是他们最快乐和最高兴的事。
师傅在给我说起他那段往事的时候,脸色很凝重,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的那段岁月里。
那是1970年冬天,工程局开进了湘黔线,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峻地质复杂,施工任务很艰巨。
到达工地的第一天,各个工队分别搭建各自的工棚,清理工具材料。做着工前的准备,空气里充满着一种莫名的紧张和压抑的气氛。
次日,在机械队工棚前的荒地上,召开誓师动员大会,在偌大一片高低不平的荒地上,黑压压坐着整个大队人员,刚才局领导对我们的施工特重视,局主要领导还亲自参加了我们的动员大会。
在工棚的窗前,一条巨型红色横幅几乎遮挡了整个窗户,横幅上写着“苦战三百六十天,誓死拿下湘黔线”的大字格外醒目,屋檐下摆着一张覆盖着红布的书桌作为讲台。整个会场显得简陋却又声势浩大,给人一种既振奋又紧张的感觉。
那天,天气阴冷,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在荒地上肆虐,它们如同长了眼睛一般蚊虫,专往人的脖子、袖口有温度的地方里钻。台上领导们的讲话,慷慨激昂极具鼓动性,只是,那抑扬顿挫的讲话声会时不时的被风吹向别处。
领导讲话完毕后,便是各个大队中队表决心,那天师傅也上台表了决心,他是代表青年突击队成员向大会表示决心的。
会后,各个队就迅速行动起来,大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驻地的高音喇叭每天通报各个队的进度,表扬施工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和进度超前的单位,批评和警告进度缓慢的的单位,受到表扬的欢欣鼓舞。挨到批评的则垂头丧气,每天每时每刻大伙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师傅他们中队负责十公里线路,其中包括一条五百米长的隧道和大大小小几十座涵洞,施工重点当然在打通隧道上,师傅他们突击队理所当然的全部在隧道这硬骨头上。
那时候的机械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基本上全靠人力来征服一切。充分体现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
天气灰蒙蒙的,飘着零星的雪花夹杂着细雨。北风呼呼地刮着,将雪花扑打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甚至钻进脖子里,仿佛雪花也耐不住寒冷,知道人的脖子了暖和。雪花扑打在脸上象无数只蚂蚁在脸上叮咬。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扑扑的,脸皮上象川绣的乱针绣一般,不规则的裂开密密麻麻的小口。用手一碰,就跟针刺一样的生痛而且还奇痒无比。
隧道推进到一百多米,气温给人的感觉要暖和了些,但洞顶却跟筛子似的,滴答滴答的漏水。汗水与雨水内外夹击,不到半天,衣服就全部湿透。脚下是泥水和岩石粉尘拌合的泥浆,踩上去吧唧吧唧的,鞋子和膝盖以下的裤管,全被粘上一层泥浆,根本分辨不出你穿的司马鞋子和裤管的颜色。在隧道内,裤管和外衣的感觉还是柔软的。推着碴斗出洞在隧洞外呆上半小时,裤管与外衣就结了痂似的,就会变成一层冰冻的盔甲,尽管汗水努力蒸化着,头上蒸腾着气雾,也缓解不了那被冰凌织成的伪装。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同一个信念,抢工时抢时间抢进度。无须他人监督和催促,自觉地使出自己的浑身本能和气力。装斗运斗卸斗,手脚全是麻木的。直到下班回到家里,才会感觉到手脚的存在,才会觉察手脚上的冻疮和开裂如同六月的熟桃一样的口子的疼痛和奇痒。
每次下班,疲惫不堪饥寒交迫,回到温暖的家里,望着火塘里熊熊燃烧的柴火,却不敢将麻木的手脚靠近火塘烤火取暖。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望着满桌的酒菜佳肴却不能喂进口中一样。那种折磨没经历过时不会体会到的。
夜晚,娃儿们已睡去,师傅裹在被子里取暖。师娘则将师傅的手套洗干净,在火塘边烘干,再用针线细细密密地为师傅缝那被石块磨破的手套指尖。
师傅说到这里沉默了,我发现师傅在一个劲的眨吧着眼睛,努力将欲滚落的眼泪驱赶回去。那也许不是师傅工程队经历的最艰苦的岁月,但一定是他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师傅吧唧了两口烟,笑了笑,道:好在我们按期抢通了隧道,没有影响整个线路的贯通。胜利的喜悦,淹没了我们伤痕累累的伤痛,心里满是骄傲和自豪!
也就是那次,工程队要给师傅提干,被师傅谢绝了。师傅大公无私的将这个人生难逢的机会,让给了同队的小吴,小吴在自己双脚冻疮化脓的情形下,也没有缺席过一天。一直咬牙挺着直到线路贯通。
师傅凝神良久,脸上的表情平而安详。从师傅的眼神里,我看到一丝一毫的后悔或委屈,看到的只有骄傲自豪和欣慰。
是啊!人的一生中,有几回是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呢?要么平平淡淡要么碌碌无为。在回味自己的人生时,却没有一事能让自己终生不忘记忆犹新。师傅却不一样,他一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事情,永远铭刻在他的记忆扉页上。哪才真正叫着:人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