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第 70 章 ...

  •   第七十章
      关越龄坐在电脑前,左手轻轻摩挲着右手背,嘴角不自觉弯出一个浅浅的弧度。
      第二次!这是蒋之诚第二次抓她的手!宽阔而干燥的男人的手,非常地有力,起初他只是碰触到了,只是下一秒便使了些力气抓住了。虽然停留的时间短暂,但她内心是雀跃的,就像迷失在沙漠中的淘金者突然看到了绿洲。
      她把蒋之诚这个名字含在嘴里,一遍一遍地念着,一颗心熨帖得要化掉了一般。单单念着这个名字,她都觉得幸福要冒泡了。
      此刻,她没有别的非分之想,只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而欢腾雀跃着。
      蒋家大院,贵客造访,蒋卫国亲自烹煮珍藏的茶叶,连声吩咐保姆出门买菜,自己则领着客人在书房畅聊。
      “季澜,来,尝尝我这庐山云雾怎么样?”蒋卫国第一杯茶先递给客人,殷切地让他尝尝。
      “劳烦蒋老师,”季澜谦虚地道谢,随后端着茶杯凑到嘴边,轻轻地抿了一小口,含在舌尖品味一番,再缓缓经舌根咽下咽喉。
      蒋卫国含笑看着他,心中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些。赵文理把季澜推荐到他这里来的时候,把季澜夸得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下无的,他还不信呢!但一见面,他便信了,这个年轻人不过三十三岁,比他小儿子还要小五岁,且不论其学术专利上的成就,单就气质沉稳大气,言谈举止优雅,就比他两个儿子优秀!
      蒋卫国抿唇笑笑,若真要比较,季澜跟年轻时候的蒋知禺倒有些气质相似,温润如玉,行止有度,随意而随和。
      “茶色清亮,入口清甜,口感柔和,至舌根处才品出些柔和涩感,回味却是清香雅致,的确是好茶!”季澜端着茶杯,闻着茶香,侃侃品评。
      蒋卫国呵呵笑了两声,才道,“你在国外待了十多年,竟也能品得了好茶。只是说是好茶,实则有自夸的嫌疑,不瞒你,这茶叶是我和夫人亲手制得的。”
      “老师伉俪情深,学生羡慕!”季澜语气里饱含真情。说罢,他又低头品了一口,恳切道,“着实好茶,未想蒋老师也是茶道高手,爱茶者难能做到您这一步。”
      “嗨,我这半退不退的年纪,平时带孙子的机会也不多,闲了就好钻研这些个东西。”蒋卫国守着季澜,不知不觉说的都是知心话。
      季澜眼神一滞,随即谈笑道,“蒋老师品行风雅!”
      蒋卫国拜拜手,朗声道,“不过是个爱好,孩子们也不喜欢,平时也没个聊得来的人,倒是儿媳妇对这些个玩意儿有些兴趣,有个谈得来的小辈。”
      季澜默不作声地给自己续了杯茶水,静静地听老爷子聊天。
      “我常听文理念叨,教了一辈子书,带了这么多的学生,就一个季澜让他念念不忘!”蒋卫国舒展了个惬意的姿势,是准备长谈了。
      季澜放下茶盏,随意摆放着一双颀长的腿,似是回忆起记忆里老师的模样,嘴角抿着淡笑,道,“这些年来,多亏了恩师提携,否则我在学术上不会走得这么顺遂。”
      蒋卫国笑着点头,是个谦逊感恩的孩子。以他今日的成就,说是受了赵文理的提携,只怕赵文理都是要脸红地无地自容的。在他看来,季澜日后在通信路上的成就,他和赵文理加在一起都是及不上的。
      “文理让我在北京给你谋个职位,我是十分乐意的。季澜你是人才,能留在国内,是国家的福利。”蒋卫国试探着切入正题。
      季澜指尖点着大腿,略作斟酌,“季澜感激蒋老师美意,只是……”
      蒋卫国看着眼前沉着睿智的青年,也有些好奇。赵文理说,季澜屡次推辞留在国内,问他原因,他每每又语焉不详,仿佛有难言之隐。这才极力推荐他来这里,请他务必留住这位栋梁之材。
      一直游刃有余的季澜,难得的哑口无言。
      虽则好友交待了任务,但蒋卫国绝不是强人所难之人,是以,他端起茶杯,示意季澜喝茶。
      季澜啜了一口茶水,解释道,“听恩师讲起以前的事,每次都要赞叹蒋老师,技高他一筹。话里话外,又是遗憾又是敬佩。晚辈不才,大学没遇上您,景仰老师多年,今日才算见识,已是心满意足。”季澜一番话,说得恳切,却是婉拒了蒋卫国的招揽。
      赵文理大学时与蒋卫国同学,无论考试或是竞技,总要输给他。后来蒋卫国进了政府单位为国家做事,赵文理是执着学术的人,一直待在学校做学问,两人这才挂了“免战牌”。几十年来,两人一直维持着联系,算是不可多得的好友。
      蒋卫国笑笑,接着道,“文理这人,太固执己见,我让他来科学院,照样继续做学问,他嫌杂事多,不乐意来,临到老了,倒把你给推过来了!”
      “恩师爱清净,不喜处理人际关系,一生过得很是肆意。”季澜笑笑,转而道,“蒋老师这幅‘宁静致远’,果真应了恩师的夸赞,下笔果敢,笔法如行云流水,起承处可现锋芒。”季澜注视着墙上挂的手书,由衷赞道。
      蒋卫国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是他十几年前的作品了,仿了句谢净谦逊的语气道,“我七岁开始习书法,不辍练习几十年,才写成这样,禁不起夸赞,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
      “十五年前便能写成这样令人惊艳的作品,现在的成就必定出神入化了。”季澜瞥见右下角的“蒋卫国一九九四年书”,心生感叹。
      蒋卫国听他如此说,也来了兴趣,从书架上拿出笔纸砚台,是准备露一手了,“难得见着个识书法的小辈,手痒了,哈哈。”
      季澜上前接过砚台,手上熟练地磨墨。
      季澜端详着面前宏伟壮丽的笔墨书法,心神震颤,不是他自负,以此观之,他可以想见,待他到了这般岁月,必是有不输之才。
      蒋卫国抿了口茶,很得意季澜的表情,“季澜也写一幅,我留着收藏。”
      季澜只当他打趣,抿唇笑笑,毫不扭捏,拿笔蘸墨,书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好,好,”蒋卫国仔细端详着,对季澜的好感又多了些,“季澜,不瞒你说,最近国防部要组个特别小组,一直在挑选人材,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力荐你去试试,前途不可限量。”他没说的是,有他做保,这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多少年轻人眼热得要发狂的机会,蒋卫国眼都不眨,拱手送到季澜的手里。
      季澜抿唇,目光不再与他对视,沉默片刻,又低下头,不自在地喝了口茶,低声道,“今日冒昧来访,学生心中忐忑,唯恐打扰老师清静。季澜实在有不能言说的理由,辜负您和恩师的一番美意,季澜实在有愧。”
      蒋卫国叹气,“留不住你这样的人材,是国家的损失,难能遇到你这样杰出的后辈,不能结交,实在遗憾。以后但凡回国,可不能不来我这儿!”
      季澜眉头舒展,嘴角含笑,“我也十分仰慕老师的才华,能跟您多学习,我自然求之不得。”
      蒋卫国笑着点头,举杯示意。
      季澜饮完一杯茶,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整理好的文件夹,递给蒋卫国,正色道,“季澜不能留在国内,有些东西希望借老师之手,无偿捐赠给国家。”
      蒋卫国翻开那厚厚一沓技术解析和签好季澜名字的专利使用同意书及相关转让通知,心里又是一番震撼,有子如此啊……
      “蒋先生,我出去一下。”见蒋卫国只低头专注地翻着纸业,没注意到自己,季澜也不在意。
      谢净想着,有些日子没有来大院了,下了班便不停歇地赶来了。
      她今天穿一件雪白的羽绒服,腿上搭配黑色紧身裤,脚上踩着一双黑色丝绒面料的中跟短靴,过肩的栗色卷发随意搭在羽绒服帽子上,一撮卷流海沿脸庞垂到下颌,一张白皙粉嫩的鹅蛋脸上略施粉黛已然美艳动人,更别提那十年来从未黯淡的灵眸。
      进了屋,她解掉颈上的大红色针织围巾拿在手里,进了客厅,没见到一个人影,有些奇怪,刚转了身……
      红色的围巾无声落地,世界仿佛静止。
      季澜从洗手间出来,随意一瞥,措不及防地怔住了,无法反应。
      “季澜……”顷刻间,她泪如雨下。
      他看着她,目光眷恋,八年了,他才再次见到她。此时才知晓,思念比想象中深刻得多。
      她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跟前,颤抖着捧起他的手,仰起脸看着他,“季澜,是你吗?”
      她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她的季澜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在她面前,重新拾起属于他们的幸福。
      她一张白瓷般的小脸上泪痕斑斑,眼神可怜兮兮地求证着。
      他终是不忍,强忍着内心的波涛汹涌,点头,“是,我是季澜。”
      她又笑颜如花,“真好……”
      他抬起手,擦拭她脸上的泪水。
      她呆呆地看着她,双手一遍遍摩挲着他骨肉匀称的修长大手,还未从梦中清醒。
      “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季澜心里默念。他不忍心拒绝她。
      蒋之诚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画面,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双眸对视,脉脉含情,女人一脸娇俏委屈地拉着男人的手,男人怜惜地抹着女人脸上的泪。
      “谢净!”一声咆哮平地而起。
      谢净如梦初醒,惊慌地放开季澜的手,低头抹泪,转瞬间已调整好表情。
      见蒋之诚来势汹汹,谢净疾走两步,拉着蒋之诚的胳膊,不动声色地挡住他的去路,解释道,“这是我同学,季澜,十几年没见了,刚才有点失态。”
      蒋之诚伸手捡起地上的红围巾,把谢净紧紧搂在怀里,往前走到季澜跟前,狠狠地盯着他,似在示威,亦是表明立场。
      蒋之诚不开口说话,一时间场面一片寂静。
      “早就听闻蒋之诚大名,你好,我是季澜。”季澜伸手,算是主动示好。
      蒋之诚又看了一眼对面的男人,不理会他伸出的手,低头问谢净,“阿净,你哪儿来的这么个同学,以前没听你说过。”
      “高中同学,后来去美国了,很多年没见了。”谢净说着,转了视线去看季澜。
      季澜面色平静,不在意地收回手,不喜不怒。
      “谢净,之诚,你们来了,怎么不进来?在这儿站着干嘛!”蒋卫国久等不见季澜回来,隐约听见外面有声响,便出来看看。
      蒋卫国见他们遇到了,便笑着给他们介绍道,“这是季澜,我今天的贵客。季澜,这是我大儿子蒋之诚,这就是我提过的儿媳妇谢净。”
      季澜面带微笑,“远道而来,多有打扰,幸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