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才女赵小源 ...
-
县长率十几名县政府工作人员跑到《昆云王氏中医诊所》。
县长火急火燎,朝王西淮大声呼叫:“西淮医生,大事不好了!东川镇又闹温疫了,跟五年前的一样。又出现了发烧、流泪水、流鼻水、流口水的症状,身上也出现了一块一块的黑斑。五年前刘家庄一百八十三口人,死了一百六十口人,只活下二十三人。这回温疫发生在李家庄,李家庄的人口要比刘家庄多得多,有五百多口人呢,不能让五百多口人就这么患温疫死掉啊!这怎么办,中国民间四大名医之一的王西淮呀,你可别辜负全国人民对你的美誉,不能枉为之称呼,快想办法,只有靠你了!”
王西淮皱起眉头。对待温疫,五年前用药效果就不好,他没有把握。
王锦柏问:“爸爸,古书上不是记载过温疫医治的方法吗?”
王南淮替哥哥说:“小侄,《本草纲目》和《叶脉草冠行径图》的确都有过记载,但我们试验过,对这儿的温疫没有效果。”
王锦柏问:“叔叔,中国中医书籍记载一共有六种治温疫的方法,每一种都试验过了?”
王南淮说:“六种都试过了,而且都经过认真的推敲研究和反复试验,没有一种有效果。”
王锦柏又问:“有没有请过其他医生?”
王南淮说:“能想到的名医,都请过了。两百年之前,乾隆年间,在离这儿三、四百里之遥的江阴、宜兴一带,曾发生过类似的温疫,被一位叶氏名医救治了。然而我们请来叶氏的后裔帮忙治刘家庄的温疫,用了叶氏治瘟疫的药方,却无能为力,没什么效果。是温疫变异了,对过去的药物产生抗体了。”
王西淮叹道:“难啊,温疫变异了,找不出对针下药的方子,真难办啊!我们请了不少的人,但请来了,也都无可奈何地走了!”
王锦纶在思考,轻轻地说:“弟弟说有六种,我怎么只记得有四种呢?”
静泉问王西淮:“老头子,叶氏的后裔,是五年前来过,与你齐名的叶瀚祖吗?”
王西淮说:“静泉,是他。叶瀚祖得知后,从江苏风尘仆仆地赶来,带来了过去治温疫的方子,的确很认真地帮忙,和我试过多种用药,对变异温疫的治疗效果则不好啊!”
王南淮叹气:“唉,哥哥都没法子,我就更没法子了。”
静泉说:“真是糟糕,温疫不能不治,却又无法医治,如何是好?”
王锦柏突然站出说:“我对温疫的医治在日本接触过;对国外其他地方治瘟疫,在书本上也了解一些。我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治温疫的计划,大约有七成的把握,但详细解释要很长时间,大家能相信我,肯听我的布置安排吗?”
王西淮说:“哦?可以!”
静泉说:“既然有七成把握,儿子,听你的!”
王锦柏成竹在胸,发布命令:“县长大人,你速派人员对李家庄子实行警戒,只许人进,不许人出!”
县长问:“大约多少人员?”
王锦柏说:“最少二十名人员警戒!以防温疫传染到其他地方。”
县长问:“老百姓如果硬要出去呢?”
王锦柏坚定地说:“只有不许,没有如果!”
县长受令,当场对前来的政府官员进行了安排。
王锦柏命令:“妈妈和木林子,你俩速骑马赶赴刘家庄,采抽上次患过温疫生存下来的人的血样,每人不少于一百cc ,不少于十人,注上各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血型。”
静泉问:“他们不让抽呢?”
王锦柏说:“衣上白大褂以王氏诊所医生的身份去,带上钱,多带点钱,必须抽!并要他们近日不要离开村庄,以备不时之需。第二件事是要问问发温疫时村庄有无其他异常现象!大头阿三叔和陈锦树,你俩同去,配合和保护她俩!”
四人受令。
王锦柏命令:“少琨姑、赵昭婶婶、锦苓姐、锦经医生和吴栋医生:速准备十套防护衣服,要衣裤连体,布料要选密织的和厚的,颜色淡些的。配上大一些的口罩和手套子。准备一百斤消毒剂,不够马上去买!”
王少琨问:“多长时间?”
王锦柏说:“口罩手套和消毒液,一小时之内送到这里;防护衣服,要连夜赶制,明天天亮之前必须全部完成!”
五人开始分工。
王锦柏说:“锦芍姐,速去邮电局发一份电报。发完电报之后,去少琨姑那儿帮忙。”
他已取出纸笔,一气哈成,内容是:日本予固医科大学佑苷教授,学生家乡发生了重大疫情,请即来帮学生培养温疫疫苗,切! 中国华云省《昆云王氏中医诊所》王锦柏
王锦芍受令。
王锦柏布置:“爸爸、南淮叔,速把药书记载治温疫的内容全部整理出来!包括这些药草的出处和功能。”
王西淮和王南淮受令。
王锦柏命令:“陈锦松,你保驾大妈妈,速去江苏,再请叶瀚祖。”
陈锦松和王红花受令。
王锦柏又布置:“王锦纶医生、王锦练医生、刘力医生和李阳光医生,大家回去准备一下,一小时后在这儿集中,去现场实地消毒和观察!并随时告诉我现实状况和自已的想法。其他医生,则留在诊所正常行医。”
王泰然就站在不远处观望,面对王锦柏危难时刻对整个事情的安排处理过程,这小孙儿思维敏捷,条理清楚,用人恰当,指挥若定。王泰然抚髯而想:作为王氏医学带头人的老一辈子,我胜过前辈;作为西淮,又远胜于我;现在,年青一代的王氏医学带头人已经横空出世,崭露头角!《昆云王氏中医诊所》啊,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王泰然笑道:“哈哈,小孙儿,不亏是我王家的孙儿!”
穿白大褂的静泉和木林子从刘家庄回来,带回了十八份血样,其中十三人感染过病毒,每一份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另五份是没染过病毒人的血样。
静泉向王锦柏汇报说:“刘家庄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人肯收钱,还一再要多抽点,真太伟大了!我已要求他们近期别离开李家庄。另外,我让大头阿三和锦树留下半天,询问老百姓能否回想起当时村庄里有无异常的情况。”
王锦柏抱抱妈妈静泉和老婆木林子,以示慰问。
佑苷教授来了,风尘仆仆坐飞机赶赴而来。他说:“我最得意的学生呼唤我,冒着枪林弹雨,生命危险,我也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真是一位好教授!
木林子感动地哭了:“谢谢佑苷教授!”
佑苷问:“你的胳膊?”
木林子说:“战争留下的。”一句话带过。
佑苷说:“真是可恶的战争!好吧,我们开始工作!”
王锦柏说:“谢谢佑苷教授,由老师把培育疫苗之关,太好。否则,我要两头兼顾,真脱不开身了。”
江苏名医叶瀚祖见王西淮的夫人王红花亲自来请,也就来了,带来了过去治温疫的秘方,加入了王西淮的团队。
王锦柏要木林子和两位护士协助佑苷教授培养瘟疫疫苗,自已去温疫区看看。
王锦柏换上防护服,有个身背照相机的少女则跟在身后,寸步不离。
王锦柏一脸恼怒:你跟着我干什么?”
少女一个敬礼:“报告王锦柏总指挥!我是西南联大新闻系的实习生,奉县长之命,前来采访。”
王锦柏一听,脱口而出:“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合并为一校西迁的我国高等学府!录取分数线是全国最高的,学生为全国大学生的佼佼者。”但他不想在此地逗留,浪费时间,故把脸沉下来,没有好话:“我管你联大还是联小,我已忙不过来,请别来添乱,快走!”
少女说:“你想赶我走,我偏不走!”
王锦柏想尽快把她吓唬走,举起拳头:“不走我就打你!”
少女把脸凑过去,贴到王锦柏的脸面,说:“你打呀,你打呀!”
一张白如美玉,无一点儿瑕疵的脸蛋,一对漂亮的小酒窝,弯弯若动的黛眉下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王锦柏为之一惊。这个楚楚动人的姑娘的出现,犹如一缕清风,奔他而来,直沐身骨,舒畅而又带点微寒,可爱而感觉有点儿怯意;她还宛如一株纤纤飘动的花朵,使贴近她的王锦柏嗅到了她身上弥散的淡淡芳香。他对木林子是日久生情,可从来没有如此感受。他把举起的拳头,收了回去。面对如此绝世美貌的姑娘,他如何下得了手?
王锦柏说:“温疫区很危险,你去不得!”
少女说:“炮火连天的战地我都去过!”
王锦柏说:“那比炮火连天的战地还危险!炮弹易躲,温疫难防!”
少女说:“这我就更要去了!因为我就是战地美女记者!”
换上防护服的静泉背着医药箱走来。
少女忙问:“为什么静泉阿姨可以去,我却不能去?”她分明了解王家的人。
静泉说:“我是王氏诊所的人,对待再危险的温疫,王氏诊所的人也责无旁贷!”
少女拍起手来:“太好了,太好了!我就是王氏诊所的人。所以我也责无旁贷!”
静泉问:“你,王氏诊所的人?我这个当家人怎么不认识?”
少女道:“本姑娘站不改姓,坐不更名。本姑娘叫赵小源,乃王氏诊所王南淮和赵昭夫妻堂堂之侄女也!”
赵昭就在附近,走来说:“赵小源是我的堂侄女,而且是昆云古城旷古至今唯一的女大学生,况且是西南联大的才女!”
静泉说:“我知道西南联大,我儿子五年前就准备报考那所大学的。后来发生事故,才没报考。能称为西南联大的才女,那可是女子中的出类拔萃者,温疫区太危险了,万一被感染上温疫,那还了得?”
赵小源说:“王锦柏还是留洋的博士呢,他去得,我就去不得?这是哪门子的理?”
静泉摇头,说:“小姑娘,真不知好歹!好吧,随你便吧。”
王锦柏和病人谈话,赵小源拍照。
王锦柏翻病人的眼皮,观察病人口腔和身体,赵小源拍照。
王锦柏去查看土地,测检水源,赵小源也拍照。
王锦柏在喷消毒剂消毒,赵小源依然在拍照。
王锦柏说:“你还有完没完?你在影响我的工作。要知道五年前因为一场和这一样的温疫,刘家庄死了一百六十人!只活了二十三人呀。李家庄也危在旦夕!李家庄子有五百多号人口呢!”
赵小源认真地问:“到底五百多少号人?”
王锦柏说:“五百八十八号人!”
赵小源不说话了,用笔在记录,朝王锦柏做鬼脸。
王西淮过来,对儿子说:“我与叶瀚祖商量,用涧隙垂芪,九曲纹草,再加上青蒿草,为患者治疗,看效果如何?但有好几十人生命垂危了。我和叶瀚祖商量对这些重患者用千年人参加上丹田草,先稳住他们的生命,施少量的药,等他们体力有了些恢复,再加重药的剂量。”
王锦柏说:“行,治疗用药再加上猪牙皂草如何?”
王西淮说:“完全可以。”
赵小源则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王锦柏说:“这几天爸爸和叶瀚祖多守在这儿,我和刘力到佑苷教授处再抓紧疫苗试验。”
王锦柏叫上刘力走了。
静泉切参片,用参片和丹田草熬成汁。
静泉给重病患者喝汁,含入参片。
赵小源把挂在胸前的相机甩到背后,也来帮忙,给患者喂参汁。
一月,经过一个月的昼夜奋战,李家庄的温疫区得到了控制,病人身体一个个逐渐恢复,总共死亡两人。
一篇洋洋洒洒,图文并茂的大幅文章面世,标题是:
一场没有战火硝烟的大胜利
——《昆云王氏中医诊所》之医学才俊王锦柏战胜温疫实录
整个的《昆云王氏中医诊所》,整个的东川镇,整个的昆云县,整个的苏城市,整个的华云省,整个的中华大地,都一片欢腾!这是旷古恒今的骄傲!
王锦柏却生气了,对赵小源吼道:“你这臭记者,你瞎编乱写,你知道战胜温疫的第一大功臣是谁吗?”
赵小源说:“不是全盘掌握的总指挥你,还能是谁?”
王锦柏坦然道:“是友人佑苷教授!”
赵小源说:“也是你总指挥的指挥有方!”
佑苷教授说:“对,不是我的功劳,是锦柏博士的判断正确,指挥有方!”
王锦柏又问:“你这坏姑娘,你知道战胜温疫的第二大功臣是谁吗?”
赵小源疑惑地说:“难道还不是你?”
王锦柏说:“是我爸爸和叶瀚祖,不然李家庄何止死二人,二百也不止呀!”
赵小源粲然而笑:“搞了半天,我当谁呢?一个是老师,一个是爱徒;一个是爸爸,一个是犬子,不一回事吗!一会骂我臭记者,一会骂我坏姑娘。教授和爸爸,你们的功劳,就是锦柏的功劳,对吗?”
佑苷说:“对,对。全是锦柏的治温疫方案正确,当机立断,措施得当!我只是他的随从,下属,服从命令干具体工作的医生!”
王西淮也说:“功,在锦柏;劳,才有我们的份!”
佑苷说:“姑娘,文章我已拜读,文采极佳。内容翔实且恰如其分,图片处理也恰到好处。我读了很高兴!学生有此成就,老师脸上非常光彩!锦柏的本领何止这些?锦柏是医学界的奇葩!还拜托姑娘以后继续给力,多多宣传。”
赵上源夸道:“到底是老师,比学生懂礼貌。我听老师的!继续给力,多多宣传!”
佑苷说:“谢谢姑娘。”
赵小源问:“爸爸看没看文章?我文采如何?”
王西淮说:“好,好,写得真好!”
叶瀚祖也说:“小源姑娘,文章我也拜读了,写得非常好,大功劳确为锦柏!我等的功劳是次之又次。”
赵小源说:“谢谢爸爸和叶伯伯。”
静泉望着这西南联大才女,心想,糟糕了,她不仅仅能写出一手妙语如珠感人肺腑的好文章,她好象已恋上了锦柏,一直在叫西淮爸爸。这可如何是好?
赵小源得寸进尺,逗上静泉:“妈妈,我文章写得还行吗?”
静泉没好话了:“我可不识字!”
赵小源见静泉堵她,并不生气:“妈妈说笑话了,刘家庄的详细记录分明就是出自妈妈的手笔!不过,儿子谦虚恭让,不想让功劳算在自已一人身上,妈妈心里一定非常高兴!因为谦虚的人实则内心强大无比,心胸狭隘的人才会自居功劳。”
静泉见赵小源不仅美丽无比,而且目光犀利,伶牙俐齿,对锦柏极为地欣赏和喜爱,不由看了下木林子。
木林子并无嫉妒之心,在微笑着。
静泉心想,莫非是我多心了?
王红花来了,问静泉:“妹妹,你看木林子和赵小源谁漂亮?”
静泉笑道:“那姐姐说呢?”
王红花端详一会,说:“两个姑娘,一个双眸清澈,一个含情脉脉,都貌若天仙,各有千秋。如真要一决高下,我看小源肤色细腻,温润如玉,外加两个动人的小酒窝,还是略胜一筹。妹妹,莫不是赵小源看上了锦柏?如此貌美而且文化很高的姑娘,对锦柏又用心,又有意,真是不错!”
静泉说:“是呀,真的那样,可就糟糕了。锦柏好象不太会处理男女之间的事,特别是感情方面的事。木林子又好象没注意到小源的情感。”
王红花则说:“仔细再看,赵小源楚楚动人,更美丽,挺配!”
静泉说:“姐姐,你瞎说些什么呀!”
王红花说:“我才没瞎说呢,就是很配吗!”
静泉和王西淮回东一进,赵小源追了过来,说:“爸爸妈妈,我要跟踪采访锦柏,写续篇,锦柏却不让我采访,一直在责怪我,说我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俩可要给我作主。”
静泉说:“打住。小源,你喊我阿姨,喊他伯父好吗?”
赵小源喊:“伯父,静泉妈妈!对不起,我已经喊不出阿姨了。”
静泉说:“小源,你调查内容详细翔实,文章写得很好,你不是拿笔在写,而是用心在写。你把战温疫比作战斗,佑苷、王西淮和叶瀚祖三个老兵在听一位年青将军的指挥调遣,所有王氏诊所的医生和与战温疫有关的人都在听一位年青将军的指挥调遣,你写出了锦柏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和果断处理温疫的医学才华!我代表全家谢谢你,代表王氏诊所谢谢你!另外,小源姑娘呀,我儿子不是在责怪你,责怪你是假的,他是在躲你,蔽你,远离你。他是有家室的男人,不能够和你深入交朋友,太接近你的。他一直回避你,是怕和你接触多了,控制不住对你的情感!”
赵小源说:“可,可我,可我也没和他怎么样呀?”她扑到静泉的怀里,委屈地哭了。“静泉妈妈,我不想他躲我,回避我,远离我,我想和他在一起呀!”
静泉道:“你俩真的不能太接近,蹲在一起,锦柏这个孩子,除了会一点点的医学,其他,真的不会什么,笨得很!”
赵小源听了,哭得更凶。
静泉替她擦泪花:“你看,如美玉一般漂亮的脸,身上还散发一缕少女的芳香,人见人爱呀,可不许再哭了。静泉妈妈以后多留心,帮小源找一个如意郎君?”
赵小源说:“我不要,我不要!静泉妈妈,结过婚,是可以离的!我要嫁给王锦柏,我要做王锦柏的妻子,我要和木林子争!”
静泉听后,一愣,喃喃而语:“一个用胳膊甚至生命保护了王氏诊所;一个用平生所学发扬着王氏诊所。两位美丽的好姑娘,都可以称得上我的好儿媳妇!如我多一个儿子,那该多好啊!”
赵小源昂起带泪花的脸问:“静泉妈妈,你同意我和木林子争了?”
静泉说:“我同意什么了?我只是在想,你如做我的女儿多好啊。”
赵小源拒绝:“不,我不做女儿,我要做就做你的儿媳妇!”
连在一旁的王西淮心里都在想:这个叫小源的姑娘也太认真了!
静泉转过话题:“小源呀,大学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我看,延安那儿不错,就是穷一点;重庆呢,据说还不错,但要先看看;南京是不能去的,虽说也是个政府,但是个汉奸政府。”
赵小源说:“那就留在王氏诊所吧。”
静泉说:“不行,不行!”
赵小源破泣为笑:“静泉妈妈,刚才还要收我当女儿,做我的妈妈呢,妈妈连自家的门都不让女儿迈?”
静泉也笑了:“怕我这儿庙小,容不下西南联大的大才女!”
赵昭也来了,和大家聊了好一会。原来,赵小源的父亲就是县长,叫赵晟,母亲叫姚宝源。赵家清朝数代都为州、县之官,一直被朝野称颂为好官。赵小源是赵县长的独女。
静泉说:“难怪小源一下子就来采访锦柏,是县长透露的。”
赵小源说:“如果不是爸爸夸奖他,说几分钟内就已经断定他有旷古济世之才,是年青人中的翘楚;如果不是采访中的亲眼目睹,我才懒得理采他,对他一见钟情呢!”
赵昭告诉静泉:“县长向我托媒,说寻遍整个昆云县和苏城市,只有锦柏博士才配做他女婿!听锦柏已经结婚,说我耽误了小源,把我这堂妹骂得要命!”
赵小源已听到,说:“活该爸爸骂你这堂姑,我以后天天找你要人!”
赵昭笑道:“好啊,王氏诊所的医生多着呢,除了王锦柏,任你挑由你选!”
赵小源娇嗔道:“堂姑,以为我买罗卜青菜呀!”
赵小源直接找到木林子那儿去了。
木林子在《昆云王氏中医诊所》帮助佑苷整理温疫疫苗的材料,讨论疫苗如何收藏。如果温疫复患,有了成功的疫苗就好办多了。静泉也在那儿。静泉认为可以挖个深井,把疫苗置入深井之下。深井下的温度偏低。佑苷则认为深井下的温度还是高了点,只能收藏几个月。如能用上冰柜就好了。但冰柜需从美国进口。
静泉说:“那我就通知去买,先买一、二台吧,进几台冰柜还是需要的。”
赵小源不便打扰他们,只好在门口等木林子。
木林子见赵小源一直在等她,也就丢下手中的活,走了出来。
赵小源见木林子来了,对木林子一板一眼地说:“我已经统计过,你六叔率日本兵从一九三八年到苏城至今,屠杀中国同胞已超过三万人,仅三八年一年,就达一万四千人。上个月在昆云百兴大街一下子就杀死近百名无辜的老百姓。”
木林子疑惑地问:“你告诉我这些干什么?”
赵小源说:“你觉得你作为日本人,还能留在中国吗?”
木林子说:“我六叔屠杀过中国人,我和你一样,也恨他。但有一点,他是他,我是我。不能因为六叔的原因,我就不能留在中国吧?我这条胳膊为何没有了,你应该清楚吧?”
赵小源见自已急,一开口就说出唐突之语,有点冒犯对方,也就道歉:“你是为保护王氏诊所和保护静泉妈妈不受伤害,才丢掉胳膊的。木林子,对不起,我,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已的情怀。”
木林子倒挺大度:“小源呀,我知道你的意思,知道你很爱锦柏,才说出那样的话,我并不计较。但我必须告诉你,我也是非常地爱锦柏呀!”
赵小源说:“你是日本人,比中国人更能协助好锦柏和爱锦柏?”
木林子说:“爱,应该没有国界可分吧?”
赵小源说:“日本人留在中国,要遭唾骂的!”
木林子说:“人们唾骂的是侵略者,而不是日本人民,我就是一位反对战争的日本人民!”
静泉已经来了,站到两人的面前。她不想让两人为了争她的儿子,而吵架。
木林子忙喊:“妈妈,妈妈。”
赵小源也喊:“妈妈,静泉妈妈。”
静泉对赵小源说:“小源,我找木林子有点事,是家事,我要带她走,你如有事,以后再找木林子,好吗?”
赵小源只好离开了。
木林子见赵小源走后,问:“妈妈,找我什么事啊?”
静泉笑道:“小源要跟你抢我儿子,我故意把她支走的。你难道没感觉?”
木林子也笑了:“当然知道,谢谢妈妈帮我。我本想弄她几句,甚至奚落她几句,骂她几句。但见小源面如白玉,那么漂亮,对锦柏特别好,写出非常优秀的文章,我不忍心奚落她骂她。”
静泉挽住木林子,说:“好儿媳妇,我也谢谢你,没去和小源撕破脸争吵。小源是女子当中美丽且很聪明的一个姑娘,文章写得很好,想爱锦柏爱不成,心里很痛苦啊。”
木林子则说:“妈妈,小源再漂亮,再聪明,再会写文章,锦柏我是不会让给他的!”
静泉又笑:“儿媳妇也漂亮而聪明,是妈妈心中的宝贝,当然不能将锦柏让给小源了,就是儿媳妇想让,妈妈也不会同意。儿媳妇啊,已经几个月啦?”
木林子低下头:“妈妈已看出了?”
静泉说:“这么大了,我还看不出?”
木林子说:“怀孕四个多月了。”
静泉问:“锦柏知道吗?”
木林子说:“最近一直忙于治温疫,还没来及告诉他。他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静泉骂道:“真是个傻儿子!”
叶瀚祖要回江苏了,王锦柏见叶瀚祖年近七旬,年事已高,就派陈锦树和陈锦松兄弟俩专程护送回江苏。
友人佑苷教授要回日本了,王锦柏全家到机场送行。
静泉送佑苷一些钱和礼品。
佑苷坚决不受,说:“我与王锦柏乃忘年之神交,不须钱和礼品。”
王西淮不由叹服,说:“我处朋友数十年,还不如儿子,有这么一位知心朋友!从千里迢迢的异国他乡赶来帮助的朋友!并且是无私的帮助!”
静泉买了一付珍贵的双色漆玉围棋和一些绸缎,托佑苷转交给亲家。
佑苷表示一定送到。
王锦柏一家人与佑苷挥手告别。
佑苷刚上飞机,王锦柏一家人就被一队持枪荷弹的军人挡住,强迫他们全部上军用卡车,逼他们速去天平市。一家人只有被押上卡车而前往。原来,天平市国军驻军的首席长官田召甲突患疾病,送往医院后,手术无效,面临生命危险。有人就拿转载《昆云王氏中医诊所》治温疫一事的报纸给田夫人看,田夫人不问青红皂白就叫军人赶快抓几个王氏诊所的医生,特别是不能少掉照片上的那个极富神采的年青博士。于是就有了王锦柏一家人莫名其妙被捕的一幕。
到了天平市的《天平医院》,王西淮和王锦柏换上手术服进手术室。他俩一问,医生诊断田长官患的是普遍的阑尾炎,可破腹之后,只见脓水而不见盲肠。不知如何是好。伤口不缝合是死,缝合了也是死。
王西淮说:“这怎么可能?盲肠应该就在右下腹的面上,这么大的医院,医生都是大学医科科班出身,经验应该很丰富,不会出差错呀。何况主刀手是誉为天平第一把刀的崔院长。”
崔院长认识王西淮,面露尴尬之色地说:“西淮医生,我打开肚子,则怎么也找不到盲肠,真是奇怪。”
王西淮和锦柏换上手术服,去检查一下。
王西淮在腹腔内翻找了一番,一头大汗,乃一无所获。
王锦柏说:“爸爸我来!”他不是翻动,而是把肠子一点一点理出来,叫护士用盘接住,接了有一大盘了。突然,锦柏说:“爸爸,你看!”
王西淮看去,在肠与肺靠近的最里面,出现了盲肠子,上面一层脓,已经溃烂。王西淮立即决定:“去脓,编包,缝合!”然后朝护士喊:“叫静泉医生过来!”
静泉快速换手术服上阵。静泉负责编包,父子在清洗肠子和腹腔。包编著好,补在溃烂的肠子上,将肠子顺进腹腔后,再由静泉缝合。一边工作,王西淮一边问:“你怎么会往靠肺的根部寻找?盲肠不应该在那儿呀?”
王锦柏说:“在予固医科大学图书馆浏览医学丛书之中,美国有一部医书记载过阑尾严重移位的现象。世界上一共发生过两例,是当时阑尾炎手术的两万分之一。”
王西淮感到自己落伍了。他感慨道:“我只是博览中国的古今医书,而中国古今的医书则并无此病记载。儿子比我多了个博览古今中外!外国才记载过阑尾严重移位之事。而且外文我还一个字都不认识。”
天平第一把刀的崔院长一直在旁边观看,随时准备帮忙。他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这么重要的病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医学上,真学无止境啊!”
父母子三人,共同完成了一项手术,也共同创造了在中国阑尾移位手术的第一刀。
手术成功之后,王锦柏一家人要走,田夫人坚决不让,派兵看守,好酒好菜好房侍候。两天过去,田长官的病好多了,把王锦柏一家人叫到病床边。
倚靠在病床上的田长官,端详着王锦柏,说:“啊,王锦柏神采奕奕,真是医学才俊,跟报纸上写的一模一样,一点不假,年青人,做老夫女婿如何?老夫可有万贯家财!”
王锦柏笑笑:“我已有妻子。”说完把木林子拉到身边。
田长官说:“噢,是个独臂女子,像貌尚可与我女儿一比,学问却肯定没有我女儿高。王锦柏,结过婚,可以离的,老夫不计较你这个二婚!”
王锦柏说:“不可能,我不会离婚的,真的不可能。”
田长官说:“你面对身体有严重缺陷的女子,却不肯离弃,使得老夫更加看中你了。那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你救老夫一命,老夫什么都舍得给你!”
王锦柏问:“真舍的?”
田长官说:“当然真的。你不会要天上的月亮吧?”
王锦柏望望父母和妻子,他们都对他摇手。
田长官说:“不想要了?”
王锦柏说:“怕礼要得太大了。”
田长官:“说说看,怕礼太大,那你究竟想要什么大礼?你莫不是真要当老夫乘龙快婿?那太令老夫高兴了。老夫的女儿田秉燕小姐,年芳十九,就读大学,身体健康。虽比不上战国之西施,出塞之昭君,但仍可算得百里挑一,也不差呀,与你相配,一个医学水平特高,一个貌美如花,正好可称得上郎才女貌,哈哈哈------”大笑起来。
王锦柏说:“我并非想高攀长官的女儿。我想买天平市的一块五十亩以上的地,而且要在天平市的中心地带。我要把王氏诊所开到天平这个大都市来,以后王氏医院的总部就要设在天平!”
王西淮和静泉都愣住了。他俩认为王氏祖传的中医家业,在明朝和清朝行医,曾有数代衰败,几乎难以维持原状,好不容易出了几位王氏医学能手,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使王氏诊所起死回生,才得以传续;此一代能在昆云古城生存下来,顺当地为百姓医病,发扬光大就很不错了。锦柏的想法的确远远超出他俩的意料,但也让他俩的内心为之一喜。
田长官笑不起来了,说:“我的救命菩萨,你的礼要的太大了。这样,我来计划一下。别的地方的地好找,天平市的中心地带真的有点难,不可能有空地,一定居住不少的人家和单位,这牵涉到规划、布局、拆迁等诸多的问题,我搞妥当了再跟你联系?”
王锦柏说:“田长官,是你自已夸下的海口,可不能让我空想哟。”
田长官说:“行!办妥了,当老夫女婿?”
王锦柏面露尴尬之色。
田长官笑道:“当老夫女婿,是老夫想报答救命恩人,哄你开心的!老夫非常地清楚,如果没有你,老夫已不在人世间,到阎王爷那儿报到了。你愿意当女婿最好,老夫不会计较你这二婚男人,最开心不过;你不愿意,老夫也绝不强求。你的王氏医院总部之事,包在老夫身上了!”
静泉插话:“田长官,买地费用需多少,到时给一个数,我们好提前准备。”
她已决定帮儿子完成这一宏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