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 坐诊】 ...
-
“来了”义妁将药方写好递给患者之后,起身走向商陆的桌案。
商陆将座位让与义妁坐下,对着边上的妇人说道:“你有何处不适,尽管跟这位义姑娘说,她的医术可比我高明多了。”
义妁放好布枕,示意妇人将手放上来,纤指轻搭其上静心诊起脉来。
脉弦,目光打量着这妇人,只见她面色红润,身体消瘦,令其吐舌一查,舌苔白腻,启唇问道:“你身子有什么地方不爽快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这毛病十多年前就有了,自从我生了我家丫头,肚子一直不怎么舒服,胀得很,有时候又想吐,吃饭也没什么胃口,而且,而且如厕艰难,经常七八天才一次大解。”妇人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状况一一说与义妁。
义妁闻言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诊断,收回手,为了确定心中所想,又问道:“平时有没有觉得易累易乏?还有小解的情况如何?”
前半句问的还好,后一句让妇人面色稍霁,不过还好这城池民风开放,妇人为了治病也无多畏惧,坦然道:“对对对,平时我做点事就容易累了,我还以为是我老了不中用了就没当回事,至于小解,次数倒是正常,就是尿色黄了些。”
如此一来,义妁便能确诊了,看着一旁睁着眼好奇地看向自己的商陆,义妁一边向他解释,一边提笔写下药方,“方才的症状你也听到了,这是枢机不利,气结不行。治宜和解少阳,转枢气机。”
义妁的话旁人听得一头雾水,但商陆确是满脸的恍然大悟。看着商陆的样子,义妁不禁摇了摇头,每次帮他断出一症他便是这样的表情,看多了只觉得无比滑稽。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半夏两钱,红参三钱,胡麻仁四钱,甘草两钱,生姜两钱,大枣三枚,先照此方服用七剂,之后你记得再带着药方来复诊。”义妁将刚写好的药方晾了晾,递给了妇人让其去抓药,并叮嘱她千万记得来复诊。
妇人道了好几声谢,这才离开抓药去了。
完事之后义妁起身准备回去自己的座位,走时还不忘打趣商陆,“你若多问两句自己也能看出来是何病症。”
不待义妁坐下,只见一名男子抱着一个孩子冲进了药铺,哑着嗓子喊道:“大夫!大夫!你快看看我的孩子吧!”
药铺里的众人一看,吓得不清,义妁与商陆赶紧起身迎了出去。
“我就是大夫,你先别急,把孩子抱到那边软榻上,我们会给她好好看看的。”商陆见孩子的父亲慌得不成样,赶忙出言安抚道。
男子闻言,急忙将孩子抱到榻上放下,站在一旁惴惴不安。义妁立时上前查看,只见还是个五六月大的婴孩,义妁也不犹豫,解开包裹着的布巾仔细检查起来。
女婴面色青指纹青,浑身不住抽搐,目睛上视。义妁伸手一探,婴儿正发着高热,握住她的手把脉,只觉手心微热,脉数。捏开女婴的嘴探看她的口腔,舌红少津,苔薄白。
义妁诊断为急惊风,心肝蕴热,木火上炎,肝风内动。治宜清热平肝,熄风镇惊。看孩子父亲的表现应该是头一次发作,起身走向桌案,义妁提笔飞速写下药方,交与药侍,命其赶紧煎药。
然后又自己去打了盆凉水回到榻旁,对着孩子父亲说:“放心吧,你的孩子不会有事的,我已经命人去煎药了,你先用凉水轻拭给她降温,防止烧坏了脑子。”
那男子一听,急忙照着义妁说的做了起来。
不多时,药侍便将熬好的汤药晾凉了些端上来。义妁心知此时的女婴应该自己吞咽不下,便亲自来到了榻前,捏开孩子的嘴,小心翼翼地灌下去。
药见效并不十分快,其间孩子的父亲一直紧张的握着她的手,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直到那孩子不再抽搐。
看着襁褓中的女儿渐渐安静下来,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男子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重新包裹好布巾,起身走向义妁的桌案,眼眶还盈着泪,对义妁说:“大夫,我女儿已经好了,她好了!”
义妁一听,对着正在问诊的患者道了声歉意,起身走到女婴身边,看着女婴果然已经平缓下来了,试了试体温,尚有些余热,对着跟上来的男子说道:“你的女儿尚未全好,这药还得多服些日子,稍后你去按照我刚开的药方抓几帖药,回去按时煎好喂她喝下,若期间再发你就照我今日的做法做,若药服完还没有改善的话,你再带她来看。”
“我知道了,谢谢你大夫,谢谢你!”男子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积蓄已久的泪。
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只这一天的时间,义妁便看了数十个病人,除了吃饭的空档,几乎全被这些病患占据了,有小病小痛的,有病稍重些的,亦有病入骨髓的。
她与商陆二人分工协作,一天天的时间却是过得飞快。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在这个城镇里呆了半月有余了。这期间,义妁教了商陆许多,两人年纪虽然差得大了些,但在医学之上,义妁所展露出来的医术实是让他钦佩,商陆更是视义妁为半个师傅。